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7.95KB ,
资源ID:3711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11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武汉大学环境生物学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汉大学环境生物学知识点总结.docx

1、武汉大学环境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环境生物学第1章 绪论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系统与人为逆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系统:生物各级组构水平的总称。根据一般分类,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人为逆境: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状态。生物系统与人为逆境的相互关系有两方面含义:各种逆境因子对生物系统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影响(或效应);生物系统同时也对逆境因子的行为(或归宿)产生影响。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对象:受人为胁迫的生物系统。内容:两大方面人为胁迫因子对生物系统的效应和生物系统对人为胁迫因子行为的影响。还包括环境生物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环

2、境保护中的应用。第2章 人为逆境产生人为逆境的因子称为逆境因子或人为胁迫因子。根据胁迫因子的性质分为三大类:化学性人为胁迫因子、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人为胁迫因子:化学反应产生,通常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性:物理作用产生,分为两类物理性污染因子(噪声、辐射)和环境要素(土壤、水体、大气、生物区系)物理性破坏因子生物性:生物学机制或过程产生,包括两种类型人为传播的病原体和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环境的化学性污染1.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污染物种类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质。就大气污染而言,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粒子和液体粒子人为污染源:燃料燃烧、工业

3、生产中工艺性排放、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2.水体的化学性污染污染物按其性质分:无机无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耗氧物质、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无毒:酸、碱、一般无机盐无机有毒:重金属和阴离子态物质有机耗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糖类、纤维素等有机有毒:对生物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机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等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3.土壤的化学性污染污染物:与大气和水体污染物很多是相同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化学肥料。污染源:工矿来源和农业来源。环境的物理性污染1.电离辐射污染射线类型:无论哪一类射线,凡具有足够的能量能引起物质电离,称为电

4、离辐射。人为产生的对人体及生物有较大影响的电离辐射主要有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等。人为来源:核工业、核爆炸实验、煤燃烧(煤中含有微量的原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煤经过燃烧后产生的粉尘和炉渣的放射性比煤高)2.非电离辐射污染类型: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射频人为污染源:紫外辐射(紫外线发生装置,大气层对来自太阳紫外线屏蔽作用减弱)、微波和射频辐射(电视、调频广播、雷达、人造卫星通信系统的地面终端及其他辐射源)3.噪声污染特点:暂时性,在空中传播时未给环境留下有毒有害物质,其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一旦声源停止,噪声也相继消失污染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4.热污染大量废

5、热不断进入环境,使环境温度升高,影响人类及生物的生活及生存环境的生物性污染1.病原体传播A.空气病原体:微生物(芽孢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细球菌属、放线菌、酵母菌、真菌等)、人体的某些病原微生物(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禽流感病毒等)传播方式:附着于尘埃、附着于自鼻腔和口腔喷出的飞沫小滴上、附着于飞沫表面蒸发后形成的飞沫核上B.水体病原体:主要有三大类病毒、细菌、寄生虫病毒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甲型肝炎病毒(肝炎)、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柯萨奇病毒(无菌性脑膜炎)、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几病毒(心肌炎、心包炎)污水中常见的病菌有沙门菌、志贺菌、霍乱弧菌

6、、致病性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他们能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如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胃肠炎等水体中最重要的寄生虫为吸血虫,此外有溶组织阿米巴及其他原虫等来源:人和动物的粪便、生活垃圾、污水、某些工业废弃物;其中人与动物的粪便是最重要的污染源C.土壤病原体包括病菌、寄生虫、病毒土壤中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与土壤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PH值、日照、土壤温度、湿度、微生物群系所产生的抗生物质及噬菌体等有关污染来源:未经彻底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施肥;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含有病原体的工业废水进行农田污灌或利用其底泥施肥;病毒尸体处理不当等2.外来物种引入由于地理隔离,生物的进化式样

7、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具有不同的形式,并由此形成具有不同特有性的生物区系,然而大量物种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引入到非乡土的外地,这些外来物种在许多情况下对当地土著物种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导致后者灭绝3.转基因生物释放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生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生物及其后代称为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带来的潜在生态安全问题:产生强势物种,入侵环境后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逃逸导致野生种子库资源污染;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直接影响或通过类似食物链的级联作用产生间接影响;转基因技术中所用的抗性标记基因可能增大对人的危害或污染环境

8、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两类不可更新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的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可更新资源: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再生或循环再现的资源,如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部分第3章 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外源化学物:存在于外界环境,可能与生物机体接触并且可能以某种途径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既不是生物机体的组成成分,也不是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或化合物,但是他们进入机体以后,可能引起某种生物学变化,包括生理的、生化的、结构的以及遗传

9、的等方面的改变外源化学物在生物机体内的行为和归宿包括:吸收、转运、生物转化、排出、生物蓄积吸收吸收:外源化学物通过各种途径透过生物机体的生物膜进入体液的过程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生物膜: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生物膜有控制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作用,并且是许多重要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得以进行的场所。生物膜主要由类脂和蛋白质(包括酶)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多糖和微量的核酸。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类固醇等,其中以磷脂为主要成分。在化学组成上,磷脂主要由脂肪酸、磷酸和甘油组成。它是兼性分子,具有亲水的极性部分(头部)和疏水的非极性部分(尾部)。头部因有磷酸亲水基因,故为亲水部分;尾部为与油分子相似的脂肪酸

10、链,故为疏水部分。糖脂和胆固醇也都属于兼性分子。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包括酶)种类较多,这与不同类型细胞生物膜的功能有关,少者有数种蛋白质,多者达数十种。从其在生物膜中的分布位置区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与膜的内、外表面相连,称为外在性蛋白或周缘蛋白。另一类镶嵌在膜的脂质内部,有的甚至可以穿透膜的内外表面,称为内在性蛋白。在这些膜蛋白中,除了酶以外,还有受体,载体,通道等。2.物质的跨膜转运A.简单扩散: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透过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较低一侧扩散B.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转运,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参加,但不消耗能量

11、载体蛋白: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载一种类型溶质分子,载体蛋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后,通过蛋白分子的一系列构象变化完成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通道蛋白:此类蛋白分子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而被转运的溶质无需与蛋白分子结合C.主动转运:化合物透过生物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移,并消耗代谢能量的过程,与易化扩散相同,主动转运过程也需要有载体参加,载体与被转运化合物结合成复合物,然后将化合物转移到生物膜另一侧释放D.(非跨膜转运)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内吞作用:当外来物质是较大的分子或者颗粒,甚至大到整个细胞时,由于体积太大,不能通过以上各种转运方式完成跨膜转运,这时可以借助于这些作用完成吞噬作用:细胞卷入继而摄

12、取某种物质或物质颗粒的过程,这种方式在本质上并不涉及到跨膜转运过程,但却是物质进入细胞的一种机制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区别在于其胞吞物为溶液,而且卷入物质时所涉及的细胞区域和细胞膜小些内吞作用:涉及到物质与细胞外表面某种受体蛋白的结合,因此又称为受体介导内吞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转运的外来物质(配体)首先与细胞表面互补性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启动内化作用3.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吸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决定其被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辛醇-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化学物质被机体吸收的最重要理化性质之一,该系数描述化学物质(溶质)在含有两个不互溶液体的体系中的摩尔浓度的平衡比率。用Kow或P表示,常取对数形式。lg

13、Kow较大,疏水亲脂;lgKow为负值,亲水。一般而言,lgKow值高于4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各种部位均不能被充分吸收水溶性是影响化学物质暴露和生物可利用性另一个重要的理化性质,即使其他理化性质适于吸收,水溶性极低的物质也不易被吸收,因为这类物质不易集聚而不能使其浓度达到易于被细胞吸收的水平。分子的极性对其跨膜转运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同类物质中极性越大的物质亲脂性越低,亲水性越高;非极性物质(偶极距为零)比极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皮肤被吸收;另一方面,极性物质比非极性物质更容易通过肺脏和胃肠道被吸收物质的解离度对简单扩散有较大影响物质的物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能极大地影响其暴露程度和生物可利用性

14、分子大小对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很大影响,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跨膜转运下降一般而言,低熔点非离子态有机物比高熔点非离子态有机物更易于吸收,其原因在于低熔点物质只需要较低能量就能从其晶体中分离解聚,形成自由态分子,因此低熔点物质比高熔点物质水溶性高,从而可以在细胞外达到更高的浓度,形成有助于被动扩散的浓度梯度沸点和蒸汽压表征物质的挥发性,能决定物质达到气相的浓度和通过吸入途径被吸收的可利用性程度,因此,挥发性、低沸点物质更易于在肺部被吸收4.吸收途径A.陆生哺乳动物的吸收(消化道、呼吸道、皮肤)B.植物的吸收(根部、地上部分)分布分布: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体液后,经循环系统、输导组织或其他途径分散到

15、机体组织间液、细胞内液的过程1.外源化学物与内源性物质的结合与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有机酸结合2.体内运输A.动物体内运输a.运输途径:脊椎动物体内远距离运输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少部分通过淋巴循环;无脊椎动物体内外来物质可以通过血淋巴运输b.外来物质从循环系统到器官/组织的分布:分布的速度通常很快,一种特定物质分布到一个器官的速率取决于该器官的血液量和该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床和进入细胞的难易程度,即取决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流/组织比B.植物体内运输a.运输途径:主要由维管系统完成,其运输通道包括由木质部导管向上的运输,由韧皮部筛管向(上)下(双向)的运输以及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横向运输3.影响外来物

16、质分布的因素A.生理屏障(细胞膜的通透性、血脑屏障、胎盘屏障)B.外源化学物的化学性质(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C.外源化学物与内源性物质的亲和性D.组织吸附、重吸收及其他生理因素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外来物质进入生物体后,在机体酶系统的作用下代谢转变成水溶性高而易于排出体外的化合物的过程1、生物转化的基本阶段和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水解、结合)1.第一阶段反应此阶段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水解,将脂溶性物质转变为极性化合物其中生物氧化反应是最重要的反应2.第二阶段反应外来物质进行结合反应3.第三阶段反应使外源化学物解毒的反应,由该反应形成的结合物可以进入液泡或跨质膜排出细胞外,使细胞质免

17、受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作用2、生物活化解毒(生物失活):外来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其生物活性减弱或消失生物活化:有些外来物质经生物转化后,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更强1.生物转化第一阶段的生物活化在生物转化的第一阶段,许多反应的产物比其母体物质具有更高的毒性2.生物转化第二阶段的生物活化第二阶段反应的产物通常是高度水溶性的,因而易于排出体外,此阶段许多反应属于生物失活反应或解毒反应,然而与第一阶段反应类似,仍然存在一些例外。某些第二阶段反应产物比其母体化合物表现出更高的毒性3、生物转化中酶的诱导和抑制酶的诱导效应:有些外来化合物可使某些与代谢转化有关的酶系统活力增强或酶含量增加,因此促进其他外来物质转化的

18、现象酶的抑制:一种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可受到另一种化合物的抑制,且抑制现象的发生与参加生物转化的酶有关4、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1.物种差异2.遗传差异3.性别差异4.年龄差异5.外部因素的影响排出排出: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体外运输的过程1、动物的排出1.经肾脏排出肾脏排泄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效率极高,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其排泄机制主要有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转运2.随同胆汁排出肝胆系统也是外来物质排出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肠道吸收的外来化合物先随血液进入肝脏,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其代谢产物可被肝细胞直接排泄入胆汁,不再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排泄3.经呼吸道排出由呼吸道进入体内的气态、挥发

19、性液态及不溶解的颗粒状外来物质均可由呼吸道排出体外,不同形态的外来物排出的方式不同气态和易挥发性液态-简单扩散颗粒状-通过支气管分泌的液体、肺细胞分泌的脂蛋白表面活性剂层以及巨噬细胞的作用,并在气管表面纤毛的推动下排出4.其他排出途径粪便、入职、唾液和汗液(极少)毛发和指甲并非机体的排泄物,但有些重金属,如铅、汞、锰、砷等可蓄积于此2、植物的排出与哺乳动物不同,植物缺乏将毒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专门排出系统,植物向体外排泄体内多余的物质和代谢废物常常是以分泌的形式进行的分泌:将物质从原生质体分离或将原生质体的一部分分开的复杂现象生物积蓄生物积蓄:指生物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直接从环境介质或从所

20、消耗的食物中吸收并积累外来物质的现象生物浓缩:生物机体从环境介质水中吸收并积累外来物质的现象第4章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效应毒性: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生有害作用的能力毒性仅指该种物质导致毒性效应的潜力,并不代表它一定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害毒性效应:外源化学物因具有毒性而对生物体产生损害的总和中毒:机体与毒物接触后引起的疾病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危害性:外源化学物在与机体接触过程中导致机体中毒的可能性毒性与危害性的区别:外源化学物只有以能引起损伤的形态和数量与机体接触才能产生危害毒性效应的类型1.致死效应致死效应是一种急性毒性效应,表现在收到外来化学物质影响的机体在短时间内死亡 测定指标:死亡率

21、2.生长效应外来化学物质抑制机体的重量和体积,使生物量下降,长(高)度边笑3.生殖效应外源化学物对生物的生殖过程所产生的损伤作用(可以看做是一种对生物体产生后代的能力的损伤)4.行为效应外源化学物作用下,动物所具有的可观察、可记录或可测量的活动的异常改变动物行为:机体在神经系统控制下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反应5.形态结构效应外源化学物作用下,机体器官或组织的外形和解剖构造发生损伤性改变6.致突变(致癌)效应毒性效应的表征1、毒性参数1.半数致死剂量一定试验时间内,使试验生物群体中半数个体死亡的毒物剂量2.半数有效剂量半数个体产生某一效应的毒物剂量3.半数致死浓度引起试验生物群体中半数个体死亡的毒物浓

22、度4.半数有效浓度产生某一效应的毒物浓度5.半数抑制浓度抑制或降低种群繁殖率50%的毒物浓度6.半数致死时间在特定温度和剂量下,使试验生物群体中半数个体死亡所需要的时间7.半数有效时间在特定温度和剂量下,对试验生物群体中半数个体产生某一效应所需要的时间8.未觉察反应浓度毒性试验中用各种指标(如存活、生长、生殖等)衡量毒物对受试生物的毒性强度,均未觉察到有反应的最高浓度9.最低觉察反应浓度能觉察到有反应的最低浓度10.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慢性毒性试验中对受试生物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和有影响的最低浓度之间的毒物浓度范围11.安全浓度通过整个生活史周期甚至持续数个世代的慢性试验,对受试生物确无影响的毒物浓度

23、称为安全浓度剂量与毒性1.剂量-效应关系指一种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生物机体所呈现的某种性质的生物学变化强度之间的关系2.剂量-反应关系反应:接触一定剂量外来化合物后产生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一定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表示比如:剂量-致死率3.毒物刺激作用毒物在亚抑制剂量水平对生物机体的这种刺激效应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外来化学物质大剂量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于机体后,在短时间内对机体的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一般采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表示受试物的急性毒性大小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目标是测定化学物质的致死性潜力2.亚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A.亚

24、急性(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生物体在约1/10生命期间少量反复接触某种外来物质所引起的损害作用的毒性试验试验目的: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测受试物对机体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作用的靶器官,并对未觉察反应浓度(剂量)和最低觉察反应浓度(剂量)做出初步判断B.慢性毒性试验:研究生物体在长时间少量、反复、持续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的试验试验目的:观测受试物在低剂量反复作用的条件下,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及特点,确定引起损害作用的未觉察反应浓度(剂量)和最低觉察反应浓度(剂量),为评价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和制定其在环境中的最大容许限量及人每日容许摄入量提供依据影响毒性的因素1、毒物因素1.物理化学

25、性质脂-水分配系数:越高,越容易通过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从而增加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而增强毒性水溶性:水溶性直接决定其解聚度,从而影响生物体靶位点的暴露程度电离度:非离子态的外来化学物比离子态的物质更容易透过生物膜被吸收,因此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毒性挥发性:挥发性强,容易形成较大的蒸汽压,增加有机体暴露的可能性,从而增强对有机体某些特定器官的毒性分散度:(主要对某些特定形态的环境污染物,如粉尘、烟雾)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毒性越大2.致毒途径和方式A.化合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静脉注射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但对某些化合物存在例外B.毒物接触时间C.溶解化合物的溶剂和助溶剂可能产生的毒

26、性3.化学物联合作用联合作用:多种外来化学物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进入生物体后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作用联合毒性:多种化学物质经联合作用产生的毒性联合作用的类型: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2、生物因素化合物的毒性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也收到生物体对化学物耐受性的影响1.物种和品系2.性别和激素妊娠显著增加动物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而哺乳使动物对重金属更敏感,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胰岛素功能亢进可以改变动物和人类对毒物的敏感性3.年龄、体型大小和疾病小型个体通常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单位体重更快地吸收外来化合物4.营养状况3、环境因素1.温度、湿度、光照通常,温度越高机体对毒物敏感性越高湿度越高

27、,皮肤吸收外来化合物速度加快2.酸度、盐度、硬度酸性条件下,许多金属的毒性增强盐度对化学物毒性的影响因化学物而异水的硬度显著影响金属的毒性,在PH一定的条件下,金属在硬水中的毒性较低毒性效应的机理1、对酶的抑制生物化学过程是构成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基础。酶是其催化剂,因而酶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毒物对酶的抑制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外来化学物对酶的不可逆抑制可以通过四种机制:1.干扰或阻断酶的活性中心2.使辅酶丢失或失活3.竞争辅酶结合位点4.改变酶的结构进而影响其活性位点的三维构型可逆抑制1.竞争性抑制2.非竞争性抑制2、生物膜通透性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生物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1.

28、破坏生物膜物理结构2.干扰生物膜质子泵功能3.攻击离子通道3、与受体结合受体:生物体感受外界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并将其转变成神经冲动的感受器分为膜受体和细胞受体,前者分布在膜上,后者存在于细胞质中1.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2.与毒素受体结合3.内分泌干扰物与受体结合4、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其化学反应性极高而半衰期很短1.能在体内形成自由基的外来化学物这类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生物膜,使膜的成分形成自由基2.体内自由基形成的链式反应机体内自由基的形成可以分为启动、发展和终止三个阶段3.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机制自由基产生物质很少是选择性毒物第5章 物理性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损伤电离辐

29、射的生物效应1、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细胞损伤程度与什么有关?A.损伤效应取决于细胞生长、增殖、更新速度;一般而言,分裂速率高、细胞周期短、不断增殖的细胞易受损伤且损伤程度重B.与受照射时细胞所处的周期有关,分裂期细胞一般比间期细胞更敏感,而休眠期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辐射能力杀伤细胞及影响细胞周期从形态学上,辐射对细胞的损伤表现为:A.细胞核改变B.染色体畸变C.形成多倍体或巨核型细胞D.细胞器改变电离辐射可以阻断细胞周期活动和延长细胞周期时间,影响程度大小取决于受照射时细胞所处的时期和各时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比例2、电离辐射的躯体效应两种类型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随机效应:该种效应的发生是随机的。主

30、要包括遗传缺陷和癌症。随着辐射剂量增加,随机效应也增加,但并不表示增加剂量一定会导致遗传缺陷和癌症3、电离辐射的生物化学效应1.核酸代谢的辐射损伤A.DNA合成的抑制B.DNA分解代谢的增强2.染色质的辐射效应A.染色质的降解B.组蛋白的辐射效应(合成受抑制)3.细胞膜的辐射效应A.电离辐射对膜的组分的影响直接作用:由射线能量直接作用于膜的组分所引起间接作用:由射线使水分子离解而产生的自由基引起无论何种方式,都能使细胞膜的结构受损而丧失其正常功能B.电离辐射对膜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膜的流动性、表面电荷、跨膜电位、通透性受到影响,其变化都是以膜的化学组分变化为基础C.电离辐射对细胞器膜通透性的影响使某些细胞器膜通透性增加D.电离辐射对膜结合酶活性的影响使多种膜结合酶的活性发生变化,有的活性升高,有的降低E.电离辐射对膜受体功能的影响F.对膜-DNA复合体的效应4.能量代谢的障碍A.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B.细胞核氧化磷酸化的抑制紫外辐射的生物效应紫外线(UV)紫外辐射分为三个区段,UV-A、UV-B、UV-CUV-A:波长320nm400nm单独作用无效,但能增强UV-B的生物学效应,或者当存在某些化学药剂时,可导致组织损伤UV-B:波长280nm320nm对生物体极端有害UV-C:波长200nm280nm该段太阳紫外线被同温层的臭氧有效吸收,所以天然辐射源对地表生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