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3.13KB ,
资源ID:36045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6045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床技能I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床技能I教学大纲.docx

1、临床技能I教学大纲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linical Basic Skills and Diagnosing-Treating Technology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学方向总 学 时:28,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选用教材: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一、课程简介 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以诊断学为基础,阐述诊治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把对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的实践教学

2、,使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治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治依据,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一步奠定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在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模拟临床环境,强化锻炼实践技能,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入临床实习前及以后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奠定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二、教学方式与方法在临床基本技能与

3、诊疗技术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对相关实验内容的系统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结合录像教学等方法,尽可能地使学生模拟临床环境,强化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相关课程及相关知识点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是使学生由内科学、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学习走向临床实践的枢纽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加深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入临床实习前及以后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奠定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四、教学内容概述本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教学大纲

4、是以赣南医学院自编的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2009年度第一版教材为依据编写。以四诊操作、头颈部检查、肺部及胸部检查、心脏及心血管检查、腹部检查、头颈部及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室诊断为实验课堂讲授内容,其他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实验一 一般检查(四诊操作)(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2. 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 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四诊检查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淋巴结检查的方法;了解皮肤检查的方法,

5、皮肤、淋巴结检查的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重点讲授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1.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方法。2. 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3. 生命征: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4. 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5. 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等体征的辨认及临床意义。6. 浅表淋巴结的分布、检查方法与顺序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四)实

6、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学生课前预习四诊操作技术的知识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在老师讲解和示教指导下,利用模具进行操作后,分小组进行互动操作并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课后写出操作实验总结报告。(五)思考题 1. 皮肤的检查内容及蜘蛛痣的临床意义。2. 淋巴结的分布,检查方法及内容,局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二 肺部及胸部检查(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胸廓及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2. 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能分析其临床意义。3. 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

7、乳房的检查方法。4. 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胸部检查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掌握胸廓及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能分析其临床意义。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乳房的检查方法。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三)实验内容1. 胸部常见的骨骼标志、体表标线及分区的意义。2. 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正常及病态胸廓的外形改变;乳房的检查方法。3. 肺和胸膜检查。(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的

8、检查方法,产生机制。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3).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或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分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肺界(包括肺上、下界)、肺下界移动范围的叩诊法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4).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及其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正常听诊区域。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啰音: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语

9、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5).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胸部检查操作技术的知识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具或电视进行课堂讲授,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利用模具进行操作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通过临床实践操作认识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通过示教及临床实践操作后,写出胸部疾病的体格检查记录。(五)思考题1间接叩诊时应注意哪几项要点 ? 2肺部叩诊时出现鼓音、过清音、浊音、实音的临床意义 ? 3干湿性罗音的产生机理与区别?4支气管呼吸音的正常分布。5胸腔积液的肺部

10、体征?(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三 心脏及心血管脏检查(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心脏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和体征,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2. 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3. 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4.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要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5. 了解血管视、触、听检查方法。掌握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6. 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周围血管征。7. 了解循

11、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胸部检查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掌握视诊、触诊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心界叩诊的方法和正常心浊音界,熟悉心浊音界的组成,了解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听诊的内容,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熟悉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熟悉心音改变、额外心音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掌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通过掌握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的检查,熟悉水冲脉及

12、奇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血管杂音及枪击音的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 心脏(1).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2). 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发生机制、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3).叩诊:心脏叩诊方法及叩诊顺序。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其各部分的组成。正常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4).听诊: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听诊顺序。心率与心律。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要点。 心音的变化: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

13、义。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5).额外心音:舒张期额外音(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等)、收缩期额外音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6).心脏杂音: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分析杂音的要点:最响部位、传导方向、杂音出现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性质、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和形态,以及体位、呼吸、运动对杂音的影响。杂音的临床意义: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7).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2. 血管(1).脉搏:脉率及脉律。(2).脉搏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3).脉波:正常脉波、水冲脉、奇脉、交替脉。(4).血

14、压:测量方法、血压标准、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5).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3. 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胸部检查操作技术的知识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具或电视进行课堂讲授,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利用模具进行操作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通过临床实践操作认识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通过示教及临床实践操作后,写出心脏疾病的体格检查记录。(五)思考题1. 简述心脏叩诊的基本方法?2. 心脏听诊

15、的内容?3. 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及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4. 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及听诊要点?5. 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理、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6. 简述周围血管征内容及临床意义?7. 血压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分类?(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四 腹部检查(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了解腹部体表标志、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2. 以肝、脾触诊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的叩诊为重点、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的方法。3. 熟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二)基

16、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腹部检查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以肝、脾触诊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的叩诊为重点、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的方法,熟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 腹部检查:(1).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2).触诊:.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深部触诊(深压、滑动、双手、冲击触诊).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扩张性搏动、肝震颤)、脾、胆囊(Murphy征阳性)、肾及腹部肿块等的触诊

17、。(3).叩诊:.肝、脾的叩诊及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4).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3.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腹部肿块等。(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腹部检查操作技术的知识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后,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模具进行操作后,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通过临床实践操作及电视录像,观察认识腹部异常体征的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对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组讨论。通过示教及临床实践操作后,写出腹部疾病的体格检查记录。(五)思考题1. 试述肝脏触诊的方法,如果触到肝脏要注意哪些?2. 何谓墨菲(M

18、urphy)征?有何临床意义?3. 脾脏肿大如何分度?如何测量?脾肿大有何临床意义?(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五 头颈部及神经系统检查(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2. 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3. 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 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头、颈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掌握头、颈部检查的内容和基本方法;了解头、

19、颈部体征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颅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和脑膜剌激征的检查内容。掌握肌力、肌张力、痛觉、触觉、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剌激征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 头颅外形的一般检查。2. 眼、耳、鼻检查。3. 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舌、咽、扁桃体、颚、喉等内容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 颈部检查:颈部外形、姿势与运动、皮肤与包块的检查;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及其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5. 简要讲授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6. 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及其变

20、化临床意义。(1).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2).深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霍夫曼(Hoffmann)征、髌阵挛及踝阵挛。(3).病理反射:. 锥体束征:巴宾斯基(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登(Gordon)征。.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匿格(Kernig)征、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头颈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操作技术的知识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后,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模具进行操作后,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通

21、过临床实践操作及电视录像,观察认识头颈部和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的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对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组讨论。通过示教及临床实践操作后,写出头颈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的体格检查记录。(五)思考题1正常头发、头皮、头颅的状态,头颅大小异常或畸形的典型体征,眼、耳、鼻、口检查的内容,瞳孔对光反射、集合反射的定义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鼻翼扇动的定义,扁桃体增大的分度方法。2颈前三角、颈后三角的组成,颈部的正常运动以及运动障碍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3颈部皮肤检查的内容,包块触诊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4颈管静脉怒张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正常人颈部血管搏动的定义及异常状态的临床意义。5甲状腺肿大分度方法、

22、气管检查的方法及其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6. 肌力如何分级?7. 感觉障碍分几种?各如何检查?8. 共济运动检查包括哪些?各如何检查?9.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10.什么是病理反射,常见的有哪些,如何检查?11.常用的浅反射检查有哪些,出现异常的临床意义?(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六 体格检查(录像)(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通过体格检查录像结合要点讲授,加深掌握全身各部位或系统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点。2. 通过体格检查录像结合要点讲授,加深熟悉各系统阳性体征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

23、其四诊操作要点。(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 通过录像结合讲解点评各系统检查的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采用综合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加深掌握全身各部位或系统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点,正确掌握其四诊操作要点,进一步熟悉各系统阳性体征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观看录像,同时讲解点评:1. 全身一般状况及四诊操作检查。2. 头颈部检查。3. 肺部及胸部检查。4. 心脏及心血管检查。5. 腹部检查。6.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温习全身体格检查操作技术的知识要点,课程教学中通过录像结合讲解点评后,使学生加深掌握全身各部位或系统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点,正确掌握其

24、四诊操作要点,进一步熟悉各系统阳性体征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并对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组讨论。课后写出完整的全身体格检查记录。(五)思考题1全身体格检查的病历书写标准。(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七 血液化验(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参考值及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2.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3. 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沉测定,掌握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 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操作模式,先扼要讲解血液化验的基础

25、理论知识要点,介绍仪器使用方法后进行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的方法,正常参考值,各种白细胞的正常形态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三个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在贫血形态学分类与鉴别中的应用,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意义;掌握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和魏氏法血沉测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临床意义;了解电阻型血细胞分析仪的操作方法,结果分析与报告以及分析参数的主要临床应用。(三)实验内容1. 红细胞计数:(1).参考值及生理变化。(2).红细胞病理性增加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2. 血红蛋白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

26、. 血细胞压积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4.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5. 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6.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1).参考值,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2).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7.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1).参考值及生理变化。(2).各类白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右移改变的临床意义。(4).类白血病反应。8.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血液化验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先扼要讲解血液化验的基础理论知识要点,介绍仪器使用方法后进行

27、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推血膜及染色的示范操作,再由学生分小组互相练习(可用抗凝进行操作)。在老师示教指导下识别显微镜下正常及异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正常及病理白细胞的形态,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等。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和异常形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通过示教及临床实践操作后,写出血液检验报告。(五)思考题1. 白细胞的正常参考值及病理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2. 贫血形态学分类的临床意义?3.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八 骨髓细胞学检测(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了

28、解骨髓细胞学检测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和送检要求;2. 了解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 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操作模式,先扼要讲解骨髓细胞学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要点及临床意义,认识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衍变的一般规律。介绍检测基本方法和认识骨髓细胞学形态后进行示范操作,显微镜示教观察正常和异常的骨髓涂片,认识粒、红两系统细胞的幼稚阶段,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增生活跃于增生低下的骨髓象和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并结合病案进行讨论。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衍变的一般规律,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

29、和网状细胞的正常形态以及正常骨髓像,熟悉骨髓像检查的临床意义,了解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及骨髓像特点。(三)实验内容1.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临床意义。2.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3. 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的正常形态4. 正常骨髓象及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增生极度活跃、明显活跃、活跃、减低、明显减低)。5. 简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骨髓细胞学检测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要点,实验课程教学中先

30、扼要讲解骨髓细胞学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要点,介绍检测基本方法和认识骨髓细胞学形态后进行示范操作,再由学生分小组互相练习。在老师示教指导下识别显微镜下正常及异常骨髓象形态。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和异常形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通过示教及临床实践操作后,写出骨髓细胞学检测报告。(五)思考题1. 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衍变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六)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1.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主编朱祖余、杨心华、黄林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度第一版。实验九 尿液化验和大便常规(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尿液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2. 掌握粪便检测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3. 掌握粪便隐血试验检测的

31、临床意义。(二)基本理论,实验类型、实验目的 通过演示性教学讲解结合示教操作模式,先扼要讲解尿液检测和粪便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要点及临床意义,重点讲授尿液检查的正常所见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粪便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介绍检测基本方法和认识相关细胞学形态后进行示范操作,配合教具、标本进行尿内有形成分的教学。在教师示范下作正常人及病人的尿液检查、尿浓缩稀释试验,由尿液自动分析仪测尿标本。最后分组进行粪便检查及隐血试验。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尿液检测和粪便检测的步骤、方法、内容及其临床意义。(三)实验内容1. 尿液检测(1).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2).尿液检测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反应、。. 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与尿胆原。. 显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