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34.18KB ,
资源ID:355150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515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1、山东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单元授课计划课 题不同的环境 多彩的生活单元序号3(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1、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教材及学生分析 1.本单元的内容构建以生活问题为基础,通过资料呈现、问题引领、探究提示等方式将我国不同纬度、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民族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对生活、生产文化

2、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启发性很强。2.本单元教科书的呈现体现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思考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3.教科书呈现图文并茂,尤其是图片的呈现对于某些对教学内容具有陌生感的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提示性,是很好的学习兴趣催化剂。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难点: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课 时分 配11课时时 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北国风光教案序号1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3、了解东北平原的位置和范围和基本地理概况。2、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3、探究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了解东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难点:明确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从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教学准备图片板 书 设 计北国风光一、冰雪世界冰雕 滑雪二、寒冷的气候三、快乐的生活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二、感受北国风光三、探究东北平原人们的生活1、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教师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国家最北最东的的地方。中国领土四

4、极歌东极:黑熊岛上乌苏镇,北极:黑龙江心主航道,西极:葱岭中峰号屋脊,南极:南沙群岛沙排礁2、学生根据地图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点。去过东北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东北。或者是通过电视电影的镜头来学习东北3、教师引导结论:“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南方已是繁花似锦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大雪漫天,人们还身着厚厚的冬衣。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和了解这里人们的生活。”1、说说自己对东北平原的印象2、投影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图片 通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对北国风光形成感性认识。3、小组合作交流:东北平原的冬天特点,为什么这样,人们是怎样适应这里的寒冷的环境的。1、小组交流收集的

5、有关东北民俗的资料。2、全体展示小组交流的结果。3、探究、分析东北平原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4、交流探究收获。视频播放精美的图片,展现北国冰雪世界之气势, 出示中国地区图,寻找东北地区之所在, 了解其位置及范围及相关平原河流山脉等。多媒体出示中国气温分布图,对比我国南北气温及景观的较大差异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资源宝库教案序号2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明确东北平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保护资源的责任心。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物产及资源难点: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保

6、护资源的责任心教学准备图片板 书 设 计资源宝库一、东北的物产木材 东北“三宝” 丹顶鹤二、东北的资源工业 石油 制造 化工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资源宝库大发现二、课后探究三、当堂达标1、学生介绍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大豆、玉米、高粱等)。结合“黑土地”了解这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的转变,体会这里祖祖辈辈人的努力。2、利用收集的资料了解这里的主要林区和盛产的树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森林宝库。3、教师和学生共同介绍著名的“东北三宝”,帮助学生体会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投影东北的动植物资源。4、寻找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根据发现让学生探讨在这里

7、进行哪种工业生产最方便。认识大庆油田的建设。 得出结论: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因地制宜。5、根据学生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对旅游等其他资源的了解。1、东北的风俗特点2、了解东北二人转的产生以及发展1、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_”。2、_、_、_素称东北“三宝”。3、_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4、东北山地有“东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最大的_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_区。5、东北地区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_。读课文, 了解东北地区拥有的丰富的资源矿产,感受祖国的丰饶。让学生说出东北三宝是哪三宝,并进一步探究东北

8、地区还有哪些资源矿产讨论祖国的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水上人家教案序号3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难点: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教学准备图片板 书 设 计水上人家一、水乡的特色水 秀美二、水乡的组成长江三角洲 古镇 太湖三、水乡的发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学古诗忆江南二、资料交流1、 歌曲欣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

9、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边听边看一组江南水乡的精美图片。2、生交流看后的感受。欣赏、背诵介绍江南水乡的诗歌与美文。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雨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搜集水乡的歌谣诗词书画。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的江南水乡小镇。2、分

10、组学习 江南的山江南的水 江南的人 江南的桥 江南的物产 3、学生交流汇报江南的风景 特点投影山 水 桥4、学习江南的位置气候5、投影江南地图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江苏以北浙江以南区。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展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生活特色。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图,让学生观察 寻找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大运河等, 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鱼米之乡教案序号4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

11、的原因。2、探究“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了解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3、树立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认识江南的美。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鱼米之乡”的形成条件难点:树立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图片资料板 书 设 计鱼米之乡一、“鱼米之乡”物产丰富 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二、江南的农业水稻 渔业 一年二熟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鱼米之乡”的由来二、江南农业三、拓展与总结1、江南地处我国的东部沿海,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很多江河会流于此,比如有名的长江、京杭大运河、钱塘江等;这是江南重要的水源之一。这些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带动泥沙的翻滚,在长江下游停留堆积

12、,给这片地区带来肥沃的土地;人们在土地上种庄稼,在江河中养鱼虾所以,江南在这片长江三角洲被人们称为“金三角”,是水里有鱼,地里长稻米的“鱼米之乡”。2、江南地区地理位置好,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动植物的生长。那么“鱼米之乡”良好的自然条件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师生讨论。1、教师结合学生整理出的江南水乡的农作物和物产,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种类,如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产品等。教师提出活动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农作物探究它们生产的过程,了解当地人的生产活动,对比与我们的差别,思考原因。2.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进行合作探究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1、拓展: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调查内容合理丰富的调

13、查表,组织学生对江南地区农作物种类进行调查;学生可在此过程中,增进对江南地区农作物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2、 总结:“苏湖熟天下足”是一句谚语,反映的就是江南地区物产丰富的情况,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足见江南的农业发展对全国的重要性,是人民健康生活的物资保障。江南是当之无愧的“鱼米之乡”。问题探究:江南地区适合怎样的农业生产方式?其自然环境的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出示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及河流分布图,探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因。了解“鱼米之乡”的含义。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走进窑洞教案序号5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

14、围和地理环境。2、了解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文化。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环境。难点:探究高原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板 书 设 计走进窑洞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的地貌走进窑洞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歌曲导入二、走进黄土高原三、走进窑洞四、拓展1、播放歌曲 黄土高坡2、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黄土高原。3、学生交流自己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地表千沟万壑;黄河从那里经过;人们住在窑洞里1、展示中国地图,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区域地图:黄土高原,在我国秦岭以北

15、,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2、我们从大范围上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看看黄土地的面貌,它有什么特点呢?黄土高原的环境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貌呢?学生讨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被雨水侵蚀的千沟万壑; 森林和草原大多数遭到历代不合理利用和破坏; 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3、 总结:经过同学的讨论,我们了解到,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和本身脆弱的自然环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它的绝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陵沟谷区。1、我们已经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接着就来看看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走进窑洞看看。2、窑洞是黄土高原

16、上一种特有的民居形式。窑洞建筑美观耐用,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静无噪音。3、活动总结: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人们智慧的结晶,是黄土高原上一种特有的民居形式。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黄土高原上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独特的民风民俗,知道了黄土高原地区为我国中华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更加热爱这块土地。播放西北歌曲“黄土高坡”视频。感悟地区的特色与辽阔。展示西部地区图片,了解那里的气候干旱,地貌现状,环境特点等。初步感知西北特色。播放本地区的风沙肆虐图片或视频,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开发热土教案序号6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西部风景优美且蕴藏着宝贵的自然

17、资源。2、通过“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的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西部的自然资源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有关开发西部的资料板 书 设 计开发热土黄土高原的环境状况西部资源西部开发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介绍物产二、探讨西部前景三、学习双赢1、西部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且蕴藏着宝贵的资源。请你把它告诉给大家。2、学生汇报了解到的西部资源,教师补充深化。(1)有许多矿产资源。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黄土高原地下有丰富的煤藏,仅山西和陕西两个省的煤储量,就占全国煤储量的

18、80%左右,所以有我国的“煤海”之称。各种矿产资源也丰富,如鄂博稀土矿集中了全国稀土储量的90%。(2)有着充足的水力资源。(介绍“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骨干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张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3)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介绍“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骨干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这个工程将跨越4200千米的长路。初期年供气量12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2004年1月,“西气东输”完成了向沪、浙、苏、皖、豫四省一市用户全面商业供气,标志着“西气东输”开始进入商业运营。3、畅

19、谈感受:同学们,现在你觉得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怎样的地方?1、感受西部地区人民贫困的生活,分析原因。2、讨论:我们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做些什么?1、学习“决策”,了解“西部大开发”(阅读课本71页的资料)2、为西部开发献计策。(西部交通比较落后,开发需要交通,要优先发展交通。西部地区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应该先开发。开发西部,需要大量的人才)3、设置“金点子”电子信箱,鼓励学生把开发西部的“金点子”发送到信箱中。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出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商讨合理防治的措施。了解我国东西部相互扶持,相互交流互助,培养团结共进意识。教学反思课

20、时教学设计课 题领略雪域风情教案序号7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的地形和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这些习惯与青藏高原气候的关系。2、通过了解藏族人民的民族习俗,使学生能够尊重、理解、欣赏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文化。3、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难点:尊重、理解、欣赏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文化。教学准备资料图片板 书 设 计领略雪域风情青藏高原自然概括青藏高原人文概况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激情导入二、小组交流三、分组了解四、总结1、 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青藏高原,播完后回答问题。这

21、首歌唱的是什么?听后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感想?2、这首歌名字叫青藏高原,主要是讲青藏高原优美的环境。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山川。3、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青藏高原在我国的什么地方?青藏高原的环境怎样?那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那里的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穿着和我们一样吗?那里的人有什么风俗习惯?他们主要是吃什么?他们那里有什么资源?师:刚才同学听得非常认真,谈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那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1、青藏高原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势很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2、青藏高原山峦连绵起伏,资源丰富。3、山上常年白雪皑皑,所以还叫“雪域高原”。4、那里的主要居民

22、是藏族人。1、藏族服饰:金花帽、围裙、藏袍2、藏族食物:青稞、青稞酒、酥油茶3、藏民文化节: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藏民的习俗和文化(宗教习俗、待客习俗、歌曲、舞蹈)4、认识牦牛:牦牛在雪山草地、登山运动员的登山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车无法行走的地方它可以行走。史书上这样赞誉牦牛:“行冰天雪窖中不畏冷,虽数日无水草,犹驮二百余外,行走不衰,真边地之宝畜也。”欣赏天路搜集播放雪域高原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看相关视频,再次走进藏民生活,感受其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文化。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走进布达拉宫教案序号8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探究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的故事。2、

23、体会我国自古以来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布达拉宫概括难点: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教学准备布达拉宫及藏族风情的图片、资料板 书 设 计走进布达拉宫一、布达拉宫概况二、文成公主入藏三、布达拉宫的历史沿革四、藏传佛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谈话导入二、故事会三、看谁知道的多四、总结1、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同学们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2、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情况。下面这张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3、师:大家知道吗?在唐

24、朝时,还有一段发生在藏族和汉族之间的佳话呢!1、教师结合教科书给学生讲述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2、学生对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补充、交流,体会文成公主入藏对汉藏文化与经济的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3、讨论通婚的问题,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学生讲述与布达拉宫有关的故事。5、教师抓住各朝各代为促进民族团结所做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师:相传,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修建了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你知道为什么称布达拉宫为藏传“佛教圣地”吗?1、读一读。自由读书,了解布达拉宫的有关内容。2、说一说。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布达拉宫及藏族风情的其他资料。3、畅说今日布达拉宫

25、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都对布达拉宫及藏族风情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受到一些启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更好地促进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 观看视频文成公主入藏史实和布达拉宫简介让学生了解汉藏两族人民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了解布达拉宫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及作用,了解藏族人民的宗教习俗。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雪域变通途教案序号9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西藏古今的交通状况,体会交通的发展对藏区发展的巨大作用。2、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交通面貌的巨大变化。3、坚定民族统一的决心,激发爱国

26、主义情感。点难点 教学重重点:藏高原交通面貌的巨大变化难点:感受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教学准备资料板 书 设 计雪域变通途青藏公路的建设青藏铁路的建设交通发展对西藏经济的影响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集 体 备 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谈话导入二、找一找,读一读三、看一看,说一说四、课堂总结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青藏高原人的吃、穿以及人情风俗、地理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青藏高原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山峦绵延,资源丰富,又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那里的交通情况如何呢?出示西藏自治区交通图。1、分学习小组讨论

27、交流:(1)通过观察交通图,找一找目前西藏自治区有哪些公路?指名学生说(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看到这些公路你想说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2)组讨论交流,青藏高原过去和现在的交通情况有什么变化?2、全班讨论交流,学习小组汇报小组交流情况,集体评议。生:青藏高原山高坡陡,交通运输极为不便。过去这里的交通基本上靠畜力和人力,主要是靠牦牛运输,几乎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修筑了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1、出示课本78页建设中的铁路图。让学生思考:青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意义?2、请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28、学生各抒己见,畅说语言,)3、小结:青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将形成立体交通运输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的物资运输难、成本高、效益低的状况,促进全区客、货运量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提升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走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的目标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学习了青藏高原的交通运输面貌的改善,知道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交通运输来完成的。党的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为西部大开发的建设献计献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播放歌曲天路视频,感受交通对雪域高原的重要性。出示青藏地区古今交通图,对比了解藏区交通的变化 出示己建成的青藏铁路图片, 了解青藏铁路之最记录,感受祖国对雪域高原的艰辛付出与努力 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