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44.34KB ,
资源ID:35715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715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复习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复习题答案.docx

1、心理学复习题答案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2.(1879年)(冯特)(莱比锡)3.(心理过程)(人格)4.(认知)(情绪情感)(意志)5.(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6.(感觉)(知觉)(记忆)(间接性)(最高)(新事物)7. (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8,(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9.(经常)(稳定)(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10. 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的。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2、。11.(实验法)(调查法)(临床法)12.(实验室)13.(实验情境)(实验条件)(选取被试)(实验刺激)(被试反映)14.(测验法)(信度)(效度)(个体)(团体)(口头)(书面)(智力)(态度)15.(书面)(口头)(书面调查)(迅速)(态度)(口头调查)(准确性)16.(临床法)17.(个案法)18.(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9.(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1.(哲学)(公元前6)(公园19)(科学)(19)(20)2.(灵魂论)3.(笛卡尔)(洛克)达尔文,人与动物的表情,生活简史谬论,赫尔姆霍次 听觉理

3、论,无意识推理理论 费希纳 心理物理法 4.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5. 冯特 铁钦纳 意识经验 内省法 6.詹姆斯 杜威 安吉尔 7.实验法 华生 行为 8. 韦特墨 考夫卡 苛勒 格式 性质 灰泥 9.奥地利 精神病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异常 10.潜能 马斯洛 罗杰斯第三节 第一题一 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规律。教育最终要促进人的发展特点。只有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二 教师工

4、作要有心理学指导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不同学习的类型划分,学习的过程阶段特点等心理学理论,才能实施教学活动,实现其教学目的。教师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结构及其特征表现,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依据品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三 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的主要指标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条件,而心理学理论则是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水平就成为检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第二题一 高尚的职业品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5、,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想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二 广博的知识 深厚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这不仅包括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三 完善的人格 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志,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四 全面的能力 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他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

6、能力等1教育教学能力, 顺利我那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2.组织管理能力3.系统学习能力五 专业的技能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能否把教学工作开张得生动活泼,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形成教学艺术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1. 教学设计技能2. 教学语言技能3. 教学控制技能4. 教学操作和师范技能5. 教学评价技能6. 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第三题学生时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期间个体的心理,心理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凡此种种,都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和知识,更好地鉴别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7、。一 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意思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向辅导的学生表达:你是我现在唯一关心的对象。二 倾听技术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倾听要求辅导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话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话,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来评断学生的主述,并以积极的关注来表现辅导老师对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三 沉默技术 沉默技术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成长的问题。四 宣泄技术 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述给辅导教师的过程。他需要辅导教师以关注,倾听,沉默等手段来促进,强化学生情绪的宣泄。五 探讨技术 是辅导教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

8、折与障碍的过程。六 面质技术指辅导教师对受辅导学生的认知方面与思维方面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七 自我表露技术指辅导教师同通过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来推动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八 行为矫正技术 指辅导教师对学生自我完善与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予奖励与惩罚的过程。本章摘要1.心理过程 认知 情绪情感 意志 2. 认知 3. 情绪情感 4.意志 5. 人格 6.人格倾向性 7.实验法 8. 实验室实验法9.调查法10.临床法 11.个案法12.活动 基础 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 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

9、征第一节 人的发展1. 胚种 胚胎 胎儿 2. 年龄,孕期,胎教,情绪3.内分泌 循环 运动 生殖4. 脑,脊髓,心理,延脑,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5.胎儿期,成人,成人期,老年期6. 身体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7.定位说,机能系统 模块8. 弗罗伦斯 鲁利亚 激活 维持 动力 接受 加工 行为调节系统 9. 中央沟 外侧裂 顶枕裂 额叶 顶叶 枕叶 聂叶感觉区 联合区10.神经系统 规律性回应 11. 条件 无条件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12. 反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 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13. 经典性条件反射强化物食物先给,反映流口水

10、无条件,工具性条件反射强化物食物后给,反映需按杠杆,有条件。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存在着很多的异同点。相同点: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消退性条件反射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消退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的现象。不同点: 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经典性条件反射有机体的反应是天生就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从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被试的动作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

11、参与下完成的,往往有高级神经系统的参与到活动中,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就学习模式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14. 总系,个体15.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阶段16. 手的发展 劳动 语言 17.乳儿期,童年期也叫学龄初期,少年期也叫学龄中期,青年初期也叫学龄晚期,19-25,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18.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19.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代的过程。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生理成熟,是指集体结构和机能发育完善的程度,他依赖于个体中主遗传的发展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二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很多因素,其中空

12、气的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很大。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相同的环境中收文化影响的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拷贝世界,所谓拷贝世界就是由电视,网络,书,报,杂志,广播,电影,光碟等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拷贝世界不同于现实的感性世界,因为他不是媒体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发布信息的集团或个人依据自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对现实世界改造加工的结果,是精神产品。从性质上看,既有有助于人格全面发展的,也有毒害人们的心灵的。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的过程。学校教

13、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第二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及指导1. 生长发育,0-1岁,身高,体重,头面部 2.第二性征的出现 3.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4. 主要表现有两方面:1.中学省的身心发展既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2.青少年期是人有童年向成年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逐渐趋向平稳。5.闭锁性7. 运用假设,运用逻辑法则 7.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有事,辩证逻辑思维匀速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在高中进入成熟期。8.概念,推理,逻辑法则 运用能力 9.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可变

14、性和固执性 内向性与表现性 10. 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11.延续性,情绪的丰富性,情绪的特异性 12. 情感逐渐有不稳定到稳定,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13.意识,反抗 14. 交友范围 重视 异性朋友 父母 教师 15.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强烈地关心这自己的人格成长,自我评价的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2.价值观的确立,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总观点。3.自治需求,高中生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16. 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15、。学校与家庭教育想结合。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17 1. 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小结1. 垂体腺胰腺生殖腺2.大脑的皮层机能定位说3.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 ,臀部变大,出现好虚,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毛明显4.脑干,小脑,间脑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本质1. 动物,个体经验 相对持久的心理过程 变化 2.心理现象 变化 水平 稳定 3. 人类a的学习 语言 社会及个体经验 间接 语言 改造4.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作准

16、备。5. 信号学习,刺激,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概念,原理,解决问题学习6.意义,机械 接受,发现 7.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学习8.刺激-反应,迷笼,准备,效果,联结说,认知,托尔曼,布鲁纳 社会学习 班杜拉 观察学习。9. 结果 易化 干扰10.正迁移,负迁移,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逆向迁移 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 具体迁移 具体迁移 11.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 小鸡觅食 认知结构说 12.相似性 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者是否

17、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这也是掌握学习和迁移的方法。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心向与定势,信箱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学习定势是引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有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13.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精选教材。合理摆拍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第二节 知识

18、的学习 1. 理解 非人为 实质性2.为什么 融汇贯通3. 新旧 必要 变式 比较 4. 实物 模像 言语 5.相关 类 题 6. 旧知识 心理 生理7. 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 问题的特征 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8. 问题的特征 第三节 技能的掌握 1. 技能 2.动作 经验 练习 3.动作 智力 智力技能 4.两者的区别表现在1.活动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观念范畴。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是外显的,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

19、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往往有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解者。5. 认知定向阶段,所谓的认知定向是指学习者对所学技能有初步认识,了解系列动作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动作影响,学习者根据这种动作影响练习动作。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在前一段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组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6. 活动的定向阶段。这

20、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代替无进行的活动。如借助于代替物或模型,图表,标本等。有声言语阶段。有声言语是一种外部言语,它是一种扩展的,出声的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本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借助于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即只看到嘴动听不到声音,如学生心算。内部言语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也叫自动化阶段。7.结构 品质 调节 视觉 动觉8. 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智力活动进程压缩。智力活动自动化,几乎成了无意识的活动。9.练习 练习10. 四种类型的练习曲线。1.学习技能的初期学习成绩急剧上升,

21、随着学习的进展,成绩上升的趋势逐渐减弱。2.学习初期进步缓慢,但不久成绩边急剧上升。3,最初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但不久成绩便几句急剧上升,接着进步又 变得缓慢了4.学习初期进步很快,学习中后期进步停顿下来了,过了这以阶段进步有较快。联系成绩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一是由学习者的主观原因引起的,二是有客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11. a 确定联系目标。有无联系目标是影响练习效率的重要因素。B 恰当安排联系时间。练习时间分配可分为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反馈是动作技能形成的重要条件 一是内部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D灵活采取练习方式,一是

22、全部练习,二是单元练习。第四节 品德的形成 1.品德 社会道德准则 他人 倾向 一定社会 2. 品德与道德所属范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指导或调节行为的尺度。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同不同。道德所反映的内同比品德广阔的多,概括得多。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而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体的需要。 品德与道德的练习。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3.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4.道德观念 道德现象,

23、 道德规范 品德 道德观念 道德概念 道德信念 道德评价5.道德认识 道德理想 道德行为 鄙夷 憎恶 不屑 品德6.道德目的,道德行为 7.信念 道德意义 重要标志8. 道德认识是道德心理的基础和前提。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桥梁。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一致来时间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人事,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9. 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0. 皮亚杰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 11.前道德 0-3 12. 他律道德阶段 3-7 权威 绝对化 惩罚 道德实在论阶段 13.自律道德 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

24、7-12 改变 行为的后果 考虑行为的动机 尊重 别人 绝对化 惩罚 补偿性 14.科尔伯格 两难 前习俗 惩罚 寻求快乐 习俗 好孩子 权威 后习俗 社会契约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15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处于动荡性想成熟性的过度。16,道德知识的掌握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17.道德知识的掌握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评价能力18.对学生开展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她们的情感。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真情感化积发和保持学生的道德情感。19.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0.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环境

25、 内在因素 缺乏正确的道德管你那 意志力薄弱 好奇心强 盲目模仿 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21.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端正办学思想,树立良好校风要提供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青少你那自身应加强主题意识的培养。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第五节中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2. 暂时学习困难学生 能力困难学生 动力困难学生 整体困难学生3.认知因素 人格因素 人际关系 环境因素 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 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 讲

26、究教育教学方法 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小结:1 学习曲线 技能 练习次数 练习成绩 2.责任感 荣辱感 3. 智力和身体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异质群体。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第一节 感觉1. (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理变化)2. 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活动3. 编码 电编码 化学编码 4.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机械能 化学能 特殊感觉, 体表感觉 深部感觉 内脏感觉5.感受性 感受阈限 感觉阈限 6.绝对感受性 绝对阈限 7. 差别感受性 差别阈限 8. 时间 空间 后像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9.

27、 感觉适应 明适应 暗适应 暗适应 10. 后像 正后像 负后像 同一 11。感觉对比 12.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联觉 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13.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14.联觉 15。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16.实践活动 基本条件 17.视觉 可见光 视网膜 椎体细胞 杆体细胞 18. 波长 强度 明度 纯度 饱和度 19. 色光 颜料 20. 互补率 代替律 21. 色盲 色弱 22. 杨-赫尔姆霍次 黑林23. 20-2000 24. 音高 音色 25. 音高 音响 0-120分贝 音色 26. 生硬的掩蔽 27. 共鸣说 行波说 频率说 神经齐射现象 28. 触觉 压觉 痛觉 冷觉 热

28、觉 29, 平衡觉 运动觉 机体觉 第二节知觉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2.空间知觉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等。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指个体对物体个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反映。 大小知觉指地物体长短,面积和体积大小的知觉。深度知觉有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意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它能使人们对距离进行估计。为人们提供知觉物体深度与距离的线索 主要包括:单眼线索 用一只眼睛就可以感受的深度线索。相对大小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3.相对大小 插入或遮挡 线条透视 纹理梯度 相对高度 光线和阴影 空气透视 运动或运动视差 一只 4.视轴辐合或双眼会聚 双眼视差

29、5. 6.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产生的原因。客观环境的变化。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有机体自身特征的影响。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关。情绪态度也能使人产生错觉。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7.选择性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8.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月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亦然。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3.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9.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

30、体性主要受一下四种因素的影响: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3.知觉对象个部分之间的关系。4.知识与经验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10.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11.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12.亮度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第三节 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 观察 主动 2准确迅速 正确理解 3.了解本章摘要1.地点说 频率说 2. 嗅觉 味觉 内部感觉 3.觉察 分辨 4. 对时间的确认 估量 预测 5.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在一瞬间不可能

31、同时感知所有的实务,而总是有选择的把某一实务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6.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反生变化是,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第五章 记忆第一节 概述1. 个体经验 2.识記 保持 再认或回忆 3.记忆 4. 记忆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的过程。二是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减少。三是回忆和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再面前,能把她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此出现在面前,能把她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5.情绪 运动6.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7. 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

32、主动地手机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是这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8. 记忆机能定位说 记忆机能整体说 spi 理论 记忆分子学说第三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1. 感觉记忆 长时记忆 2.感觉 斯佩林 感觉痕迹 3.图像记忆 回声记忆 4. 感觉记忆在瞬时能存储大量的信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的,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样直接加以编码和储存的。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去,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5.组块 7+-2 6.听觉编码 视觉编码 7. 斯腾伯格 完全系列扫描方式 8.储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9. 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过程。维持性复述 精致型复述 10. 类别群集 联想群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 ,对比联想 主观组织 11. 接近联想,相似联想 ,对比联想 12. 主观组织 13.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情景记忆 词义记忆 14. 回忆法 再认法 再学法 重构法 15.回忆 再认16. 有意记忆 无意记忆 直接记忆 间接记忆 17. 巩固程度 相似程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