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成长规律及其启示名师成长规律及其启示 孔凡哲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本专题中 , 我们将围绕时代呼唤名师、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名师的含义、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以及名师的成功机制展开阐述。 一、时代呼唤名师 名师,就是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 其实,教师职业生涯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如下表所示): 表中所表现的正是名师成长的阶梯发展律,即名师发展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复杂的不断拾级而上的专业发展历程。 二、教师的几个层次与境界 1 教师的含义 关于教师
2、的含义,在古代,以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为代表,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近现代 , 教师特指专门学科的讲授者,而前苏联的加里宁认为,教师就是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 针对教师的这些刻画和描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职业内涵。 2 教师的专业特点 一般地,教师的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教师的工作完全是为了学生,教师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判断,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严格的资格考核,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充裕的专业自主空间,教师的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监察与纪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于教师的不断学习。 3 教师劳动的特点 首先是复杂性,即教师劳动的目的和任务,与教师劳动的对象-
3、学生,是复杂的,劳动方式和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 其次是创造性,具体先在:需要对不同对象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遵循与运用。 第三是示范性,即身教胜于严教。 最后是长期性,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师劳动成果显效时间长,劳动成果的效用十分长久。 4 教师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理论方面的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二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与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除此之外,条件性知识与底部宽厚的文化知识,也构成
4、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将外在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反思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学行为。就教师知识的积累和发展来说,需要细于留心,善于积累,乐于交流,勤于反思。 5 现代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现代中小学教师,其专业能力应该包含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如上图所示)。 6 教师人格的三境界 ( 1 )经师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是指教师就像传道士一样,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一位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 2 )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
5、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 3 )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7 教师的几个层次 有学者认为,教师分为若干个层次:大教师,好教师,教书匠,以教谋生者,与因教误人者。这是有道理的。 而名师就是介于大教师与好教师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8 优秀教师的几个特质 首先是经师与人师。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即标示了两种教学境界的明显区别。 其次,他(她)能够教人以道义,包括理
6、想之道义,信念之道义,思想之道义,修养之道义,生活之道义。 第三,他(她)能够教人以知识,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应该能够: 对过去具有诊断性; 对现实具有指导性; 对未来具有预测性; 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能够提出一些问题; 能够遗留一些问题。 第四,他(她)能够教人以智慧。一位伟大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W.W. 叶兹说,“教育不是把一只水桶注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智能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智能体现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之中。 第五,他(她)能够教人以发展。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自觉地激励学生形成生活的勇气、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社会的责任感。 总之,优秀教师具有一些特
7、质,即他(她)能够传授: 做人的本领; 生存的本领; 求知的本领; 发展的本领。 三、名师的含义 名师特指那些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学专家。 1 名师应该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科研的能手、终生学习者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是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 2 名师的标志在于人格完善、学识渊博、教艺精湛、业绩超群而名师的责任在于,他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保健医生,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 名师是人师与经师的良好结合
8、我国东晋时期的学者袁宏在后汉纪中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而资治通鉴指出,“经师,谓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人师,谓谨身修行,足以范俗者”。人师近乎精神领袖,必须是身正、品正、行正、德正。 而经师近乎学术导游,必须是学深、学高、学精、学通。4 名师是有层次的一个“经师”是可以成为名师的,但是,我们认为,名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再成长为“大师”。 5 名师是有境界的崇高师德是名师的基本条件,德能并重是稍高的要求,名师还应有教育智慧,进而走向师魂之境界。师德、师能、师智、师魂,是名师走向成长的四个台阶。 总之,名师是经师、能师、人师的融合体。 6 名师与名校相互依存名师发展学校。名校
9、之所以为名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名师云集,而名师就是本学科教学的学术前卫。一批名师的成长,可以影响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名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支撑,名师效应也是一所学校的效应。 名校造就名师。在名校里,由于优良传统,由于学校文化,由于成才机制等等,有利于名师的成长。名校往往会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 名师要走“学习 实践 研究”之路。不读论语,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是成不了名师的,名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名师还要深入实践,因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名师还要善于研究,要走进教育科研,“
10、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才能萧萧洒洒地浮起来”。教育科研,名师的发展之本。 名师的成长关键在“自我” 。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基础和根本;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是成为名师的永不满足的目标。 名师要奉献、要求真、要创新。不仅在于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且在于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同时在于教育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名师要不断超越自我: 新的目标超越自我的方向; 新的学习超越自我的基础; 新的平台超越自我的挑战; 新的形式超越自我的要求。 四、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 1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伴随着教师的专
11、业成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实践智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教师的专业知识基本分为三大类,即: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教育教学的一般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初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包括学科的原理、规划,还有一般教学法的知识,我们称这种可以言传、可以用文字表达的知识为明确知识(书本知识)。 经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案例知识,主要是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专家教师则还具备丰富的策略知识,也就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12、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大部分是教师的亲身体验,我们称这种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达的知识为默会知识,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越高,默会知识占的比例就越大。这种能力除了要有坚实的明确知识作为基础外,最主要的是须具有丰富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产生于处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进程本身,特别来自”行动中的反思”。这对个人而言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因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经验不断得到提练和升华,才可生成强大的理性力量,才能
13、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2 好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对比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初,库密斯安( N.W.Kusmian )曾经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发现,从如下几个方面很难区分好教师与一般教师: 教师应该能够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工作; 教师应该预先设计相应的教学结论; 所教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成绩; 教师应该得到学生的认可。 他的研究结论表明: ( 1 )优秀教师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取决于他们所受的关于普通教育的教与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 ( 2 )优秀教师的组织性活动主要表现在,教师能组织班级学生相互帮助,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与安排;同时,组织家长共同关心学生成长; ( 3
14、 )优秀教师成功的交往性活动应该体现在,教师敬业,对教学活动热情,善解人意,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严格把握学生提出的要求的界线,尊重个性差异,能表现自己的幽默和自然本性。 3 特级教师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1 )特级教师的学习过程 大量实践(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个案)表明,特级教师的学习普遍具有如下共性规律: 按照原有经验与知识设计教案: 反思,特别是对照理论,吸取集体智慧; 按照新的认识设计教案; 对照实践结果再次反思; 按照学生行为调整教案。 ( 2 )特级教师的成长轨迹 大量实践(特别是特级教师的个案)表明,特级教师的成长轨迹,具有如下共性规律: 日常工作发现问题思考,解惑
15、,知不足学习试验总结在日常工作发现新问题。 事实上,特级教师、名师都是实践出身。 ( 3 )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强烈的成就动机和专业意识;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反思的意识、能力、时间、空间。 因而, 名师应该是: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名师的产生,经个人努力奋斗,逐渐被大家所认可,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培养认定。正如上海学者顾泠沅教授所言:“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五、名师的成功机制 名师的成功机制包括人格机制、行为机制和环境机制。其中,人格机制是内在的精神层面,而行为机制是外显的行为操作层面,环境机制是外部影响层面。 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
16、又密切联系,对成功共同发生作用。 (一)名师的成功机制人格机制 人格,心理学上称其为个性。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品质,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具体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 名师应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 1. 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 2. 本体性知识:在大学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 3. 扩展性知识:本学科以外的广播文化知识; 4. 实践性知识:从事本专业教育学科的具体案例知识、策略知识等。 教师人格 专门针对教师这一群体而言的一种人格,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各个个体
17、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 。 能师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出色的教学效果,对教育教学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人师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人师以自身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该境界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教师人格的构成因素: 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力充沛、不怕困难、公道正直、实事求是、宽
18、容理解、竞争意识强、善于合作、耐心细致、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勇于创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穿着整洁、举止文雅 人格机制的三大构成要素: ( 1 )崇高的职业理想 ( 2 )真诚的爱心 具有爱心,这是教师的美德、天职,是开启青少年心灵的金钥匙。 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职业本身是爱的化身,爱的体现,爱的发扬,爱的延伸。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 教师的爱具有特定的含义: 建立在高尚师德基础之上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爱;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的爱。 特别地,教师的爱包含
19、两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方面表现为爱事业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项事业,而不是当作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另一方面表现为爱学生关心、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 而教师的爱有诸多具体的行为体现,诸如一个微笑、一声暖语、一次表扬、一句鼓励,都可以体现教师博大精深的爱。 ( 3 )对事业的执着 执着是与人的意志相关的一种个性心理品质,是健康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心理学将”执着”描述为: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有主见和不易受暗示;对个人行为有强的控制力和主动性;在紧急关头或遇到困难时沉着镇定、勇敢果断;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恒心、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而理想与执着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想是前
20、提,执着是基础,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作用。 (二)名师的成功机制 行为机制 行为是人的外在的行动表现,是人的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方式,是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外显。 人的任何思想、任何意图要变为现实,都要经过人的行为。 普通教师要成为名师,要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为机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有明确目的自觉的行为,一种指向事业成功的善的行为,是需要经过长期努力的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行为。 具体说来,名师成长的行为机制包括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三个方面: 1 善于学习 做终身学习的示范者 学习是人永无止境的需要,这是人
21、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而学习的两大特征,一是学习的产生,这是由学习者的经验而引起的;二是学习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行为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心理倾向的改变。 因而,名师的学习,通常是树立学习意识、改善学习方法、精选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向书本学习教师学习的主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十分强调教师的读书学习,他指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读书,他提倡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知识就
22、是力量”。 而学习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新理念)、专业知识、博览群书。 学习的结果就在于促使教师尽快成为 教育理论的实践者、课程资源的整合者、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全面育人的合作者、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学校组织的维护者、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二是向同事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向同事学习需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 解剖自我,发现不足;了解他人,吸取精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创设氛围,共同成长。 三是向专家学习 及时得到引领、点拨。特别地,专业引领是名师成长的催化剂、助力器。 四是向学生学习 不容忽视的教师学习的新渠道。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使学生(教育对象)成为教师学
23、习的重要资源之一。这就需要抛弃陈旧的师道尊严,放下架子,学习学生某些方面优秀的东西,丰富自我。同时,向学生学习本身给学生树立一个谦虚好学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勤于反思 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 ” 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是区分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3 勇于实践 做教育科研的引领者 国际教师专业化理论中专门命题之一:教师即研究者。教育科研是名师与普通教师(专家型教师
24、与教书匠)的分水岭。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所教育的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充满思想、情感和兴趣的很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可能变成教育的能手。 ” 实践表明,成为研究型教师起码要做到:树立科研意识;学习科研理论;掌握研究方法;精选科研内容;细化科研过程;提炼科研成果。 处理好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在研究中工作。只有将两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才能消除搞科研而影响教学的旧理念。 (三)名
25、师的成功机制 环境机制 首先,人格机制和行为机制是人的主观方面的内容,这是名师成功的内因;而环境机制是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这是名师成功的外因。 事实上,环境机制是名师成长、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当然,也不能片面强调环境机制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对环境的影响。 魏书生对环境的影响有精辟的论述:“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 在现实中,环境机制包括家庭、组织和社会。 1 家庭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的支持,家庭背景和家庭文
26、化的影响 (每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文化)。 2 组织的作用 表现为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行业风气等等。而学校的影响体现为:同事、校长的关心、支持、帮助、点拨、引领,以及学校文化的影响(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文化积淀、学习氛围等) 3 社会的作用 表现为时代主旋律的影响(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同行、专家的指导、鼓舞、认可,以及舆论界的支持(例如教育创新人物评选等)。 成功名师一方面要锻造自己高山仰止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要深谙人性奥秘,洞悉心理变化如此 , 才能在各种组织中游刃有余。 总之,名师的成长、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人的天赋和努力,但也离不开校长的发现、培养、指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专家的引领、点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用、扶植。 祝你早日成为名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