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32KB ,
资源ID:36508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508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docx

1、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2、 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重点、难点)能力目标1、 通过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2、 通过归纳呼吸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组实验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规范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课堂练习使知识得以巩固。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烧

2、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等实验用品、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主要器官是什么?2.肺有哪些特点适于气体交换?3.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怎样实的?学生回忆并回答。通过复习巩固知识。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2分钟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不停地呼吸,我们呼吸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肺需要氧吗?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它们需要氧,所以氧气到达组织细胞,还有漫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探究的知识。板书课题:第一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2 展示目标学生思考回答。人体需要氧 不是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进入课堂,并引入课题。

3、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10分钟设疑: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你知道我们吸入身体的空气成分有哪些吗?展示图片1: 过渡:呼吸仅仅是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变化呢?这种变化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下面让我们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来展开实验,看看空气进入人体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哪位同学能谈一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下面让我们全面了解一下它们的性质多媒体展示: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其最常见的性质是使石灰水变浑浊,而且二氧化碳越浓,石灰水变浑

4、浊的现象越明显。人们常用这种性质检验二氧化碳。氧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支持呼吸和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助燃的作用。一、分组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步骤见附录一)探究活动呈现:学生交流提出问题: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什么变化?作出假设: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澄清的石灰水) 2.方法步骤:(按探究卡步骤实施) 实施计划: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总结反馈及时纠正。实验过程中,教师分别点评各小组的现象记录,并及时鼓励学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表达交流【现象分析】(1)

5、、甲、丙两个集气瓶内石灰水变化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乙、丁两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燃烧现象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点拨:通过本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呼吸前后氧和二氧化碳气体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有关专家通过较为严格的测定,给我们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值,请看3.2-9图表。引导学生看图片,分析数据。你看到了什么变化?教师总结: 从现象到数据都可以看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说明人体内确实发生了气体交换。生答:氧气、二氧化碳观察图片,明确空气的具体成分。生思考回答:氧气可助燃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学生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交

6、流回答 各个实验小组派出代表对实验过程进行汇报,小组互评(找1组组长汇报)1、取4个集气瓶,分别标出甲、乙、丙、丁。2、取甲、乙两个集气瓶,置于空气中,用毛玻璃盖盖住瓶口。瓶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3、将丙、丁两个集气瓶装满水,用毛玻璃盖盖住瓶口,翻转过来,倒置于水槽中(3.2-5)将弯导管伸入集气瓶内,用嘴向集气瓶吹气,待有气泡向瓶外冒出时,在水下用毛玻璃盖盖住瓶口,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待用,用此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图3.2-6) 4、向甲、丙两个集气瓶内分别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甲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丙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明显。(3.2-7)5、向乙、丁两集气瓶中分别伸

7、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观察到丁瓶内的木条很快熄灭 。(3.2-8) 实验结论是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有差别,呼出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了。学生交流实验报告并进行现象分析:生1:甲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丙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明显。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生2:丁瓶内的木条很快熄灭,说明了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学生答: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图片展示空气的成分,拓展 知识,有利于下一步教学。 由于学生对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了解太少,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种气体的性质,让学生全面了解它们的性质。分

8、组实验按照科学探究的六步骤进行,并设计探究卡,节约时间且易于组织、操作。 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通过图片展示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更加直观有序。通过各组展示,教师对各小组的实验作出点评,并加以肯定,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现象分析让学生明确产生现象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数据,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15分钟过渡: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什么部位?在什么之间进行?又是如何交换的呢?下面让我们来探究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师问: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妈妈在厨房炒菜,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

9、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明确:这种现象是气体扩散作用。那么气体扩散作用原理是什么呢? (板书)气体扩散作用原理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气体扩散现象的例子吗?点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正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二、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板书)展示图片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包括肺泡内气体交换和组织内气体交换 知识点一:肺泡内气体交换肺泡内气体交换是怎么进行的呢?展示图片3: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和阅读课本29页讨论:1、肺泡内气体交换指肺泡和什么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2、图中肺泡周围的箭头表示什么?为什么这么扩散?为什么存在浓度差?氧哪儿去了?二氧化碳又来自哪里? 3、在交换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

10、向什么方向扩散?4、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了怎样变化?教师点拨:当空气进入肺泡后,由于肺泡内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的含量,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所以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这种含氧气丰富的血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处。 (总结板书) 过渡:氧气从肺泡进入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运到全身各处,当进入人体组织后又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知识点二:组织内气体交换组织内气体交换是怎么进行的呢?请大家再看图片,同时讨论下列问题:展示图片4:1、组织内气体交换指组织细胞和什么之间进行的气

11、体交换?2、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说出在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向什么方向扩散? 3、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了怎样变化? 4、氧气到底哪儿去了?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人体内总是存在气体的浓度差,为什么气体的扩散不停的进行? 教师点拨:由于组织细胞不停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因而组织细胞中氧气的含量低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氧气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通过扩散进入血液。这样,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就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及时地运走。 (总结板书)教师总结:大家掌握的很好。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

12、通过气体交换人体内的细胞就可以获得氧气并排出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学生思考问题生: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是运动的。气体是扩散的。生: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学生熟记原理。生:例如洒香水、香烟燃烧散发的味道等等。认真观察图片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两个部位是肺泡内和组织细胞里。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生1: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生2:肺泡周围的箭头表示气体扩散方向。因为存在浓度差。因为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浓度,所以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经过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生3:

13、氧气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生4: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学生上台写出箭头分别代表的气体。由学生自己先据图分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再根据问题展开讨论。生1: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生2: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生3: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 生4: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归纳并做好课堂记录。学生上台写出箭头分别代表的气体。学生认真听讲系统总结。通过日常现象,使学生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通过读图和阅读课

14、本,对气体交换过程进行初步的认识。利用图片3使知识更清晰的呈现。通过巧妙提问,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 为下一步讲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加深理解,达到提升认识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层层推进最终完善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方法,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总结和板书,强化知识、突破重难点。总结学生明白呼吸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4分钟导入:到底呼吸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先看图片再来总结一下。展示图片5: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全过程。师生共同总结: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

15、:1、 肺泡与外界内的气体交换 2、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这四个过程,人体内的细胞就可以获得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承担着为全身各部位输送氧气的作用,这四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身体的生理机能,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甚至有生命危险。请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假如我是空气中的氧气,请问到“组织细胞”该怎么走?2、人溺水死亡是呼吸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发生了障碍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认真归纳总结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用语言加以表达。 学生认真看图,认识人体呼吸全过程。 学生认真思考、交流并回答。生1:氧气 肺泡

16、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血液血环 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生2:是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发生了障碍。 学生总结收获:学以致用,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引导学生学会归总结,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提高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问题设置拓宽学生思路, 并能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课堂达标检测题6分钟当堂达标:1. 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部位是( )A鼻腔 B肺和气管C血液内 D肺泡和组织细胞3. 人体内

17、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 ) A 肺泡 B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 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4.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 ) A肺 B血液 C心脏 D细胞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是 : 一种气体总是从 的地方向 的地方扩散,直到达到 状态。6.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1)图中甲处是 之间的气体交换,a代表的气体是 ,由 扩散进 ;b代表的气体是 。 (2)图中乙处是 的气体交换,由组织细胞扩散进入血液的是气体 。认真做题,相互讨论,准确给出答案1: B2:D3: C4: D5:浓度高的 浓度低的 平衡学生识图填写。6.(1)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

18、管 a代表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b代表二氧化碳 。(2)组织细胞与细胞周围毛细血管 b 二氧化碳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学情。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填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体内的气体交换和整个呼吸过程教学中用课件形象的演示给学生,化解知识的抽象性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小组评价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注重对学生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实验、自主

19、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过程中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使两个知识点间过渡的自然合理,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以帮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框架。存在问题:1、由于学生没学过化学,实验中对一些现象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2、由于缺乏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因此本课的难点突破有点吃力 附录1:探究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目的要求:描述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 、 、 、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澄清的石灰水等。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20、变 的性质,收集等量的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 程度;3、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收集等量的 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把两支细木条点燃后同时放入两集气瓶中,观察谁先熄灭。实施计划:方法步骤:1、每小组取4个集气瓶,分别标出甲、乙、丙、丁。2、取甲、乙两个集气瓶,置于空气中,用毛玻璃盖盖住瓶口。瓶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 。3、将丙、丁两个集气瓶装满 ,用毛玻璃盖盖住瓶口,翻转过来,倒置于水槽中,将集气瓶稍微上提一点(图3.2-5),将弯导管伸入集气瓶内,用嘴向集气瓶 ,待有气泡向瓶外冒出时(瓶内无水),在水下用毛玻璃盖盖住瓶口,取出集气瓶 在桌面上待用,用此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图

21、3.2-6) 4、向甲、丙两个集气瓶内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瓶中石灰水的变化(图3.2-7)甲瓶浑浊现象 ,丙瓶浑浊现象 。(明显/不明显)说明人呼出气体中 增多了。5、向乙、丙两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注意:一只手把毛玻璃片紧贴瓶口横向平移少许,留出能把细木条插入的空隙即可),观察细木条的燃烧情况:乙瓶燃烧时间 ,丁瓶燃烧时间 。(长/短)说明人呼出气体中 减少了。(图3.2-8)结果分析:现象结论装置 现 象结 论乙 瓶丙 瓶丁 瓶得出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 差别(有/无), 增多了, 减少了。(5)你们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的相同吗?若不相同,试分析其原因。(6

22、)你认为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有无差别?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

23、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

24、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

25、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

26、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

27、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

28、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

29、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