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63KB ,
资源ID:35956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956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清代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风格造型之变.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清代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风格造型之变.docx

1、论清代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风格造型之变论清代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风格造型之变学生姓名:杨舒雅 学号:*美术学院 美术学专业指导老师:翟 洁 职称:讲师摘 要:清代郎世宁的绘画作品大都是中西结合的写实绘画,造型精致灵活,风格华丽高雅。他对中西方两种不同画法的结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创造出了一种新技法新画风,即郎士宁新体。他以西方绘画的技法结合中国画的工具,参加中国画法,融汇于中国的画笔,达到三位一体,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中西艺术结合的风格。关键词:中西结合;中国造型 ;西方写实Abstract:Qing dynasty paintings are mostly lang shining the re

2、alistic painting combines western, refined modeling flexible, magnificent style elegant. His western two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xploration was long and create a new techniques, new style is discussed LangShiNing. In his western pain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traditio

3、nal Chinese painting tool, participate in China law grad to Chinese brushes, the trinity, thus creating a new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and style.Key words:Un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ina modeling ;western realistic 中国画中西结合的主要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融入西方写实的技法和现代主义的构思观念(同时也保持着中国画的审美因素);其实这种方式早在300

4、年前的清朝就已经有了尝试。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动荡又破碎的历史时期,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期。西洋的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一些善于绘画的传教士还成为了宫廷画师,其中郎世宁就是他们的代表。郎世宁是以一个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他以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勤奋的作画态度,深受清朝皇帝的赏识,但是皇帝不喜欢油画,所以让他学习中国画的意蕴,这就有了后来的中西结合的绘画风格。郎世宁在吸收了中国名家及名画的精神意蕴之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手法之中;他以写实的西方古典技术为主,运用西画惯用的透视、明暗、光影、色彩等要素,采用中国画的的纸绢、颜料和毛笔等工具,并参照以中国画法创造了一种中

5、西结合风格的新画法。“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作品均以工笔画的形式体现,题材涉及广泛,有人物画(肖像画)花鸟画、鞍马画、山水画、纪实绘画等画种。”他的作品内容多与清朝的盛世历史密切相关,使其成为当时中西艺术交流的重要使者。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作品开创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先河,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新画风,虽然今天还有些艺术评家批评他的绘画作品缺乏一些中国画的韵味,但是他对中国美术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他在中国美术时尚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朗世宁的艺术天分体现在:用西洋油画透视和明暗的技法画中国水墨画,创造了新的画风。一、郎世宁的生平,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及其艺术成就(一)郎世宁的生平和艺术风格的形

6、成过程“郎世宁的原名叫GiuseppeCastiglione(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公元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从小喜欢绘画,并从许多的艺术大师那里接受了严格而广泛的训练。”由于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对教会生活的向往,在19岁时成为了天主教教派的耶稣会修士,成为助理会士;后来朱塞佩来到葡萄牙,曾为熱那亚教堂画过两幅壁画:一幅是山洞中的耶稣会创始人圣衣纳爵;另一幅是基督向圣衣纳爵献圣图,后抵达葡萄牙的里斯本哥因勃拉耶稣会修道院,逗留两年,并未该院作过壁画,葡萄牙皇后曾慕名聘请郎世宁为其小女儿画像。郎世宁于1714(康熙五十三年)4月11日与擅长医学化学的耶稣会士迦士太一起搭乘圣母希望号船从里斯本启

7、航,经过15个月的长期航行,于翌年7月15日抵澳,随后来到广州,遵从当时习俗取名郎世宁。11月22日进京,暂住东堂(属葡萄牙教会,现位于王府井大街)而后由传教士马国贤引荐,晋谒康熙皇帝,郎世宁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绘画之路。他以严谨扎实的西画写实功底著称,注重透视效果的绘画特色,还有其绘画作品所表现出的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得到了清朝皇帝的赏识并招他在内廷作画成为宫廷画师,那时郎世宁年过27岁,已是一位颇有名望的的传教士画家,1776年六月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八岁,乾隆帝下诏厚葬。郎世宁在华长达五十一个春秋,他为了取得传播天主教的权利和方便,始终行走内廷为皇帝作画,并受到清帝的器重

8、和赏识,郎世宁为中西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清统治者对基督教一般持谨慎态度,但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和艺术文化表示欣赏和尊重。康熙赞许郎世宁的西洋画,对西洋画的写实技能表示大加赞同和尊重,但却不喜欢油画,认为缺乏禅意,所以康熙命郎世宁学习中国画的意蕴;于是郎世宁便向当时的中国名家和皇宫中收藏的大量古代名画学习,接受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画的画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他对中西两种不同画法的结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创造出一种新技法新画风,即郎世宁新体。他以西方绘画的技法结合中国画的的工具,参加中国画法,融汇与中国的工笔画,达到三位一体,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中西艺术结合的画风。他在内廷不仅是一位出色

9、的画家,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工艺大师。郎世宁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受到了清帝的支持和培养,但皇帝的欣赏情趣也极大地左右了他的绘画创作,宫廷画师的身份本来就受到皇帝的牵制,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创作了众多人物、花鸟、纪实等四卷。真实的描绘出当时清宫廷生活的各方面,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赏识和器重,跃居宫廷首席画家30多年之久并且影响宫廷里的其他画师,成为清朝画院里内的主要画派之一,一些中国画家在他的带领下绘制出了透视和立体感的画作,给日趋保守的清宫画坛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冲击。(二)郎世宁的艺术成就郎世宁以他的扎实的西方绘画根基再加上吸取的中国画技巧,将清朝盛世时期的重大事件一一入

10、画,以惊人的的艺术表现力创作了大量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使得清代宫廷绘画的数量和质量远超前代;他的作品中西融合,艺术精湛,将中国画工具挥洒自如;为当时流行“四王”的“士气,书卷气”的中国画坛刮起了一般中西合璧的新风,郎世宁一生用他创立的中西结合的画法绘制了众多的作品,保存至今的80余件,题材涉及广泛。他笔下的人物逼真,景色生动,都是以西方的绘画技法为主,注重物象的解剖结构,光影的效果和立体感,又适度地汲取了传统的中国画的表现手法。郎世宁的绘画成就主要表现在帝王肖像画上,其绘制的帝王像逼真传神,惟妙惟肖,是中国传统肖像画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峰,如乾隆超幅图轴孝贤皇后朝服像等;当时具有

11、重大历史意义和纪实意义的巨幅大作都是他主持下完成的,如马术图万树园赐宴图;以他为主创做的铜版画平定准回部战图是中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圆明园内的西洋楼、海晏堂、大水法当西式建筑也是由他主持设计营造的;学者年希尧在他的帮助下出版了首个在中国介绍西洋焦点透视法则的专注视学。可以看出他是中国美术史上少有的全能型画家之一;可以说郎世宁是对中国艺术界做出较大贡献的一位艺术家,他的整个艺术活动也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国传统名作与郎世宁中西结合作品的比较中国的工笔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存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工笔画讲究的是用富有变化的墨线造型之骨。对物象的描绘要求写实,追求精神层面

12、的生动传神;用色方法以层层渲染为主,追求凝重典雅的视觉效果;这些艺术特点用在西方的绘画上也能适用,这就说明中国工笔画在中西融合的过程中有更好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在郎世宁的绘画作品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郎世宁在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中西方绘画的各种要素。将中西融为一体并让中国人接受,可想而知他绘画历程的艰辛。我选取中国传统代表作之比,来说明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从而肯定他在工笔画绘画上的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一)郎世宁人物画 中国的工笔画以线为骨,描绘细腻,设色或浓艳或清丽,更以传神写照为美学追求,展示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或

13、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西方画作传入之初为国人所震惊,清代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记载,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以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无由措手。”这段描绘不仅写出了西洋绘画的写实特点,也反映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画法之间可以互补,而将这种互补性现实与画面上的首位画家便是郎世宁。他以自己在西画造型和色彩上的优势,对人物肖像画家便是郎世宁。他以自己在西画造型上和色彩上的优势,对人物肖像作细致逼真的刻画,因而他的艺术成就就在人物画方面,尤其是帝后肖像上最为突出,这也是他最早被认可的画;他绘制的乾隆朝服图轴达到了历代帝后肖像的最高水平。宋代以前的帝王后妃肖像画由于历史久

14、远,大多以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以现存的宋、元、明、清的帝后肖像的绘制手法上看都是运用中国传统上写真手法。即先用淡墨勾勒轮廓结构。在分色涂染得单线平染法,他的代表作品我选了明朝帝王肖像明世宗坐像和清朝的康熙朝服像图轴。用以对比郎世宁绘制的乾隆朝服图轴从而探讨郎世宁在肖像画方面取得的艺术成绩,以及他的西方写实技法给工笔人物画带来的发展变化。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画像多是宫廷御用画师所为,由此可以看出帝王后妃的肖像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历朝历代肖像画的发展状态和水平高低从这三幅的构图上看,采用了明朝的中期之后的正面朝服样式。从这幅明世宗坐像可以看出早期帝王肖像画的绘画特点:画中的皇帝正襟端坐在宝典上,着重刻

15、绘出朝服以突出皇帝的尊贵的身份,但画面效果僵化,缺乏变化。“康熙朝服图轴中已经运用了一些西洋绘画的技法,面部五官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只有手法上有一些单调,可见画家对西方解剖结构了解深。”画中在线条的运用上除眉毛,胡须较明显外,人物面部的线条明显弱化,脸部轮廓用淡墨烘托,眼窝和颧骨的描绘已经有意识地根据肌肉和骨骼来渲染,从手部可以看出明显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虽然结构不够准确,刻画不太自然,康熙的帝王之气由于颜色单一而表现不够。但较之明世宗坐像已有较大进步。如果说康熙朝服像图轴是中西绘画技法结合的过渡期的作品此画描绘刚刚登基时,年轻的乾隆意气风发,充满了君王的威严与执政天下的自信。郎世宁用西方严谨的

16、素描造型之法,对乾隆皇帝的五官做了细致而精确地素描造型之法,其技法上有明显的西画痕迹,面部没有用线条勾勒,就连眉毛也只是用稍重的墨色依眉毛和眉弓的结构变化画出来,脸上的肌肉骨骼结构刻画轻松准确,眼神神采飞扬,嘴角微微上扬,鼻子上还绘了一点高光;用色上真实细腻,使之有皮肤的弹性,给人温暖的感觉,帝王的尊贵、自信、睿智、潇洒的气质和神韵跃然纸上,从乾隆的面部刻画出表现郎世宁对肖像画创作所表现出的写实能力,所画人物生动而传神,这些都是西方古典写实技法引入中国工笔人物画所带来的逼真立体的视觉效果。(二)郎世宁花鸟画中国花鸟画所描绘的是现实生活状态具有真实生命的植物鸟兽,把事物的自然属性与道德品质相联系

17、,表达了画家对自然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构图方式。空间布局着重表现物象的生动灵活性;相反西方此类作品多是描绘静止状态下的器皿和动植物,可以说是“死物”,内在注重光影,结构质感和色彩的表达:虽然郎世宁在工笔花鸟画上运用了与人物画同样的手法,但并不获得多少有益的突破;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在对物象的形象和结构上的认识和把握。还有在追求典雅凝重的设色上,它的写实性和艺术性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古典绘画;由此看来郎世宁用西方写实技法对工笔花鸟画进行创新的空间就没多少了。看了上面一段也许会有人问,既然郎世宁在工笔花鸟方面没有优势再做这种比较还有意义吗?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有,如果

18、说郎世宁的肖像画在面部和手部留有西画痕迹,那么他的工笔花鸟画,尤其是鞍马画则将西方绘画的写实精神和视觉效果整体展现工笔画中,下面通过几幅鞍马画来证明这一点。我国古代马除了实用外,还有精神、人品、品味、财富。身份等象征意义,所以马是中国画家常描绘的对象。相对于郎世宁其他的花鸟画作品,他画的马最出名,如百骏图柳荫双骏图十骏图等,其中十骏图是他晚年所做,也是他中西结合艺术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这里选取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和金代赵霖的昭陵六骏图与之比较,李公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代表人物,绘画技法精湛而扎实,精于人物、鞍马、山水、追求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多采用墨线勾勒而不着色的白描形式,他的

19、代表作五马图。全幅画在纸本长卷上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当时宫廷太骐骥院的五匹名马,这五匹马用深浅不一、流畅舒缓的墨线皴染。马儿或静或动,神态安静休闲,充分显示了典雅沉浸的宋代画风。金代赵霖的昭陵六骏图以工笔重彩的画法在绢上描绘全面绘制了六匹马,或行走或奔跑;技法上先用深浅的墨线勾勒码的轮廓,再用赭石墨色图染出的马的立体感,使战马的顽强矢天健在黄灰色的背景里尽情展现。此画是中国早期为数不多的为骏马上色的作品。回过头来看郎世宁十骏图,画中传统画马图中用墨线勾勒和用赭石朱砂渲染体积的方法已完全被他的西方绘画技法取代。“十骏图描绘了当时蒙古贡献的十匹皇家功勋战马;采用了绢本设色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但用笔,

20、用色和以往画法不同了。”如图中的“奔霄骢”用胶条颜料的涂色方法在浅绛的的背景里描绘马的轮廓结构,由深到浅,将白马的体积完整的表现出来,白色马身与马鬃和四蹄处的黑灰形成对比。这匹马头略向右转动,形成一种微妙的动态,马的眼睛明亮而温顺,鼻孔略张喷息,嘴唇似有弹性。面上的血脉骨骼清晰可见。健硕丰满的体型显出马的良好性能;在看马全身的肌肉与结构更显出郎世宁绘画的写实功底。如果说“奔霄骢”显现的是郎世宁绘画的写实能力,那么“雪点雕”以四分之三的视角将马绘在浅绛色的背景上,以这个角度画出马的头、颈、身的透视关系,难度极大。因为马的颈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郎世宁以西方绘画的远暗近亮的方法做色彩处理将马的

21、劲部的结构正确地表现出来,马身也用同样的方法,臀部以深赭色画出形状,越向腹部越浅;这种深浅变化的赭色画出了此处的结构体积;四肢用同样的方法绘出富有体积感的肌肉组织。马蹄上还精心画出了高光,用于区分于马身不同的质感。骏马在李公麟,赵霖笔下被挥洒自如的线条描绘的神采飞扬,表现出中国画的艺术意蕴,恰和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如果说他们笔下的马以神取胜,那么郎世宁的马则是以形取胜。郎世宁笔下的马造型准确,骨骼肌肉真实到位,眼睛透亮,光感清晰,皮毛细腻,立体感强;形成一种强烈的真实感;正是这种真实感清朝三代皇帝才喜欢上外来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而对他的艺术创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带动了一些中国画家去研究西方绘画中

22、重真实的表现手法,他们和郎世宁一起形成一种以形取胜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开创了中西结合的艺术风格。郎世宁画的马闻名于清朝画坛,百骏图便是他的代表作,流传于世的郎氏百骏图真真假假不少。除了百骏图外,我很喜欢郎氏的八骏图,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传说蒙古人向朝廷进贡了八匹骏马,郎世宁奉旨作画。为了了解蒙古马的习性,郎世宁常去马厩观察,熟悉周边环境,领悟马的精气神。尽管八骏图可能是郎氏初到中国的作品,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郎氏绘画的写实能力比华籍宫廷画家更胜一筹。他本来就具有厚实的西洋写实功底,又融入中国绘画技法,加入光影透视、鲜艳色彩,形成了中西结合的新颖画风,对宫廷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八

23、骏图围绕着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着墨,画风秀丽,视野开阔。形色各异的八匹骏马,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构成八骏图的主体是“两白一黑”,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外围人物的动态以及骏马的姿态又让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从光影写实效果来看,八骏图所处的环境应该是某个春天的下午三四点钟,两位皇家牧马人,趁着太阳尚未落山,先给骏马梳洗,然后再去放牧。有条不紊的牧前预备工作,体现了皇家骏马的贵族气息。特别有意思的是,几乎占了整个画面的大柳树竟然是空心的,树蔸处竟然长出另一棵树。这株新枝竟然令整个画面活力四射,而那匹黑马恰恰系在新生的树干上。这个细节真的很耐人寻味。三、郎世宁的艺术作用及其艺术价值一个人要是

24、出名,就难免受他人品评,郎世宁是宫廷画师,他要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首先要得到皇帝的支持,恰巧他以作品的真实逼真做到了这一点,乾隆称赞他的画“世宁神笔传”,“着色精细入毫末”等等。同时也指出他的画过于形似。“似则似以迅古格”说出了他新画体在神韵上不如中国传统画体,在当时的清代画坛上文人画流行,对要求作画笔精墨秒,有文化气息的文人画家来说,给与郎世宁的评语就更为犀利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如画品”。不光中国文人不认同他的画风,就连他出身的西方也对他做出“所做画纯为华风,与欧画不复相似,阴阳远近具不可见”这样的评价。将郎世宁的新体从西方绘画中排除出去了,意外的是郎世宁的绘画风格被中下层群众所接受。

25、朗世宁对中西艺术的深透领悟及技巧在乾隆皇帝修建圆明园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系列具有意大利洛可可传统风格的城堡式建筑依喷泉而设,移步换景,深含趣致;其令人玄惑的设计和装饰技巧从今日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之中还可见一斑。朗世宁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特别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官窑粉彩瓷器上的构图布局,绘画主题,多得于朗氏绘画。朗世宁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宫廷的艺术品位。时至今日,朗世宁和他的艺术已被收藏家们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四、总结总的来说,郎世宁在当时东西方的文化都不甚了解的背景下,对把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入中国工笔画之中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郎世宁的作品西洋画风浓厚,笔法细腻,造型准确,技艺精湛

26、,体现了他扎实的绘画功底;他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但郎世宁却是宫廷大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大多与凊朝宫廷有关,他的马术图、万树园赐宴图等作品记录了清朝盛世的历史事件,为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提供宝贵图片资料。这就说明他的整个艺术活动已成为中国美术乃至中国历史一部分,这不也是对郎世宁艺术成就的肯定吗?所以,对我们在绘画创新的道路探索中,仍然是是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杜鑫.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 .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1 .2韩玉霞.中国当代工笔画精选M .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99 .3黄宾虹. 美术丛书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4江莹河. 故宫博物院刊M .

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金纳.两宋院体花鸟画教学与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6聂崇正.清代宫廷绘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任私淑.名家精品M .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99.8王镰. 中外美术交流史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9王庆生. 绘画东西文化的冲撞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徐以坤.中国画名家册页典藏M .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0 .11徐湖平,刘建平.南京博物馆藏-明清花鸟画集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杨英.世纪传薪M .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1999 .13周林盛.清代绘画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14郑工.欧阳启明. 中国画鉴赏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5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研究室编著. 中国美术史M .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90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