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1.18KB ,
资源ID:36086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086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王会仍医案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王会仍医案集.docx

1、王会仍医案集王 会 仍 医 案 王会仍主任中医师, 1938年7月出生,幼时随父母移居新加坡,1954年辞别双亲归国学习。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一直在浙江省中医院工作。历任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曾被聘为中医临床与保健和现代应用药学等杂志的特邀编委。1986年应邀在新加坡中医公会及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作中医学术讲座,深受好评。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同年被指定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四十余年来,致力于临床、科研和教育事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最为擅长,对呼吸系疑难病证治疗颇富经验,对失眠、鼻炎、胆病和胃肠道等

2、疾病也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科研一向孜孜以求,70年代初就积极参加浙江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负责中药“重楼”、“侧柏叶”、“山苍子油”及“香叶醇”等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协作课题的临床验证工作。嗣后,又就中医药对肺功能的影响及“肺气虚证”与肺功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主持完成了“肺气虚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关系及其本质的研究”和“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等省自然科学基金会及省中医管理局课题的研究项目。先后撰写了肺气虚与肺功能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和参麦针对慢性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的影响等50多篇论文和综述,分别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和中国医药学报等刊物上发

3、表。近年,还参与了实用中医内科手册及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等书的编写工作,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肺系疑难病医案一、肺结节病治验 潘 ,女,44岁,已婚。 初诊: 1999年8月4日。 病史简介:反复咳嗽、咯痰、气急、胸闷3年。3年前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而清稀,伴有气急、胸闷,神倦乏力,查血ACE为66.5Iu/ml,经CT及病理证实为肺结节病,服用“强的松”7月后,肺结节曾消失。半年前病情复发,症状性质同前,血ACE又高达60 Iu/ml,服用强的松后肺结节与症状都未见明显改善,遂自停服激素。 诊查:心肺听诊无殊,面色恍白,舌淡胖,边有瘀点,苔薄,脉涩。 辨证:脾虚痰湿阻络、气虚血瘀痰凝。

4、治法: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活血软坚。 处方: 太子参30克 黄芪30克 制苍白术各10克 姜半夏10克 茯 苓 15克 川朴10克 生甘草6克 瓜蒌皮15克 桔 梗10克 丹参30克 广郁金 15克 浮海石15克 炙必甲10克 老鹳草15克 二诊:1999年8月11日。服药7剂后咳嗽、气急、胸闷有所减轻,痰量减少,大便偏烂,舌淡胖,苔薄,脉弦细。治以前方增入。 太子参30克 黄芪30克 制苍白术各10克 姜半夏10克 茯 苓 15克 川朴10克 生甘草6克 瓜蒌皮15克 桔 梗10克 丹参30克 广郁金 15克 浮海石15克 炙必甲10克 老鹳草15克 生米仁30克 灵 芝15克 煨葛根30克

5、 玫瑰花6克 以后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减,2个月后咳嗽、咳痰、气急、胸闷诸症明显减轻,坚持一直服用半年余,病情稳定,血ACE降为30 Iu/ml,肺结节病变改善显著。阐析: 结节病是一种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性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可累及多脏器,症状随受累脏器不同而异。其中,以肺结节病最为常见。肺结节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或咯血,往往伴有神倦乏力、气短、纳差等症状。胸片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有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片状阴影、Kveim氏试验阳性,SACE活性升高,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或弱阳性反应1。中医对此无特定病名,王主任根据肺结节病症状特点,认为属于“痰核

6、”、“咳嗽”、“胸痹”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为肺脾气虚或肺阴不足。肺为贮痰之器,脾为湿脏,脾虚不能健运水湿,水湿凝聚而成痰;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火灼津而成痰。两者均致痰气凝滞,痰结不散,郁结于肺,日久血运受阻而产生瘀滞,痰、气、瘀交结、壅塞而渐成结节状。 本例患者由于脾失运化,痰湿上聚于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出现咳嗽、咳痰量多、气急;痰气阻络,气机不畅,则出现胸闷;神倦乏力、面色恍白、舌淡胖为脾虚之象;舌有瘀点,脉涩,为血瘀之候。病情迁延,日久气滞、痰阻、血瘀,交结、壅塞而渐成肺结节。方以太子参、黄芪健脾益气 ;姜半夏、茯苓、苍白术、甘草、川朴健脾祛湿,理气化痰;丹参、郁金活血化瘀;必甲软坚散

7、结;加瓜蒌皮、浮海石、桔梗、老鹳草增强化痰之力。诸药相伍,以达到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活血软坚的作用,从而使肺结节的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治验周某某,男,42岁,已婚。初诊:1997年4月1日。病史简介:反复频繁咳嗽,咯痰,气急4年,咳嗽频繁,咯痰,色黄量多,动则气急,伴有鼻塞,流浊涕,曾在上海某医院就诊,经胸片、CT、肺功能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予以红霉素、激素等治疗,诸症仍反复发作不愈而无法正常上班。诊查:气促貌,心率96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散在性哮鸣音,两中、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舌偏红,有瘀点,苔薄黄腻,脉细滑。辨证:此属痰热蕴肺,毒瘀内阻

8、。治法:清肺化痰,解毒活血。 桑白皮12克 淡子芩 15克 银花30克 鱼腥草30克 七叶一枝花15克 羊 乳30克 云雾草15克 竹沥半夏12克 桔梗12克 苦杏仁10克 甘草6克 苍耳子12克 瓜蒌皮15克 广地龙15克 紫丹参18克 太子参30克 初期在运用中药的同时服用罗红霉素,二周后咳嗽、咯痰、气急等症状改善,肺部哮鸣音与湿啰音明显减轻。嗣后,在急性发作期适当并用罗力得等大环内酯类药及时尔平、阿斯美等平喘药;在缓解期,选用太子参、黄芪、麦冬、甘草、桑白皮、广地龙、仙灵脾、丹参、灵芝、半夏、杏仁、川朴等药组方进行治疗。追踪观察直径至今已4年余,肺部啰音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已能如常上班工

9、作。阐析: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于1969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山中、本间、谷本等提出,是一种不同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的独立性疾病。它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可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多数预后不良。目前国内对本病尚少报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咯痰及活动时气短,听诊时两下肺可闻及断续性湿罗音,胸片可示两肺弥漫性散在性颗粒状、结节状阴影,常伴有原灶性肺炎,胸部CT示:小叶中心性颗粒状阴影。肺功能检查FEV170%,病情进展时可伴有肺活量下降,残气量增加,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下降,后期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液检查:冷凝集效价增高164倍

10、以上。此类病人往往合并有慢性副鼻窦炎史、慢性咽喉炎史。早期咳痰色白,随着病情进展,痰量增多,并转为黄脓痰,往往易并发绿脓杆菌感染,治疗尤为棘手2。既往通常采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治疗,目前多主张应用红霉素或罗红霉素。虽然用红霉素有一定疗效,且能使病死率下降,但终究不能长期使用,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不良病人无法忍受长期服用红霉素。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当属于“喘证”范畴,主要病机在于痰热蕴肺,胶痰与热邪胶固不解,肺气壅滞,瘀浊内阻,气道阻塞。因本病痰、热、瘀、虚并存,故治疗时运用大剂量的清肺化痰解毒之品如银花、黄芩、败酱草、鱼腥草、七叶一枝花、羊乳、制胆星、竹沥半夏等,以使热毒清,痰热解,清除慢性气道炎症

11、,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在运用足量的清肺化痰解毒之剂的同时适当加入广地龙、当归、太子参等益气活血之品,使血液、津液运行通畅,从而痰无所依附,达到瘀去痰消目的。本病临床控制后,按中医“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继投以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瘀方药扶正固本,目的在于“正气内存”以抵抗病邪再犯,故疗效颇为理想。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验案 匡某,女,61岁, 12月20日初诊, 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气急8年,加重伴痰血1周”而来就诊。曾于06年10月30日在上海仁济医院住院治疗,查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囊性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可能,肺功能示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副鼻窦CT示双

12、侧副鼻窦炎。经纤支镜行肺泡灌洗、痰学、血气、血清冷凝集试验等一系列检查,诊断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予以来立信联合阿奇霉素等治疗,稍好转出院。近因咳嗽,咳痰等症状仍反复发作,痰黄稍粘稠,气急,舌色暗红,苔淡黄稍厚腻,脉细滑。方拟清肺通窍,化痰止咳,佐以活血化瘀。方: 南北沙参各15g 杏仁10g 浙贝20g 甘草6g 桑白皮15g地骨皮15g 仙鹤草30g 佛耳草15g 肺形草15g 黄芩12g鱼腥草30g 蚤休12g 野荞麦根30g 白茅根30g 炙麻黄6g辛夷10g 苍耳子10g 茜草12g 七剂阐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可导致严重

13、呼吸功能障碍。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本病在祖国医学当属于“喘证”范畴,主要病机在于痰热蕴肺,肺气失宣,气机不利所致。王主任用药重在清肺化痰,喜用鱼腥草、野荞麦根、浙贝、桑白皮、佛耳草、肺形草、杏仁等药,且常加用通窍和活血化瘀之品。因本病常“鼻为肺之窍”,“肺鼻同病”之说,认为治疗时若仅用清肺而不通窍,非其治也;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无以运,且久病益致血瘀,故常加用活血之品,但患者有痰血,则加活血止血之品,方能恰到好处,邪去正安。四 肺淀粉样变性病治验 封,女,47岁,已婚。初诊:1999年11月20日。病史简介:反复咳嗽、咯痰、气急、胸闷、声音嘶哑半年,曾在杭州某院就诊

14、,经CT摄片、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为肺淀粉样变性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遂减量至每日口服强的松20mg以维持,但上述症状又复加重,不能坚持工作而提前退休。诊查:呼吸稍促,口唇无紫绀,语言嘎哑,心率98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散在性干性啰音,脉弦细带数,苔薄,质红。辨证:痰热阻肺,上郁咽喉,肺气不利,宣肃失司。治法:清肺化痰,降气平喘,利咽开痹。炙麻黄9克 杏 仁10克 黄 芩12克 甘 草6克炙桑白皮15克 前 胡12克 竹沥半夏10克 广地龙15克浙 贝20克 蝉 衣9克 木蝴蝶9克 炙苏子12克鱼腥草30克 七叶一枝花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鲜石斛30克

15、 1周后复诊,咳嗽、气急稍平,痰量减少,声音嘎哑改善,听诊肺部仍有少量干啰音,再以上方去鲜石斛、前胡,加南北沙参各15克、瓜蒌仁15克,继服半月后,咳嗽、气急、胸闷、声嘶诸症渐趋平缓,听诊肺部干啰音消失。2月后改以炙麻黄6克、黄芩12克 、杏仁10克、浙贝15克、甘草6克、炙桑白皮15克、蝉衣9克、木蝴蝶9克、南北沙参各15克、麦冬12克、太子参2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野荞麦30克为主标本兼治。追踪观察至今,除其间偶有发作外,咳嗽、气急、嘎哑症状明显减轻外,CT摄片复查,病变基本稳定,强的松已减至5mg/日。阐析: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疾病,

16、因纤维丝样糖蛋白在细胞外沉积所致,可累及各实质脏器而引起功能障碍。一般而言,肺淀粉样变性非常罕见,其临床症状,轻则咳嗽、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声音嘎哑;重则可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甚则因咯血而致死3。本病病因不明,推测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生前常难确诊,且预后较差。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采用CT、MRI及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组织活检,使其确诊成为可能。在治疗上,除应用激素、马法兰、秋水仙碱及二甲亚枫有助于改善症状外,尚无特效药物。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咳喘”、“咯血”、“失音”及“胸痹”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郁久化热,滞留肺络,结于咽喉,致使气道失畅,吐故纳新受阻,

17、故出现咳而气急;热郁喉道,损伤津液,咽喉失润,故声音嘎哑不扬,方中麻黄、杏仁、甘草、桑白皮、浙贝、半夏、广地龙、苏子、黄芩等清肺化痰,降气平喘;蝉衣、木蝴蝶、鲜石斛生津润喉、开音通滞;复加七叶一枝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不仅能清肺除邪,还能发挥止咳、平喘、利咽等作用。病情稳定之后,则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酌加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的药物,冀以达到满意的效果。2、体会 肺结节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淀粉样变性等均属于呼吸系统较为少见的、疑难的疾病,中医有关这方面资料记载极少。王主任根据长期从事肺系疾病的防治积累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疗这类疑难疾病,首先必须将现代医学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

18、辨病有机结合起来,以使中医的辨证辨病治疗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在辨证治疗时十分推崇截治,采用果断的措施,运用强有力的方药,直捣病巢,以尽快拦截病邪,阻止疾病的恶化。同时,强调中西医优化选择,如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感染加重时,及时应用罗红霉素等,力争尽快控制病情,同时加强中医药清肺、解毒、豁痰治疗力度,为尽早撤除抗生素等作好准备,缓解期重视益气补肾、活血化瘀等方法,扶正固本祛邪,以减少发作。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中药不仅有助于提高疗效,而且对减少激素用量甚至摆脱激素的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例一肺结节病患者,近2年一直未服激素,单纯予以健脾化痰、益气活血中药治疗,而病情稳定;例三肺淀粉

19、样变性患者经中药清泄痰热、降气平喘、开音通滞、养阴活血、消癥散结等治疗,诸症减轻,强的松用量业已减至5mg/日。由此可见,中医药在肺系疑难病的治疗中,其优势颇令人注目。五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验案 张,男,2岁。初诊:2001年7月6日。 病史简介:反复咳嗽、血痰伴气急、贫血4月余。患者经常出汗,用中药止汗后又易引起发热。病后在浙江省级某医院就诊,经胸片、胃液和痰液检查,在痰和胃液中检出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而被确诊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2月余,咳嗽、血痰、气急等症状虽有减轻,但未完全消失,血检血色素7.8g/L。 诊查:精神稍软,满月脸,贫血貌。听诊:心率106次

20、/分,律齐;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脉弦细略数,苔薄白,质稍淡;面色欠华。 辨证:肺虚痰滞,郁而化热,伤阴灼液,清肃失司。 治法: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佐以凉血止血。 处方: 南北沙参各10克 杏仁5克 浙贝6克 甘草3克 桑白皮6克 太子参10克 绞股兰10克 黄芩5克 鱼腥草12克 麻黄根5克 七叶一枝花6克 仙鹤草10克 白茅根12克 知母5克 黄柏5克 以上述方药为基础,稍为增减,经治疗一月后,咳嗽、血痰、气急诸症均明显减轻,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阐析: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于1919年由Ceelen氏首先报道,由于反复肺内出血而至贫血,最后多死于全身衰竭,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患

21、者绝大多数为7岁以内的小儿,成人发病极为少见,且多呈慢性过程。本病病因不明,有人推测本病可能为牛奶过敏,但也有认为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在治疗上,至今为止,尚缺乏有效药物,只能依赖激素及对症治疗,且预后较差,平均寿命仅2.6年1。根据其出现的咳嗽、血痰、气急、衰弱及贫血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可归属于中医“咳嗽”、“虚劳”、“咯血”、“哮证”、“喘证”等范畴。本例患儿应用益气养阴、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类药进行组方予以治疗,通过“标本兼治”以期达到控制病情及减轻激素的副作用,从而逐渐撤离激素或使激素减量。据近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2-3表明,绞股兰、知母、黄柏等药均具有减轻激素用量、逐渐摆脱对激素的依赖的良好

22、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绞股兰,不仅富含人参皂甙,而且还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及病后的康复作用很有裨益。由于本例患儿激素治疗后已有柯兴氏综合征的表现,因此方中选用绞股兰、知母、黄柏,重点在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激素的副反应及逐步脱离对激素的依赖。肺系常见病医案咳嗽验案一、患者 李某某 女 25岁 1997年11月14日初诊,咳嗽、咽部如有痰阻三月。三月前因家庭纠纷情志不畅后,时有咳嗽气逆,咽部如有痰阻塞感,咯之不出,咳之不畅,胸胁胀痛,脘腹不适,有时呕恶。舌淡红,苔薄,脉弦。治予疏肝解郁,和胃止咳。方以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

23、旋覆花包9克 代赭石先入15克 姜半夏10克 川朴10克苏叶梗各12克 醋柴胡6克 茯苓15克 生姜2片广郁金15克 制香附15克 瓜蒌皮15克 佛手柑9克 杭白芍15克 生甘草6克柒剂服药后患者咳嗽气逆顿减,咽喉部堵塞感明显减轻,胸胁、脘腹转舒,呕恶除,舌淡红,苔薄,脉弦,前方奏效,治守原意,继进七剂后,诸症悉除。阐析:患者因家庭纠纷,心情不畅,肝郁气滞,肝逆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气逆;经络之气上逆结于咽喉,则咽喉部如有痰阻,咯之不出,咳之不畅;肝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脘腹不适,时有呕恶;肝之络脉布于两胁,肝气郁滞,则胸胁胀痛。故病机关键在于肝郁气逆,运用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疏肝解郁,和胃

24、降逆,咳逆自止。二、 患者, 陈某,女,34岁, 2005年11月21日初诊。反复咳嗽半年余,痰少,喉痒,鼻塞,稍气急,无咳血,听诊两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粗。抗生素治疗一周未见明显效果。初诊时自诉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舌红苔少,脉细数,拟益气养阴、降气化痰佐以润肠通便法。方:麻黄6g 杏仁10g 甘草5g 浙贝15g川朴10g 桔梗10g 前胡15g 北沙参15g黄芩12g 太子参15g 蝉衣9g 地肤子12g、野荞麦根30g 大青叶15g 辛夷10g 米仁30g郁李仁12g 火麻仁9g。柒剂服药后,患者咳嗽症状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大便已一日一行。去掉郁李仁、火麻仁、

25、野荞麦根、大青叶,加用瓜蒌、蒲公英、忍冬藤,再服柒剂后病情好转。以后患者继续服用中药两月,病情基本稳定。阐析: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恶燥,而久咳极易损伤肺阴,耗伤肺气,治节失职。本例中,患者反复咳嗽半年余,肺之气阴已伤,故治疗上在降气化痰的同时佐以益气养阴;又“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正常,则可使肺气肃降有序,故王师临证时对于咳嗽伴有大便干结者不忘保持腑气通畅。三、葛某, 女,54岁,2003年11月20日初诊。咽痒咳嗽6月余,以干咳为主,咽痒,痰少,严重时,偶见痰中夹有血丝,神疲自汗。外院胸部X片,CT片,肺功能均无殊。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拟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处方:杏仁10g 枇杷叶15

26、g 甘草5g 黄芩12g 麻黄根6g 紫菀15g 太子参15g 桑白皮15g 野荞麦根30g 三叶青12g 蝉衣9g 射干6g 虎杖根20g 鲜芦根30g 浮小麦30g 北沙参15g 茜草12g 柒剂服药一周后,咳嗽好转,已无痰血,自汗亦善。上方去茜草,桑白皮,加用石斛30g、冬桑叶12g再进七剂,病情明显好转,服用中药月余,病情基本稳定。阐析:王主任认为慢性咳嗽虽然病因多样,但其本质多为气道慢性炎症,故王师在临床施治时常加用清热解毒之品以抗炎;为防苦寒败胃,在选用化痰止咳药时,常可酌用甘寒润肺之品;同时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恶燥,而久咳又极易损伤肺阴,耗伤肺气,治节失职,故需益肺气养肺阴;

27、再者,久病入络,加用活血药亦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本方的虎杖,除具有解毒外,还有化瘀之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验案 一、陈 ,男,75岁,已婚。 初诊: 1997年4月2日。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三十余年,气急十年,加重一月。患者三十多年来反复咳嗽、咯痰,气候骤变与冬春季节易发,近十年动则气急,胸闷。肺功能检查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伴肺气肿。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月前咳嗽、咯痰加重,痰白而粘,咯之不畅,伴有胸闷、气急、气短,神倦乏力。 诊查:气促貌,舌偏红,边有瘀点,苔薄腻,脉弦滑。 辨证:此属痰热壅肺,气虚血瘀。 治法:清肺化痰,宽胸平喘,兼以益气活血。 处方:桑白皮12克 淡子芩12

28、克 苦杏仁10克 生甘草6克桔 梗10克 制半夏10克 全瓜蒌15克 炙薤白10克浮海石12克 广地龙15克 仙灵脾10克 佛耳草15克 七叶一枝花15克 太子参15克 全当归15克 柒剂 服药七剂后,咳嗽、咯痰减轻, 气急、胸闷渐平,脉苔同前,再守原意,调理一月后,患者胸宇舒畅,气急、咳嗽诸症明显减轻。阐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属于“肺胀”、“喘证” 等范畴,以伏痰内留、肺气壅塞为基础,进而气虚血瘀,胸阳被痰浊、血瘀而阻, 历久积渐而成。王主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胸满闷塞,系由痰浊阻塞肺络,上焦清阳失旷,肺气壅滞,气机痹阻而致,颇似胸痹之证,故治疗时在清化痰热基础上加上半夏瓜蒌薤

29、白汤以通阳泄浊,展气豁痰,效果更令人鼓舞。另外,本病还存在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治疗时当酌加益气活血之品如太子参、当归、丹参等,以鼓舞正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二、蔡某,男,76岁,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秋冬季易作。近因食道癌术后三月余,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痰多粘稠,动则气急较甚,时感胸闷,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胃纳尚可,大便溏薄。B超示中度腹水,舌暗红,苔薄稍腻,脉弦细。此属咳喘日久,脾虚气滞,湿滞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治拟健脾利湿,宣肺化痰,。方: 猪茯苓各15g 炒白术12g 车前草20g 炙桂枝6g 泽泻15g 平地木30g 黄芪30g 太子参20g 野荞麦根30g 虎杖20g 生米仁

30、30g 白花蛇舌草30g 绞股兰15g 杏仁10g 川朴10g 大腹皮15g 炙桑白皮15g 当归15g 阐析:患者因咳喘日久,久病易亏耗正气,再因食道癌术后,则更易致脾虚血亏,血不运行而致气滞,湿滞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而出现咳嗽、咳痰、气急并伴有腹胀、尿少、便溏、腹水诸症。王主任在治疗上采用五苓散为主方,合用大腹皮、米仁、川朴、平地木等,以健脾利湿、宣肺化痰,故药到病除。三、刘某,男,72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每于秋冬受凉而发作。近日,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气急发作并加重,胸片示支气管病变。刻下:咳嗽,以夜间为剧,咳白色粘痰,量少,难咳出,咽痒,动则气急,胸满,胃纳尚可,大便偏

31、干,舌色红,苔根黄厚腐腻,中前少苔,脉滑。治拟清肺化痰,降逆平喘。加重1月余前来就诊。近10余年症状加重,每年持续30余天左右,并逐渐出现动则气急,南北沙参各15g 杏仁10g 浙贝20g 甘草5g 桑白皮15g 炙枇杷叶15g 前胡15g 炙苏子15g 野荞麦根30g 鱼腥草30g佛耳草30g 蝉衣6g 太子参15g 当归12g 白芥子6g 莱菔子12g 黄芩12g 瓜蒌皮15g 虎杖根20g 七剂阐析:本案在祖国医学上归属与肺胀,痰饮等范畴。本例因外感诱发,而致痰浊蕴肺,郁而化热,清肃失司所致。王主任常选桑白皮汤、三子养亲汤及苏子降气汤加减治之,药如麻黄宣肺平喘,黄芩桑白皮清泄肺中郁热,杏

32、仁、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前胡等化痰降气平喘;鱼腥草、野荞麦根、虎杖根、瓜蒌皮、浙贝等清热滑痰利肺,使痰热清、气逆平,粘痰化而诸症获愈。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感染验案陈某,女,76岁,患者反复咳嗽咳痰三十余年,胸闷气急五年,每遇气候变化或者季节交替诱发。半月前感冒后反复咳嗽, 自觉喉间有痰,痰多色黄,咳而不爽,稍事活动后气急明显,呼吸困难,伴胸闷心悸,腹部胀痛,自觉有气,大便难,夜寐欠安,纳差神疲。肺部听诊呼吸音粗,两下肺可及干罗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胸部X线示:两下肺部感染,肺气肿。痰热蕴肺,气虚血瘀。治拟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杏仁12g 浙贝20g 太子参15g 炙桑白皮15g 甘草6g 六神曲15g 元胡12g 八月札12g生白芍12g 桑叶20g 前胡12g 合欢皮20g 野荞麦根30g 蛇舌草30g 竹茹12g 生米仁30g 柏子15g 火麻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