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80.32KB ,
资源ID:37145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145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docx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德州一中刘学英 2010年7月26日 21:47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彭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长素的发现。我所选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该节内容的课时设计为1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部分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

2、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对本考点的考查,更多的是将试题置于实验探究的背景条件下,运用读图分析等形式,既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二、学情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不会觉得难,

3、但遗忘率高。而这部分知识又与后续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联系紧密。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直接将生长素分布的特点告知学生,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这样不仅无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科学能力的培养。然而,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用计算机模拟科学发现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以及协同配合的能力,并使他们在科学探究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充分地体会到科学探讨过程的渐进性和艰巨性,实现对科学内容本身的欣赏。学生基础:有“向光性”生活体验、一定实验设计能力学习能力:感性思维能力强、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弱、个体间学生参次不齐、语言组织能力弱学习过程易受非智力因

4、素影响。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简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把握生命的本质,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3、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识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由上述目标,我确定本节教学重点、难点,分别为1、教学重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2、教学难点: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五、教

5、法方法1、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件等电教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和直观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探究的意向。2、学法: 针对策略:创设情境引领探究或自主阅读,把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训练学生科学设计实验方法、通过生生间、师生间评价提升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发现过程揭示向光性原因.学法

6、指导:学案导学、引领探究;分析比较法、图文变换法。六,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新课导入设计 春色满园关不住, ? 设问:1这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 2环境中哪种刺激引发了红杏出墙 ? 3红杏出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益处 ?设计意图:由这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唤醒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模拟经典实验,培养分析能力关于达尔文实验的设计。【引导探究、突破重难点】 1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利用单子叶植物小麦在实验室模拟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将六组实验结果拍成照片,供课堂教学使用。学案中设计实验表格1供学生课堂填写。2.教学过程:

7、(1)首先展示胚芽鞘结构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实验材料胚芽鞘结构;(2)学生观察六组实验结果照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说出每组实验的现象,变量,并从实验现象中推出结论,完成学案1的填写。(3)学生阅读课本中达尔文实验,加深对向光性实验的理解。(4)在讲解达尔文实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讲解达尔文率先进行人们熟视无睹的向光性研究时,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中的现象多一份注意,多一份思考,自然也多一份收获;在讲解达尔文71岁的高龄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教育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5)学生结合课本说出达尔文对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照射时尖端

8、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3、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课前在实验室模拟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照片代替一贯使用的模式图,增加了实验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有一种自己想亲自动手去做实验的冲动;在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为下一步的实验设计做好铺垫。大胆质疑,深入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关于科学家对向光性继续探究的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预设3 个探究问题:(1)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能否传递到尖端下部?(2)既然某种“影响”能否传递到尖端下部发挥作用,为什么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3)

9、某种“影响”会是一种什么物质?针对设计的问题预设计3个实验,学案设计3个表格。2.教学过程:(1)针对达尔文的推测,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并筛选出三个探究问题。(2)将全班分成三大组,每组选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设计自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写出探究问题,假设,画出实验设计图并预测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完成学案表格。合作学习时间6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在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各组情况。(3)各组推选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实验,其他学生或老师进行提问,汇报者作答辨,本组同学可协助答辩。(4)老师点评学生实验设计(5)用Flash动画演示詹森、拜尔和温特设计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感

10、受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体会自己设计的实验成功的快乐。(6)引导学生得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3、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质疑,提出问题,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设计,并与科学家詹森、拜尔和温特设计的实验进行比较。这样处理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实验。设计学生提问,评价实验,汇报者答辩的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全过程。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学习热情更高。此设计鼓励学生去质疑,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重新演绎经典实验,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的能力。 小结(让23个学生对本节内容来作总结)鲁迅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11、了也便成了路。”科学发现正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新路,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发展,才有了人类认识自然,改变自然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关注生活、欣赏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勇于探索求知,在没有路的地方也一定会找到开辟新路的良方! (五)反馈练习(近年的一些比较简单的高考题,借此巩固新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六、效果分析:1、通过对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讲授此内容时,以学生亲眼见到的一些向光性运动为切入点,利用学生想知道向光性内部原因的欲望为动力,按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去思考,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并在每个问

12、题学生解决之后,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科学家的实验,加以验证,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生长素发现各时期的关键实验都适当进行了改进。这样,每解决一个问题后学生都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树立学生在学习上坚持不懈的意志。2、教学设计中充分注意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知识的得出都来源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掌握知识就变得非常地容易。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第一课时)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探究种子的结构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3.态度、情感

13、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教学难点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教学方法同步教学法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承上启下引入提问: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试着回答种子的结构提前准备玉米和菜豆的种子,并指导学生解剖、观察按要求解剖、观察玉米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并归纳两者比较板书学生讨论、总结种子的分类提供分类根据学生分类并举实例种子的成分简单介绍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

14、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二、新课的设计:(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

15、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六)种子的分类。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

16、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可举一些实例。(七)明确两个问题:1.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以此问题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打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不要把两类种子的结构知识绝对化。(八)种子的成分。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三、作业:102页中的思考题教学点评通过解剖、观察实物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中,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因为种子内的胚易破

17、坏损伤,影响观察。在讲授方法时我先利用模型进行讲解,再解剖,这样的实验效果较好。学完结构后进行分类,学生易认为:双子叶植物都是无胚乳植物,单子叶植物都是有胚乳植物,教师要讲清楚,可适当举一些反例,打消学生的错误认识。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第二课时)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2.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教学难点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件?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与探究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活

18、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指导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实验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并录像激趣引入种子内为什么要储存各种营养物质?回答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放录像、组织讨论讨论、归纳总结种子萌发过程看挂图、总结思考 教学活动设计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二、引言:回忆种子的成分,提问:“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三、新课的设计:(一)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讨论,把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我们称其为变量。变量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我们把关于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

19、等)称为次要变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量称为主要变量。讨论主要变量有哪些。利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如水)多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它的变量(如水分、温度等)必须保持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二)出示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三组种子萌发的状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通过填表判断哪组中哪些种子所处的条件最好。种子萌发的条件A种子B种子C种子水分空气温度水分空气温度水分空气温度甲组乙组丙组(三)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在此要讲明

20、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让学生不但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件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四)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学生会容易得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若外界条件非常充足,种子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五)讨论: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六)种子萌发的过程。看挂图,学生总结。在适宜的条件下,胚根会发育成根,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思考:幼苗长成

21、后,豌豆种子中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直至消失。你知道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乳有什么作用吗?教学反思课前准备实验,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实施:1、如教案中所示;2、学生在家人人做实验,组织讨论时才更容易;3、提前一周在课上准备实验,并把材料放在教室中让学生观察,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全过程,并对萌发的过程也有所认识。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第三课时)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及芽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芽发育的情况。(2)知道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了解农业生产上的顶端优势及应用。教学重点: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教学难点

22、芽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会造成一些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利用一些手段(录像、教具、动画等)突破难点。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全过程(事先要查找一些资料)学生进行探究芽的种类准备枝条、挂图和扩充资料讨论分类芽的结构提供模型、讲解结构、放录像,用教鞭演示芽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做一个圆白菜的叶芽纵剖学具顶芽和侧芽的关系放录像讨论、举例、观看录像教学活动设计一、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目的:通过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研究,进一步熟悉变量控制法在工业

23、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提出问题:有一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如何获得它的最高萌发率?应怎样获得最适宜的条件?(二)分析和假设:教师提供其它种子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让学生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设。提示:(1)注意给定的条件,空气可以满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2)注意设置实验中的变量控制问题(3)首先要查找有关资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种的萌发温度,含水量是怎样的?(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5)分别给定区间内的不同点的温度,水分设计对照组,观察纪录。(6)想一想能不能设水分、温度均为变量。(7)设计好实验方案后

24、,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三)实验设计:(四)实验数据分析:(参考课本上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五)交流和评价:二、芽的发育(一)芽的种类: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二)芽的结构: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教师可用圆白菜

25、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树、杨树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

26、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来表示,学生更易接受。放录像,看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教学反思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总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因为城市的孩子很少建国水稻,因此研究就更不可能,在选取材料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蚕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学生接受。第五节植物的一生(第四课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植物的生命周期教学目标探究花的结构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花的主要结构。(2)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

27、的大致情况。(3)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花的主要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2.植物的生命周期。教学难点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是本节的难点。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来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来,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另外在粘贴过程中要注意美观。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与探究、总结归纳法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完全花,例如桃花、白菜

28、花等,教师准备一些不完全花,并为学生准备台纸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问引入植物为什么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会结果和产生种子? 花的结构指导学生解剖桃花、注意方法步骤,从外到内的结构(参照课本)、填写表格.重点观察雄蕊、雌蕊,总结解剖桃花、并制成粘贴标本,注意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提问、简单讲解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二、新课:(一)花的基本结构放录像,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鲜斗艳的美丽景色。归纳:虽然花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

29、的结构基本相同?花有什么结构?让我们来观察。观察和解剖桃花的结构。在解剖花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并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花损坏了,而花的结构又没有看清的现象,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课本上的图注,把桃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弄清,教师请学生说明花的结构和功能,在观察花的结构过程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去思考。如(1)桃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填写课本的表格。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1.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3.总结: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填写书上109页的表格。(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提问:花粉和胚珠有什么用?教师讲解,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就能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三)植物的生命周期小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