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51.83KB ,
资源ID:37117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11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设计研究相关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设计研究相关资料.docx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设计研究相关资料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最重要的是学会提问题。”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许多新的知识,新的发现正是从一个个疑问中得来,小语教学更是如此。学生在经历“质疑解疑获知”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提高。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

2、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发并训练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活力。而问题意识是创造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儿童的世界充满惊奇和疑问,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他们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这是教育的失败,而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学贵知疑,不疑

3、则不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的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首先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自主确立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进入探究活动。可见新课程的理念,是以“问题”为核心的。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跟不上,何来有效地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何来“培养学生的创

4、新意识”?因此,教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语文问题意识:是指语文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难;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出的新语文课题;语文问题意识以质疑为内核,以发表不同意见为表现形式。 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

5、创新精神的起点。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看,“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必然是一个在认知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在语文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对语文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其大脑中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语文认知结构”,从而能明确确立学科学习目标,能够对语文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主体性教学”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从活跃课堂气氛的角度,来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从而提

6、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四、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研究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好问、善问,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课成为真正充满活力,放飞思维翅膀,培养学生能力的殿堂,真正提高语文课教学的实效,并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解决学生上课只会听讲,不会提问的现状,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问的勇气,使学生敢于提问,喜欢提问,培养学生问问题的兴趣。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会问,知道该从哪儿去发问,把问题提在关键之处,提高问的价值。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

7、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五、研究方法和对象:1、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中采用整体研究和个别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实验法、行为研究法为主,选取几个平行班进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2、本研究实施的对象:小学二六年级学生。 选取研究教师班为实验班,其余各班为对照班。六、课题的实施策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分三大步开展研究。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然后,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最后侧重于启发学生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能力。 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

8、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本课题研究计划三年完成(2010年9月2013年9月),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主要工作:(1)成立课题小组,选出课题组研究人员。(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教程、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等资料。(3)完成课题申请.评审书和课题方案的设计。(4)制定第一阶段的实施计划并开展工作。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2年12月)以各年级研究教师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此方案,将另外班级作为实验对照

9、班,进行研究,课题组有计划地做好活动研讨交流、改进完善等工作,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9月)(1)、科学地检测活动的效果,认真总结活动经验。(2)、报请上级领导对本课题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3)、采用各种形式汇报实验成果,进行检测。八、预期成果形式:1、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相关论文及教学案例。2、实验成果展示:教研组公开活动、公开课等。 小学语文课题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意识是人类有意义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

10、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许多新的知识,新的发现正是从一个个疑问中得来,小语教学更是如此。学生在经历“质疑解疑获知”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提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传统。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对知识结论或结果的传授与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进程的展示与探索,使许多学生失去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老师们将

11、书本知识过分细化,对勤学好问的学生未留下思考、质疑机会,学生们一味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巩固这些知识,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不能自我发现问题,创新潜能被埋没。其次是课堂上缺乏提问题的机制和氛围。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不断地抛出一个个问题,而学生总是忙着去解决由教师所提供的一个个问题,当教师手中的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了。课堂一问一答单调化阻碍了学生的提问,“启发式”和“讨论式”往往被异化成了“提问式”和答问式,整堂课未给学生留下提问时间和空间。因此,我校承接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12、问题意识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活力。而问题意识是创造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儿童的世界充满惊奇和疑问,从儿童的好奇、好问出发,积极培养他们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这是教育的失败,而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学贵知疑,不疑则不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3、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的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首先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自主确立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进入探究活动。可见新课程的理念,是以“问题”为核心的。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跟不上,何来有效地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的

14、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好问、善问,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语文课成为真正充满活力,放飞思维翅膀,培养学生能力的殿堂,真正提高语文课教学的实效,并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解决学生上课只会听讲,不会提问的现状,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问的勇气,使学生敢于提问,喜欢提问,培养学生问问题的兴趣。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会问,知道该从哪儿去发问,把问题提在关键之处,提高问的价值。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

15、过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得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便于教师操作的一种更具开放性、借鉴性的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立足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和语文阅读中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着力探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并付诸实施,最终总结一套可供借鉴的途径和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分三大步开展研究。首先,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最后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喜欢读书。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6、。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2、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 (1)开展语文阅读“每日三问”活动。力争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实验阶段达到读必有问的程度。 (2)重视引导典范语言的积累,使学生在丰富语汇的同时,体味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思,以达到提高问题的水平的目标。 (3)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4)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努力践行模块教学策略。侧重于启发学生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能力。 3、设置多种交流、展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平时的积

17、累。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博客,展示交流评价自己问题水平,并定期进行评比,给予适当奖励。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来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逐步调整和完善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4、调查问卷法:分阶段对实验学生班级进行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相关调查报告。 5、统计对

18、比法:通过对试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学生问题意识状况的统计对比抽样,来验证和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为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我们精心安排、分工合作、按步实施,确定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13年7月2013年8月。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研究课题如何开展和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论证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以及在课改中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课题研究人员培训。 2、实施阶段 2013年8月2014年1月。展开常规研究工作,对各实际操作程序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各研究人员对自己所重点研究的内容要有对应的理论成果。 3、总结阶段 2014年1月2014年3月。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

19、,进行成果汇编,申请课题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2013年7月)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深入课堂,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情况,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反复的讨论,确定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启动阶段:(2013年7月) 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

20、法,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然后课题组人员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责任,拟写课题实验方案,作好课题申报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3月) 1.根据总课题的精神和要求,各年级成立相应的子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2.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好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小结,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四)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

21、年3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优秀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和优秀课堂实录,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教师方面 1、语文教师自身内涵不断丰厚,素质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题研究,使广大语文教师自身内涵不断丰厚,素质不断提高。广大语文教师一改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重点向培养学生问题能力方面转移,不但强化了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更强化了教师备课时对学生已有旧知预设的重视程度。真正实现了在提高学生的同时发展了自己。 2、语文教师教

22、学能力显著提升。 广大语文教师能准确地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地开发课程资源,这些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其中,王冬霞老师成为了丰南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赵艳梅老师上报的语文光盘课获得区级二等奖。 3、总结出来一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

23、如:在上草船借箭这课时,抓住“借”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借”其实是骗,为什么偏偏用“借”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这里用“借”不但点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而且暗示了这箭在后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也就是曹军造箭射自己。 (2)创造条件,使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我这几年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

24、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3)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A、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如:猫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说猫老实吧它贪玩尽职”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提出问题:“作者为什

25、么说猫老实却又说它贪玩?贪玩又尽职呢?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然后通过讨论,就会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学生的思维也更深化。 B、提供范例。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喜欢模仿的又是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范例。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想像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来具有创新性的问题,长期潜移默化,学生便会由原来的被提问变为主动提问。 C、变课堂的“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所谓横向提问就是在课堂上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再由学生通

26、过思考来自行解决的一种提问方法。由于提问者与回答者在课堂教学中都具有同等的学习者地位,因此这种提问方法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纵向提问相比,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消除在课堂回答过程中的紧张感,能为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议论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回答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既无拘束又较热烈的教学环境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基本学会了语文阅读的提问方法:根据问题提出可能些什么阅读后想一想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来写作者为什么这么来写写得怎样。 2、学生的阅读由最初的少慢变为多快,提出的问题由浅变深了,由过去的不到20%的学生能提出问题,到100%的学生能提

27、出问题,而且有50%的学生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 3、在解决问题方面一改以前只等老师提供标准答案的现状,变为现状的百家争鸣。而且有近25%的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提问水平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2、提问不能切中重点的学生仍然个别存在。 3、教学中筛选问题的能力还急需提升。 4、教学进度很难按时完成。 十、今后工作的设想 1、全力践行教研室提出的模块教学思想,创设宽松的语文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搭建良好的平台。 2、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3、改革语文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办法,让语文教师放下包袱,专心课题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28、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方案1、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而教育又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闯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少有学生提问,即便是问,也只是问某一道现成的题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质量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

29、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2、课题界定: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问题意识就是教师想方设法激发这种心理状态,并利用合理方法、创设情境,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3、研究的意义本课题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

30、问题意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研究依据()理论依据l、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和学的过程为:教师(1)提问、试验等形式,向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的任务;(2)组织学生深思熟虑所提出的问题:(3)建议学生证明所提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案的正确性;(4)如果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要求他从该假设中做出关于所获得的新知识的结论。学生(1)接受任务,并开始思考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2)说出解决这一任务的可能的方案:(3)证明其中一种方案的合理性;(4)概括做出的关于所回答的新知识的结论。2、杜威提出的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1)意识

31、到困难的状态;(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验证、证实或驳斥假设。3、奥苏伯尔和鲁滨逊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解答之后的检验。上述三方面的理论虽然都有偏颇,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为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基础。(二)实践依据我校是一所村镇学校,学生家长多为农民和矿工,对学生的学习不够关注,一些关注学生的家长也只是关注成绩,而对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提出问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学校地处偏远,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课堂

32、教学不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既是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三、理论假说与研究目标l、理论假说每个学生都对精彩纷呈的语文学习活动充满了好奇心和疑问,如果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学生就会在精彩分呈的问题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2、研究目标(1)科研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2)育人目标: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