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50.89KB ,
资源ID:358023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80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

1、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2.会写4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理解“迟日”。3.激发学生想象,有语气地诵读绝句。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融、燕、鸳、鸯”4个字,组词。2.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教学难点:理解“迟日”的意思及由来。教学过程:一谚语导入:一年之际在于-,一日之际在于-。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请欣赏:(春天的图片。)结合你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知识链接:碧玉妆

2、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二古诗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我管它叫“老新”诗?说它老,因为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说它新,因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1.出示绝句,指名读准字音。“子”不读轻声,“鸯”不读轻声。2.读出古诗的韵味,师可范读,后生再读。3.进行书写指导:范写,生说师写。生描一个,写一个。组词。4.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5.根据学

3、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知识链接:“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说完整话:我闻到了 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指名读齐读)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

4、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知识链接:1.介绍浣花溪草堂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2.古诗链接春游湖 钱塘湖春行徐俯 白居易双飞燕子几时回,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夹岸桃花蘸水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雨断桥人不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小舟撑出柳荫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三首诗都是在描写春天,又都提到了小燕子。这说明小燕

5、子就是春天的象征,只要看到小燕子衔泥筑巢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沙暖睡鸳鸯 嘘看,那是谁呀?(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

6、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3.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绝句 绝句杜甫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江碧鸟逾白,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窗含西岭千秋雪, 今春看又过,门泊东吴万里船。 何日是归年。七绝 五绝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三课终小结: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

7、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四鸳鸯在暖暖的沙滩上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惊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附板书:迟日绝句 春风燕子鸳鸯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一首题画诗。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 2、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读全诗,并说出诗的大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每人准备一

8、张惠崇春江晚景图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猜诗人。 (1)谈话: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曾担任嘉佑进士等官方职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你猜出他是谁了吗? (2)根据生的回答在屏幕出示诗人的画像,并在黑板板书:(北宋)苏轼 2、背古诗。 (1)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两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赠刘景文,谁还能背一背。 (2)请个别生背。 3、小结并过渡。 (1)听着xx同学声情

9、并茂地背诵,我不禁想起了后人对苏轼这位大诗人诗歌的高度评价。 (2)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诗,进一步品味他独特的诗风吧。 (二)赏画,如临其境 1、出示画 (1)看到这么一幅画,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吗?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春 2、认识画家,引出全诗 (1)关于这幅画,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 (3)板书:惠崇。你能响亮地叫出他的大名吗?全班读,正音。 (4)简介惠崇 (5)过渡:苏轼以惠崇春江晚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 (6)教师把诗歌补充完整,最后一句特地用红色粉笔书写。 (7)同学们,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8)鼓励学

10、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并通过交流悟出这句是作者的想象,所以老师特地用不同颜色标出。 3、过渡: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字词上吗?下面,请你小声地读读第二句吧。 (1)、交流汇报,根据生回答,把“暖”和“知”标上红色。 (2)、对于这一句,有很多趣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3)、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发现图上并没有鸭,从而理解题画诗中他人题诗这种类型的特点:(4)、哎,图上并没有画河豚,但为什么人们不批判最后这一句呢?来,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资料,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屏幕出示有关河豚应时的资料: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

11、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5)、小结: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不但不会被人传为笑柄,反而使诗更加趣味盎然。 (三)老师和学生一起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擂台 1、这么有意思的诗我得赶快背下来! 2、我还会背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我们来开一个春诗赛吧。 (五)名句欣赏 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何其多!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12、婵娟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六)露珠思语 1、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3、立志而无恒,终究事无成 (七)小小书法家:学生练习书写。第三课时设计理念1.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增强语感,真切地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受到美的熏陶。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认识“减”一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等4

1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这几首诗词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与这首古诗有关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古代诗词曲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古诗。(板书课题)简明扼要地介绍古代诗词曲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1自由读三衢道中,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熟练后再读给同桌听。2指名分别读两首诗词。注意生字的发音。3结合注释和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写作背景。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

14、,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学习三衢道中。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15、。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在齐诵中结束本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板书设计:三衢道中(宋)曾几梅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燕子教学设计教学要求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三、让学生懂得本课

16、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1-3自然段。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自然段。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总结全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同学们,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二、范读课文。三、

17、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四、自学课文。老师看得出,同学们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5、指导看图。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观察后口述。(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六、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3课文上写燕子

18、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7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乌黑”“剪刀似的”“轻快有力”“可爱的活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在小自然段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

19、象。这一句在小自然段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10另外,这一自然段两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两个?(“一身”“一对”)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自然段,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第二自然段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2指导看图。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到远;由上到下)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

20、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进行语言训练。)5学生口述。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 风 柳 草 叶 花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二、三月,微风细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我请一位同学念念,并说说感觉。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

21、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你们看这一段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指导朗读。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结合示范)学生练习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飞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呢?解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

22、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同学朗读。13指导背诵。练习背诵。七、练习。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复习朗读;轮读一、二两自然段,读一遍。二、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导入: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自然段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

23、?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自然段。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2指导看图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3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4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5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平时你所观察到的想象一下,说说小燕子飞行怎么快、怎么美?6学生口述。7“掠”“叽的一声”等词语注意用上。我们看这些词语还可以在哪儿用上?(引导运用)8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自然段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

24、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个长句子,谁能说说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学习自己讲书。解释:荡漾,水波起伏。(板书:荡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理解。燕子飞行这么快、这么美,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的燕子(伶俐可爱,非常灵巧,聪明。)9看图作接近原文的复述。(课文第三自然段)照应:这就是写小燕子以它飞行的灵巧、轻快、优美,给春天带来的生趣。第五自然段1前几个自然段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3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你们想怎么像图画?为什么说是“几痕细线”不说

25、“几根细线”?(板书:几痕)4齐读第五自然段。5指导朗读:你们说第三、四自然段是写燕子的什么美?第五自然段又写燕子的什么美?(飞行的美,即动态的美;停息的美,即静态的美。板书:动态静态)这两自然段就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五自然段,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适当加强些。朗读全文三、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信息的美。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四、练习:燕子的自述1.模样 2.平添生趣 3.

26、飞行 4.停息学生口述荷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2、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3、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教学过程:一、揭题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3、揭题,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反馈(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三、学习第2、3段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

27、第2段。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自由读,想象读,品读)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第一句:说明荷花多第二句:荷叶多、美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第三句:从读中抓住“冒”给“冒”换一词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先指名读)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第四六句: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随机理解“花骨朵”、“饱胀”、“破裂”等

28、词。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4、齐读第2段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教师小结:是啊。(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第3段。(读中悟美)四、说段意练习1、教给说段意的方法,作“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2、学生自读第2段,说说段意。3、讨论。板书:荷花有的冒有的千姿百态(多、美)有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