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2.71KB ,
资源ID:371021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7102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详.docx

1、钣金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详检验标准名称: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图号:DMBM0.402. 003拟制:*审核:*标 准 化:*IQC会签:*批准:*版本更改单号更改人更改日期版本更改单号更改人更改日期0新归档/2004-6-10目次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总则0.1 零部件表面处理前应去除毛刺、飞边、划痕、氧化层等缺陷,锐边棱角倒钝。表面应作相应的除油、除锈、磷化、烘干等处理。喷漆件全部做底漆(防锈漆)。0.2 涂覆层正面(指机柜、机箱、前门板等正面)在运转装配过程原则上不允许有损伤。其它部位在运转装配过程中引起的损伤,允许补漆。0.3 外观缺陷允许的具体程度参照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DMB

2、M0.402.001)执行。0.4 来料检验的抽样方法和程序按IQC部门的相关规范执行。一、电镀镍检验标准1.1 试样要求1.1.1 挂镀工艺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801251 4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处理: 镀铜 光亮镍。1.1.2 滚镀工艺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依工艺设备特点选择适当形状和大小的试样,要求其至少有一平面面积大于 30 30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处理: 镀铜 光亮镍。1.2 外观1.2.1 所有零件都应按 GB 5926-86 进行外观检查。1.2.2 镍镀层应是光亮或带有柔和浅黄色的银白色。1.2.3 镀层结晶

3、应均匀、细致、光滑、连续。1.2.4 在零件的非主视表面,允许有以下缺陷: 1)小而少的夹具印(夹具印小于 11 mm2); 2)镀层局部呈雾状(雾状面积小于1010 mm2)。1.2.5 不允许: 1)镀层有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 2)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3)局部无镀层(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的孔内部分除外); 4)以及 1.2.4 节中未包含的其它缺陷。1.3 镀层厚度1.3.1 按 GB 5930-86 进行检测。厚度检查在零件上进行;每批零件供应方都需检测。1.3.2 对钢铁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其局部总

4、厚度必须达到 30 m 以上,其中铜镀层为 2025m,镍镀层为 1015m ;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1.3.3 对铜合金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镍镀层为1520 m; 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1.3.4 凡直径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触到的区域,其厚度不作要求。1.3.5 对螺纹紧固件:其镀层厚度必须符合图纸或 GB 5267-85 中的要求,大致如下表所示;其厚度检测方法按 GB5267-85 的相关内容进行。螺纹公称直径(mm)2.53810121422镀层厚度(m)358101.3.6 当对检测结

5、果有争议时,按 GB 6462-86 进行仲裁试验。1.4 结合强度1.4.1 供应方每批至少检查一件试样(试样要求见 1.1 节)或样件。1.4.2 按 GB 5270-85 的“锉刀试验”方法进行检测,镀层与基体、镀层与镀层之间应结合良好,没有任何分离现象。1.4.3 对螺纹紧固件不要求此项内容。1.5 耐蚀性1.5.1 每月或有新配溶液时,供应方至少检查一件试样(试样要求见 1.1 节)。1.5.2 按 GB/T 10125-1997 方法进行 8 小时的 CASS 试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试验后,在试样边缘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现基体腐蚀迹象。二、电镀锌检验标准2.1 试样要求2.1.1

6、 挂镀工艺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801251 4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处理: 根据鉴定要求选择彩色钝化或白色钝化或黑色钝化工艺。2.1.2 滚镀工艺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依工艺设备特点选择适当形状和大小的试样,要求其至少一平面面积大于 30 30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处理: 根据鉴定要求选择彩色钝化或白色钝化或黑色钝化工艺。2.2 外观2.2.1 所有零件都应进行外观检查。2.2.2 镀层结晶均匀、细致、连续。2.2.3 彩色钝化膜应是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色彩的光亮彩虹色;白色钝化膜应是带有光泽的均匀青白色或蓝白色;黑色钝化(氧化

7、)膜应是均匀的黑色。 2.2.4 在零件表面,允许有以下缺陷: 1)轻微水印(主视表面不允许有水印); 2)非主视表面上小而少的夹具印(夹具印小于 11 mm2); 3)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 4)在复杂件、大型件或过长的零件棱边及端部有轻微的粗糙(不影响装配); 5)焊缝、搭接交界处不明显的稍暗或发白。2.2.5 不允许: 1)镀层粗糙、起泡、烧焦、孔隙、黑点、疙瘩、脱落、裂纹; 2)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3)钝化膜疏松、起粉; 4)局部无镀层(盲孔、通孔深处除外); 5)手印; 6)彩色钝化膜中夹有深黄色、棕色或褐色; 7)在2.2.4节中未包括的其

8、它缺陷。2.3 镀层厚度2.3.1 厚度检查在零件上进行;每批零件供应方都需检测。2.3.2 按 GB 495685 进行检测。在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其平均厚度应为 812 m ,低电位区域(如槽内)允许最小平均厚度在 5 m 以上。 凡直径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触到的区域,其厚度不作要求。2.3.3 对带螺纹的工件:其镀层厚度以保证螺纹质量为准,即必须符合图纸或 GB 5267-85 中的要求,如下表所示;其厚度检测方法按 GB5267-85 的相关内容进行。螺纹公称直径(mm)2.53810121422螺纹上镀层厚度(m)358102.3.4 当对检测

9、结果有争议时,按 GB 6462-86 进行仲裁试验。2.4 结合强度2.4.1 试验应在电镀完成 24 小时以后、三天之内进行;供应方每批至少检查一件试样(试样要求见 2.1 节)或样件。2.4.2 按 ISO 2409 的试验方法,在试样或样件上划出 1mm 见方的 100 个小格,然后用标准胶带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现象。2.4.3 对螺纹紧固件不要求此项内容。2.5 耐蚀性2.5.1 试验应在电镀完成 24 小时以后、三天之内进行; 每月或有新配溶液时,供应方至少检查一件试样(试样要求见 2.1 节)。2.5.2 对彩色或黑色钝化膜:按 GB/T 10125-1997 进行 96

10、 小时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样边缘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现白色或黑色或棕色腐蚀点。2.5.3 对白色钝化膜:按 GB/T 10125-1997 进行 24 小时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样边缘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现白色或黑色或棕色腐蚀点。2.6 白色钝化膜的存在性试验 电镀完成 24 小时后、三天之内,按 GB 9791-88 在样件上进行钝化膜存在试验;供应方至少每批零件需检查一个样件。三、装饰镀铬检验标准3.1试样要求 材料: 20 冷轧钢 尺寸: 801251 4 (mm) 或 10 20 125(mm) 表面粗糙度: Ra 0.8 m 表面处理: 镀铜镍铬3.2 外观3.2.1

11、所有零件都应按 GB 5926-86 进行外观检查。3.2.2 镀层应是光亮、稍带有浅蓝色的亮白色,且结晶均匀、细致、光滑、连续。3.2.3 允许在非工作面有夹具印。3.2.4 主视表面不允许有起泡、麻点、粗糙、脱落、分层、斑点、黑点、裂纹、针孔、起皮、发雾、局部无镀层(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的孔内部分除外)、污迹或变色等缺陷。3.2.5 总厚度在20m以上的装饰铬镀层,达到基体金属的蓝色斑点数,在任一平方厘米上应不多于3个。3.3 镀层厚度3.3.1 按 GB/T 4955-1997 进行厚度检测、也可利用X射线镀层分析仪进行测试。厚度检查在零件上进行;每批零件供应方都需检测。分别测量铜、

12、镍及铬层厚度。3.3.2 对钢铁或锌合金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其局部总厚度必须达到 30 m 以上,其中铜镀层为 2025 m、镍镀层为1015 m 、铬镀层不低于 0.3 m;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3.3.3 对铜合金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镍镀层为1520 m、铬镀层不低于 0.3 m;盲孔内、以及深度大于直径或开口宽度的部分不规定厚度。3.3.4 凡直径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触到的区域,其厚度不作要求。3.3.5 对螺纹紧固件:其镀层厚度必须符合图纸或 GB 5267-85 中的要求,大致如下

13、表所示;其厚度检测方法按 GB5267-85 的相关内容进行。螺纹公称直径(mm)2.53810121422镀层厚度( m)358103.3.6 对带螺纹的结构件,其镀层厚度除应满足3.3.2 或3.3.3条 的要求外,主要应保证螺纹尺寸;螺纹超差时可以通过镀后加工来修正。3.3.7 当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用库仑法测量铬层厚度,按 GB 6462-86 用显微镜法测量镍和铜层厚度。3.4 结合强度1 供应方每批至少检查一件试样(试样要求见 3.1 节)或样件。2 按 GB 5270-85 的“锉刀试验”方法进行检测,镀层与基体、镀层与镀层之间应结合良好,没有任何分离现象。3 对螺纹紧固件不要求

14、此项内容。3.5 耐蚀性1 每月或有新配溶液时,供应方至少检查一件试样(试样要求见 3.1 节)。2 按 GB/T 10125-1997 方法进行 8 小时的 CASS 试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试验后,在试样边缘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现基体腐蚀迹象。四、喷漆检验标准4.1 试片要求 材 料: 符合 GB 9271-88 的铝板或马口铁板 尺 寸: 80125(0.5 2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预处理: 铝为硫酸阳极化或化学氧化 马口铁板按 GB 9271-88 进行溶剂清洗喷 涂: 试片应两面喷漆(有底漆要求时,应一面为底漆,另一面为底漆面漆;所用油漆涂料应与TS-S1*5中任

15、一标准样板所对应的油漆涂料产品相同;且应在表面预处理后 24 小时内进行喷漆操作。4.2 颜色4.2.1 所有试片的面漆均应进行颜色检查。4.2.2 按 GB 11186.2-89 测量面漆层颜色,在与相应的标准样板(见TS-S1*5)比较时,其色差值 E 应不大于 0.8 (“艾默生蓝”应不大于 1.5、“艾默生黑”应不大于 2.2 )。 ( 注:防锈漆可不测色差值,以目视观测无明显差异为合格。)4.3 光泽4.3.1 所有试片的面漆均应进行光泽检查。 4.3.2 按 GB 9754-88 测量面漆层的光泽,应在油漆涂料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4.4 外观4.4.1 所有零件均应进行目视外观检查

16、。4.4.2 面漆层应均匀、连续、色泽一致,无夹杂外来物,无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等缺陷;无特殊纹理要求时不能出现桔皮现象。4.4.3 零件的颜色、光泽和纹理均应与标准样板(见TS-S1*5)一致。 有争议时,按 GB 11186.2-89 或 GB 9754-88 测试色差或光泽,其结果应符合 4.2 或 4.3 的规定。4.4.4 不同部位的漆层有不同的外观要求,可按具体技术文件检查。如果工程文件中没有特殊要求,那么必须达到下述质量等级。A级:漆层能直接看到的部位; B级:漆层在间接可视部位; C级:漆层在不可见部位。各级要求见下表:缺陷类型质量等级A质量等级

17、B质量等级C喷雾引起的表面粗糙不允许不允许允许灰尘夹杂不允许允许微量夹杂允许微量夹杂桔皮不允许不允许允许流挂凹陷不允许允许感觉不到者允许4.5 漆层厚度4.5.1 每批零件抽样检查。4.5.2 在零件的平面区域按 GB/T 13452.2-92 测量油漆层的厚度。一般漆层总厚度值应为 3050 m;特殊纹理油漆层的厚度应在相应工艺文件要求的范围之内。4.6 附着力4.6.1 附着力检查在试片或样件上进行,试片要求见 4.1 节。4.6.2 每批零件供应方检查一块试片或样件,试片或样件应与该批零件同时进行同样的表面预处理及喷漆。4.6.3 按 ISO 2409 进行漆层附着力试验,要求底漆与面漆

18、、底漆与基体之间均应100附着。4.7 抗冲击性4.7.1 抗冲击性检查在试片或样件上进行,试片要求见 4.1节。4.7.2 每批零件供应方检查一块试片或样件,试片或样件应与该批零件同时进行同样的表面预处理及喷漆。4.7.3 按 GB/T 1732-93 进行试验,抗冲击性应达到 50 kg.cm。4.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以1kg压力和1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涂层表面同一位置 20 次后,目测涂层表面应无失光、明显掉色等会表露出被擦拭的迹象。五、粉末喷涂检验标准5.1 试片要求 材 料: 符合 GB 9271-88 的铝板或马口铁板 尺

19、 寸: 80125(0.5 2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预处理: 铝为硫酸阳极化 马口铁板按 GB 9271-88 进行溶剂清洗 喷 涂: 喷涂用涂料应与 TS-S1*5 中任一标准样板所对应的涂料产品相同;且应在表面预处理后 24 小时内进行喷涂操作。 5.2 颜色5.2.1 所有试片均应进行颜色检查。5.2.2 按 GB 11186.2-89 测量涂层颜色,在与相应的标准样板(见TS-S1*5)比较时,其色差值 E 应不大于 0.8 (“艾默生蓝”应不大于 1.5、“艾默生黑”应不大于 2.2 )。5.3 光泽5.3.1 所有试片均应进行光泽检查。5.3.2 按 GB 97

20、54-88 测量涂层的光泽,应在涂料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5.4 外观5.4.1 所有零件均应进行目视外观检查。5.4.2 涂层应均匀、连续、色泽一致,无夹杂外来物,无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等缺陷;无特殊纹理要求时不能出现桔皮现象。5.4.3 零件的颜色、光泽和纹理均应与标准样板(见TS-S1*5)一致。有争议时,按GB 11186.2-89或GB 9754-88测试色差或光泽,其结果应符合5.2或5.3的规定。5.5 涂层厚度5.5.1 供应方每批零件抽样检查。5.5.2 在零件的平面区域按GB/T 13452.2-92 测量涂层的厚度。一般涂层其厚度值应为 50

21、70 m;特殊纹理涂层的厚度应在相应工艺文件要求的范围之内(砂纹粉涂层应为 6080m,桔砂纹粉涂层应为 80100m)。5.6 附着力5.6.1 附着力检查在试片或样件上进行,试片要求见5.1节。5.6.2 供应方每批零件检查一块试片或样件,试片或样件应与该批零件同时进行同样的表面预处理及喷涂。5.6.3 按ISO 2409 进行涂层附着力试验,要求涂层应100附着。5.7 抗冲击性5.7.1 抗冲击性检查在试片或样件上进行,试片要求见5.1节。5.7.2 供应方每批零件检查一块试片或样件,试片或样件应与该批零件同时进行同样的表面预处理及喷涂。5.7.3 按 GB/T 1732-93进行试验

22、,抗冲击性应达到50 kg.cm。5.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以1kg压力和1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涂层表面同一位置20次后,目测涂层表面应无失光、明显掉色等会表露出被擦拭的迹象。六、铝合金化学氧化检验标准6.1 试片要求 材料: 6063 裸铝板 尺寸: 801251 4 (mm) 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处理: 根据鉴定要求选择无色化学氧化或彩色化学氧化; 喷砂光亮无色化学氧化的试片只要求单面喷砂。6.2 外观6.2.1 所有零件都应进行外观检查。6.2.2 氧化膜必须连续、均匀。完整。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伤、污染、腐蚀痕迹或疏

23、松粉末;但允许有轻微的夹具印。焊缝及焊点处不允许膜层发黑。6.2.3 无色化学氧化膜应是铝基底颜色。6.2.4 彩色化学氧化膜应是金黄色至彩虹色(铸件表面呈灰色)。6.2.5 喷砂光亮无色化学氧化膜的粗糙度、外观应与签样一致;必要时,按 GB10610-89 方法测试其粗糙度 Ra 应在 1.51.8 m 范围以内。6.3 耐蚀性6.3.1 耐蚀性检查在试片上进行。6.3.2 供应方每批零件至少需检查一个试片(试片要求见 6.1 节)。6.3.3 彩色化学氧化膜按 GB/T 10125-1997 进行 168 小时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片边缘以外的表面上直径不大于 0.8 mm 的腐

24、蚀点不能多于三个。6.3.4 无色化学氧化膜按 GB/T 10125-1997 进行100小时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片边缘以外的表面上直径不大于 0.8 mm 的腐蚀点不能多于三个。(喷砂光亮无色化学氧化的耐蚀性试验方法参见 7.4部分)。七、铝合金喷砂光亮阳极化检验标准7.1 试片要求材料: 6063 裸铝板尺寸: 801251 4 (mm)表面粗糙度: Ra 1 m 表面处理: 一面为喷砂光亮阳极化, 另一面为不喷砂的光亮阳极化。 注:推荐的干喷砂工艺如下: 材料 - 玻璃珠 材料规格 - 100140 目 空气压力 - 500700 KPa 喷嘴移动速度 - 约 100 mm/

25、s 工件表面与喷枪距离 - 约 200 mm 工件表面与喷枪角度 - 约 307.2 外观7.2.1 所有零件都应进行外观检查。7.2.2 表面外观应与签样一致;当有争议时,按 GB 10610-89 方法测试其粗糙度 Ra 应在1.51.8 m 范围以内。7.2.3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划伤、污染、大理石花纹、腐蚀痕迹或疏松粉末;但允许有轻微的夹具印。7.3 氧化膜厚度 按GB 4957-85 用涡流法在零件的非吹砂面测量氧化膜的厚度,其厚度值应为 6 m 以上。 必要时,以在试片上用金相方法测试的结果为准。7.4 耐蚀性7.4.1 耐蚀性检查在试片上进行。(试片要求见 7.1 节)7.4.2

26、供应方至少每三个月检查一个试片; 按 GB/T 10125-1997 进行 240 小时的中性盐雾试验(注意将试片的非喷砂面暴露在盐雾中);试验后,在试片边缘以外的表面应无腐蚀痕迹。 7.5 封闭质量供应方按GB 875388每批在一个样件或试片上进行检验,应能达到1级以优的等级。八、喷砂及拉丝检验标准8.1 拉丝件8.1.1 所有零件都应进行外观检查。8.1.2 拉丝表面纹路均匀,无划痕、污染、烧伤和腐蚀现象。8.1.3 拉丝表面的外观必须与签样一致;必要时,按GB10610-89的方法测试其粗糙度Ra应在2.23.4 m 范围以内(在垂直于纹路的方向上进行测量)。8.2 喷砂件8.2.1 所有试片进行外观检查。8.2.2 喷砂表面纹理均匀,无划痕、污染、大理石花纹、腐蚀痕迹或疏松粉末。8.2.3 喷砂表面的外观必须与签样一致;必要时,按 GB10610-89的方法测试其粗糙度Ra应在 1.51.8 m 范围以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