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38.07KB ,
资源ID:35511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511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千家洞与下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千家洞与下隽.docx

1、千家洞与下隽千家洞与下隽前言我们通城人的祖先大多都是从江西迁来的。我们的祖先翻山越岭来到这片世外桃源,正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在通城深山里面,我们的祖先发现一座座的山庄里,有田、有地、有土筑石屋,却没有人居住,传说这里发了人瘟。清同治通城县志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清康熙通城县志载:“宋高宗绍兴初,杨幺倡乱,勾诱衡、宝、永、郴山瑶,姿肆虏掠。迨岳忠武平杨么,而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箐通城地界相连之龙窖山,尤为窟穴。理宗宝庆间,瑶种渐蕃,遇歉出掠,遂设千户长驻通。元降为百户,至明缺裁。”清同治通城县志载:“元失其驭,四海鼎沸,苗兵往来、屯驻。”1985年通城县志引旧志载

2、:“元至正9年,即1349年,瑶民起义,往来屯驻本县。县民避战祸,大部逃徙。元至正26年(1366年),时局渐稳,逃徙者返归,赣民大量迁入。”从以上方志记载显示:在元之前,通城乃“汉瑶杂居地”,因为“杨幺倡乱,勾诱衡、宝、永、郴山瑶”以及“元失其驭,四海鼎沸,苗兵往来、屯驻”,导致“县民避战祸,大部逃徙。元至正26年(1366年),时局渐稳,逃徙者返归,赣民大量迁入”。这里就道明了,我们祖先“赣民”从江西迁来通城时,“县民(主要是瑶民)”才“渐入湖南”的。也就是瑶民已离开了通城600多年,我们这些“赣民”的后裔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600多年了。那么在“元之前”, “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到底有多长的

3、历史呢?这里面我们必须从瑶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谈起:1)瑶族应该是从江北渡长江“漂洋过海”到洞庭湖区周边;2)瑶族离开“千家洞”后,又“漂洋过海”到了现在的岭南地区。这次史诗般的“漂洋过海”大迁徙事件,成为瑶族人民心灵深处永不磨灭记忆;在民族灾难面前完成“渡海迁徙”到“渡海神话”的演变与升华。自然而然,漂洋过海的始发地便成了“寻觅瑶族千家洞”争论的终点。李本高先生于1995年,在其瑶族迁徙的中转站千家洞中提出瑶族千家洞“很可能是指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的某一地区”这一科学论断。20世纪80年代,中南民院的宫哲兵老师带领学生,踏遍湘、粤、桂边区的瑶寨,经过十余载的实地考察,认为瑶族千家洞就在湖南江永的

4、大远瑶族乡。今天的药姑山,在2001年,广西瑶学学会与湖南省民委的专家通过考察,认定龙窖山(药姑山)为瑶族早期千家洞。可以说,“龙窖山千家洞”是最接近真正“千家洞”的一说。我们对通城古瑶的研究,脱离不了对一直“治通城县西”的古下隽的研究。古下隽始立于西汉、没于隋唐,前后700多年。治域曾包含今崇阳、通城、蒲圻、临湘、岳阳及嘉鱼部分等六县市,环幕阜山、包含药姑山全部。据史料载,古下隽县治在今通城县治西北,而今通城县治西北则直指药姑山,所以我认为古下隽县治应在药姑山下,或许大坪乡来苏畈达风河畔,便是下隽县治古城池所在地。故而,我们研究通城古瑶,不能局限药于姑山一座山,而应扩展到整个幕阜山脉周边;鉴

5、于古下隽治域及存续时段与瑶族先民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年代基本吻合,所以我们不论是寻找“瑶族千家洞”,还是还原通城及周边地区古瑶汉杂居之历史原貌,我们都绕不开下隽。在研究药姑山垒石文化的过程中,我穿山越岭,在一处处瑶族先民居住过的溪边石屋残垣前停停走走,在一片片瑶族先民耕作过的山坡石梯地面前昂首仰望,在一座座瑶族先民沉睡千年的石墓群中低头徘徊我追忆着曾经是这座深山老林中幽灵般的王者通城古瑶人,对于我,她们是多么熟悉而又遥远。我们的先祖从江西来到这片陌生而又优美的土地上,入乡随俗地继承了古汉瑶共同的风俗,至今还影响着、并且熏陶着我们。让我们唱一首千家洞与下隽的歌你虽然是一个传说淹没在岁月的长河我却知道

6、你就在这里等待着我来与你对歌你虽然是一个传说掩盖了远久的辉煌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你虽然是一个传说光芒曾经照耀南江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如隽水一样温柔绵长而我对你的思念则是一堆干草淋湿了两千年的风雨仍然一点就着一、千家洞与桃花源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

7、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洞”有三义:洞穴、洞天、洞察。在瑶族人民中传唱的“千家洞”之洞,则取“洞天”、“洞府”之意。“洞天福地”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故我们寻找的“千家洞”应是瑶族

8、人民心中的圣都、我们心中的“桃花源”。通城四面环山,自古有“三溪九港十八洞”之称。这七个字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通城的地形地貌,以及元明之前通城区域居民(包括当时的山民与古汉居民)生活、生产和分布概况。基本上,“三溪”和“十八洞”是以苗、瑶族居住为主的“山洞”地名如大溪、云溪、石溪和彭家洞、望湖洞、丁仙洞、际山洞、张源洞、台源洞、桃源洞、锡山洞、石马洞、六马洞、狼荷洞、马科洞、黄尼洞、李婆洞、欧贞洞、青草洞、宋仙洞、龙潭洞等,均为宜居村落。而“九港”则形成为古汉民居住为主的地名,如东港、北港、南港、左港、梅港、马港、松港、鲤港、石港等。其中北港与马港现已发展成口子集镇。洞,疾流也。说文故我对“洞”的

9、理解是“四面环山、中间平地里流淌着一条弯弯的溪河”“溪”才洞的真正主题。有水才宜居,如果没有溪流,则无以成为洞府。我初上药姑山上幸福村的龙窖源,发现的“瑶族居住的石屋遗址”与去岭南山区考察的乳南“必背瑶寨”以及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不论土砖屋或石屋,无一例外的都是伴溪而建、缘水而居。这里便有洞的痕迹。“洞”这个词我甚至怀疑是瑶族人民发明的,因为我发现洞都是藏匿在大山里面,且通城“三溪、十八洞”无不藏在大山深处。一般,山脚底下的洞状地形则应叫“冲”.冲没有洞封闭,也没有洞地势高,更没有洞“藏”得深。在地势形体上,洞比冲要大些。当然,被称为“溪”的洞则是最大的洞,所以我总怀疑“千家洞”应藏在叫“溪

10、”的洞里。我们沿洞的溪流上溯,水流的源头也即山间平地的尽端,是为“洞头”,洞头之上便是山头;河水流淌的平坦阔地是为“洞中”,洞中溪田交割,房舍环司其田边山脚,总会有溪沟绕过;小桥流水,若恰逢陌上桃花、饮烟袅袅、牛欢犬吠、晚耕暮归时,则心无不恋哉。河水穿过“洞中”,到达其出口处地势突然陡峭且狭小,岩口落差很大,形成瀑布奔泻而下,是为“洞口”。洞口一般为天然险峻关隘,正好为守家护洞之用。如药姑山上的“白云寺”和相师山上的“际山洞”的洞口正是如此状。前面提到的“云溪洞”和“大溪洞”,如今早已建成了“云溪水库”和“青山水库”。既然能成为水库,则说明:1)水源很丰富,本就有大溪河;2)水库中间即为“平坦

11、开阔”之“山间平地”。那么,我就又担心“瑶族千家洞”可能被淹埋在水库当中。千家洞不会很大,大了就不安全。瑶族千家洞源流记中“千家洞”就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桃花源一样:一个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洞天福地,也都只能通过一个“穿岩”或“山有小口”,才能进入到里面去。传说中的千家洞“有一地,四面高山。有穿岩一座入内,内有数十里丰原广地,可到此地定居日后人繁族广,定名为千家峒”。千家洞歌里是这样描述:“日头出山照塘溪,寒鹏野鸭水上戏,迎着红日洗翅羽,上岸理毛拍翅啼。日上东山白石岭,峒里庄稼壮又青,千家担禾门前晒,日下西山担回厅。日上东山白石岭,水过龙门石谷中,日落山阴映江水,弯弯河水似金龙。日头落岭山

12、背藏,收工回家过莲塘,满塘莲花白又美,手摇莲花四面香。日落江,蜜蜂过岭口含糖,蜜蜂含糖酿窝里,哥妹同归过蓠旁。日落岭,大峒禾苗绿油油,过了七月目连节,金黄谷子勾了头。”据千家洞源流记载,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5年),官兵攻打千家洞,瑶民首领自知不敌,于是吩咐瑶民从一个通往道县的山洞里逃走。瑶民在离开千家洞前,将一只牛角锯为十二截,每姓瑶族保存一截,又将祖先神像埋在平石岩下的山洞里。洞外有一座“石童子”为标记,相约五百年后,瑶族子孙定重返回千家洞,将十二截牛角拼合吹响,洞门自开,将祖先神像取出祭祀。出逃的瑶民如今大多散居在岭南大山中,他们向往失落的家园千家洞。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中是这样描述:“青

13、山脚下千家洞,山宽地阔好安身,落在洞中多少年?哪样大祸落洞村?落在洞中六十年,开山种地好年成。官府公差把洞进,逼交皇粮送京城。人逢乱世难躲开,朝廷兵勇进洞来,蒋大官人发兵到,廿七营马围上来。层层官兵人马众,洞中老少难阻挡,众人商量离洞去,千家大洞又抛荒。瑶人退出千家洞,爬山涉水开路行,瑶人世上无出路,何处安身才太平?”所以寻回千家洞,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瑶族人民顽强生存与寻找皈依的精神寄托。再让我们回味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14、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论是千家洞还是桃花源,在一处相同的洞府里,用不同的故事情节,来表述着瑶汉两族人民相同的梦想和愿望。桃花源,其实就是被东晋武陵渔人无意间发现的,陶渊明记录的,之后又被历代汉族人民向往的,瑶族人民的千家洞这个世外桃源。二、寻觅千家洞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瑶胞寻根千家峒,史实有待百家争”到目前为止,被

15、认定的瑶族千家洞主要有三处:第一处,是最早被认定的湖南省江永县“大远千家洞”。20世纪80年代,中南民院的宫哲兵老师带领学生,踏遍湘、粤、桂边区的瑶寨,经过十余载的实地考察,认为瑶族千家洞就在湖南江永的大远瑶族乡。第二处,便是后来同样是宫哲兵教授认定的广西省“灌阳千家洞”。由武汉大学哲学系、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西瑶学会、灌阳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洞研讨会于1998年5月5日至7日在灌阳召开,到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千家洞就在以都庞岭的韭菜岭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第三处,就是今天的湘、鄂、赣交界的幕阜山脉的药姑山即“龙窖山瑶族早期千家洞”。瑶族先民的垒石文化在药姑山上漫山遍野的被发现

16、,到处都是瑶族先民生养作息的石屋、石梯地与石墓地。2001年,广西瑶学学会与湖南省民委的专家通过考察,认定龙窖山(药姑山)为瑶族早期千家洞。而早在1986年,湖南瑶学专家李本高教授在江永大远瑶族千家洞鉴定会上提出:“同意大远是瑶族千家洞故地之一,但它不是原始的千家洞,而是摸拟的千家洞”;1995年其在瑶族迁徙的中转站千家洞中提出瑶族千家洞“很可能是指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的某一地区”这一科学论断。由于瑶族迁徙路线是由北往南,时间是先江北再江南再岭南,且龙窖山(药姑山)在瑶族第一次飘洋过海渡长江后江南第一站,故而“江永大远乡千家洞”应该是瑶人第二次飘洋过海,从幕阜山洞庭湖地区南徙到岭南地区之后,根据

17、记意而仿造出来的千家洞。其实,瑶族千家洞应该只有一个。那么会不会就是药姑山千家洞呢?我看并不一定,只是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站得离真正的“千家洞”更近,几乎触手可及。那就是,千家洞一定是藏在这云雾迷朦的幕阜山系的诸山中。瑶族通史中详实地分析了瑶族人民在由北而南的民族大迁徙中的两次“飘洋过海”事件,也肯定了长江边、洞庭湖畔的龙窖山,在作为第一次飘洋过海的终点,和第二次飘洋过海的起点的重要历史事件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将两次飘洋过海事件的时间断代为晋代与宋代。然而,从西晋初(公元265年)到南宋末(公元1279年),时间跨度已达一千年之久。其实,瑶人先民应该在东汉之前就应该完成了第一次飘洋过海。首先

18、,“东汉马援征蛮”应该是早期汉瑶冲突的第一个重要历史事件。马援时期的“蛮”,应该在西汉末王莽新朝时期就已形成一股强大力量。否则,东汉名将马援不会“军次下隽”、兵折“壶头峡”而马革裹尸。下隽,仍西汉立的县,县治在今通城西,时下隽辖今岳阳、临湘、通城、崇阳、浦圻等地。我们没法去揣摩西汉王朝从南郡分立下隽,是否含有坐镇该地区“蛮族”之意,但我总隐隐约约感觉到,环通城、崇阳两县四周的幕阜山脉一定不简单。再者,王莽新政基本上是实行的“社会主义”,那个时候应该是瑶族先民南蛮,在两汉时期政策最宽松的发展阶段。故而东汉王朝不惜损兵折将也要“征蛮”,就是因为南蛮势力(其中包括苗、瑶族先民)在南方日益强大。于是,

19、通城九岭有马援在马港河洗马的传说,马港因此而得名。到了西晋八王之乱后,西晋惠帝时期,税役繁重,民不聊生,流民四起。太安二年(303)义阳蛮张昌发动就食于江夏的流民起义,先后攻克江夏、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长沙等郡。同年,朝廷诏令以宁朔将军、领南蛮校尉刘弘镇守宛城,刘弘派遣司马陶侃、参军蒯桓、皮初等率领军队在竟陵攻打张昌。陶侃等与张昌苦战许多天,最终大败张昌军,前后斩杀几万人,张昌逃窜到“下隽山”,他的部众全部投降。第二年(304)秋天,擒获张昌,将其斩首,并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师,同党全被诛灭三族。张昌在荆楚地区的起义,能做到“百姓从之如归”、“六州之地,柯振叶靡”,除了西晋王朝对荆楚各族百姓

20、残酷的压迫剥削、强征“壬午兵”去镇压巴李氏起义的原因外,还与他本人因袭了并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蛮”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张昌兵败选择逃往通城,并且在黄袍山上的华罗寨上坚守了近一年,最后战死于通城四庄乡清水塘。难道不是证明在西晋时期甚至更早,环通城崇阳四周的幕阜山脉就已是“蛮族”的天下么?以至于他的族人才会以张家十伢出世里“白马天子之死”这样悲凄的故事,来怜悯地记念他。从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至南宋末,这一千余年间,应该是瑶族先民由“蛮”到“徭”和蜕变,并且完善形成了瑶族十二族姓,瑶族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至于南北朝时的后梁,在离下隽县治不到五十公里的今通城塘湖又设立了“乐化县”。从塘湖上山去便是黄

21、袍山华罗寨,这个乐化县主要治理的对象应该就是那片山上“蛮”。今通城东西纵深也才五十多公里,而在南北朝时西东两头各置一县治:一个在西边的药姑山脚下一直叫下隽,一个在东边的黄袍山脚下叫乐化县。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于下隽治设上隽郡,分下隽立乐化县,隶属上隽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乐化建县时间只有短短的53年,但其在我们研究幕阜山区域瑶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是一颗耀眼而又重要的明星。通城县今县治由“锡山市”发展而来。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为通城

22、镇;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升通城镇为县。由此可见,通城县发展历史重心变化就是先西部,后东部,再中部;也就是先下隽、后乐化、再通城。只是到了通城立县不久,在药姑山脚下的洞庭湖区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瑶民起义“钟相杨幺起义”。清同治通城县志记载: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1162年)初,杨幺等起义,衡、宝、永、郴四州的山瑶千里迢迢并肩战斗。后义军被岳飞讨伐,“而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菁的通城地界,相连之龙窖山,尤为窟穴”。此时,瑶族在这片居住了近千年的幕阜福地已日渐势微,在南宋军事打击与“北人南渡”的移民潮双重压迫下,不得不背井离乡时隔千年之后,又踏上“飘洋过海”向南大迁徙的征程。无独有偶,

23、通城几乎所有姓氏家谱都清楚地记载着,通城人的先祖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从江西逐渐迁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龙窖山(药姑山)一直是瑶民的一个根据地,一座圣山。但是,瑶人的千家洞会在药姑山上吗?我个人认为不会是。原因有二:1)综上所述,如果千家洞的确是在幕阜山区域内,那么它至少存在了一千年,直至元初才被迫迁走。那么药姑山就在长江与洞庭湖岸这一战事频发的最前端,而作为一个民族的圣都千家洞之地之山,又如何能保存一千年?所以我认为如果千家洞在古下隽县内的话,药姑山只能是真正千家洞的一个前哨、一个桥头堡、一座天然屏障。2)药姑山的地形地貌与瑶族传唱的千家洞源流记、十二瑶姓游天下及千家洞歌中对千家洞的描写出入太大

24、、几乎完全不同,没有“穿岩”,更没有“四块大田”。基于这两点原因,我们得把目光放在离洞庭湖远一点的幕阜山脉更深处。其实瑶民喜欢住在山里,更喜欢居住在大山里的溪洞里。只是现在许多较大的溪洞大多在六十年变成了水库。药姑山上的“龙源水库”、黄龙山上的“云溪水库”、四庄大溪的“大青水库”和沙堆清水的“龙潭水库”。这几个水库原本就是洞,分别叫“龙源洞”、 “云溪洞”、 “大溪洞”和“龙潭洞”。既然能成为水库,则说明水源很丰富,本就有大溪河;水库中间水面下即为“平坦开阔”之“山间平地”。那么,我就担心“瑶族千家洞”可能被淹埋在水库当中。比较了这几个水库洞,发现离药姑山相隔几十公里的崇阳青山也就是通城大溪的

25、“大青水库”,地形地貌则与传唱中的千家洞非常相似;特别是青山水库下面有一青山岩古堰洞非常象千家洞传说中的穿岩;水库上游白石山上有一大泉洞则似干家洞瑶民逃跑之洞;而青山水库下面原本就是几块大田畈,内有古市,中间有一条大河叫青山河;水库东边有座大山叫白石山(白石岭);正南面为通城大青界,有磨盘山、盘山村,再往上就是黄袍山大盘山;而大盘山恰恰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我认为这一切地名地貌与传说中的千家洞简直一模一样!如果“大青千家洞”假设成立,同样支持李本高先生的“千家洞应在洞庭湖畔、幕阜山系间”论断。并且“青山千家洞”前有崇阳路口苦竹岭、小岭作为门户,左有洞庭、长江岸边药姑山作为前哨,右有通山群山作护卫,

26、后有黄袍山、黄龙山作为靠山,而横穿千家洞中的青山河则似一条弯弯的金龙,东南西北四面天然屏障,的确是一处安全而又隐蔽的世外桃源之福地!清同治崇阳县志山水中,有诗这样描写今天青山水库底下以前的样子:(九日青峰岩出葛家砦诗):“登高欲赋愧无才,匹马穿云洞户开,菊色喜依林翠赏,松声怪作海涛猜,闲寻樵客过萝经,醉共山翁把酒杯,地好避秦今日验,安然鸡犬客归来”。真莫非,青山水库大溪洞、大溪洞里是桃源?!青山河从黄袍山高滩发源,过大源、大溪,入青山水库下青山镇吴城村北注隽水河,是为桃溪口。故隽水河在此崇阳县城段又称桃溪。三、桃溪唐年岁晏行唐杜甫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27、古时唐年县,分为唐朝时期的唐年县和南唐时期的唐年县,中间还夹着一个吴杨的宗阳县。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将南唐唐年县改为崇阳后沿用至今。然而一直以来围绕着唐年县的地望之争,众说纷纭,有的前后矛盾,让人云里雾里,一筹莫展。在唐年县建制之前,今崇阳境内从未设立过县治。崇阳地,在唐之前一直与通城合为下隽县地,且生产与政治中心一直都在通城的古下隽县治区域。沿隽水河流向,古下隽汉人生活区以沙坪石城为界,以下为零星小村庄,应甚为荒芜与不开化。直至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宋太平寰宇记中载:“唐甲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江西采访使秦以蒲圻梓洞溪口中两千余户,去县六百

28、余里,若不別置县,则难以统摄;二年(公元743年)赦于桃花洞溪口置唐年县,伪吴顺七年改为崇阳(应为宗阳),伪唐改为唐年,皇朝改为崇阳”。这里算是把唐年建制的原因及崇阳来由讲述得比较清晰,但“桃花洞溪口”这个关键地址在何处却有很大分歧,更有“去(蒲圻)县六百余里”的“梓洞”让人云里雾里。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设唐年县的原因,是因为“蒲圻梓洞溪口中两千余户,去县六百余里,若不別置县,则难以统摄”,所以必须“于桃花洞溪口置唐年县”。可见唐时从蒲圻分立唐年县与南北朝梁时从下隽分立乐化县实际原因是一个,也就是幕阜山脉东边那片大山“洞溪”里的山民不服管理。从杜甫的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

29、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诗句中便可看出,隋唐五百年间应该是“莫瑶”时代的黄金时期。可是“梓洞”又在哪里呢?“梓洞桃花洞桃花溪口”,这条路线应是没错。我们只有拨开云雾,从中或可理出些许蛛丝马迹。因为有洞必有水,有水必有河,那我们可以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来理解“梓洞”“桃花洞”“桃花溪口”的条自上而下的河流线路。崇阳县志同治古迹:“吴城,在治南十里,孙权驿军所筑5遗迹无存,惟石门限瘗土中,居人识其处,尚有城里城外之称。其东北曰吴城港(即青山河),逾港曰吴城坪,地有吴王洗瓜池,有古冢曰吴王墓,盖埋之瘁处也。又傍吴城有邱城,俗呼高家市。一云:城系杨行密所筑,考其时,县治建今东北郭外,不应十里之内

30、筑两城” ;又有“吴宗阳县故治在北郭外枧头坑,其地尚有曾家巷、房扇子街等名。吴顺义七年,改唐年为宗阳迁此。南唐年县故治在东郭外桃花桥东,土人所称古城岗是也。相传因枧头坑地卑湿徙此,其麓有天香坛遗址”。唐末杨行密割据淮南(史称杨吴),于后唐天成二年(即杨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杨行密儿子杨溥称帝,并改唐年县为宗阳县。宗阳即为宗杨,有归宗于杨之意。同时期,湖南马殷建立南楚王国,定都潭州(今长沙),史称马楚。其在位期间,采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策略,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动对外交战;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使得湖南经济得以繁荣。时通城、崇阳地属唐年,应为杨吴所占改为宗阳。通城时为杨吴国

31、边境,应为与马楚国互市场所,“通商贾,易有无,以相资”。今通城与临湘省道交界处地名仍叫楚门界,可为一证。故而通城、崇阳“今四乡多祀孙权者,称曰吴主庙。其实孙杨俱可祀,必主行密,泥也”。根据这些史志有关唐年、宗阳和崇阳的记载,我们不防倒推:今县治“崇阳”,应于宋开宝八年(公元帅975年)由其城“东郭外桃花桥东,土人所称古城岗”迁至今址;之前的“南唐唐年”县治,即在“东郭外桃花桥东,土人所称古城岗”,由“吴宗阳县故治在北郭外枧头坑”迁来;而杨吴“宗阳县故治在北郭外枧头坑”,应该是公元927年,杨行密儿子杨溥称帝时,由今县“治南十里”的“吴城”迁来;而“吴城”(今崇阳县吴城村)即为“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赦于桃花洞溪口置唐年县”。“吴城”应在天复三年(903年)杨行密遣李神福击破武昌节度使杜洪于君山(今湖南岳阳)至公元927年这24年间,仍是“唐年”的县治所在地,只是已为杨吴之唐年。到了公元927年杨行密儿子杨溥称帝时,“唐年县”才被改为“宗阳县”,“宗阳县故治”由“吴城”迁往今城“北郭外枧头坑”。这样,“不应十里之内筑两城”就自然而通了。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七江南道三)载,“唐年县,上。西北至州六百三里,本汉沙羡县地,天宝二年分置唐年县;葛仙山,在县北六十里;壶头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下隽故城,在县西南一百六里,因隽水为名”。这段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