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4.38KB ,
资源ID:364001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40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级经济法复习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级经济法复习纲要.docx

1、初级经济法复习纲要2016年经济法基础复习大纲一、考试政策1.考试形式:机考2.时间:2016年5月14日至18日(共5天、10批次)3.经济法基础的考试时长:1.5小时二、题型题量1.单选题:1.5分/小题24小题2.多选题:2分/小题15小题3.判断题:1分/小题10小题4.不定项选择题:2分/小题4小题/大题3大题第一章 总论1.法的本质与特征(P1-3)(1)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2)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利得性、规范性。2.法律关系的要素(1)主体(P4):种类、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刑事责任能力。(2)客体的种类(P5)。3.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4.法

2、的形式(1)种类、制定机关、效力层级(2)补充1(P9)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两种。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3)补充2(P10)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4)冲突的解决(P11)5.法的分类(P12)根本法和普通法VS一般法和特别法6.各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之间的关系(P15)7.仲裁(1)适用范围(P16)(2)自愿原则、一裁终局原则(P17)(3)仲裁协议、仲裁裁决(P18)8.民事诉讼(1)公开审判

3、制度(P20)(2)地域管辖(P21-23)9.诉讼时效(1)期间届满:丧失胜诉权、实体权利不消灭(P23)(2)适用1年诉讼时效期间的纠纷(P24)(3)诉讼时效中止VS中断10.行政复议(P27-29)(1)两个“60日”(2)不收费(3)不停止执行原则(4)行政复议参加人(5)行政复议的管辖:上级管辖、自我反省(6)书面审查(7)送达生效(8)责令被申请人限期履行: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机关11.行政诉讼(1)法院不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P30)(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P31)(3)经过复议案件的管辖(4)起诉期限(P31-32)15日or6个月、20年or5年、2个月o

4、r不受期限限制(5)调解仅限于:行政赔偿、补偿案件,行使法定自由裁量权的案件(6)上诉期(P33):15日or10日12.法律责任(1)责任归类的辨析返还财产VS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VS没收财产支付违约金VS罚款VS罚金行政拘留VS拘役主刑VS附加刑(2)323.161.615 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1.不得扣押证件、不得要求担保或收取财物(P40)2.劳动关系建立时间(P41)3.2倍工资(P41-42)4.非全日制用工(P42):口头、多个、无试用期、随时通知终止、不超过15日5.无效劳动合同(P43)6.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P44)(1)劳动者可拒绝(2)应当订立:10

5、年、10年+10年、2次且劳动者无法定过错情形(3)视为订立7.标准工时制(P46)8.带薪年休假9.劳动报酬(47-49)(1)法定货币、提前支付、每月至少一次(2)加班工资:150%、200%、300%(3)扣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者月工资的80%孰高发放。10.试用期(P50)约定条款、0126.包含、一次、80%or最低工资标准11.服务期(P51)(1)专业技术培训、劳动报酬调整不受影响、期限自由约定(2)违约金数额:约定时、支付时过错与违约金的支付12.竞业限制(P52-53)(1)适用的人员范围(2)补偿金:不得包含在工资中、结束后按月支付、数额自由约定(3)期限:2年(4)

6、解除:因用人单位原因+3个月未支付、用人单位有权任意解除+额外支付3个月补偿(5)违约金数额自由约定支付违约金不影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法认可的两项违约金13.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发生合并或分立均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P54)14.规章制度:合法、告知15.劳动合同的解除与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P55-57)(1)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30日or3日)、随时通知解除(劳保保章行违、欺胁危免排除)、不需事先告知解除(2)用人单位随时通知解除(试用期不符合条件、违章失职与兼职、欺胁乘危又犯罪)无过失性辞退(患病、胜任、客观+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经济性裁员(20人以上或

7、10%以上)16.劳动合同终止与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P58)17.既不得终止,也不得解除的情形(P59)18.经济补偿金(1)情形:非全日制用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计算:月工资工作年限“零头”的算法高工资和低工资的处理19.档案和社保的转移(P61):15日内20、劳务派遣(P63)(1)三方关系(2)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3)用人单位:禁止向本单位派遣、禁止非全日制用工、2年以上、按月支付劳动报酬(4)用工单位:禁止再派遣、10%(5)劳动者:知情、免费、同工同酬、参加工会21.劳动争议的解决(1)关系:协商、调解、仲裁、诉讼(P64)(2)劳动仲裁:管辖、仲裁时

8、效(1年、拖欠劳动报酬)、公开、伪终局(P67)22.基本养老保险(P76)(1)范围: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用工、其他灵活就业人员(2)个人账户资金来源(8%)、不得提前支取、可以全部继承、免征个税、免征利息税(3)享受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 23.基本医疗保险(1)个人账户资金来源(P79)(2)医保不支付的费用(P81)(3)医疗期:期间的计算、待遇(病假工资、不得解除、延续、无过失性辞退)24.工伤保险(1)个人不缴费(P82)(2)工伤认定(P84)(3)停工留薪期(P85)(4)工伤保险待遇中由用

9、人单位支付的费用(P86)(5)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P87)25.失业保险(P88)(1)2%(2)期限(5年5年往前计,1年6月吃救济)(3)失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关系26.生育保险:个人不缴费(P90)27.社会保险费的征缴(P91):30日、告知义务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P97)(1)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2)伪造VS变造VS更改(3)全称or规范化简称(4)出票日期:中文大写、规范化记载(5)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不一致2.核准类账户(P100)3.5个工作日内VS2个工作日内4.3个工作日后(P101)5.账户的撤销(1)撤销

10、账户的情形(2)账户撤销的顺序(P102)(3)账户撤销的条件6.基本存款账户(1)存款人(2)使用(P103)7.一般存款账户(1)开户证明文件(2)使用(P104)8.收入汇缴账户和业务支出账户(P105)9.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P99.105-106)(1)用途(2)开立银行(3)性质(4)数量(5)使用规则10.临时存款账户(P107):2年、可依法取现(验资账户除外)11.个人银行结算账户(1)适用范围(2)可以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P108)(3)提供付款依据的情形12.银行卡的分类(P111)13.单位人民币卡(P112-113)14.银行卡取现的限额(P113)15.免息

11、还款期与最低还款额(P113-114)16.银行卡清算机构:不限外、10亿元17.银行卡收单业务(1)对实体特约商户收单业务实行本地化经营和管理(P115)(2)资金结算时限:30个自然日(3)结算手续费(P117)18.预付卡(1)多用途预付卡、中国人民银行监管(P117)(2)以人民币计价(P118)(3)不得透支(4)单张卡资金限额(5)有效期、挂失、赎回(6)实名制(7)现金使用要求(8)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19.汇兑(P120)(1)汇款回单VS收账通知(2)撤销VS退汇20、托收承付(1)适用款项(P121)(2)主体(3)累计3次(4)承付期(P122)(5)合法的拒付理由21.委

12、托收款(1)托收凭证上应记载的事项(2)付款时限(P123)22.国内信用证(1)性质(2)适用款项范围(3)保证金(P124)(4)议付(5)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处理23.企业网银与个人网银的功能区别(P126)24.第三方支付(1)行业分类与是否提供担保功能(P128)(2)网银VS第三方支付机构VS银行卡清算机构25.票据的基本当事人(P130)26.票据权利的取得(P133)(1)如何判断票据上某一当事人是否取得票据权利?(2)取得票据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27.挂失止付(P134):适用范围、非必经、暂时28.公示催告(P135):可背书转让的票据、公示催告期间及其效力、终结公示催告

13、程序29.票据权利消灭时效(P136)30.付款提示期限(P137)31.票据的对人抗辩32.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处理(P138)33.背书(P139)(1)转让背书与非转让背书的区分(2)被背书人名称(3)粘单(4)背书连续(5)附条件背书、部分背书、不得转让背书34.承兑(1)提示承兑的期限(P140)(2)附条件承兑(P141)(3)承兑的效力35.保证(P141)(1)未记载“被保证人名称”、未记载“保证日期”、未在票据或者粘单上记载“保证”字样(2)连带责任(3)附条件保证(4)保证人的追索权36.票据追索(P142)(1)追索发生的情形(2)追索对象(3)追索顺序(4)追索金额3

14、7.银行汇票(1)现金银行汇票的使用范围(2)出票时的必须记载事项(3)解讫通知(4)实际结算金额38.商业汇票(1)个人不得使用(2)分类(P147)(3)到期日(P148)(4)承兑(5)出票人未足额交存票款的处理(P150)(6)贴现:票据转让行为、条件、贴息的计算、贴现银行的付款请求权与追索权39.本票(P152-153)(1)银行本票、见票即付(2)出票时的必须记载事项(3)现金银行本票的使用范围40、支票(1)支票的种类(P153)(2)授权补记、例3-36(P154)(3)空头支票(P155.159) 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1.纳税人的分类(P163、184)(1

15、)销售额标准:50万元、80万元、500万元(2)登记制2.视同销售货物(P165)3.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P166)4.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或旧货的处理(P168)5.暂按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情形(P169)6.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当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P180)(2)销售额(P170)价外费用含税销售额特殊销售方式(P171):商业折扣、以旧换新、以物易物、直销、包装物押金核定销售额(3)进项税额小规模?简易计税办法?合法扣税凭证(P173)用途、非正常损失、接受旅客运输服务(P174、189)留抵税额(4)例4-87.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P178

16、)8.小微企业免税规定(P179)9.其他减免税规定10.不得领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P182)11.营改增征税范围(P186):管道运输服务、卫星电视信号落地转接服务、以积分兑换形式赠送的电信业服务12.例4-18、4-19(P190、191)13.营改增免税项目(P192)14.消费税的征税环节(P194-195)15.应税消费品的识别(P195-200)16.从量计征(啤酒、黄酒、成品油)复合计征(白酒和卷烟)17.销售数量的确定(P203)18.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换投抵业务、品牌使用费(P204)19.3组组价公式(P206-209)20.例4-26、4-29、4-3

17、1、4-3221.已纳消费税的扣除(P209):按生产领用数量扣、扣除范围、例4-3422.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P211)23.已纳消费税税款的退回(P212)24.营业税的免税项目(P228)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1.非居民企业(P234、235、246)2.收入总额(1)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P236、238)(2)转让财产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区分(P237-238)(3)“买一赠一”的处理(4)收入的种类、其他收入的种类3.不征税收入(P239)4.免税收入(P251)5.税金的扣除(P240)6.工资、三项经费7.保险费:“5险1金”、“补充医疗

18、、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P241)、财产保险(P244) 8.利息费用(P242)(1)向金融企业借款VS向非金融企业借款(2)实缴资本与应缴资本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9.公益性捐赠(P243)10.业务招待费(1)销售营业收入的确定(2)60%、5VS60%11.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15%VS按实际发生额计入(2)结转扣除12.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3.不得扣除的项目(P245)14.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情形、直线法、最低折旧年限(P247)15.不得计算推销扣除的无形资产(P248)16.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的情形(P249)17.存货损失的企业所得税处理(P240、25

19、0):净损失、对应进项税额的处理18.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P252-256)(1)免征或减征的所得(2)“三免三减半”(3)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4)小型微利企业(5)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6)加计扣除(7)抵扣应纳税所得额VS抵免税额(8)加速折旧(9)减计收入19.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限(P261)20.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区分(P263)21.税目辨析(1)工资、薪金所得年终加薪,劳动分红,补贴、津贴(P266)退休工资、返聘工资、另行取得的补贴、再任职(P267)年金(P268)兼职律师VS律师以个人名义聘请的其他人员(P268.270)(2)个体工商户取得与生产经营无

20、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的处理(P269)(3)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P270)(4)稿酬所得出版、发表遗作稿酬(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VS企业所得税拍卖文字作品手稿原件、复印件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剧本使用费(6)取得上市公司股息、红利的处理(P272)(7)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股权的处理(P273)转让通过招标、竞拍或其他方式购置的债权(P274)转让虚拟货币(8)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的处理(P274、292)22.税率(P274、276)23.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办法(P277)24.具体扣除标准(1)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月or4800元/月(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具

21、体扣除规定(P278)(3)捐赠的个人所得税处理(P281)25.每次收入的确定(P282)26.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处理(P283)27.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例5-23.例5-24(P285-286)2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P286、287)29.董事费、监事费收入的处理(P288)30.在本单位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处理31.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和其他财产的处理32.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P289)33.自行纳税申报的情形、期限(P293、294)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1.关税(1)关税的税率形式(P297)(2)税率确定(

22、3)关税完税价格(P298)(4)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P300)(5)法定减免VS酌定减免(P301)(6)1补3追2.房产税(1)纳税人与征税范围(P302-303)(2)房产原值的确定(P304)(3)基本计算方法(P305)(4)税收优惠(5)纳税义务发生时间(P306)3.契税(1)纳税人(P307)(2)不属于契税征税范围的行为(P308)(3)计税依据:成交价格or交换差价(4)税收优惠4.土地增值税(1)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P312)(2)税率形式(P313)(3)扣除项目金额的确定(P314-317)、例6-6(4)计算步骤(P317)(5)税收优惠(P319)(6)土地增

23、值税清算(P320)5.城镇土地使用税(1)纳税人(P322)(2)计税依据(P323-324)(3)税收优惠(P324-328)(4)纳税义务发生时间(P328)6.车船税(1)扣缴义务人(P329)(2)计税单位与计税依据(P332)(3)税收优惠(P334)(4)征收管理(P335-336)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已纳车船税的车船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办理转让过户已税车船被盗抢、报废、灭失或失而复得7.印花税(1)纳税人(P337)(2)征税范围(P338-341)(3)定额税率(P342)(4)计税依据(P343)(5)税收优惠(P344-345)(6)自行贴花与汇贴、汇缴(P346-347)8.资

24、源税(1)征税范围(P348)(2)从价计征VS从量计征(P349)(3)销售额的确定(P350-351)(4)销售数量的确定(P351)(5)税收优惠(P353)(6)纳税义务发生时间9.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计税依据(P355)(2)出口不征、进口不退(P356)10.船舶吨税:纳税人、复式税率、按50%计征、免征吨税(P357-358)11.车辆购置税:购置并自用、最低计税价格、免税车辆、申报纳税的时间、已税车辆申请退税的情形、纳税环节(P359-362)12.耕地占用税(1)何谓耕地?(P362)(2)税收优惠(P364)13.烟叶税:纳税人、收购价款VS收购金额(P365)

25、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1.纳税主体的范围(P369)2.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3.税务登记证件(P373)4.停业、复业登记(P376)5.外出经验报验登记6.注销登记(P377)7.非正常户(P378)8.“三证合一”(P379)9.设置账簿的时间(P380)10.专业发票(P381)11.发票的领购(P382)12.虚开发票行为、发票使用过程中的禁止行为(P383)13.税务机关在发票检查的权限(P384)14.纳税申报的主要方式(P385)15.纳税申报的其他要求(P386)16.税款征收的方式(P387)17.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18.责令提供纳税担保(P389)19.税收保全VS税收强制执行(P389-390)20.税务检查(P392)21.征税行为(P394)22.税务行政复议管辖的特殊规定(P395)23.税务行政复议的前置程序(P396)24.税务行政复议的审查(P397)25.逃避追缴欠税VS偷税VS抗税VS骗税(P40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