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2.64KB ,
资源ID:36220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22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先秦文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先秦文学.docx

1、先秦文学第一章 先 秦 文 学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先秦文学主要包括远古神话、上古歌谣、诗经、先秦散文、楚辞等内容。神话是远古时代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其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典籍。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远古神话对后世的文学影响很大,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自从文字产生以后,中国古典文学

2、脱离了传说时期,产生了辉煌的篇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诗歌三百五篇,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这是由上古歌谣发展演变而来的诗歌形式。诗经反映了周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述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描述了劳动生活的情景,讲述了普通人的爱情和婚姻,反映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农牧发展的情况等,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开创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奠定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尚书是我国第一部记述上古时期历史文献的汇编,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

3、成的标志,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孔子修订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其语言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其体例和写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它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写人传神、善用寓言,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对后世史传政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说之风盛行,诸子散文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产生并繁荣起来的,标志着理性精神的觉醒。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4、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老子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其哲理思辨玄深,语言极富韵律,词约义丰;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著作的汇编,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它善用比喻、说理精辟、长于论辩,是语录体向专题论说文的过渡,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庄子是庄周及其门人的著作,它构思奇妙、语言汪洋恣肆。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推动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体制宏大、内容博杂

5、、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战国后期,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色彩的新体诗楚辞,楚辞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风格华美浪漫、感情激越奔放,内容多写神话、个人情感与想象,具有民歌的风格,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呈现出精彩细腻的艺术技巧。爱国诗人屈原运用楚辞形式创作了大量诗篇,代表作离骚是古典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抒情长篇,它将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是中国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的第一人,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启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赋、比、兴,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第二节 溱 洧诗经郑风溱与洧方涣涣兮1,士与女方秉兮2。女曰:“观乎?”士曰:“既且3。”“且往观乎4!洧之外,洵且乐5。”维士与女6,伊其相谑7,赠之以勺药8。溱与洧浏其清矣9,士与女殷其盈兮10。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11,赠之以勺药。(选自诗经选注,赵浩如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注释1 溱、洧(zhn wi):郑国的两条河名,在今河南省境内。涣涣,春水泛流的样子。2 秉:拿,持。 (jin),古“兰”字,一种香草

7、。郑国风俗,秉执兰草,祓(f)除不祥。3 既:已经,已是。 且(j),同“徂(c)”,往。4 且:再。乎,语气词。5 洵(xn x):洵,的确。 ,大。 且,又。6 维:语气词。7 伊其相谑:伊、其,语气词。相谑,互相说笑。8 勺药:即芍药。古时男女以芍药相赠表示爱慕。9 浏:水清朗的样子。10 殷其盈:挤得满满的。殷,人多拥挤。11 将:互相。导读本诗选自诗经郑风。郑国风俗,每年三月初三要到溱、洧两河岸边祈求幸福,祛除不详,是人们迎春聚游的一个节日,特别是青年男女,虽然来自不同村邑,这一天都可以互赠礼物表示爱慕。这首诗就是描写这一天的游春景象,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本

8、诗采用了重章体,两章相重,略有变化,仅换数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具有纯朴亲切的风格。各章皆可分为两层,两章略有不同,第一章第一层,落脚在“”“溱与洧,方涣涣兮”,诗人以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风景画,“士与女,方秉兮”,同时也描绘了一幅风俗画,男男女女手持兰草游春,表现出人们对新春万事吉祥如意的祈盼。第二章第一层,落脚“殷其盈”,言游春人多、场面宏大。诗的一二两章的第二层,均落脚在“勺药”,在宏大的游春场面中,作者选取了一对青年男女,记录下他们的呢喃私语、嬉笑谈情,更凸显出他们手中爱的信物芍药。如果说对于成年的“士与女”,他们对新春的祈愿只是风调雨顺、万事如意,那么对

9、于年青的“士与女”,他们的愿景则要加上一个重要内容爱情,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大自然的春天,还拥有生命的春天青春。诗人反复吟唱、讴歌这个春天的节日,记下了人们的欢娱,肯定和赞美了纯真的爱情。诗经多为整齐的四言,而这首溱洧却三言、四言、五言错杂参差,诵读全诗,如一溪春水般轻快活泼,诗意明朗、清新,情景俱佳。 感悟讨论1. 本诗描写了三月初三人们游春的场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 你觉得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有何特点?3. 阅读蒹葭采薇将仲子,体会诗经重章体的诗歌形式。平行阅读蒹 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0、。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采 薇诗经小雅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

11、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将 仲 子诗经郑风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选自诗经选注,赵浩如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言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的青春励志和品格的写照,宋代刘辰翁尊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第三节 橘 颂1 屈 原后皇嘉树,橘徕服兮2。受命不迁,生南国兮3。深固难徙,更壹志兮4。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5。

12、曾枝剡棘,圆果抟兮6。青黄杂糅,文章烂兮7。精色内白,类任道兮8。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9。嗟尔幼志,有以异兮10。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11。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12。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13。秉德无私,参天地兮14。愿岁并谢,与长友兮15。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16。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17。(选自屈原集校注,金开诚、高路明、董洪利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注释1 橘颂:选自九章第八篇。2 后皇:天地。 嘉:美,善。 徕:同“来”。 服:习惯,适应。3 受命:禀受天命。 迁:迁徙。不迁,指橘树不能移植。传说橘树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就变为枳。 4 壹

13、志:志向专一。5 素荣:白花。 纷:茂盛。6 曾枝:一层层的枝条。 剡(yn):尖锐。 棘:刺。 抟(tun):圆,楚方言。7 糅:混杂。 文章:文采。8 精:鲜明。 类:似。9 纷缊:同“纷纭”,盛多,纷繁,指橘树枝繁叶茂,色彩斑斓。 宜修:修饰得很自然得体。 姱(ku):美好。 丑:同“俦”,同“类”。10 尔:你,指橘树。11 廓:廓落,指心胸阔大。12 苏:醒。 横:横渡,垂直于流水方向而渡。13 闭心:密闭其心。 自慎:自我谨慎。14 参:配,合。15 岁:年岁。 谢:去。16 淑离:善良美丽。 梗:正直。 理:文理。17 伯夷:孤竹君之子,纣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对周武王伐纣,与弟叔

14、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认为他是贤人义士。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置:植。 像:榜样。 屈原(前339前278年)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至左徒、三闾大夫,后来遭到诬陷而去职。屈原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楚怀王死后又因楚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由于对楚国政治失望,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

15、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其代表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史记有传。导读橘颂是屈原作品九章中的一首,为诗人早年所创作,通过赞颂橘树灿烂夺目的外表、坚定不移的品质和纯洁无私的情操,表达了诗人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屈原开创了借物咏人咏志的文学传统,被后人称为“千古咏物诗之始祖”。这是一首咏物诗,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该作品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从对橘树外在美的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诗人赞美橘树“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

16、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有其理”的美好品质。前后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全诗洋溢着昂扬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深挚追求。 该作品采用四言形式,简朴而有节奏感,将诗人对橘树象征精神的追捧和青春励志的进取宣泄得淋漓尽致,令人激情澎湃。感悟讨论1.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读后谈谈你的体会。2. 诗人赞美橘树“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有其理”的美好品质,可不可以理解为青春励志宣言?为什么?3. 阅读屈原的渔父

17、,体会屈原和渔父的性格不同,在执着与旷达之间,你更倾向哪一种?为什么?平行阅读渔 父屈 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

18、复与言。(选自屈原集校注,金开诚、高路明、董洪利注释,中华书局,1981年版)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这一文化传统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作为儒家的经典,论语集中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和他的人生智慧。第四节 论语十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第四子曰:“质胜文则野1,文胜质则史2。文质彬彬3,然后君子。” 雍也篇第六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4,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篇第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5。”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宪问篇

19、第十四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6,则远怨矣。” 卫灵公篇第十五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7,见得思义。” 季氏篇第十六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8?”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9;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10;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11;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篇第十七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篇第十九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篇第十九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

20、美,屏四恶13,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14,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15;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16。” 尧曰篇第二十(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注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注释1 质:朴实。2 史:言辞华丽,虚浮。3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

21、多用来指文雅有礼貌。 彬彬:掺杂搭配适当。4 篑:盛土的竹筐。5 敬:严肃,慎重。6 躬自厚:当作“躬自厚责”,承下文“薄责”之“责”而省略。7 忿思难: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患。8 六言六蔽: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 言:名曰“言”,实指“德”。 蔽:通“弊”。9 荡:无所适守。10 贼:伤害。管同四书纪闻云:“大人之所以不必信者,唯其为学而知义之所在也。苟好信不好学,则唯知重然诺而不明事理之是非,谨厚者则硁硁为小人;苟又挟以刚勇之气,必如周汉刺客游侠,轻身殉人,扞文网而犯公义,自圣贤观之,非贼而何?”这是根据春秋侠勇之士的事实,结合儒家理论所发的议论,接近孔子的本意。11 绞:指言辞尖刻。12

22、 笃志:坚守自己的志趣。 13 屏(bn):排除,摒弃。14 泰:安泰矜持。15 慢令致期:政令下得晚却要限期完成。16 出纳:这里单指“出”。 有司:古代管事者之称,职务卑微,这里译为“小家子气”。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五十岁时任鲁定公的司寇,掌管鲁国司法,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均没有得到重用,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从事著述和讲学。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思想上,提倡“仁”和“礼”,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首倡私人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23、的教育思想,“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孔子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为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子的学说自汉代开始就被奉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称其为“至圣”。他的学说不仅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世界文明也贡献巨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导读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载了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

24、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各章节独立成篇,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儒家学说的开创和经典之作。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他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论语记录了孔子一生的言行,“仁”贯穿始终,体现了这位春秋时期大教育家“爱”的教育理念。“君子”是儒家学说中追求理想、完美人格的象征,“君子”首先是“仁德之人”,如何成为“仁德之人”,那就要从自身做起,从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关于修己养身的精辟论说,占了论语相当大的篇幅。因此说一部论语,半部论“修身”实不为过。论语体现了中国

25、传统文化“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深刻内涵。这里选取了其中的十则,内容涉及学习与修养,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先哲的人生智慧,体现了论语词约义丰、简练纡徐的语言风格。厚德载物,修身为本,加强修养不仅关乎个人的品德、学识、谈吐、气质,从大处说,也关乎国家、民族大业。论语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世人的观念,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感悟讨论1. 你还知道论语中有哪些关于修己养身的语录?回忆并概括一下。2. 将第六则“君子有九思”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的看法。3.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个人在发展变化中进步,传统在发展变化中传承。你怎么看待当今社会背景下儒家的修己养身学说?平行阅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26、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学而篇第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篇第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第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第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

27、、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第十七(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注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曾自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的散文长于论辩,气势浩然。下面这篇驳论文章,步步设问、层层深入、引君入彀,最后一举击破,缜密的思维、犀利的词锋,历来备受推崇。第五节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孟 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1,自楚之滕2,踵门而告文公曰3:“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4。”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5,捆屦6、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7,负耒耜而自宋之滕8,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

28、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9;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 :“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10?”曰:“冠素11。”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12,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宫中而用之13?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

29、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理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事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14。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15。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16。舜使益掌火17,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18;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19,树艺五谷,

30、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20,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21日劳之、来之22,匡之、直之,辅之、翼之23,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24,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25。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26,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耕耳。”“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27。昔者,孔子没28,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29,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