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79.96KB ,
资源ID:36539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539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1、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一)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二)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

2、。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 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3)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

3、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1)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2)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3) 英

4、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4) 美国,索尔主张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5)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 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2)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3) 文地理学的发展: .

5、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1980-1990年,是人文地理学复兴的阶段。1979年末中国地理学在广州召开第四届全国大会,李旭旦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口号,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 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提高阶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一) 名词解释:1.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性或具有

6、文化特性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2. 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特征:具有一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3. 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的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4. 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情感上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5. 文化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后,一直随时

7、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扩大,有的缩小。文化扩散分为:扩展扩散,迁移扩散。6. 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文化与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各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7. 文化景观:即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8.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9.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国家和地区文化景观的差异都是由地理环境或

8、自然条件决定的,认为决定社会的发展不是“神的意志”,而是地理环境。它强调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二) 解析: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1) 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2)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3)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4)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5) 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2. 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 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 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3) 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4) 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3. 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并评述各自的优缺点。(1) 环境决定论:它强调

9、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近代地理学前期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前提,但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受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拉采尔,森普尔)(2) 可能论:摈弃了环境决定论者的“必然论”,改为“或然论”,强调人在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白兰士,白吕纳)(3) 适应论: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又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课能性。(罗克斯比)(4) 生态论:认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

10、”,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性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巴罗斯) (5)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 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6)文化决定论: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7)和谐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4.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对文化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第三章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名词解释: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地区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存在局限 性,把一个个有关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性),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人本主义方法论: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它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在于它的唯心主

12、义倾向。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现实。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 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才是有意义的。(二) 解析: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 三、收集、整理资料;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五、分析研究;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1.人文地理学调查研究的方法。(1) 地理社会调查;(2) 科技文献资料法;(3)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4)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 (1)主要数学模型:1.统计分析模型2.规划与管理模型3.系统分析模型

13、(2)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2.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1) 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2) 时间地理学方法;(3)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3.怎样运用社会生态方法来研究人文地理学。(1) 将人文地理空间看做重要资源;(2) 将竞争机制引进人文环境研究;(3) 使人文地理综合平衡研究定量化;(4) 发挥人文地理在生态经济研究方面的作用。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一) 名词解释:(1) 人口转变: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2)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

14、,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3) 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模式。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4)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映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5) 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空间变动,包括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为人口流动,后者称为人口迁移。(6) 人种: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属生物学范畴。(7) 民族:在历史

15、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属社会学范畴。(8) 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有一定共性。它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和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9) 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他种族。是一种十分荒谬而又极其危险的论调,已经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二) 解析:1.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1)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极低的人口密度;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人口的

16、分布和迁移。(2) 农业革命和人口增长: 人口的死亡率先上升,后持续下降; 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 人口迅速增长。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3)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早期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持续下降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加速。(4)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第一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 第二个10亿增长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 第三个10亿从1930至1960 第四个10亿从1960至1975

17、第五个10亿从1975至1987 第六个10亿从1987至19992.简述人口转变的主要理论。(1)兰迪(法)的“三个序列”理论: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开始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2)诺特斯坦(美)的“人口转变”理论: 将兰迪的第三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低低低”阶段。 (3)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死亡率高,并达到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

18、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4)低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并达到较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5)绝对衰减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状态。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3,比较人口转变模式的特点及原因。(1) 西北欧模式: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2) 日本模式: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及战争。(3)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经济发展水

19、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 印度模式:印度的人口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代表性,主要是生育控制较弱,政府意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国情,导致实效不大。人口与发展:(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类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3)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战

20、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 确定合适的适度人口,采取政策手段,促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4,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简述世界及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生产力水平愈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重要,愈明显,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1) 气候:气候较为适宜的中纬度地区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2) 地形:低平地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和高原上的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低纬度地区人口可能集中分

21、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3) 土壤:中低纬指向性,冲积平原。土壤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会导致人们对其开发利用程度的不同,进而影响人口的分布;(4) 水体:提供水源和交通载体,海岸地区比内陆腹地具有更高的人口密度,许多大小城市是沿河,沿湖,沿海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体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5) 矿产资源:能源丰富的地区成为现代人口稠密区。B社会经济因素:(1)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决定性因素);(2) 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较稀疏;(3) 政治因素:战争和人口政策;(4) 文化因素。(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 世界人口分布

22、极不平衡;2) 在20-60N之间的区域(中低纬指向性);3) 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近海岸指向性);4) 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人口众多(平原指向性)。5中国人口不均衡分布格局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6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迁移与集聚有哪些,所带来的民族主义变化是怎样的。(1)民族迁移与聚集:1)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 非洲黑人被迫迁移;3)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的迁移;4) 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 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2)民族主义变化:1) 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较弱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产生新

23、文化;2) 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3) 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各文化势均力敌,形成文化拼盘;4) 移民与民族整合: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即人口机械增长)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迁移倾向。即“工商业中心(城市)吸引周围乡镇的居民迁入,因此而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处乡村居民所填补,如此反复逐步影响到遥远的乡村”。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

24、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迁移的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拉文斯坦推论到: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人数就越少。人口迁移的机制(或原因):(1)经济原因:是最主要的人口迁移动力,由这类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多为自愿的或强制性的。(2)政治原因:(包括战争、动荡)这类移民多为非自愿的或强制性的,如:

25、印、巴分治引起的迁移。(3)环境原因 :如三峡库区移民、青海省南部的藏族向北部迁移。(4)社会原因:文革时期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 人种的划分: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世界人种的划分:四大种群(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棕色种族群)和十二个种族各个人种之间的共同点是本质的,而差异则是次要的。因此,人类在种属上具有统一性。民族的迁移与集聚: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民族的变化与整合:1.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2.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3.欧

26、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4.移民与民族整合7举例说明民俗和环境的关系。 民居,饮食民俗,服饰民俗。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1)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 (2)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3)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 (4)农业是工业的主要市场; (5)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6)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7)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起源:20世纪60年代,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以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为代表。目前“最佳觅食模式”作为主流理论,被用来解释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的利用经济向农业的生产

27、经济过渡的原因农业起源多元论:康德尔,瓦维洛夫,哈兰。农业起源一元论:索尔和卡特,他们认为农耕是从东南亚向全世界扩展的,而中国和印度等都是其传播地区。索尔的推论:索尔认为最早发生驯化的区域和人类满足下列条件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3)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5)最早的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使之倾向于耕种的技能;(6)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农业的发展阶段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对土地进行轮种,“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至今仍保留在非洲、南美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2.传统农业 基

28、本特征:是自然经济,孤立进行,是生计农业,其产品除主要为家庭成员所消费外,剩余量不大,用于交换其生产和生活所需物品,基本靠体力,同时,也用些畜力和简单器械,农民占大多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不多。3.现代农业 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一) 名词解释:1. 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入现代农业生产阶段。其特点是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商品进入市场获得利润为目的。2

29、. 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二) 解析:(一)农村的形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大空间尺度上,农业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小尺度空间中,人们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3.对大气的影响1分析农业形成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 农业的形成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速度比过去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 人口的普遍增长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可能

30、。(2) 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形成了定居,聚居状态促成了村落的出现;(3) 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导致了家庭的产生;(4) 农业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文明的出现。2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出现在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和印度。 埃及,巴比伦,印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的 3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及类型。(1) 基本特征:A是一种生计农业; B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C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社会发展缓慢。(2) 类 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4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1)基本特征: A产品主要为居住在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提供; B农场多依靠机械和

31、现代科技成果; C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D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大得多; E农业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2) 类 型: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5简述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的布局。(1)世界粮食生产布局:A. 小麦的分布:小麦是一种温带作物,在27-57N和25-40S之间最为集中。(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B. 水稻的分布: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带,其次是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下游各地区,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非洲和地中海地区。C. 玉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美国,中国)。(2)主要经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