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3.76KB ,
资源ID:35851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851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行政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行政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1、行政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12-15分 1、行政(1)含义行政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和并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活动。(2)特征国家意志性 有执行性 法律性 强制性2、行政权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的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实现行政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目的的所享有的各种权力的总称。它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态。3、几组概念的区分(1)行政权与行政职权行政职权:具体的行政机构及其人员根据他们的任务、职位而依法所赋予的行政权。行政权是一种权利。行政职权是一种权利也是义务。关系: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4、权力与公民权利权利:指法律上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

2、民享有的某种权益。权力:一种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另一种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权,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权力主体不同。权力的主体:国家机关和组织;权利的主体: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权力的行使是国家行为;而享受权利不是国家行为。:权力是法律所确认;而权利是法律所赋予。:权力不能自由处置;而权利可以转让或放弃。:权力具有单方性;而权利的享有必须义务的履行为相对。5、行政法(1)含义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2)特征形式上:(1)难以制定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3)行政法律规范表现形式不统一,层次

3、多。内容上:(1)调整对象的确定性;(2)内容的广泛性和多变性;(3)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交织在一起。6、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1)管理论 (2)控权论 (3)平衡论7、行政法的渊源(1)含义:指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即行政法法律规范的来源、出处。(2)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成文:宪法、法律、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际条约和协定、法律解释非成文:习惯法、行政先例、行政判例8、冲突与适用(1)使用规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变通法优于被变通法 行为地法优于人地法(2)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地方性法规、部门

4、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使用是,有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决定在该地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决裁。其他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决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决裁。9、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含义: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活动必须具有法定的依据,符合法定的要求。行政行为不能与上位法律相抵触和违背。2.行政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是合理性原则的核心)含义:是指行政行为应当具有基本的理性、符合

5、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及立法目的。是对自由裁量权的一种约束。(1)比例原则(2).程序正当原则(3)平等原则3、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的关系(1)两大原则同样重要。(2)以合法原则为主,合理原则为补充。(3)合理性原则仅适用于行政自由裁量行为。(4)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审查合理性。第二章10-12分10、行政主体(1)含义指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看盖章),并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2)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受到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一些社会组织。(3)特征权:自己享有并行使行政职权名: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

6、活动责:依法独立承担责任注意:三个标准中,“责”才是金标准,有权有名但不能独立承担责任,仍然不是行政主体。11、几组概念的区别(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3)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政组织=行政机关(对外)+行政机构(对内)12、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行政职权:含义: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技能特征:执行性 法律性 强制性 优益性 不可处分性补充:优益性:(1)职务上的优益条件:行政优先权:1、先

7、行处置权;2、获得社会协助权 (2) 物质上的优先条件:行政受益权行政职责:含义: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关系:1职权: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的表现;职责:行政主体履行义务的表现2职权是权利范围;职责是义务范畴3有职权必有职责质的关系4有多少职权就有多少职责量的关系13、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种类(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1)行政公署(2)区公所(3)街道办事处14、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反之则不具备)(1)公安派出所,由公安局派出(2)税务所,由税务局派出(3)工商所,由工商局派出15、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行政授权:法律或规章直接规定将某一

8、部分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授予某一组织的法律行为行政委托:指行政机关委托另一行政主体或组织以委托人的名义代行职权或其他事物的法律制度。两者比较比较项目行政授权行政委托主动方授权主体:行政主体委托方:行政主体被动方下属组织被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象机构、组织机构、组织、机关转让物行政职权的归属权行政职权的实施权关系纵向横向行为性质立法行为合同行为行为形式开会任命、决定、通告等协议形式行为效果创设行政主体创设行为主体在行政复议中被授权方作为复议的被申请人委托方作为复议的被申请人在行政诉讼中被授权方作为诉讼被告委托方作为诉讼被告在行政赔偿中被授权方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委托方作为赔偿义务机关16、公务员(1)含

9、义: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有两重身份:公务员和公民。区分双重行为的区分标准:时间 职权(是否在职责范围内) 名义 目的 命令 标志(2)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3)公务员救济:公务员权利救济是指当公务员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公务员可以依法请求有关机关给予救济的权利。救济途径:申诉;如果损害的是公民的权利,其救济途径为复议、诉讼和请求国家赔偿。第三章8-10分17、行政行为(1)

10、含义: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调解、行政指导不是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构成要素:(主体要素)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职权、职责要素)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法律要素)行政行为是具有行政法律意义,对外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目标要素)行政行为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3)行政行为的种类:依照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实施: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以受法律法规拘束的程度: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主体要素对象要素内容要素行政行为的固化行政行为的

11、外化(5)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即时生效告知生效(公告生效)受领生效5附条件生效(6)四个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公定力: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管合法与否,若非无效行政行为,就产生一种拘束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的效力,在未经有权机关撤销或有其他理由影响其效力之前,都推定其为合法有效。、确定力:指具体行政行为一旦成就生效要件,即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产生了不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其包括形式确定力和实质确定力。、拘束力:指具体行政行为一旦成就生效要件,即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了要求行政相对人行为与行政行为保持一致的法律效力。、执行力:执行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旦成就生效要件,即具有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

12、相地人实现该行为内容的效力。(7)行政行为的无效含义:指行政行为自开始就完全不具备法律效力,被视为在法律上不存在,属于绝对无效,既不具备确定力,也不具备执行力。特征:明显且重大违法,存在严重合法性缺陷的具体行政行为,自使、当然和确定的无效。条件:一、程序和形式方面明显、重大违法二、主体资格方面,重大违法三、权限方面明显,重大违法四、行为方面明显,重大违法。(1)受胁迫作出的行为;(2)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3)不可能实施的行为(人不可能实施的行为和物不可能实施的行为)。、后果在实体法上相对人有一定的抵抗全,无拘束力在程序法上无期限的事后救济权在后果处理上恢复原状,或国家赔偿(8)可撤销的行政

13、行为特征:违法和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条件:合法要件缺损,缺乏某一合法要件(违法合理性)具体行政行为的明显不适当(违法合法性)后果:在实体法上相对人无抵抗权,有拘束力在程序法上有期限的事后救济权在后果处理上恢复原状,或国家赔偿无效:随时可宣告无效,自始没有任何效力可撤销:被撤销前有效,被撤销后溯及推定无效(9)行政行为的废止指行政机关依职权时具体行政行为丧失效力的行为。条件:依据发生变更;情势变迁;行政目标、任务完成后果: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效力;基于信赖保护可或国家赔偿。(10)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制定的,具有普遍性约束力的可以反复适用的行为规则的行为

14、。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发布决定、命令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具体行政行为指政府部门针对特定当事人作出的决定、采取的措施。差别:1.对象是否确定 2.是否可以反复适用 3.是否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7-10分18、行政立法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1)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法规指国务院以条例、规定和办法三种名称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省级人民政府级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行政立法与行政规定的差别(p189)主体范围不同两者的性质、地位不同程序和性质要求不同(3)行政立法与行政机关

15、立法立法主体不同,行政立法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而权力机关立法的立法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特定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立法的调整对象不同,行政立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较为具体的行政事务,而权力机关立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项。 立法的效力等级不同,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较低。(4)规章与规定的法律地位行政规定是指由行政主体制定的规章以下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规则。第五章25-30分19、行政征收(1)概念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缴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

16、的单方具体行政行为。(2)特征:处分行 强制性 非对价性 法定性(3)种类行政征税 行政收费 土地征收 企业征收 征收土地意外的财产(4)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相同: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对公民财产的限制和剥夺。不同: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结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的转移;从行为的标的看,行政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而行政征用的标的除财产外还可能包括劳务;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行政征收是无偿的,而行政征用一般应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以相应的经济补偿。20、行政确认(1)含义行政主体对既存法律

17、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审查、认定并宣示其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2)特征既存性 非处分行 中间性 宣示性和保护性(3)行政许可含义: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准予申请人从事特定活动行为。特征:1、依申请 2、经审查 3、授益性 4、要式性 5 外部性 6、事前控制手段(4)行政许可的设定(见笔记)(5)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关系联系: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常常是同一行政行为的两个步骤,一般是确认在前,许可在后,确认是许可的前提,许可是确认的结果。两者有时是同一行为的两个方面。区别:其一、行为对象不同。行政许可的行为对象是许可行政相对人获得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主要是作为性的行为;行政确认则是指

18、对行政相对人既有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的确定和认可,主要是指身份、能力和事实的确认等等。其二、行为的法律效果不同。行政许可是准许行政相对人今后可以为某种(对一般人禁止的)行为,其法律效果具有后及的性质,不具有前溯性;行政确认则是对既有的身份、能力、事实的确定和认可,其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对今后仅是一种预决作用。其三、方式不同。21、行政处罚(1)含义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所给予行政制裁。(2)特征对象是外部行政的对象。前提是向对方实施了违反了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后果是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3)原则1、处

19、罚法定原则处罚设定权法定 处罚主体及职权法定被处罚行为法定处罚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处罚设定权法定2、公正、公开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4、权利保护原则;5、一事不再罚原则。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何为“一事”:是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 。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的违法行为, 其中,违法行为的结束以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实施了处罚为标志 。1一个行为违反一种法律法规,可以并处两种处罚2一个违反的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法规,可以给与两次以上的处罚,但如果是罚款,只能罚一次,另一次只能是其他处罚。3违法的行为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政处罚当然适用。(一

20、)种类人身自由罚:行动拘留,劳动教养4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或执照5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声誉罚:警告,通报批评(二)设定权6法律:所有行政处罚和种类行政法规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地方性法规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执照以外部门规章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国务院国定以上)地方规章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上限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4).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一般程序:指除法律特别规定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的以外,行政处罚通常所应适用的程序。 一般程序的步骤。包括:1)立案2)调查。3)决定。4)制作处罚决定书。5)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6)当事人陈述和申辩。7)正式决定。8)行政处

21、罚决定书的送达7简易程序(也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处罚事项,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程序)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1)违法事实确凿;2)有法定依据;3)较小数额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一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内容:1)表明身份。2)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3)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4)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交付。5)备案。 听证程序条件: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程序:(见笔记)22、行政强制(1)含义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给予强制而采取的措施

22、。行政强制包括两种:(1)、行政强制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2)行政强制执行: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执行罚、罚锾);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代执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2)特征单方性 侵益性 不区分违法或不违法可诉性 主体是行政主体或人民法院(3)分类: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一、直接强制二、间接强制(代履行和执行罚)(4)代履行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条件:一、相对人逾期不履行所规定的义务的事实二、义务是他人可代替

23、履行的可作为义务(关键)三、必须是代履行后能达到行对人亲自履行义务的同一目的的义务(核心条件)四、由义务人承担必要的费用(5)执行罚指有关行政主体在相对人逾期不履行法定义务时,对相对人处以财产上新的制裁,以迫使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联系:二者都是间接强制执行的两种方式,且程序大体相同。区别:执行罚一般用于不作为义务,而代履行用于可替代的作为义务。执行罚典型的是滞纳金,执行罚的主体必须是强制执行机关或指定的第三人。直接强制:在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后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式。第六章

24、3-5分23、行政合同含义:指行政主体以实施行政管理为目的,与执行相对方就有关事项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所达成的协议。特征:行政性(第一性)和和同性(第二性)行政性具体表现:(1)主体: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国家行政主体(2)目的:实施行政管理(3)内容:具有公益性(4)地位:行政主体乙方拥有行政优益权(5)救济:纠纷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行政性区别于民事合同的表现合同性具体表现在:(1)是一个双方行为(2)行政相对人拥有一定的选择权(3)是一种非强制的行政行为合同性是区别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第七章8-10分24、行政违法(1)含义: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而尚

25、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2)特征主体:行政主体性质: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所保护的行政关系的行为程度:尚未构成犯罪法律后果:承担行政责任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是通过行政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3)构成要件主体要素:行政主体行为人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客观要件: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主观要件: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25、行政失职指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的作为义务而构成的行政违法。特征:负有法定的作为义务;没有履行26、行政越权指行政主体超预约起法定行政职权(权限和全能)的违法行政行为。特征:是行政主体在法定职权范围之外作出的行政行为是一种作为式的行政违法以客观标准而非主观标准认定27、行政滥用职权指行政主体在职权范围内出于不合法的动机而背离法定目的行为,即滥用自由裁量权。特征:(1)行政主体的行为没有越权(2)主观上出于不合法的动机(3)背离了法定的目的、原则和要求(4)是严重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自由裁量行为28、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指承担行政责任者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就是指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时,违法者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4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第八章6-8分第九章12-15分(见笔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