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51.94KB ,
资源ID:36456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456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4 柳永词二首整理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柳永词二首整理汇总.docx

1、4 柳永词二首 整理汇总第二单元 宋词4、柳永词二首【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二、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初步掌握读词诵词的能力。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教学重点】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词的常识、柳永、柳永词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2、了解柳永;3、预习柳永词二首;【

2、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二、词的常识既然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词,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1、词 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2、别名 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3、词的发展:兴于隋唐,成熟于五代,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衰落于元明,复兴于清代。

3、4、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与韵律相配合的乐调形式。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5、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清代的纳兰性德等。6、流派的风格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4、“大江东去”。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7、宋词的发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以它独有的魅力一直都那样熠熠生辉。下面哪一位同学说说宋词的发展脉络?【解说】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

5、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通过柳永词二首来感受他的情思。三、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通晓乐律,熟悉民间乐曲,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者,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6、。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词不胫而走,宋仁宗听后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一次终于

7、通过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奉旨填词柳三变。”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结合现实生活解说柳永的影响力)从上面的介绍我

8、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快男”。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快男”“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

9、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基于柳永词的艺术魅力和他对当时社会效应,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这两首词。四、整体感知.反复诵读1、请同学朗读。2、听录音范读。3、划分节拍,再读课文。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

10、琦,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朗读指导:从朗读的角度来看,它的节奏特别的整齐,对仗多,要人一口气念下去,朗读起来感情越来越激越,造成一种宏大的气势。感情饱满,适度夸张。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11、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教师指导(展示ppt) 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12、4、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望海潮形胜:地理形势重要。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n。重湖叠巘清嘉:巘,yn,山峰。清嘉,秀丽。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孙何。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雨霖铃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似蝉而小,入秋始鸣,深冬方歇。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秋生冬死。骤雨,指阵雨。都门帐饮,指在京都城外设帐饯行。无绪,指没有好的情绪。兰舟,指木兰舟,木兰木质坚固,适宜做舟楫。先传鲁班曾刻木兰为舟,古典诗词便借用“兰舟”作为舟楫的美称。凝噎,气结生阻,指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暮霭沉沉,指黄昏时云气浓重。

13、楚天,指楚地天空。古时楚国占有江南,后来泛指江南的天空为楚天。经年,一年又一年,指离别时间之长。风情,指美好的情意,也指风流韵意。五、尝试背诵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两首词;2、优化探究相关练习;七、歌曲欣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赏析望海潮一、导入1、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情歌王子”柳永的另一种情怀。

14、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历代歌咏杭州的诗词佳作不可胜数,其中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尤为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感受千年前杭州的魅力。二、检查背诵三、赏析(一)整体感知1、本词上下阙分别以什么为主要描写对象?明确: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2、这首诗歌写的是杭州,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对作者笔下的杭州是一个什么印象呢?明确:一个太平盛世下的繁华大都市,富庶、美丽。人民的生活安定、富足、祥和。这首诗歌通过两个方面表现杭州的富庶、美丽、祥和的。上片着重刻画了杭

15、州的自然风光之美,城市经济的繁荣。下片着重写的是百姓生活的安定、祥和。(二)、赏析上阕1、请同学们在上阕中找出能概括钱塘总体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明确: 形胜 都会 繁华2、起首三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杭州?明确:(1)、“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2)、“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3)、“钱塘自古繁华”,从历史传统上看,都市繁华之美。同时“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3、首三句在文中起了什

16、么作用?明确:揭示出所咏主题,是主旨句,在结构上总起全文。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4、请大家看看上阕后半部分,怎么照应起首三句的?明确:(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照应“江吴都会”;(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照应“东南形胜”;(3)、“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照应“钱塘自古繁华”。5、赏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1)、“烟柳画桥”写哪方面的美?明确:“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2)、“烟柳画桥”描绘了怎么的美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明确:“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彩桥如画。春日的柳树,像一片嫩绿的薄薄的轻纱,掩

17、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或 轻纱似的烟雾中,隐现着枝条细柔的杨柳条,点缀着绘画精美,色彩鲜艳的小桥。 (3)、“烟柳”换成“杨柳”好不好,为什么?明确:垂柳似乎迷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而杨柳就没有这种垂柳含烟的风韵。那“画桥”换成“大桥”好不好?(4)、明确:“画桥”有什么特点?(小,雅致)大桥虽然很有气势,但江南是水乡,多的是小桥流水,所以用“画桥”更妥帖。(5)、“风帘翠幕” 写哪方面的美?明确:“风帘”,挡风的帘子。“翠幕”,绿色的帷幕。本句写居民住宅的雅致。(6)、“参差十万人家”表现了什么?明确:表现出杭州人烟之阜盛。“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是形容城市房屋鳞次栉比,高矮不一。“十万人

18、家”是说人烟稠密。虽说是个约数,但并非夸张。6、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1)、本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明确:树、堤、涛、(浪、江)。(2)、“云树绕堤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明确: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3)、“绕”表现了江堤怎样的特点?改为“护”行不行?明确:“绕”与“护”各有妙处。“绕”,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曲折之态。“护”是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同时可以表现树木的多,郁郁苍苍。(4)、“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明确: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5)、

19、这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明确:“怒涛”拟人手法;“霜雪”比喻手法。(6)、“卷”能不能改为“推”?明确:“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7、赏析“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1)、这三句从哪些角度表现杭州的“繁华”?明确: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2)、为什么不从其他方面表现杭州的“繁华”?明确:

20、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3)、“竞豪奢”反映了杭州生活怎样的特点?明确:反映了市民(这里主要指富室)穷奢极侈的生活。8、再读上片,尝试背诵。(三)赏析下片1、诵读思考,西湖之美美在何处?明确: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2、哪些句子写“景美”,哪些句子写“人美”?明确:景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人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3、赏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南宋时有“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

21、、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作者选取了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之美?明确:选取了湖光、山色、桂子、荷花。(2)、写出西湖景色怎样的特点?明确:“清嘉”。是清新,秀丽的意思。(3)、“重湖”如何理解?明确:“重湖”,指西湖湖中有湖,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外筑了一条长堤,世称白堤。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和里湖,所以词人称为“重湖”。(4)、“叠巘”如何理解?明确: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表现山中有山的特点。(5)、为什么选取原本不在同一季节的“桂子”“荷花”?明确:是为了前后照应。“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

22、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是为了从不同时空环境展现西湖之美。“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引发联想,拓展词的意境。A“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B、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

23、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拓展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写得高度凝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最美的景致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作者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虽是传说,但柳永差点犯了个美丽的错误,就是把杭州美景写到了极至。(7)、“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

24、里荷花”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上:这是照应开头的“东南形胜”,并进一步补写“东南形胜”;启下:正因西湖景美,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去,词人换转笔墨,从自然转向人物。4、赏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1)、这几句写西湖人之乐,写了哪些人?明确:平民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官员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2)、作者从哪些角度写平民之乐?明确:时间角度“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

25、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范围角度“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3)、“弄”“泛”二字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4)、作者从几个方面表现“官员之乐”?明确: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5)、作者笔下官员是怎样的官员?明确:“千骑拥高牙”

26、是写官员煊赫的威势。“千骑”,形容随从护卫人数之多,仪仗之盛。“拥”,簇拥,“高牙”,军前大旗,是主将的旗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官员们的闲逸生活:饮美酒,听音乐,吟诗作赋,游赏山水。“烟霞”,这里指山光水色。(6)、这样的官员整天吃喝玩乐,想来前途堪忧了,是吗?明确:不是。会步步高升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5、赏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如何理解“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明确:“异日”,他日、来日,日后的意思。“图”,画,作动词。“将”,语助词,念阴平声。“图将”,画成。“凤池”,即凤凰池,本来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指朝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

27、杭州城无法带去,但可以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把它带回京城去欣赏。(2)、这样的官员为什么能“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明确:“好景”,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不仅政绩突出,而且能够与民同乐。当然是优秀的官员。(3)、如此说来,作者对这种官员持什么态度?明确:赞美与祝愿。“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4)、作者为什么要赞誉孙何?(了解写作背景)明确:、写作背景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

28、,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写作目的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四)归纳拓展1、学完全词,不仅要赞叹杭州西湖之美,感慨作者写作技法之高。我们不妨来看看,作者这首词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明确:总分总结构。“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

29、自古繁华”是总起;“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总结;中间是分写。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明确: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3、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明确: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4、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5、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杭州之繁华,西湖之秀美?明确: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1)、何为“点染手法”?明确:“点”就是“点明”。“染”就是用景物来烘托。“点”即抽象评

30、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可以先“点”后“染”,也可以先“染”后“点”。(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用景物来染,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2)、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明确: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 “形胜”“繁华”四字点染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意染,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重湖叠嗽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3)、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也是同样运用了点染的手法的呢?举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里“归思”是点。用“秋雨”、“雁声”来烘托来染。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点染”的手法。第三句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