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5.72KB ,
资源ID:35964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96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docx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三单元导学案班级_姓名_家长签名_日期_备课人:化学组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学习目标1、掌握分子的特征;理解并应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现象,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微观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点分子的定义;分子的性质;学习难点理解并应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现象一 、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4850页书)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分子有那些特征_;_;_。二、课堂探究: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呈_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

2、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呈_色;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烧杯A烧杯B现象解释4、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之间的_。三、达标检测1、( )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A、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B、水通电可分解C、湿衣服可以在太阳下晒干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均匀2、(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

3、变化3、(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4、(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首次使用毒气作战,说明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5、( )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6、( )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间有间隙

4、来解释的是A、黄豆与芝麻混合体积变小 B、水通电可分解C、湿衣服可以在太阳下晒干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均匀7、( )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8、(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 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

5、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9、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C)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10、“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材料二 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材料一说明_。

6、材料二说明_。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三单元导学案班级_姓名_家长签名_日期_备课人:化学组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2)学习目标1、掌握原子的特征;理解并应用原子的知识解释现象,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微观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点原子的定义;原子的性质;学习难点理解并应用原子知识解释现象一 .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5051页上)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原子有那些特征_;_;_。2原子是_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_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_,原子重新构成_;二达标检测:1( )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

7、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2. (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 (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4. ( )下列变化由原子重新组合引起的A.水在0时结冰 B.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C.分离液态氧和液态氮 D.水在100时沸腾产生气体5. (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

8、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分子能在分,原子不能在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在分6. ( )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7.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和 _,生成的新粒子是_和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 可再分,而_ 则不能再分。8二氧化碳是由_构成的,铁是由_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水分子是由_和_构成的;9如下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

9、分子间 。10.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_(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_,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是_,(填“物理变 化”或“化学变化”)1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2. ( )清澈的西湖水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三单元导学案班级_姓名_家长签名_日期_备课人:化学组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构成(1)学习目标

10、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学习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学习难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一 .课前先学:阅读教材P53,完成下列各题:1 原子是_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和_构成。原子核是由_、_构成(注意:氢原子核中没有_) 2 质子带_电,电子带_电,中子_。3 原子核很_,原子里有很_空间4 相对原子质量公式是_;近似等于_。二达标检测1( )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而分子可以再分 B 原子体积小,而分子体积大C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原子质量小,而

11、分子质量大2( )下列对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原子不显电性3( )除氢原子核外,其他原子核都是由A 电子和质子构成 B 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电子和中子构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4(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 B 核外电子质量 C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 核外电子数5( )原子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6( )在原子中,占有最大运动空间的粒子是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7.( )在原子里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A 质子 B

12、中子 C电子和质子 D 原子核8( )相对原子质量是A 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B 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和C 碳原子的质量 D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9. (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56g B 56kg C 9.28810-26kg D 5610( )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A 原子核 B 核外电子 C 中子 D 质子11( )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和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15 B 49 C 66 D 1641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

13、下了至少10t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油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8,核电荷数为92,质子数为A 146 B 92 C 136 D 23813. ( )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 B. 3 C. 4 D. 714核电荷数= = 。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内有12个中子,则钠原子的质子数为 。碳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其核内有6个带正电的 ,核外有6个带负电的 。(选择“分子,原子,质子,中子或电子)。15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原因是 。16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

14、原子质量氢原子1011碳原子66612氧原子88816钠原子11121123镁原子12121224通过此表,你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 (2) (3)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三单元导学案班级_姓名_家长签名_日期_备课人:化学组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构成(2)学习重点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学习难点说出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5455页书)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核外电子是_排布的,最少的有_层,最多的有_层;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时,小圈表示_;圈内的数字表示_;弧线表示_,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_;3溴元素(Br)原子

15、结构示意图为,溴原子核内有_个质子,核外有_层电子,第一层上有_个电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它属于_元素(金属或非金属);则下列元素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 二达标检测1( )元素A和B,核电荷数分别为10和18,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它们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A核外电子总数相等 B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D核内中子数相等2( )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3( )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4( )下列粒子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5( )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6、,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是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C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6( )实验室中运用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7某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它的第一层有_个电子,核电荷数为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8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则: 该粒子有_个电子层,y与该粒子的_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该粒子是原子,那么x与y的关系是 _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语文课本中的

17、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

18、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上表中12号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4)氧元素与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5)铝元素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层电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三单元导学案班级_姓名_家长签名_日期_备课人:化学组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构成(3)学习目标1建立

19、离子的概念。2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读懂一些常见原子结构示意图。3说出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学习重点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学习难点建立离子的概念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阅读课本55页)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_叫离子,_叫阳离子, _叫阴离子;2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_,表示为_3溴元素(B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溴原子核内有_个质子,核外有_层电子,第一层上有_个电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它属于_元素(金属或非金属);它容易_电子,形成_离子,符号是_;下列元素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 二达标检测1(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2( )Al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确切意

20、义是( )A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C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D3个铝离子3( )某粒子X3+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 ) A23 B26 C30 D564( )原子变成离子后,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 )A电子层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5( )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它们质子数相同 B它们核外电子数不同 C它们三者质量几乎相等 D三者都是稳定结构6( )某粒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该粒子( )A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一定是已达到稳定结构的阴离子C一定有10个质子 D以上说法都不对7

21、某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它的第一层有_个电子,核电荷数为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形成_离子8有一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_10填“”、“”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_10(填“”、“”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_10(填“”、“”或“”)9钠跟氯反应时,钠原子_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_离子10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构成水的粒子是_;构成金属汞的粒子是_;构成氯化钠固体的粒子有_两种离子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

22、填空:(1)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离子。(2)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3)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两条: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三单元导学案班级_姓名_家长签名_日期_备课人:化学组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1)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定义2知道地壳中的前四位元

23、素;人体中的前两位元素;3记忆元素符号并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习重点记忆元素符号并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习难点记忆元素符号并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一课前先学:1元素是具有相同_(即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3元素种类:_、_、_。4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二达标检测:1(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镁MG B.锰mN C.锌Zu D.钙Ca2( )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

24、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氯、钙、铜 B金、银、汞 C氖、钠、锰 D镁、锰、锌3(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4( ).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氧气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相同的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气5( )下表所示为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份的含量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营养成份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

25、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钙“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