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4.85KB ,
资源ID:361153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115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学设计.docx

1、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学设计第六课时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学习重点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学习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具准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数的产生二、探究新知1、数的产生

2、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生:介绍 师:补充2、记数符号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 罗马数字:(略)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1、 然数的认识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十进制计数法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例如:(1)我国人口:00人全球人口:00人(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

3、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1、小组合作研究:(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

4、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做一做: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呢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0431三、巩固练习: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以内的数位2、回答下面各题:(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位(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位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个人修改教后反思:第七课时课题亿以上数的读、写法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2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

5、间是有联系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读、写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重点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学习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具准备题卡学习过程一 复习引入: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2. 全班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二、探究新知(一)亿以上数的读法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

6、信息。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0千米。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00双。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0000美元。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0人。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1) 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2)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3. 全班反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4.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

7、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1) 听录音判断对错:610 0000 0000 236 0509 0008 100 4000 2000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2) 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 哪个0没读为什么)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

8、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1)读出下列各数:00 0 0000 00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反思表1. 六个数,你读对了( )个数2. 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 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自己看书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其他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二) 亿以上数的写法。1.师:

9、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 ,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四百八十亿 写作: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1).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2. 学生反馈:(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

10、0。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1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2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自己看书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其他三. 巩固练习:1、读数(1)我国人口总数是00人。(2)199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0吨。(3)1995年我国城乡新建住宅00平方米。2、

11、先说出下面各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00 00 003、把下面的数读出来。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00千米,绕太阳一周要用29年半。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看到00颗星。我国自行车社会拥有量为0,有“自行车王国”之称。4、写出下面各数,再指出各是几位数。 一百万 三亿零七十万 十亿 二十亿零五百零五亿七千八百万 四千零八十亿四千零八万 六十万三千 一百二十五亿零九万 二万5、把下面的数写出来。(1)金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零八百二十一万千米。(2)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万千米。(3)四川省合州县发现的恐龙化石距今已有一亿三千万年。(4)

12、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近九百三十六亿吨。(5)1998年我国在校小学生约有一亿三千九百五十万人。四总结:谈谈收获、体会、遗憾 。 五作业;练习三的38。个人修改教后反思:第八课时课题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2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学习重点掌握改写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数

13、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学习难点四舍五入与改写的区别教具准备题卡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50000=( )万 70450( )万204000=( )万 296780( )万什么叫改写怎样改写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数的改写1、自主学习: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00颗行星。(!)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 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小结并板书:00=(10)亿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0”。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2、练习: 0

14、00=( )亿 00=42( )亿00元=( )亿元2、 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二)求近似数1、 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0 0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呢哪个数更接近3亿呢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所以:0 2亿 0 3亿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00_亿 000_亿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如:000_

15、亿试着求一求。板书:000300亿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所以要用表示。三、巩固练习: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0 000 00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65400 ( )万 0 ( )亿 270400 ( )万 00吨 ( )亿吨3、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0 00千克 0 00米4、判断下面各题。(1)795000 79万( ) (2)5304900 530万 ( )(3)1700000=17万( ) (4)0 5亿( )(5)00=10亿( ) (6)0 10亿(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

16、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五、作业:练习三的10、16、17、18 个人修改教后反思:第九课时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学习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图片学习过程一、 导入: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

17、识一些计算工具。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二、新授:(一)认识算盘:1、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

18、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略)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

19、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3、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请你在算盘上表示出19(学生动手)同样,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拨珠时,要按照数位从高位拨起。例如(边说变操作)10、325、4709、4、练习:老师说数,请你拨,比比谁拨的快2468

20、 6890 5632 768903456 7894 20948 23098(二)计算器的认识1、 导入:刚才介绍的我国古代的一些计算方法和工具的使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工具了。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2、 介绍功能键: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自主学习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3、 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4、利用计算器计算 (

21、1)386+179 825-138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2639 3128 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5、练习用计算器计算637842 365734 327180492三、巩固练习:1、 用计算器计算3849+29563 739254 24010-18925 297756919638974 1572639 51000-29814 25488236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99991=9999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四、小结:计

22、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五、作业: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去买一次东西。你帮助算一算应付的钱。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 386+179 825-138Off关闭键 2639 3128 个人修改教后反思:第十课时课题“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

23、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学习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具准备纸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

24、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4、 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 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三、小节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个人修改教后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