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2.31KB ,
资源ID:36330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330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法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法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docx

1、经济法宏观调控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十大原理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

2、(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

3、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4、然而,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原理五贸易使人获益 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竞争。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使大家过得更好。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原理六经济组织的活动依赖市场 2014年之前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

5、市场经济。在一个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原理七政府可以改善市场 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断什

6、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原理八生产力决定生活水平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是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productivity)的差别。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原理十社

7、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curve),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b) 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c) 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经济学家仍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所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2014年之前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这就简单地意味着,在一两年的时期中,许多经济政策在相反的方

8、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无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从高水平开始(正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从低水平开始(正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情况),或者从这两者之间某个地方开始,决策者都面临这种权衡取舍。2、宏观经济学的几个概念(一)主要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组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2.消费物价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9、3.利率、汇率4.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债务总额)5.失业率(二)次要概念1.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一个比值,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指数的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3.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4.进出口额5.固定资产投资额6.政府采购额7.社会消费总额宏观调控总论一、宏观调控概述1.宏观调控

10、含义 政府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 2.理解主体:政府目标: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发展手段:综合性二、宏观调控法1.含义 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2.宏观调控关系: 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与受控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 各类宏观调控关系的共同特点:1经济关系:各类宏观调控关系都具有经济活动内容,属于经济关系范畴2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3政府及授权机关始终是调控主体

11、3、制度根源:1) 客观条件1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经济不能克服自身的先天缺陷和弱点。其一,市场机制本身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其二,市场的竞争性会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不公平,不能促进公共利益。其三,市场经济的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惯性,不能根据发展需要变革经济结构。其四,市场的自发性必然导致垄断和寡头,导致市场低效率。)3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要求2) 理论基础1市场失灵理论2国家干预理论3政府失灵理论4国家适度干预理论4、宏观调控法体系: 计划(中心环节)、财政(重要)、税收、金融、产业政策、投资、对外经济调控法三、宏观调控权1.宏观调控权含

12、义:指政府为确保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目标,而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法定职权。权源:人民的权力、来源于法律的明确授权2.配置纵向配置:只有中央层级的国家机关才有宏观调控权横向配置:立法、行政机关有宏观调控权,司法机关没有3.综合协调(1)现行机制1计划与财政、金融调控的相互协调2产业政策需要财政和金融的支持3财政调控与金融调控相互配合单一的宏观调控手段由于本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是无法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建立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是国民经济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2)完善:1设立宏观调控委员会,明确其议事规则及权力2建立宏观调

13、控的综合协调机制金融调控法一、金融调控1.含义及特征 通过制定金融政策和金融法律来引导各类主体的金融活动以实现其调控目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形式。特征:1) 主体,央行(金融调控的主体是中央银行)2) 手段,货币政策3) 必须在法制范围内运行2.金融调控手段(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存放于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的无息存款。2再贴现:贴现是用未到期票据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贴息兑现的行为。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通过贴现得到的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的行为。再贴现率是进行金融调控的重要杠杆,再贴现政策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

14、挥最后贷款人作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并进行结构调整,作用效果较为缓和。3公开市场操作: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通过证券的吞吐和货币资金的收发,来调控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进行直接控制而采取的各类措施,如信用分配、直接干预、利率限制、流动性控制2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指导、劝告、磋商,来间接控制信用规模的各类措施,包括窗口指导、道义劝告、优惠利率3.金融调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矛盾: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3稳定物价与平

15、衡国际收支4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我国金融调控的目标是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但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4.金融调控法1金融法:调整货币流通和资金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2金融调控法:调整金融调控关系和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金融调控关系:国家金融主管机关,以稳定金融市场、引导资金流向、控制使用规模为目的,对有关金融变量实行调节和控制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4金融监管关系:国家金融主观机关依法利用金融权利,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5金融调控法:是关于国家金融主管机关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节、控制金融变量,稳定金融,以调控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平衡

16、的基本规则。6金融监管法:是关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关对金融机构、金融行为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维护金融秩序的基本规则二、中央银行法 1.中央银行含义 (1)含义中央银行: 在一国金融体制中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2)类型 英格兰银行(最先执行央行职能)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极具代表性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成立、1983年明确职能、1995年立法)(3)体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主体:商业银行补充:政策性银行(4)中央银行的特殊性:1) 央行履行国家职能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与完全依靠行

17、政手段履行职能的政府机关不同2) 央行虽经营银行业务,但在其经营目标、原则等均与普通银行不同3) 央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4) 央行的高级领导人由政府或议会任命,其工作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2.中央银行法(1)含义中央银行法是调整中央银行内部和外部各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包括规定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责权限、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以及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规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职责1 性质:通过经营特定金融业务,以调控宏观经济、实施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的特殊国家机关。2地位:独立于财政,是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宏观调控机关3职责:

18、政府的银行 代表国家制定、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代表国家开展对外金融交流,经营国家的外汇储备 银行的银行 收取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对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 发行的银行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货币,管理人民币流通(3)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1权力机构(决策、执行、监督)2我国领导机构:行行长负责制3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人民银行行长和相关经济部门首脑组成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政策的总称,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3.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 根

19、据社会货币量和信用量而调整 (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3)再贴现率 贴现: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金融机构融资 (4)再贷款 通过控制再贷款规模来控制资金供应量 (5)公开市场业务 买卖债券、外汇等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工具4.货币的发行人民币的地位:法定货币(1)货币发行1央行将本国货币发放到流通领域的行为(发行基金从发行库拨入业务库是货币流通的行为),包括发行、投放、回笼、保管、调拨、销毁等。2发行权:国务院3具体行使:人民银行(2)人民币发行原则1统一发行原则: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2计划发行原则:指货币的发行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来进行3经济发

20、行原则:必须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和市场需求的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来发行货币(3)发行程序1发行计划:央行2批准:国务院3调拨发行基金4进入流通三、政策性银行法 1.政策性银行(1)含义 由政府创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在特定范围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融资的金融机构 (2)与商业银行比较的特点1政府创立,属于政府的金融机构2不以营利为目的3特定的融资渠道:主要从事贷款业务,不吸收存款4特定的服务领域5一般不设分支机构2.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种类 (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重点建设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粮食储备、农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财政支农资金管

21、理 (3)中国进出口银行 大型机电成套设备进出口财政调控法 一、财政法的基本知识 1.何为财政(1)含义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权的力量,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和二次分配的活动。1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的分配活动2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3目的是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2)特点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性分配 公共性:为了向社会提供物品 持续性 (3)职能1有效配置资源:2调节收入分配:通过财政收支的过程,在国民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初级分配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并使之符合社会认可的公平或合理的标准。3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通过财政分配,促使经济发展

22、处于一种良性的状况经济稳定和增长之中,从社会供求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2.财政法(1)含义:是建立在民主宪政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独立的法律部门(2)财政调控法国家为了履行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在参与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财政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3)财政调控法理论依据1基于现代国家财政的地位2基于财政法定主义的要求3基于财政健全主义的调整4基于财政平等主义的指导(4)结构体系财政收入法财政支出法财政管理法二、财政收入调节法1.国债(1)含义、特点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

23、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1主体特殊:国债的债务人只能是国家2国债是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3国债是国家信用的重要形式4国债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功能:国债的发行体现了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 国债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双重调控2)国债法律规制国债发行制度:中央银行不能购买国债国债使用制度:只能用于具有盈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债管理制度:对国债总额、结构、利率的管理,和对国债运行的监督2.彩票(1)特点 国家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依法销售,自然人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得中奖机会的凭证。监管主体:财政部 特点: 公益性(目的)、垄断性(国家特许发行依法销售)、射

24、幸性(性质)、 自愿性(购买)、要式性(形式)、不可逆(对价)2)彩票公益金从彩票发行收入中按规定比例提取的,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意义:我国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来弥补国家财政对于公益事业投入的不足,是对市场调节失灵领域的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说,彩票公益金可以成为第三次分配。法律规制:募集制度使用制度监督制度三、财政支出调控法政府购买、转移支付1.政府采购法(1)政府采购 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以购买者身份购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v 特征:1) 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具有明显的公共性2) 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转

25、的机关、事业、社团、公用企业3) 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给政府部门提供消费品或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不具营利性,是一种宏观调控手段4) 采购范围广泛5) 政府采购通过专门立法规范采购程序和行为v 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护民族产业促进就业保护环境支持中小企业保护弱势群体(2)基本制度1) 政府采购模式:集中采购、自行采购2) 政府采购当事人(主体):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3) 模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4) 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2.财政转移支付法(1)含义 国家为了特定政策目标,依据法律权限和法定程序,将国家财政资金在上下级政府或同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企业、居民

26、之间进行再分配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案例:贫困县问题(2)内容1) 税收返还2) 一般性转移支付: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政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3) 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调控及事业发挥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物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的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补助资金(3)完善1) 立法:借鉴国外立法成功经验和总结我国时间的事成败的基础上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2) 确定目标:科学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3) 改革模式:改革现有的财政转移支

27、付模式,实行以纵向为主、横向未付、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4) 考核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评价、监督和考核机制 2015年2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针对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四、预算法(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预算法施行)1.预算法概述(1)预算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或财务收支计划。具有计划性、法定性、政治性、预测性、公开性 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预算法 调整预算关系

28、的法律规范,包括规范预算行为,贯彻国家财政政策,管理财政收支分配等法律规范。2.预算权(1)预算层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一级政权、一级财政;一级财政、一级预算)我国实行五级预算: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2)预算收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他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国防支出; 农业、环境保护支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支出; 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其他支出(3)预算职权权力机关:审查、批准、变更(撤销)、监督行政机关:编制、

29、报告、执行、决定、监督、变更(撤销)财政部门:编制、报告、执行、提出方案其他部门(审计等):监督、控告等3.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公共预算)(1)含义 国家以政治权力身份取得收入,并为维护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而发生支出所进行的预算。(2)理解:主体:作为政权组织者的政府目的:为了满足共需要手段:凭借政治权利经由非市场的渠道进行分配,行为具有强制性来源:收入主要是税收,支出具有公共性(3)中央与地方 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P310)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1)含义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

30、支预算。主体: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的政府目的:国有资产的宏观经营为分配目的依据:以资产所有权为分配依据收支内容: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2)收益应缴利润、国有股股利(股息)、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企业清算收入、其他国有资本收益(3)支出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其他支出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1)含义: 国家为协调收入的时间分配和代际分配,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取得财政收入,并为全体公民或居民的福利,或以特定主体作为受益人进行财政开支所形成的预算。(2)范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6.政府性基金预算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收入来源(P312)7.预算管理程序(1)编制:国务院财政部以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草案(2)审批: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对同级政府所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批准(3)执行:各级政府是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4)调整(5)决算:是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