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69.24KB ,
资源ID:36993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993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州区新城规划资料全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州区新城规划资料全编.docx

1、新州区新城规划资料全编目 录第一章 总则 2第二章 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 5第三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 8第四章 新城规模 23第五章 空间布局与分区指引 25第六章 产业发展与就业 27第七章 住宅与社区 30第八章 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32第九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5第十章 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40第十一章 综合交通体系 44第十二章 市政基础设施 50第十三章 城市公共安全 54第十四章 城市设计引导 60第十五章 近期发展与建设 63第十六章 实施政策与机制 66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背景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市以新城规

2、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第2条 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

3、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问题。(3)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协调旧城

4、文化的保护和新城文化的发展。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城发展。(4)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5)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努力构建和谐新城。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第3条 发展条件(1)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新州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

5、的新城之一,也是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给新州新城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的空间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新城应配合中心城调整优化,疏散中心城人口和部分职能,培养新的产业聚集。这是新州新城发展的重要保障。(3)新州新城位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上,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充足,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便捷,发展空间巨大。这是新州新城发展的现实基础。(4)东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新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新州新城位于城市空间结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重要节点上。这是新州新城发展的重大使命。(5)国家

6、大力推进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的共同发展,将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环渤海经济核心区中,京津唐三市分工协作的潜力巨大,其中,唐山与天津都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对的高端服务业将产生更大的需求,而新州位于东大门,区域战略地位突出,是主动参与区域分工、服务环渤海的前沿。第4条 规划编制重点(1)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地位。节约水、地、能源、原材料,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2)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加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3)保障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

7、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构建和谐社会。(4)立足引导,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发展。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责,发挥资源配置在市场引导中的基础作用。(5)突出重点问题和重点地区,包括:新城功能定位、城乡统筹、综合交通系统、生态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新城建设标准等对新州新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以及北运河环境综合整治、西海子生态示范公园 、街区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近期重点启动区等重点地区的内容。第5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限建区规划相关法规第6条 规划范围新州新城规划范围为新州区行政辖区内京津第二通道以北地

8、区,总面积为677平方公里。新州新城城区用地控制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用地范围,总面积为155平方公里。第7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近期2005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二章 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第8条 新城发展定位与目标(1)发展定位: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2)发展目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新城新州新城产业发展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目标,积极发展和提升区域商贸、康体、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大力拓展和延伸金融、商务、技术服务

9、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和壮大专业会展、出版交易、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构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水宜居新城。第9条 经济发展策略(1)到2020年,新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破10000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总计达到1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新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将占到市生产总值的8%以上。(2)要形成协同演进的产业格局和互相促动、周期互补的产业序列,支撑新州新城成为适宜居住、充满活力、创意富集、并具有强大竞争力、

10、能提供美妙体验的环渤海区域高端服务中心之一。(3)第三产业应当作为新州新城产业的发展重点。从消费性服务入手,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拓展方向,积极引导新兴服务业发展。注重推动生产服务产业簇、品质生活产业簇和公共服务(文化)产业簇的协同发展。(4)以科研院所聚集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二、三产业融合,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和提升,形成与区域服务中心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格局。第10条 社会发展策略(1)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人口逐渐向新城和小城镇转移。(2)稳定人口的流动、完善社会结构,增强外来人口和新城的相互认同,促进社会的融合。(3)通过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就

11、业岗位,公平配置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4)加强社区建设,满足人的归属需求,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为居民参与新城管理提供途径。(5)规划社会空间布局,区分有限需求层次,引导整体社会融合;空间规划要多元化,避免同质化。第11条 文化与旅游发展策略(1)通过多种投融资方式建设现代化的文化标志性建筑,确立现代文化产业基地的地位,支撑文化产业发展;(2)加强运河文化研究,保护运河文化遗迹,弘扬运河文化精神,借助运河知名度提升新州文化知名度。(3)以主题公园和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为契机,坚持旅游布局与新州新城产业布局一致的原则,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狠抓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特色旅游,完善旅

12、游服务设施,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打造新州新城旅游品牌。第12条 资源与生态保护策略(1)在新州新城规划的实施中落实上层规划有关生态环境的内容,以具体的生态空间布局和生态要素建构数量来满足整体区域的生态要求。(2)在新州新城规划区域内以“城市森林”和“社区生态单元”为主体建构“全空间生态网络”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3)整治新州水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防治水污染。(4)根据城市气候特点和城市形态、功能发展的实际,维持良好的城市物理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舒适性的需求。(5)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资源利用策略。(6)建立新州新城生态环境监控和数据分析的支撑体系和技术平台。第13条

13、空间发展策略(1)面向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东部新城以及天津、河北的协调与联系,构建面向东部发展带及北三县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2)城市发展重心转移。城市空间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引导城市主要功能区围绕北运河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空间骨架。(3)交通引导开发。新城的开发首先进行以轨道交通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授予一级开发公司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的专营权,由该公司进行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后进入二级市场。通过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增值获得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由该一级开发公司组织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最终确定后,即冻结沿线两侧800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并对土地进行预征。重点控制轨道交通

14、现有节点、现状轨道交通线两侧800米范围用地,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连片土地。第三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第一节 区域协调第14条 区域协调策略(1)近期积极促进中心城的调整优化,有效发挥新州疏解中心城的人口和职能的作用。(2)中期全面提高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发挥新州的区位优势,形成首都经济、文化东拓的前沿和桥头堡,成为东部发展带的综合服务中心。(3)远期立足东部城镇带,借助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全新交通体系、生态维育体系、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成为东部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第15条 区域

15、协调措施(1)产业发展方面,与周边地区形成有序竞争拓展合作区域共进的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共同发展。近期配合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合理吸引中心城产业进驻新州新城,尤其应结合CBD的建设发展相关产业;结合顺义和亦庄两个新城、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需求,逐步构建区域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新州新城的0.5-2小时交通圈建设,不断扩大新州新城的综合服务覆盖空间范围;根据周围地区的发展和面向服务区的需求,不断调适综合服务内容和水平;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带动更大的经济区域参与到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和竞争之中。(2)交通发展方面,重点加强新州新城和市中心城区、东部发展带其它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

16、首都机场及首都航空城的联系;加强新州新城与市其它中心组团的交通联系;加强新州新城与附近河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和地区的交通联系。综合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建立新州新城与周围地区紧密衔接的复合交通走廊,不断扩大新州新城的0.52小时交通圈的空间辐射范围。积极营造体现新州特点的、区域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3)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好区域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保障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的健康运作。(4)生态建设方面,落实市域结构性生态空间在本次规划范围内的内容,并建立持久性的保障机制。(5)区域安全方面,在保障新州新城及地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市中心城次区域的各项安全需

17、要,保障周边各区域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需要。第二节 城乡统筹第16条 城乡统筹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遏制当前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同步和谐发展。统筹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以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建设资源集约型社会,促进城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稳定和社会稳定。第17条 城乡空间结构一城、两轴、三点、四镇(1)一城: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与新增职能的新州新城城区。(2)两轴: 沿长安街延长线连接主城和新州新城的城市空间拓展轴 以运河为纽带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城市经济发展轴(3)三点:宋庄、潞城、张家湾地区是新州新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州新城新增

18、功能的重要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要建设成为三大城市功能聚集区。 (4)四镇:漷县、台湖、西集、永乐店四镇与新州新城相互呼应,是新州新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承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劳动力就业及资源节约的重要区域。要集聚形成四大产业发展组团。第18条 城乡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保障城乡社会稳定,推动城镇和农村社会改革,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州新城地区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创建高效、合理、可持续的社会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社会结构合理、社会流动畅通、社会事业发达、社会环境和谐的公正公平的社会发展体系。第19条 城乡人口分布新州新城地区的城乡人口发展不仅要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9、更重要的是必须确保其与首都地区整体目标相协调。不断提高城乡人口素质,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逐步实现本地区农业人口数量与农业劳动力需求平衡。至2020年,新州新城规划范围内总人口119.1万人,其中新州新城城区90万人,城镇14.3万人,村庄14.8万人。第20条 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规划的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体系为:新城城镇中心村村四级结构,其中城镇分为重点镇和一般镇。第21条 城乡居民点规划规划除了部分地区划入新城的宋庄、潞城、张家湾3个镇外,在新城外形成4个镇9个中心村。这些城镇和中心村基本沿京沈高速公路、京津第二通道和京塘公路布置。对零散村庄(即位于本次规划的新城、城镇和中心村以外的村庄,

20、下同)发展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限制新建、扩建、控制改建;积极引导和鼓励其居民进城就业并居住;核准削减人均建设用地量在150/人以下。第22条 城乡产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健全城乡产业体系,建立城乡产业关联;通过新城发展带动城镇和乡村产业发展,从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转向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吸纳,积极促进城镇和中心村产业聚集发展,零散村庄控制第二产业,引导发展多元化农业,鼓励发展与首都农业科技相结合的企业化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城镇和中心村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1)宋庄镇:新州新城与空港联系的纽带,休闲服务业和临空产业基地。划入新城内的部分应执行新城规划。新城外部分应充分

21、发挥位于新城和机场之间的区位优势,结合首都航空城发展需求,发展航空城延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及现代服务业。(2)潞城镇:新州新城城市空间和职能拓展区,未来新城行政中心。新城内部分应执行新城规划。新城外借助潮白河生态优势发展旅游度假、康体养生和文化休闲产业,为中心城行政中心建设奠定基础。(3)张家湾镇:集约型都市工业区、古城文化旅游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北部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新型工业示范区,南部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和其它工业。借助古城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和观光农业。结合迁村并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台湖镇:新州新城南部的生态旅游小镇,亦庄新城和新州新城连接的重要纽带。划入新城内的部分应

22、执行新城规划,并充分发挥位于亦庄新城和新州新城重要节点位置的地缘优势,发展面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性服务业,并开发萧太后河文化旅游,带动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5)马驹桥镇: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重要的陆路口岸。借助现有基础形成区域的物流集散地,在现有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城市职能,吸引高端人群,为产业发展做好配套服务。(6)西集镇:新州新城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应强化与新州新城的联系,结合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产业。利用自身自然优势,高标准建设服务设施,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为园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综合服务环境。(7)漷县镇:东部发展带的重点镇,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和政策

23、优势,依托京塘公路和京沈高速公路的有利交通条件,打通南向通道,与京津第二通道加强联系,大力发展工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成为京郊小城镇的示范。(8)永乐店镇: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新州新城面向环渤海、联系京津冀的门户。借助京津第二通道的带动作用,充分考虑远期永乐地区发展的辐射影响,城镇向南拓展,发展面向滨海新区、廊坊开发区及东部产业带的新型产业和商贸旅游观光产业。(9)于家务乡:市重点发展的民族工业区。借助区位交通、民族扶持政策和亦庄新城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民族工业。第23条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鼓励探索具有城镇特色的公共服务

24、内涵,逐步形成城镇和中心村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打破一切不利于城镇和中心村间设施共享的障碍,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利用水平。(1)各城镇和中心村应根据本次规划的要求配置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7大类公共服务设施(详见附表三:新州新城各城乡居民点社会服务设施配置表)。其它设施应根据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引入市场资源参与城镇和中心村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第24条 城乡交通设施结合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利于环境的交通体系,鼓励绿色交通。提倡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城镇和中心村开发模式。城镇和中心村内部

25、建立多模式的交通体系。从城乡自身联系的角度看,规划的主要城乡道路有:徐尹路、潞西路、漷马路、于觅路、觅凤路等东西向一级公路,九德路、张凤路、漷永路、宋郎路、觅西路等南北向一级公路,徐通路、右堤路、张垡路、铺大路、孔兴路等二级公路。第25条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以建设节水、节能及清洁城市为目标,结合区域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以新城中心城区为核心,充分发掘现有市政基础设施潜力,积极完善新城、城镇和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安全、节约型现代化新城以及京郊城镇和中心村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1)供电:规划在漷县、永乐店、西集、台

26、湖四镇及甘棠、德仁务、觅子店、徐辛庄、牛堡屯等地区各新增一个110kv变电站。(2)供水:规划2020年城镇和中心村人均生活用水指标达到175升/(人日),人均工业用水指标为175升/(人日)。预计城镇和中心村自来水管网损失率2020年为12%以下;自来水高日变化系数2010年为1.4,2020年为1.35。城镇和中心村自来水普及率2020年达到100%,自来水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水质标准。城镇和中心村的自来水供应纳入新城自来水管网系统。新增用水由自来水管网供给,自来水供水范围内不再新打自备井,并创造条件逐步用自来水替代自备井供水。(3)排水:在城镇和中心村推进污水排除系统建设,避免污水

27、直接排入水体,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2020年漷县和西集两镇的建设区污水管道覆盖率和处理率达到90%以上,使污水污染河道和地下水源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各城镇和中心村的污水应就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能纳入的要因地制宜建设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站。工业污水和医院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方可排入市政管道。地下水源保护区不再发展对水体有污染的工业,现有污染工业要限期治理或调整改造。新建污水管线和处理厂时应考虑对初期雨水的截流和处理。(4)燃气:到2020年,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100%,漷县、西集、永乐店、台湖四镇区均考虑管道燃气供应,中心村燃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以液化石油气为主),中心

28、村考虑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根据工业生产的要求和城市调峰的需要,供应工业用户生产用气。创造条件,鼓励大型、用气稳定的工业用户用气。城镇和中心村推广清洁煤,不大量增加散煤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艺水平,减少能耗;加大建筑节能力度,推广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管理,建设节能型城镇和中心村。大力引进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引导促进清洁煤炭利用技术的使用。严格管理煤炭供应质量,推广使用洗选煤、低硫煤。(5)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城镇和中心村的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通信(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差距。建设综合通信(信息)管道,改造架空线路,形成较为完善的地下通信(信息)管线系统。城镇和中心村电

29、信局所的服务半径宜在1000米左右,也可以适当扩大。在1万人至6万人的城镇或中心村设置市话端局;1万人以下的城镇或中心村设置模块局。建制镇原则上建设一座有线电视基站,镇域面积过大可增加一至两座。应强化调控和监督能力,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水平。不仅仅完善现有城镇中心的基础设施,还应该依据规划逐步落实有利于建立城镇和中心村集合体的基础设施,以提高城镇和中心村基础设施网络化供给与应变能力,并提高设施集约使用率。政府应引导全面开源、节流、保护,提高水源、能源的利用率,建设低耗、节约型城镇和中心村。第三节 城乡空间管理第26条 城乡空间管理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统筹人口、

30、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本次规划范围内的由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所确定的生态空间,保证区域整体生态格局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保障区域性基础设施的保障与衔接。引导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避让等因素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加强对空间资源利用的规划引导与控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27条 城乡空间管理分区(1)依据地区具体情况划分生态政策区,分别进行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其中对现状条件较好的生态服务功能要素(主要包括水源、基本农田和林地)进行生态保护;对受人为干扰较大的要素(主要包括湿地、植被和水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而在城镇和中心村地区则开展河湖水系整治、开敞

31、空间建设等生态建设。(2)生态政策以水系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风沙治理为重点。(3)根据生态政策严格程度,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为由高至低的七大类生态政策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资源管理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林地、重要设施用地、城镇型生态区(含新城、城镇和中心村,下同)、村庄型生态区(指新城、城镇和中心村以外的现状村庄,下同)等。政策区之间划定生态政策线,生态政策线以相邻的高级政策区命名,生态政策区的转变原则上不得由高级转向低级,适度鼓励由低级转向高级。第28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主体分布于市六环路外侧、京津第二通道东北侧,京沈高速公路北运河一线西南侧的区域内,为限制建设地区

32、。(1)尽快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明确划定本次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3)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兴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