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69KB ,
资源ID:36353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353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综合素质写作素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综合素质写作素材.docx

1、2综合素质写作素材教育写作是近几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考题型, 目的在于考察教师的写作能力、 职业素养以及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把握。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写作所占分值为 50 分,是分值最大的一道题, 也是提分最快速的一道题。 教育写作不同于其他类型考试的写作, 题目中所给素材都是反应教育问题的内容,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因此,考生在依据题目选择立意、组织写作内容时, 一定要以一位准教师的角度去联系教育实际。 而很多考生在准备教育写作这部分内容时, 往往觉得自己 “肚子里空空 ”,没有素材可写, 尤其是没有与教育相关的素材。下面,中公教育陈妍老师就以几个常见的角度整理出与教育内容相关的写作

2、素材, 希望可以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一、“提升自身素质”的角度1. 职业定位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 ?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笑得更灿烂: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 第一个人在另一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面两个人的老板。 内部力量就越大,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样的砌墙工作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前途。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师,我们教师也应该常常反问自己:我在干什么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以谋生为目的,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

3、业。 而应该爱满天下, 倾心育人,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他们不管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和磨难,他们还是不断地坚持2. 终身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一边教学,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他一生写了 40 多本书,600 多篇论文,1000 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 故事和短篇小说 ; 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 他的教育活动是一向长达 30 年的“教育实验” ; 他的学校是一所“教育学实验室” ; 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纪罕见的“先进1教育实验的完整的总结” ; 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是二十世际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3. 教学反思(1) 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

4、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 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 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 =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4. 追寻真理陶行知:有一次,有学生给他的诗歌、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他听了特别的高兴。其中,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 ?不是人”中的最后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 真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 在老师

5、与真理之间, 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2把孩子交给世界毕业生有两种:一种是圆的,一种是有棱角的。看到一则关于教育的趣闻。有一年,中国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的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学生不分品德优劣、能力高低;小学二年级学生仍然不识字; 孩子们重视音体美教育, 轻视数理化教育;课堂纪律不好,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这个参访团的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非常糟糕。同一年,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 他们也有考察后的感想: 中国小学生上课纪律很好,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师发问,学生不敢讲话;中国学生回家还需做作业;以分数排列优劣。美国考察团认为,中国学生的成绩是最好的,中国的科学文化也许会在 20

6、 年内赶超美国。但 30 多年过去了,两个参访团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被人不看好的美国式教育越来越被人推崇,而被人看好的中国式教育却越来越受人诟病。这则趣闻事实上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天问”, 教育到底是什么?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有一首诗其实有一百里面写道:“儿童,是有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世界但是被偷走了九十九个。 ” 他的观点非常明确, 孩子其实不是属于你们的, 而是属于世界的。 你不能占有他们,而应该由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 马拉古兹的教育观点非常鲜明,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而是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最后才是知识教育。而我们的教育, 知识被看成最为重要的东西, 似乎有

7、了“知识教育”, 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技能等等,都可以一并解决了。事实上,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 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在我国 18 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 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 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 在受到打击或者不如意时, 有的竟然选择自杀。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剧。我认识一位父亲,他给 5 岁的女儿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片、一部手机、 20 块钱,然后让她自己去幼儿园。最初一段时间,他每天跟在女儿后面。后来,这女孩就自己上幼儿园了。很多

8、人都在背后说:“天下哪有这样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没有人看到,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3美国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学了,我把他交给你世界。请你轻轻挽起他的手,告诉他应知之事。让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英雄所在; 每有奸诈之人, 必有义士;每有敌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告诉他为成功可以付出百倍精力和智慧, 但不可以出卖灵魂。 告诉他读书虽然重要,但也要欣赏这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世界啊, 你要给孩子坚强、 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很喜欢这段文字。有这样一个孩子, 他搬了一架梯子想取下掉在屋顶上的球, 但是没有人为他扶住梯子,孩子黯然神伤。孩子的父亲来了,他对孩子说:“孩子

9、,你上去吧,我在这里扶住梯子。 ”孩子爬得很高, 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爬得那样高。 这位父亲名叫洛克菲勒。孩子下来时,他告诉孩子:“其实,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终没有扶过梯子。 ”每个孩子的生活里都有这样一架梯子, 许多孩子都为了等待那个扶梯人而徘徊不前。其实,孩子一个人也可以爬得更高。你把孩子交给世界,也许孩子会更强大。拟定一生蓝图没有好先生就没有启蒙。大学是对一个人深加工的地方,而之前的底子和模样已经由基础教育打下:不论是小皇帝还是小公主,都得离开罩着他们的“父皇”“母后”进入学校, 接受集体生活与正规授课的洗礼, 学习各学科基础知识,学会待人接物,开始规律作息。这是他们社会化的起始,人格

10、成长的初级阶段,像一枚干细胞开始迅速分化。 此时从老师处学到的东西, 完全融进生命、 化入血液。大学之后所学,则只能作为附加知识骨架已经搭起,骨缝已然闭合,不论是长肌肉还是长脂肪,总之是没法再长高了。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师, 一天,他问正在雕刻石狮子的父亲,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父亲说:“看!拿这头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头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父亲进一步解释说:“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4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毫不客气地给教师行业提高“准入门槛”: “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 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 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

11、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如果说待启蒙者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 那启蒙先生无疑参与拟定了待启蒙者一生的心中蓝图。 1909 年 12 月 8 日,身为长沙修业学校教师的徐特立,在学校操场进行演讲之时, 讲至国耻民辱不胜激愤, 热泪如倾, 当场挥刀将自己的左手小指砍下, 血书“请开国会, 断指送行”交给请愿团。 时为其学生的毛泽东后来回忆起徐特立的壮怀激烈,认为“这给了我对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认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 10 岁入学,他的启蒙先生钱伯圭年轻时曾游学于上海,是深藏不露的革命党人。 一天,钱伯圭拉住钱穆问: “听说你能读 三国演义,是这样吗?”钱穆称是。 老师告诉他: “这样

12、的书不要再读了。 一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才会这样。像现在欧洲的英、法等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以后该学他们。”一番教导,让钱穆顿觉“巨雷轰顶,全心震撼”。多年之后他回忆道,自己毕生所从事的治学研究, 其最初动力都来自于老师的这一番启发。 他自己入大学执教之前曾做过 10 年小学教师, 8 年中学教师。钱穆晚年曾多次对人说,教大学不如教中学,教中学不如教小学。职业道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但丁曾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因此,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于是,那位坚持取

13、出最后一块纱布的护士遵守了自己的职业道德, 那位坚持给一个学生上完了一节课的教师也遵守了教师的师德。 那么,我们如果能够做一名教师, 也必须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因为这是对真理的永恒追求,对责任的永不言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教师的关爱在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缺乏师爱的班集体是不和谐、 不快乐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学习、 成长,势必形成不健全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教师的爱不仅可以营5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孩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仅仅具备热爱学生的精神

14、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教学需要教师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另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教书育人, 需要自己有一桶水才可以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认知、情感、能力、价值观等等,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 教师职业道德的另一核心要求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 在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要运用教学机智灵活而巧妙地处理,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搞恶作剧,若立刻处理,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若不予理睬,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并致使学生变本加厉。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15、以使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下去。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不一样的,其智力特长也是不一样的。 作为教育者, 应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 实施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职业道德是一名护士的职业灵魂,也是一名教师的职业灵魂。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芒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尔玛女士一样,同样一片地方,却产生了前后两种截人不同的生活。教师看待学生,也正应如此,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热爱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斯宾塞曾说过:“仔细

16、观察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也是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塞尔玛之所以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了一本快乐的城堡,正是因为她的仔细欢观察, 主动乐观的探究周围的一切。作为教师也要善于观察,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6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热爱学生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塞尔玛女士开始研究千姿百态的仙人掌, 欣赏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楼, 正是她开始热爱这片天地的过程。热爱学生,要哎全体学生,在整个班集体中,教师不仅要爱成绩好的学生, 等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 热爱学生, 要的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教

17、育,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学还应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身上都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正如塞尔玛母亲的回信上: “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作为教师,要充分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运用赏识教育, 帮助、引导其通过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 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完全的性格特征。每个学生身上都汇集着不同色彩的光芒,只要教师善于发现这道道光芒,也会像塞尔玛一样“仿佛沐浴在春光里”。然后,教师要抓住这小小的光芒,给予学生多一些帮助、引导和期望,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地发光发热,出早出

18、属于自己的辉煌。缤纷成就和谐三个学生走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 ,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 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世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 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 然

19、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 我们仿佛听到, 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 的忧伤,那“这个妹妹, 好像哪里见过” 的惊喜,7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呼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 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 “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 亦不以他人

20、之思想来束缚自己” 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子曰“有教无类”。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尊重不同的学生,尊重不同的看法,尊重不同的选择, 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 对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保护;对各个学生的学习陋习给予宽容; 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学生; 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学生 , 正是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用生活丰富教材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本(教材)为本”的意识十分顽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当“圣经”来使用,认为“书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

21、;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讲;写进书本的都是正确的。”不会把书本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处理, 合理运用到生活中, 以致于在殡葬的时候出现这场闹剧。我们现在有些教师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 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繁讲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认为只要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单调、沉闷。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是“教科书与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因此教材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 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 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实

22、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从8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使我们重新认识教材的“法定”性质,只强调“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必须突破教材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 应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沦落为教材的奴隶, 既要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不依赖教材。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听到朋友的夫人责骂拆表的孩子之后,连连摇头说: “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领出来,带到修表店看师傅修表。陶行知对那位夫人说: “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

23、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 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 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由此看出,只有将“生活”这本教材灵活的运用好,并将书本知识融汇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观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 就应具备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其实课程资源丰富多彩, 包括学生的经验、 生活的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自然和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只要我们留意生活、敏锐观察,丰富的生活积累将成为我们教学信手拈来的

24、生动课程资源。 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摒弃传统 “照本宣科” 的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为神奇”,使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价值得到“超水平”发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 创新及创新型教育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创新型教育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如何实施和推进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首先,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需要创新。 因为思想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在教育工作中, 思想理念尤为重要。 作为创新型教育的实施者人民教师, 必须积极

25、转变落后的教育、 观念,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观点和理念。 从新的教育观来看,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内容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新的人才观来看, 不仅考上大学的学生是人才, 而且只要是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 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 并9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适合各个领域需要的人才。 从新的教育质量观来看,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并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次,教师的素养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素养的

26、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育既有传递性又有创新性。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能创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艺术,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育的内容需要创新,包括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等。 长期以来, 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授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这一模式下,教学过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

27、创新型教育教学的模式则是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知识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缺少灵活性,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对知识的自悟。因此,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三个层次上着手来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改进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 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需要营造创新型教育的良好氛围。好的环境才会有好的发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机关要转变过去的职能和作风, 改变旧的思维定势, 实施学校特色建设工程, 指导校

28、、系从各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 选准改革的突破口。 同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加速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 为信息化远程教学创造条件。知行合一 贵于行之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10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

29、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的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 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 徐悲鸿的奔马图, 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 观摩人物神态。 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传播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 “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

30、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 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 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 向药农询问情况; 徐霞客为完成游记, 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

31、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 懒于动手实践, 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 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所成就。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11让学生成为幸福之人是教师努力的目标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掌握生存本领,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理想有 不同的解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 所以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成为现代教育提 出的新口号。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春天里偶然闻到路边阵阵花香, 夏天里穿着鲜艳的 T 恤坐在海边看潮起潮落, 秋天里走在满是法国梧桐的小街上, 冬天里在飘雪的时候站在路 边吃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教师的幸福是看见学生的进步,学生的幸福是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当学生难过的时候, 有老师在后面安慰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