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38KB ,
资源ID:35910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910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 言 句 式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 言 句 式教案.docx

1、文 言 句 式教案文 言 句 式 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如果对一些句式,尤其是像宾语前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句式,进行梳理和探究。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七种句式.扎实地记熟每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及其例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我们现代汉语常用“是”来表示。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

2、迁陈涉世家)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解析:“者”表判断,译为“四个人是”。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项脊轩是原先的南阁子”。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解析:“也”表判断,译为“这作战是靠勇气的啊”。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解析:“者也”表判断,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啊”。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

3、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乃”表判断,译为“应当即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则”表判断,译为“这是岳阳楼最美的景象啊”。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即”表判断,译为“就是现在聚集埋在坟墓里的五个人“。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解析:“皆”表判断,译为“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表判断,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是刀俎,我们是鱼肉,辞什么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

4、花源记)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问现在是什么世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解析:“是”表判断,译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解析:“皆”表判断,“是”是代词,这样,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所在的地方到处都是这样啊”。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六国破灭,不是兵器不锐利,战斗不擅长,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

5、寡助 解析:“非”表否定判断,译为“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皮革不是不坚固锋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解析:靠语意判断,译为“刘豫州是王室的后代”。 二、宾语前置句 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传) 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成语:唯利是图 1、 例至例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

6、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例至例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介词的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3、例至例是: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总结:宾语前置共有三种情况: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 疑

7、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用“之”、“是”提宾。 拓展练习: 1、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2、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3、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 “我凭什么到这样的地步呢” 4、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 5、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6、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

8、脱身以逃,不能于远近容。(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那么现在的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人所容纳”。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于时拘,于余学。(韩愈师说) 解析:“于”字表被动,译文是“六艺经传都通读学习它,不被时代风气所拘束,向我学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解析:“受于”表被动,译文是“我不能拿着所有吴国的地方,十万的军队,被人制约”。 2、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体

9、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耻笑”。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解析:“为”表被动,译文是“吴广平素痛爱下人,士卒大多被他所利用”。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解析:“为所”表被动,译文是“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人的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解析:“为所”表被,译文是“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人俘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表被动,译文是“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

10、是“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解析:“见于”表被动,译文是“我长时间地被有学问的人家所耻笑了”。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解析:“被”表被动,译文是“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解析:“被”表被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解析:“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解析:“见”“被”表被动,译文是“诚信却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5、句意表被动。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解析:译文是“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四、省略

11、句 1、省略主语 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蒙后省。 A、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文:“沛公对张良说:您估计我到了军中,您才进去”。 对话省。 A、(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称谓)(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B、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内容) 译文:攀哙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非常紧急。” 2、省略谓

12、语 承上文省。 A、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行走,则一定有我的老师啊,选择哪些好的东西而学习它,选择哪些不好的东西而改正它。 蒙下文省。 A、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译文:杀人惟恐杀不完,处罚人惟恐用不尽酷刑。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 动词宾语省略。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地

13、对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陈涉世家) 译文:军尉拔剑挺起,吴广站起来,夺下剑而杀了军尉。 介词宾语省略。 A、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 4、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于)河北战。(鸿门宴) 译文: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以)鸡试之,果如成言。(促织) 译文: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

14、名所说的一样。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于)白帝发,暮到江陵。(三峡) 译文: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五、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宾短语作状语,应该放在谓语的前面,如“比水寒冷”,而在文言文则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如“寒于水”。这样的介词常用的有“于”“以” “乎” 等。 今王鼓乐于此 译文: 现在大王在这里弹奏音乐. 具告以事 鸿门宴 译文: 把这件事全部告诉他. 生乎吾前 六、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形式如下: 中心词 + 定语 +

15、 者 求人可使包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中心词 +之+定语 + 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中心词+之 +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七 、谓语前置 将谓语提前,起强调作用 如: 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 八、固定结构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何以? (根据什么?凭什么?) 论浯六则: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何所? (所是什么?)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16、 奈何? (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如何,奈何? (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孰与? (与比哪个?)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安乎? (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独耶? (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 何哉(也)? (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何为? (干什么呢?) 鸿门宴:何辞为? 何之有? (有什么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

17、之有? 如之何? (怎么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时哉?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安哉(乎)? (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不亦乎? (不是吗?) 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非欤? (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宁耶? (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 顾哉? (难道吗?)

18、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独哉? (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何其也! (怎么那么啊!)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直耳! (只不过罢了!)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惟耳! (只罢了!) 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一何 (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亦哉! (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何如哉 !(该是怎样的呢!)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无乃乎(欤) (恐怕吧?)(兼表反问) 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 今

19、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得无(微)乎? (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其欤? (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 庶几欤? (或许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与其孰若? (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欤(耶),抑欤(耶)? (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其耶?其也? (还是呢?还是呢?)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能力训练一专项突破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20、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21、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

22、于秦8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卿欲何言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不然,籍何以至此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子何恃而往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 B/ C/ D/9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0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D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二、文段练习:(一)孔

23、子犹江海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在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说:同“悦”;终业:完成学业。1、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则奚足以识之 。2、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B、称赞子贡

24、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D、阐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二)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求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急)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列子汤问)注 抃(bin):拍掌。将上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求食。译文: (2)左右以其人弗去。译文: (3)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译文: (三)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

25、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说苑)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译文: (2)故曰巧伪不如拙诚。译文: (3)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译文: (4)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译文: 附能力训练答案一专项突破专项突破一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3A(主谓倒装。) 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

26、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6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7A(其余被动句。)8D(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举”,被推举。)9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10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二、文段练习:(一)1、(1)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 (2)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2、(1)善哉,子贡之言也! (2)孔子为人何如? 3、C(二)(1)从前韩娥东行到了齐国,缺乏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求食物。(2)雍门附近的人以为这个人还没有离去。(3)把前些时候的悲痛忘掉了,于是送给她一大笔钱。(三)(1)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2)所以说奸作虚伪不如笨拙诚实。(3)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4)(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