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1.02KB ,
资源ID:36908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90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25 古诗文阅读上高考语文考前快速提升原卷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25 古诗文阅读上高考语文考前快速提升原卷版.docx

1、专题25 古诗文阅读上高考语文考前快速提升原卷版考情说明考试说明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纵观近几年的考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取材集中于唐宋诗词(唐5,宋6);作者以名家为主,非名家为辅;阅读量、试题模式及赋分稳定;难度国、国、国依次递减;诗后有注释,以降低难度;不出偏难怪题。纵观三年来的高考,诗歌试题选材特点是名家的非名作与非名家的名作。作品选材以唐宋名家诗词作品为主,其他时代和作家的作品为辅。选文内容有正能量,艺术上表达技巧典型,阅读难度适合高中生实

2、际。作品正文六七十字,绝句、小令与长调不单独选入。共拟两个小题,第1题客观性复选题,主要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第2题主观题,主要考查对作品内容与表达技巧的概括与鉴赏。客观题1个,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理解,5分;主观题1个,主要考查对诗歌的鉴赏,6分,共11分。原文下面附有注释,这些注释主要为作品难懂之处或背景简介,需要首先读好并理解。考核的重点是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其中情感为重点考核的内容,总体上难度降低。 2018年的高考题,分值不变,还是11分。考核重点也不变。但题型有变化。一为客观双选题,一为主观题。分值估计分别为5分和6分。选择题综合性强,各考点均会涉及,相对难度会降低。主观

3、题出题点可能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情感,形象,技巧。诗歌语言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所有题目出题的出发点都是围绕语言来的。考生答题读懂“诗家语”也是大前提。所以准确把握诗歌语言是读 懂诗歌的关键,也是鉴赏诗歌艺术特色、分析语言特色、把握形象情感的有效方法。真正读懂,从语言文字出发,摒弃经验主义,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读懂,既要熟知诗歌的传统意象,更要能结合语境,分析具体作品的具体意象含义。具体语言的考察是重点;其次必会围绕典故含义、技巧出题。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其语言精练,意蕴丰富。有时诗词中蕴含的基本文学文化常识也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思想感情是诗歌阅读的必考内容,命题的最热点是思想感情的分析概

4、括。现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出题点多为分析概括形象的特点。考查重点题型一、思想情感的准确全面把握从近几年高考考题分析,高考诗歌情感题类考题年年考,但几乎不考查单一的情感理解分析,而趋向复杂矛盾,可概括为四类常见考题形式:1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2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结合诗句分析。3如何理解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4比较阅读,两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异同,结合诗句分析。年份作品作者题目2017年全国卷戏赠元九、李二十唐白居易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金陵望汉江唐李白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

5、样的思想感情?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内宴奉诏作宋曹翰这首诗与辛齐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2015年全国卷1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唐岑参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2015年全国卷2残春旅舍唐韩偓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类题型较难,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要到准确全面,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扎实的基础、巧妙的方法和相应的答题技巧。提分关键一:读懂弦外之音,做到不偏漏。 (情感复杂时)提分关键二:找准情感变化,做到不偏漏。(情感有变化时)诗歌阅读中的情感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分析思想情感

6、:即理解诗歌所体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2评价观点态度:即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等。命题形式为主观题,分值一般为56分。分析思想感情6角度1抓住诗题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题目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杜甫的旅夜书怀,诗题表明了诗人抒发的是漂泊途中的凄苦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抒发

7、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由“故园情”一语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住诗歌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现“乐情”,“哀景”则表现“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

8、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历代诗人相沿成习,形成了表情达意的“套路”。如写送别和离愁所借之物:柳(杨柳、折柳)、梅(梅花、残梅、折梅)、草(芳草、青草)、残月、烟波、长亭、短亭、关山、玉山等;常借之事:登楼、登高、凭栏、捣衣等。再如写羁旅、愁绪之物:寒蝉、西风、夕阳、残照、斜阳、猿啸、子规(杜鹃、杜宇、蜀鸟)、鹧鸪、雁、笛、管等。此外还有所谓“伤春悲秋”“望月怀远”“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悲凉凄清”等说法。6抓住注释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人给你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有时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

9、诗句,有时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有时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有时也能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典例一:(2017新课标3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

10、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

11、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具体答题时,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主要包括概括作品的主旨和简析作品的意义(政治、思想、人生),对作品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要能作出恰当的评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信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

12、传神、精炼、集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任务有三: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包含的具体意义。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作品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特色。常见题型题型分类鉴赏语言类鉴赏手法类命题特点总结1.选材特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指出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分析诗歌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2命题形式:常见的题型有炼字题、炼句题、分析语言风格题三类,炼字题考查频率较高。设问方式主要有“请简要赏析某个字的妙处”“请指出某句或某联巧在哪里”“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等。如2015年全国新课

13、标卷考查了炼句。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了诗句比较句。1.选材特点:鉴赏表达技巧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针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设题,要求考生辨识诗歌所用的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了用典,全国新课标卷考查了铺垫。2命题形式:表达方式类题中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等)和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的考查较为常见,修辞手法类题一般考查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等,表现手法类题中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等的考查最为常见,结构技巧分析类题一般考查卒章显志、照应过渡、抑扬等。例如:2016年浙江省

14、卷(叙事特色)、山东省卷(两种修辞手法)、北京市卷(声色兼备)。命题共性分析赏析诗歌是从赏析诗句开始的,通常以某一两个句子或词语为单位。如果是句子,主要是写景句或抒情句,重在赏析诗词的写景艺术或抒情艺术。切入角度主要有内容角度和艺术角度(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要点有三: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二是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三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熟悉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结构技巧如过渡、伏笔、照应等;写作技巧如衬托、对比、渲染、象征、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鉴赏语言类常考题型常见设问准确审题答题要点炼字、炼句1.诗(词)中的某词(句

15、)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词)中的“诗(词)眼”或“关键字(句)”是哪一个?为什么?1.题干中有明确的“”字或“”句字样。2题干中有“诗(词)眼”或“关键”字样。1.明观点:你认为哪个字(词)好。(直接鉴赏某字的此步省略)2释义明法:解释该字(词)的准确含义,并展开联想把它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若运用了某种手法,须点出运用的手法。3说作用:点出该字(词)在形象刻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语言风格1.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2请谈谈这首诗(词)的语言风格。3有人说这首诗(词)有某特点,请从语言角度分析。

16、题干中有“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样。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2列例证: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析效果:指出这一特色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典例二:(2017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17、。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鉴赏手法类题型一览表常考题型常见设问准确审题答题要点修辞手法1.这首诗(词)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词)句分析其表达作用。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3诗(词)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1.题干中一般有“修辞”二字。2题干中一般有“诗句”“某句”“一句”等字眼,修辞是针对语句而言的。

18、1.明技巧:明确指出诗(词)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重点关注比喻、拟人、借代和夸张)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是如何运用的。3析作用: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刻画、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的作用)表达方式(重在描写与抒情)1.某诗(词)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某诗(词)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1.题干中有“表达方式”字样。2题干中有“描写(描绘)”“抒情”字样。3题干中有“写景抒情”字样。高考命题人一般在“描写方式方法”和“

19、抒情方法”等方面设题。1.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阐释该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3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在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表现手法1.这首诗(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试分析“”诗(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3这首诗(词)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1.就整首诗(词)而言,常考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反衬、象征等。2题干中一般有“表现手法”“表现方式”等字眼。1.明技巧:明确指出诗(词)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重点关注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2释运

20、用:结合诗(词)句说明诗(词)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3析作用: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如对形象刻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的作用)结构章法1.分析诗歌在结构方面的技巧。2这首诗(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4这首诗(词)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1.题干中一般有“结构”“布局”“线索”等字样。2题干中一般有“某句”(在结构上处于特殊位置)“运用”“技巧”等字样。1.明技巧: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铺垫、照应、以景作结、先抑后扬、卒章显志)2释运用:阐述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3析作用: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

21、的作用。艺术手法题很少要求只答出一种,因此,要注意保持多角度切入答题的意识与习惯。如果是局部文字(如某句、某联、某片)赏析,则要先“修辞”后“表现”,即先从修辞手法角度考虑,后从表现手法角度考虑;如果是全诗赏析,则要先“表现”后“修辞”。手法很多时要“多中取主”,先写最主要、最明显的手法。总之,答题要严密思考,多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角度。艺术手法赏析题,固然在于判断运用了哪些技巧,更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这是得分的关键。首先说明是如何运用这种技巧的。是比喻,指出喻体与本体;是对比,指出用什么与什么对比;是反衬,指出是什么反衬什么,等等。这种分析方法叫“二分法

22、”。表达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内容、主旨、情感角度。这是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这是效果分析首要考虑的。表达技巧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能拓宽诗境,表达更为深广等。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

23、;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看清题目要求,若题干中明确了从何角度鉴赏表达技巧,则由此入手分析诗歌相关语句。若题干中没有明确要求,要抓住一点,从一个角度进行赏析,而不要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典例三:(2016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内宴奉诏作曹翰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

24、战阵之意。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二、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描绘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和社会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

25、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往往有一定的固定性,捕捉诗歌形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了解一些经典的意象,对鉴赏古典诗歌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古诗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形象鉴赏,包括寄托着诗人情感倾向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象。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一般要求为: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鉴赏事物形象类题目,关键的是对典型物象的象征意义要了然于心,且要找准物的特征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契合点。答题策略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概括诗词展现的形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表达诗词中形象的意义。常见的

26、诗歌形象有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题型分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命题特点总结1.选材特点: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分为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两类。2命题特点:主要考查概括人物的特点、形象及人物的际遇。1.选材特点:景物形象主要考查意象意境、手法和作用。2命题特点:主要考查诗歌的景象、特点和情感,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1.选材特点:主要针对那些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2命题特点:概括事

27、物的特点,简要分析事物意象的内涵,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找到所写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契合点”。命题共性解读无论鉴赏的是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都需先把握诗句的内容、含义及感情基调,注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意义,特别是常见意象的含义,要关注作者描写形象的方法,把握作者寄寓在物象身上的特殊情感,本考点在全国新课标卷中属轮考点,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了此考点,题型为主观题。2017年新课标2卷考查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人物形象赏析试题中考查的人物形象,既有诗人在特定诗境中精心塑造出的客体人物典型,又有隐约可见作者思想影子与志趣抱负的抒情主人公。前者如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着意刻画的不幸艺人琵琶女形象,后者

28、如苏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倾情摹画的任天而动、泰然自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答题策略1这首诗(词)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诗(词)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诗(词)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的情感(态度、情操等)。2.这首诗(词)塑造了(名词或形容词)形象,通过描写(体现形象特征的词),抒发了之情。典例四:(2017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

29、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本

30、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绘的物象。这些物象是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诗人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往往采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做题步骤抓住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准确理解形象的深刻内涵。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的特征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表述时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联系作品,分析形象特点。鉴赏事物形象要抓物象的特点,分析其丰富、独特的内涵;要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尤其要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答题表述时要使用拟人的手法。典例五:(2016新课标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