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7.08KB ,
资源ID:35979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979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叶朗著《美在意象》读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叶朗著《美在意象》读书笔记.docx

1、叶朗著美在意象读书笔记叶朗著美在意象读书笔记叶朗著.美在意象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卷面语: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朱光潜);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2, 目录:什么是美学;社美活动(美是什么;美感的分析;美和美感的社会性);审美领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审美范畴(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空灵)美育人生(美育;人生境界)3,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试,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4,宗白华:美乃是人的心灵与世界的沟通,是万象在人的自由自在的

2、感觉里表现而已,是情景交融而创造的一个独特的宇宙,一个现实人生的意味、情趣和价值的虚灵的世界,是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的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P605,审美意象主要有以下的特征:P61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交融的世界。审美意象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存在,而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意象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物一体的生活世界。如所存而显之。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6,西方的生活世界有三个层面的描述:柏拉图“理念世界” ,康德“物自体”,基

3、督教“彼岸世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万物一体的世界,是充满了意味和情趣的世界.”P777,我们对于某种事物见的次数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但是我们一旦丢开这种“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即丢开从实用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例如破墙角伸出来的一枝花,或是林间一片阴影,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惊讶它的美妙。P1028,云淡风轻近午天,伴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P1039,什么是移情作用?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

4、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移情作用就是在审美观照时由物我两忘进入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聚精会神的观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有时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相回还震荡,全赖移情P107.10,审美活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意象。移情作用的核心就是意象的生成,所以移情作用是一种美感活动。P11111,触觉比语言和情感交流要强烈十倍。没有哪一种感觉能像触觉那样让人兴奋。海伦凯勒曾说:我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人仅仅通过触摸就发现了成百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枝,搜寻叶芽,这大自然冬眠后苏醒后的第一个征兆。我感受

5、花朵令人愉快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她惊人的盘绕结果,为我揭示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如果我非常幸运,偶尔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颗小树上时,会感觉到一只小鸟高歌时快乐的震颤。季节变换的华丽场面是一步激动人心的永无止境的戏剧,它的情节从我的手指尖上涌流而过。P11712,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及极乐的体验的概括。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她的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餐,太阳光照进屋里,孩子们穿戴整齐又干净,边吃着饭边喋喋不休地说着话。她丈夫和孩子们随便说笑。这位母亲看着她的丈夫和孩子们,突然陶醉于他们的美,自己对他们的巨大的爱,陶醉于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一

6、种高峰体验。P12113,高峰体验的特征: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与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再是手段体验。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确证的时刻,有着自己的价值;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这种欢悦具有一种遍及宇宙或超凡的性质,一种丰富充裕的、漫衍四溢的性质。P122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俗感怀。经历高峰体验后的普遍后果是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犹如信徒对上帝,以及普遍人对命运、对自然、对于人类、对于过去、对于父母、对于世界、对于

7、曾有助他获得奇迹的所有一切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常常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它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P12314,美感是一种超理性的的精神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精神活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过:世间一切美的事物都不过是上帝“活的光辉”的反映,审美使人超越有限事物的美,进而窥见上帝的绝对美。中世纪基督教的思想家都强调美感的神圣性。P13315,杨振宁:一个科学家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当他看到,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我

8、想应该描述的方法是,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很接近的。美感有不同的层次。最大量的是对生活中一个具体事物的美感。比这高一层的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人生感、历史感。最高一层是对宇宙的无限整体与绝对美的感受,我们称之为宇宙感。P13516,章节小结: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美感不是“主客二分”的关系,不是把人与世界万物看成彼此外在的、对象性的关系。美感是“天人合一”即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是把人与世界万物看成是内在的、非对象性的、相融通的关系。美感不是通过思维去把握外物或实体的本质与规律,以求得

9、逻辑的“真”,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经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的世界,从而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存在的“真”。P146-P147第三章:美感与社会性1,任何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因而他的审美意识必然受到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教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是美和美感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意蕴的一个原因。所以美是历史的范畴,没有永恒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就将会有它自己的美、新的美,谁也不会有所抱怨的。”P149

10、-1502,“阿提卡”趣味:阿提卡是希腊一个地区,首都就是雅典,讲究细微的差别,轻松的风趣,不着痕迹的讽刺,朴素的风格,流畅的议论,典雅的论据。P1513,希腊人气质:正是希腊的天然景色,形成了希腊人那种欢乐和活泼的本性,并使人陶醉于追求强烈的、生动的快感。希腊人的这种气质,表现为荷马史诗和柏拉图对话录中那种恬静的喜悦。希腊人的这种气质,也表现为普遍希腊人生活中的那种美感:晚上在园中散步,听着蝉鸣,坐在月下吹笛;或者摘一株美丽的植物,整天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晚上睡觉时小心地放在一旁,第二天再拿着欣赏;或者上山喝泉水,随身带着一块小面包,一条鱼,一瓶酒,一边喝一边唱;或者在公众节日拿着藤萝和树叶

11、编成的棍子整天跳舞,跟驯服的山羊玩儿。希腊人的这种气质,使他们把人生看作行乐。“最严肃的思想与制度,在希腊人手里也会变成愉快的东西;他的神明就是快乐而长生的神明。希腊人心目中的天国,便是阳光普照之下的永远不散的宴席;最美的生活就是和神的生活最接近的生活。宗教仪式无非是一顿快乐的酒席,让天上的神明饮酒食肉,吃得称心满意。最隆重的赛会是上演歌剧。悲剧、喜剧、舞蹈、体育表演,都是敬神仪式的一部分。他们从来不想到为了敬神需要苦修、守斋、战战兢兢地祷告,伏在地上忏悔罪过;他们只想与神同乐,给神看最美的裸体,为了神而装点城邦,用艺术和诗歌创造辉煌的作品,使人暂时脱胎换骨,与神明并肩。希腊人的人生是审美的人

12、生。P1524,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而这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又必然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貌。P1535, 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17-18世纪;近代6,社会文化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整个社会,集中体现为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它体现了一个时期社会上多数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劲射家园。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P175第十五章:认识境界1,境界的含义:境界乃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会体制下、以至在某些个人

13、的具体遭遇下所长期沉积、铸造起来的一种生活心态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说,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联的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东西又指引着一个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其爱好的风格。一个人的行为选择是自由的-自我决定的,但又是受他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模式即境界所指引的。P4702,当然,境界的这种指引作用往往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有某种境界的人,几乎必然有某一种的言行举止,而他自己并不清楚地意识到他处于何种境界之中,但有识之士问其声而想见其为人,即是说,能从言行中判断他有什么样的境界。甚至一个人的服装也往往能显露出他的境界,显露出他所内在化的各种客观的社会历史结构和意义。”“社会历史是一个无情的大舞台,它让具

14、有各种境界的角色在意识不到自己境界的情况下自由地进行各种自具特色的表演活动,相互角逐,相互评判。”P4713,我国讲究“玄冥之境”和“与物冥合”就是要超越主客二分,要从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的局限中解放出来。P476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5.人生的三个层面:一是日常生活层面,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送往迎来,婚丧嫁娶等“俗务”;二是工作层面或者说事业层面,用一种积极的说法就是人的一辈子应该做一番事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人生的一个核心层面;三是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人生的三个层面体现一个人的

15、人生境界,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反映一个人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味。P4786,人应该追求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和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就是回到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乃是人的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与万物之间并无间隔,而是融为一体的。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满诗意的,这就是人的精神家园。P482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限隔,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世界,体验它的无限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P483创造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发挥到了极致

16、。这样的人生就充满意义和价值。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作者主要是讲很多大家都能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事业,并能够做出很多的成果和成效,这是创造人生的一个阐述,其实我觉得根据作者怎样的一个描述,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有事业和有成果的人生,而且这事业和成果来之不易。一个朱光潜在“文革”时期的例子和俄国作家格拉宁奇特的一生为例。P484-P485格拉宁说大多数人,从来不想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是以低于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而朱光潜和格拉宁都是在他们的最高极限上生活着。他们就实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创造性与自我实现是同义词,创造性与充分的人性也是同义词。P

17、586爱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充满诗意和创造,那么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审美活动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根本原因在于它使人超越主客二分的限隔,在沐浴在万物一体的阳光之下。这必然使人产生爱的心情。P488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说过:花开花落,方显生命的灿烂华年,爱华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P489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万物一体的境界中,人必然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无限整体的存在对个人存在的支持,没有它,人

18、不可能实现自我,人生也就失去意义。感受到这一点,人必然会产生感恩之情。如信徒对上帝的感恩,普通人对命运、对自然、对人类、对过去、对父母、对世界、对也曾有助于他所获得奇迹的所有一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之情常常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胸怀,表现为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他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P489-P490第十四章:美育1,针对美育的性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美育是趣味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感性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美育是美学理论和美学知识教育;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P437 第四章:自然美

19、1,西方自然美的第一个发现者是但丁,中国发现自然美是在魏晋时期,西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宗白华认为晋人以虚灵的胸襟和宇宙的深情体会自然,因而创造出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世界。P1972,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实践美学3,总结:自然美与艺术美一样,都是意象世界,都是人的创造,都真实地显现人的生活世界,就这一点说,自然美与艺术美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P207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中国古代思想家又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

20、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很多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P207第五章:社会美1,旅游文化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活动,也就是超越实用功利的心态和眼光,在精神上进到一种自由的境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比如我国一些边远的山村,当地的民众习惯于用直接的功利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感受到的是单调、闭塞,可是外面来的旅游者一旦看到这种“陌生化”的景象,会万分欣喜,他们赞美这里的简朴、古老、宁静、自然的山村风光,甚至会说:“要是一辈子生活在这里,有多好啊!”但是真正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当地

21、民众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却有种种怨言。P249第六章:艺术美1,艺术本体的四种看法: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和惯例说。P2542,艺术的本体是什么?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P2553,艺术与美的关系问题:艺术除了美的研究之外,还要关注知识,技术,物质载体,经济,政治等层面的东西。美学只限于研究艺术的审美层面。P2594,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材料曾,形式层,意蕴层。P270-P286 5,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

22、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P2896,我们一般都是在艺术美的领域里谈意境,实际上,意境作为审美意象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限于出现在艺术美的领域,它也可以出现在自然美的领域和社会美的领域。P293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望远,在自然美的欣赏中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自己对人生、历史、宇宙的哲理性的感悟。P294第三编:审美的范畴第九章:优美与崇高1,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意象的“大风格”。而审美范畴则是这种“大风格”的概括和结晶。“优美”就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而“崇高

23、”则概括了继承希伯莱文化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以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P3452,在中国文化史上,受儒、道、释三家影响,也发育了若干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审美意象群,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态,从而结晶成独特的审美范畴。“沉郁”概括了以儒家文化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飘逸”概括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空灵”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P3463,在希伯莱文化中,崇高成为神圣的献身与救赎。因为希伯莱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受难的历史,面对无边无际的受难历史,希伯莱人把求生的欲望、幸福的幻想,炽热的情绪,转化为对万能之主耶和华的

24、信仰。圣母玛丽亚和耶稣基督。P351耶稣与玛丽亚的救赎是为全人类的幸福,因此这种道德崇高就是人类无法达到的极限。无论是苦难的十字架还是仁爱的圣母,都令人联想到人的卑微和有罪。P352这时期崇高的典型代表就是哥特式的建筑物4,18世纪-19世纪,崇高的典型表现为诗和音乐,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如贝多芬的音乐,他把电闪雷鸣的激情,自由奔放的向往,把超越一切、拥抱自然的宇宙意识化为荡气回肠的音乐织体,化为气贯长虹、摄人心魄的交响乐,把人的精神王国引向了一个无限灿烂辉煌的崇高境界。P3355,爱是这样的一种冲动,它驱使我们永恒向前,去实现人类高尚的命运;它不断地把真正人性的东西,从我们天性中的那些粗野的世

25、俗的东西中拯救出来;它把我们燃烧着的对于精神上的完满的追求,世世代代地保持下去;同时,它又把我们内心经验深处的那种对于宗教、神圣和艺术的珍贵而又深挚的感情保持下去。的确,就是这样一种奇异的创造性的力量,把人生神圣化、理想化。P363第十章:悲剧与喜剧1,自然界是没有悲剧,因为悲剧是人的行动造成的。悲剧也是广义的美的一种,因而悲剧并不是客观的物的属性,而是审美意象,它离不开审美主体,离不开审美意识。P3692,历史名人对悲剧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他认为,悲剧的主角并不是坏人,他之所以陷入厄运,并不是做了坏事,而是犯了过失,他的行为产生了他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P37

26、0黑格尔: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就各自的立场来看,互相冲突的理想既是理想,就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代表这些理想的人物都有理由把它们实现于行动。但是就当时世界情况整体来看,某一理想的实现就要和它对立理想发生冲突,破坏它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符合理想的。这是一种成全某一方面就必牺牲其对立面的两难之境。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就他个人来看,他的牺牲好像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秩序来看,他的牺牲却是罪有应得,足以伸张“正义”的。他个人虽遭到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所以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

27、灾难和痛苦,却仍是一种“调和”或“永恒正义”的胜利。P371尼采:日神和酒神精神3,悲剧的意蕴是命运所引发的灾难。悲剧中有怜悯,无论情节多么可怕的悲剧,其中总隐含着一点柔情,总有一点使我们动心的东西,使我们为结局的灾难感到惋惜的东西。悲剧引起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并不会使人感到沮丧压抑,这是因为悲剧主人公有一种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悲剧的基本成分之一就是能够唤起我们的惊奇感和赞美心情的英雄气魄。P377总而言之,悲剧主要包括三大因素:怜悯,恐惧和振奋。怜悯是在看到命运的不公正给人带给人的痛苦而产生的同情和惋惜;恐惧是对于人们命运的不可知的力量的恐惧;振奋则是悲

28、剧人物在命运的巨石压顶时依然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所引起的震撼和鼓舞,这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P377-P378喜剧:1,喜剧体现了古人的一种时间感。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喜剧作为一个意象世界,她的意蕴的核心是时间感,是宇宙的更新,是即将死亡的东西的滑稽可笑。喜剧作为一个意象世界。P382第十一章:丑与荒诞1,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实际生活中不仅有美的、健康

29、的、阳光的东西,同时也有丑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丑”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P389这是丑的内容方面的特征。2,丑的形式方面:优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谐,丑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和谐。丑是一种审美意象,是情景的融合,它必然包含有审美主体的意识、情趣。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的或阴暗的一面,这使人震动,同时又使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这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融进“丑”的意象,因而给人一种愉悦。至于丑的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也是由于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满足感,从而带来一种愉悦。P3913,优美感与丑感是审美体验的两种对立

30、类型,从优美感向丑感的拓展,表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一个人只能鉴赏优美而没有能力鉴赏丑,那么这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就是残缺不全的。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脆弱的” 观众。这种人的审美视野太狭窄,他看不到感性世界的丰富多彩的面貌,因而也领悟不到历史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意蕴。P3924,庄子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人物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着重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而忽视外在美,人的外貌的奇丑,反而可以更有力地表现人的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德有有所长而形有所忘。P39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这样美学思想的典型。5,中国历史上关于丑的意蕴(P392-397):一是“丑”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力

31、而生成意象,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二是“丑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而生成意象,从而具有一种 “意义的丰满。”三是“丑”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意象,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四是“丑”由于发掘和显现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而生成意象,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金瓶梅为其典型,通过发掘和解剖人性的丑恶,来照亮当时整个社会的腐朽、混乱和黑暗。P397)6,荒诞:最如初的品格就是反叛。由于生活变得空虚和无意义,于是激起两种方式的反叛:一是返回自然,拒绝这个社会,在艺术上表现为对中世纪的怀念;二是返回自我,深入内心,结果发现所谓伟大灿烂的文明不过是同动物一

32、样的愿欲-“力多必”的产物,人的真正的自我不是理性,而是处于黑暗之中的深层无意识冲动。P3997,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在中国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P403第十二章:沉郁与飘逸1,沉郁:就是儒家的“仁”,也就是对人世沧桑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疾苦的深厚同情。P407在儒家哲学看来,只有仁才是人生之所以为人的存在本质,只有仁才是人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同情、人间关怀之情,是一种人类之爱,这是人类最本真最可贵也是最伟大的情感。P408-P4092,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茫感也是沉郁之美的一个特点。P4123,飘逸之美(天乐之感):一是雄浑阔大、惊心动魄的美感;二是意气风发、放达不羁、逸兴飞扬的美感;三是清新自然、天真朴素之感。P416-P419第十三章:空灵(禅宗)1,禅宗的悟讲究妙悟,主张在普通的、日常的、富有生命的感性现象中,特别是在大自然的景象中,去领悟那永恒的本体。P4212,宗白华:禅是动中的极静,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P422“空灵”的静,并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