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9.09KB ,
资源ID:35685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685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两面针财务舞弊案例动因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两面针财务舞弊案例动因分析.docx

1、两面针财务舞弊案例动因分析两面针财务舞弊案例动因分析1.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舞弊的涵义加深理解。按照中国内审协会2003年公布的第六号具体准则的定义: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2001年7月发布的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对舞弊的定义: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把舞弊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二是谋取组织经济利益的舞弊。(司立波,2006)舞弊通常被定义为对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或政府机构) 的蓄意欺骗或盗窃行为。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审计准则将

2、舞弊定义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根据涉及舞弊人员所处层次的不同, 可分为管理舞弊和雇员舞弊。(章立军,2008)企业舞弊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则是大有猖獗之势。尤其是企业财务报告的舞弊从诸多已被发现的舞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舞弊的共性-管理层、雇员和第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利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取不正当或非法的经济利益或故意误导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判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舞弊既包括管理层,又包括了雇员,但是区分舞弊是管理层还是雇员所为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一般我们认为管理层的舞弊在财务报告的内容中可能更严重,并

3、且也更难以为审计人员发觉。另外,还有可能有第三方的参与,即作为接受审计委托的受托者-审计师,如果发生审计共谋-审计师与管理层共同制造舞弊,那么所带来的社会发展代价及损失是相当巨大的。这不仅涉及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还冲击了我们社会的道德机制。所以我们必须对企业舞弊问题加以重视,企业作为组成社会组织的一类基本单元,其健康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健康发展。(MBA智库百科)有关舞弊的定义有很多种,法律界、审计职业界以及社会公众对舞弊都有不同的认识。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舞弊的定义是:“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主要是从法律角度出发进行定义的。从法律角度来看,舞弊包括了诸多犯罪形式,如挪用、盗窃、诈骗、

4、行贿受贿、逃税逃汇等。但舞弊在审计职业界的定义,其外延要远比法律角度小。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于2002年10月颁布的第99号审计准则公告(SAS.No.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法律概念,审计人员不必对一个公司是否存在舞弊做出法律意义上的决定,而应关注是否存在使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舞弊行为。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故意的,后者是无意的。也就是说,对于审计人员负责审计的报表而言,舞弊是指使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

5、意行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在1993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舞弊包含一系列故意的非法欺骗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一个组织外部或内部的人来进行的。”我国2006年颁布的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但本准则并不要求审计人员对舞弊是否已经发生作出法律上的判定,只要求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舞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法律概念,它是一个属类名词,

6、包括人们能够设想的所有通过虚报以牟取利益的方法。由于舞弊具有多种形式,因此无法对舞弊进行绝对化的定义,只能将其统称为非诚信的行为。(网络)财务舞弊、财务欺诈、会计舞弊以及会计报表舞弊, 尽管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看存在着一些差异, 但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 这四个概念常常被不加区别地等同看待。美国注册欺诈检查师协会( ACFE) 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是: 通过故意的变造或者故意的疏漏与歪曲的手段对财务报表所载的会计信息进行虚假的陈述, 以达到误导与欺骗报表使用者的目的。我国法律对衡量财务欺诈舞弊的标准是: 第一, 在会计记录上歪曲事实, 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第二, 通过编制虚假财务报告, 使有关

7、利害者受骗、受害或受损。(党夏宁、韦国妮,2007)2. 通过查找舞弊案例及相关资料理解舞弊产生的动因理论。 美国著名的内部审计专家、原会计学会会长、ACFE 的创始人Steven Albrecht 受到物理学燃烧理论即氧气、燃料和着火点温度是物体燃烧三角形理论的启发, 提出了压力( 动机) 、机会和态度( 理由) 的 舞弊三角形理论。在这一理论中, 压力是外在条件, 机会是内在条件, 态度是心理因素。与一般的舞弊案件( 如贪污和挪用资产等) 相比, 财务报表舞弊具有如下特点: ( 1) 团队协同作案; ( 2) 手段变化多端; ( 3) 持续时间较长; ( 4) 社会影响较大;( 5) 理由

8、冠冕堂皇等。根据以上特点, 我们对财务舞弊的动因从外在条件、内在条件和心理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外在条件:信息不对称是财务舞弊的根本条件。自19 世纪股份公司诞生以来,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直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此后, 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股份和股东数量急剧膨胀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社会化和商品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深化。就上市公司而言, 会计信息舞弊带来的利益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通过 虚构经营业绩骗取上市、配股和增发资格募集资本; 另一种是因操纵会计信息导致市值增加。财务舞弊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之差构成了会计信息舞弊的预期净收益

9、, 只要舞弊的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 舞弊者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无论在华尔街还是在我国沪、深股市, 上市公司为配合庄家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 操纵内幕消息和财务报表的事件屡见不鲜。对于经营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 为了避免戴帽( ST和 PT) 以及退市, 常常采用操纵利润或资产重组等手段, 短期内扭亏为盈, 以保住上市资格这一稀缺资源。另外, 业绩、政绩、形象、税务以及贷款等等, 都是财务舞弊的外在压力。信息不对称就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把这些外在压力变成舞弊行为的天然屏障。2.内在条件:财务报表舞弊是财务舞弊结果的呈现形式, 会计记录舞弊是财务报表舞弊资料的主要来源。我们知道,

10、 财务报表的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会计账簿记录, 会计账簿记录来源于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又来源于各个部门的经济业务, 由此推断, 财务报表舞弊是企业内部多个部门, 连同与舞弊企业有关联关系的大股东、子公司等共同参与的结果。然而, 财务舞弊的非法性以及暴露后后果的严重性, 使得财务舞弊手段变化多端, 持续时间较长, 参与人数一般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失败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温床。我国, 股权高度集中导致内部人控制, 股东大会 一股独大, 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身兼, 监事和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在国外, 股权过分分散导致众多小股东搭便车职业经理人很容易掌握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当经理层

11、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时, 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有效治理, 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控制, 就这样, 源源不断的虚假原始凭证在会计部门通过记凭证合理处理, 会计账簿真实记录,财务报表充分反映, 再经过注册会计师符合性审计, 一份合格的财务报表就可以向外公告。3.心理条件:行为主体的利益决定着行为者的行动方向和特征, 会计行为主体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 其利益目标必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从会计信息舞弊的动机上看英、美等国公司的财务舞弊以获取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居多, 日、德等国公司的财务舞弊更倾向于提高公司整体的市场价值, 我国公司的财务舞弊大致可区分为利益驱动型和政绩及荣誉追逐型两大类。激进的盈利目

12、标以及基于这些盈利目标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刺激着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神经, 因而也就成为财务舞弊和其他短期经营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财产所有者对激进的盈利预期使得经理层经常处于企业市场价值显著增长的压力之中, 而建立在经营业绩和股票价格之上的股票股利和股票期权激励政策, 其本意旨在促使经营者把自身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但在现实中, 通过出售股票获得超额资本利得的好处要远远大于经营业绩增长带来现金股利的收入, 这就难怪经营者千方百计夸大资产和利润, 隐瞒负债和费用, 财务舞弊则成为众多上市公司心照不宣的操作手段。在我国, 国家股股东是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作为国家资本出资人代表的政府官

13、员的个人收入既不含企业资产剩余的索取权利, 又只能得到固定工资和其他行政人员类似的福利待遇, 但是公司的经营业绩等同于其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政绩, 这种把业绩考核与职位晋升挂钩的激励制度, 很容易刺激国有资产的代表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信息不对称粉饰财务报表。经营者对于利益、政绩和荣誉的追求, 不管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归根结底逃不出满足私欲的贪婪心理。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机分析在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八九年的发展,但目前还不尽成熟、不尽规范。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就是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问题的突出反映。财务报告舞弊,是相关当事人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作出的选择,是人的趋利行为和特定制

14、度背景下的产物。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不可脱离证券市场特殊的融资制度背景。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制度,就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如下特殊的动机。一、为获得上市资格条件根据我国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上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发行股票前必须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因此,一些业绩并不是十分好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资格条件,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必然通过各种舞弊手段进行会计处理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使之符合上市所需的财务上的要求。还有许多公司在上市前进行了大规模的上市改组,将一些劣质资产剥离出去,上市前三年的业绩就有可能并不是公司

15、盈利能力的真实表现,而只是人为操纵的业绩。二、为提高股票发行价格新股发行公司除了千方百计获得上市资格达到“圈钱”的目的外还存在着多“圈钱”的强烈动机。一家公司能够募集资金的多少是由股票发额度和股票发行价格决定的。在中国,新股发行是稀缺资源股票发行额度受公司的影响较少新股发行价格就自然成为公司操纵的对象。在利润指标为基础的定价模式下公司必然会以种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期达到抬高发行价,使公司筹集到更多资金的目的。在1996年之前,股票发行价格是根据发行年预测的每股净收益和发行市盈率计算的。市盈率是由证券主管部门确定的,许多公司就高估利预测,以达到提高发行价格的目的造成一些司上市当年的实际利润远远低

16、于当初的预测数1996年中国证监会调整了股票发行价格的计公式:发行价格=发行新股前三年每股净收益平值发行市盈率。许多公司又开始对发行前三年会计报表进行操纵。1997年,中国证监会针对多公司操纵发行前会计报表的情况,又将新股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发行价格=每股税利润市盈率。其中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前一年股税后利润70+发行当年摊薄后的预测每股后利润x30。这种政策的改变,并没有消除新发行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一些公司又开始在年会计报表与当年盈利预测报表上同时操纵1999年中国证监会再次调整股票发行价格的价方法,即按照股票市场上行业相同或相近、规相近、盈利水平相近的10家左右已上市公司股的平均价格

17、来定价,与前面的几种定价方法相比这次的定价方法比较客观,但是同样有公司为取得较高的发行价格,虚报发行前一年的盈利能力。2001年至2005年又重新采用控制市盈率的办法对发行价格进行控制。由此可见只要盈利能力还是决定股票发行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就存在虚报盈利能力的动机。2006年结束了新股固定价格的方式,提出新股询价制度是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的一大进步。三、为获得再融资资格条件配股或增发新股对于上市公司是十分重要的再融资工具。然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有严格的要求。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认定主要是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限制条件,并在近年来进行了多次调整:199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

18、上市公司配股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配股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公司ROE三年平均在10以上”。1996年中国证监会将原来申请配股的条件修改为“最近三年内ROE每年都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9”。1999年中国证监会又对ROE进行新的规定:三年平均ROE不低于10,每年ROE不得低于6。2001年,证监会要求拟配股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为了满足中国证监会有关配股条件的要求以达到配股资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时测算本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配股资格线。一些达不到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但有着强烈再融资动机的

19、上市公司就通过操纵利润来达到目的。在证监会1993年至2007年处罚公告中披露的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处罚的78家上市公司中,有22家上市公司的46份舞弊年报所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当年证监会关于配股的要求,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在下一年度完成了配股,实现了再融资。其中,重庆实业在2000年公开披露的配股说明书中披露:1997年、1998年、199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l148、682、1644,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l0以上,任何一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重庆实业在1999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净利润为210768万元。经查,1999年重庆实业虚增净利润143221万元,占当年年报披露净利润的67

20、94。其实际情况根本不符合配股的条件。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配股行为的行政干预,倘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配股资格线,在配股压力的驱使下,自然会设法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I2。另外。由于许多上市公司是经过“包装”获得的上市资格在上市时就先天不足,上市后面临着盈利能力下降、亏损或公司正常经营资金短缺的困境。这些上市公司都迫切希望通过实现配股和增发新股等再融资方式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以期能够使公司摆脱困境。四、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处罚其中最严厉的处罚是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恶化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这意味着公司将丧失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公司及其管

21、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这显然是上市公司及相关利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出于逃避惩罚,不愿意因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一些处于盈亏临界点附近的公司。具有巨大的利益驱动粉饰财务报告,隐瞒亏损,避免被ST或PT处理。公司法第157条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交易。第158条又进一步规定,上市公司若有上述情形,且“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除此之外,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股票上市规则对“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特别处理”作了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

22、资者对该公司前景难以判断,可能损害投资者权益的情形”,交易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这里的“财务状况异常”指的是以下两种情况: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或者是由于出现巨额亏损导致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都被视为财务异常,将受到特别处理。如果一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特别处理后,第三年仍然亏损,交易所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建议。从公司法和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有可能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三种处理,即特别处理、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而这些

23、处理将对上市公司及有关的利益关系人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初,政府有关部门、母公司千辛万苦争取到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资格这个壳资源,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利用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以扩大公司的规模、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发展地方经济而公司一旦因亏损原因而被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这个宝贵的壳资源优势将损失掉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可能因受到社会的相当关注而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股东、管理层和有关的政府管理部门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因此,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他们将会尽量采取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甚至是舞弊的手段,来使公司扭亏为盈,或隐瞒亏损的事实。五、结语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证券

24、市场融资制度的每次修订对上市公司及其投资者、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都将带来巨大的影响。财务报告舞弊是上市公司在特定融资制度背景下利益驱动的产物。公司不论是为了获得上市资格。还是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或者是为了避免因为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特别处理而进行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实质上都是为了达到从证券市场上获得融资的目的。但仅从制度层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的改革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善等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案例:两面针财务舞弊第一章、绪论1.1 两面针公司及案例简介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枧厂等5家小型私营肥皂厂;1956年

25、经公私合营组成“柳州市肥皂厂”;1963年肥皂厂更名为“柳州市日用化工厂”;1978年其牙膏车间分离,单独组建“柳州市牙膏厂”;1980年新厂建成;199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2003年11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3136号文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6,000万股,并于2004年1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行业内首家挂牌上市的企业。证券简称为“两面针”,证券代码为“600249”,公开发行后注册资本为一亿五千万元。公司注册地址为:广西柳州市长风路2号;公司办公地址为广西柳州市长风路2号。柳州两面针公司属日用化工行业,是以生产口腔护理用品、植物药、卫生纸制品、洗涤护

26、肤用品、酒店用品、竹木制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大型日用化工企业;此外公司还从事一定的资本经营和房地产业务。公司的主导产品“两面针中药牙膏”为中国名牌产品,并被认定为“国家质量标准示范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两面针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两面针在2006年财务报表编制期间,因涉嫌欺诈上市和虚增利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三年之后终于结案,证监会于2010年五月份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两面针在2003年虚增收入和利润,2004年2005年虚增利润。两面针财务报表显示2003年、2004年、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4181.38万元、4059.47万元、1063.47万元。证监会调查发现2003年、200

27、4年、2005年两面针分别虚增利润8851.61万元、9371.35万元、5832.62万元。经调整后的实际利润分别为4670.23万元、5311.88万元、4769.15万元。20032005年虚增利润共计24055.58万元,造假数额惊人,影响巨大。第二章、两面针财务舞弊异常初现2.1 预付账款科目异常2003年年初时为6319.57万元,2003年年末,由于预付给柳州达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达美实业)的采购货物款增加3472.47万元,公司的预付账款增加至11060.75万元,而2004年、2005年的预付账款分别达到19618.59万元、11776.97万元。2003年两面针向达美实

28、业采购货物的金额为52.43万元;2004年向达美实业采购货物94.87万元;2005年向达美实业采购货物166.7万元;2006年1-6月向达美实业采购货物金额为3.54万元,3年半的时间内两面针累计向达美实业采购货物的金额仅有317.54万元,而两面针居然向其支付了6335.23万元的预付账款,这种情况十分令人不解。两面针的资金不仅以预付账款的形式流向达美实业,2004年和2005年两面针还分别为达美实业代垫工资及奖金等651.04万元和76.98万元。为何两面针向达美实业采购的货物极少,却将6335.23万元的资金预付给达美实业,同时连达美实业的工资及奖金也要两面针来垫付呢?资料显示,达

29、美实业的股东正是两面针的管理层。表2.1 预付账款分析表会计年度2003-12-312004-12-312005-12-312006-12-31预付账款/流动资产0.2510.1820.1330.030预付账款/总资产0.1380.1320.0870.017由表2.1可以看出,两面针预付账款2003-2005年变动异常。自2004年上市后,预付账款居高不下,而2006年证监会调查两面针后,两面针预付账款比例立马下降。表2.2 预付账款水平分析表会计年度2002200303比02年增长增长率预付款项63,195,675.46110,607,534.9447,411,859.4875.02%会计年

30、度2003-12-312004-12-3104比03增长增长率预付款项110,607,534.94196,185,872.3385,578,337.3977.37%会计年度2004-12-312005-12-3105比04增加增长率预付款项196,185,872.33117,769,697.29-78,416,175.04-39.97%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加47,411,859.48元,增长率达75.02%。两面针2003年报表附注五中显示,本期期末余额较上期增长主要是由于预付广告费余额比上期增加760.54万,以及预付本公司关联公司达美公司采购货款增加3472.47万元所致。2004

31、年比2003年增加85,578,337.39元,增长率达77.37%。两面针2004年报表附注六中预付账款账龄如下表2.3显示:报表中阐述,本期预付账款增长主要是由于预付本公司关联公司达美公司采购货款32,507,259.64元以及新纳入合并范围的控股子公司广西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州市亿康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预付材料采购款63,027,005.39元所致,但本年新增一年以内预付账款达188,502,583,50元,有92,968,318.47元新增预付账款两面针未交待清楚,增额达49.32%,十分可疑。表2.3 预付账款账龄分析表2004.12.312003.12.31账龄金额RMB占总额比例%金额RMB占总额比例%一年以内188,502,583.5096.08110,298,961.8599.72一年以上至二年以内6,864,986.683.5296,050.000.27二年以上至三年以内404,842.050.21三年以上者413,460.100.2112,523.090.01合计196,185,872.33100110,607,534.941002005年比2004年减少78,416,175.04元,降幅达39.97%。2005年报表附注中显示,预付账款降低主要是由于预付工程款转入在建工程所致,并且有一部分预付账款账龄超过一年,主要是预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