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4.96KB ,
资源ID:35506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506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等教育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等教育学.docx

1、高等教育学第一章 绪论 一、 考点汇总1、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所研究的是高等教育这一领域中的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种类型。2、 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3、 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四个方面(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2)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3)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特殊性(4)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特殊性4、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包括(1)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2)大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创新

2、性(3)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是一体的,互动的(4)高等学校的教师与社会的联系要比中小学密切5、 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特殊性,包括(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身体发展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2)大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3)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内容更加丰富(4)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多样化(5)大学生的意志力更为持久6、 1978年5月,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7、 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3、。8、 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高等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坚持三个原则(1)价值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9、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个案研究活动的基本过程(1)确定研究对象(2)收集个案资料(3)诊断与假设(4)个案分析与指导(5)实施个案指导(6)形成结论10、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行动研究法的代表模式类型(1)四环节模式:计划行动考察反思(2)六步骤模式: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上)一、考点汇总1、 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2、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属于教师型大学,博洛尼亚

4、大学属于学生大学。3、巴黎大学设有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个系科,神学居各系科之首。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练习为主。5、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获“硕士”、“博士”、或“教授”学位,即取得了教师资格。6、中世纪大学具有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的特征。7、大学拥有自治权,是学术自由的前提和条件。8、中世纪大学的意义和影响:(1)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2)发展科学和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3)培养了大批学者与人才(4)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基础9、 从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其

5、中,独立学院又分为人文学院和神学院。10、洪堡的治学理念:(1)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2)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11、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两条:一是自由,二是宁静。12、1809年创立的柏林大学由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组成,哲学院是大学的中心。13、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4、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地区性、开放性、多功能性、灵活性、实践性。15、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6、;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二、论述题试论述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答:1、高等教育普及化在21世纪,各国都已将发展教育及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50%,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2、高等教育多样化许多国家已将或正在进行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实现高等院校层次、规模多样化,教学组织多样化,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学生成分多样化等。3、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将成为重要的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一体化理念的一部分,不但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将带来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进步。另外

7、,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其带来了可能性。4、高等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和信息网络给高校带来教育信息化,使其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判断事物的质量标准也应是变化的、发展的,不能是固守僵化的。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下)一、考点汇总1、西周的“五学之制”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当时最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基地和学问传播中心。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设立大

8、学的开端,是中国高等教育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3、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目的上凸显人伦教化(2)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3)教育管理上注重名师掌权(4)课程内容上突出儒学为尊(5)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4、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5、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主要是实行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6、毛泽东称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7、壬戌学制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壬戌学

9、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转型的标志。8、所谓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大学理念包含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9、从内涵构成上看,大学理念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分,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10、传承人类文明,培育专门人才,探求科学真理,推动社会进步,是大学的根本使命。11、一般认为,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人是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家纽曼。12、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创立,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重视研究生教育。13、培养精英高级专门

10、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最基本的层次。1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1)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2)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3)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4)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诱发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观念15、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二、论述1.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构建?大学理念是大学精神与大学传统的历史积淀与存在的标志,大学理念又是应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择其要者,主要包括:(1)学术自由理念学术自由是

11、最古老的大学理念,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就在于其高度的学术性,而自由是学术创新的首要前提。学术自由是大学充满活力的象征,是大学完成自身使命和履行社会职责的先决条件,学术自由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基本保障。学术自由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研究自由;二是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学术自由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学术自由的丧失就是大学精神的萎靡。要建构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应当使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形成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当使大学形成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风尚;应当使教师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人格。(2)大学自治理念大学自治既是

12、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又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根本保障。大学自治理念的确立,是使大学免遭外界干扰而专注于自身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要建构大学自治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的观念,将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给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高校;应当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大学在增强自主办学的同时,要学会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调控;应当切实增强高校自身自主办学的能力,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高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3)教授治校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教授治校理念是依靠教师办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教授治校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学校各种事物都应充分听取教授的合理化

13、建议。要建构幷实施教授治校理念,应当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学的观念,为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活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应当改革当前学术权利削弱、行政权利增长的陈习旧俗,积极探索调动教授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机制;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名师,提高教授群体的学术素质和国际影响力。(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教学与科研的相统一,是大学职能得以具体展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增强,均有赖于大学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有机统一。教学与科研的相统一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大学教师必须在科研活动中理解学科内容及其精髓,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二是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具有引导学

14、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功能。建构并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应当引导教师把科学研究有机的引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应当去除教学与研究相互割裂的习惯,将出人才和出成果视为大学的双重任务;应当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进行科研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应当循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伦理规范和人性要求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应当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径,拓宽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多元渠道;应当立足于教师的现实生活,构建外部激励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应当坚持制度规范与自由发展的统一,创设外部约束

15、与自我调整相结合的生活方式。2.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所引发的现实问题(1).高等教育过度的规模扩张,将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继续踯躅不前(2).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度扩张是规模发张与内涵的矛盾更加突出(3).高等教育规模的过度扩张,也带来了愈益严重的高效行政化弊端对策:有规模到内涵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以提高效益为指向,适度控制发展规模(2).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合理调整教育结构(3).将质量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实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一)考点汇总1、教育目的,是对教育过程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或素质的预期结

16、果规定。2、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目标,关涉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样的素质的根本性问题。3、所谓高等教育目的是指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何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规格和质量要求的预期规定。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5、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6、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7、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8、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

17、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二)论述题一、试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应然追求。1、高等教育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培养人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终极追求。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目的而非手段,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视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破除一切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和工具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要把学生视为能动而非受动的人,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核心任务;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要把学生视为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把激发学生具体而多样的发展需求与潜力视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2、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的知识教育,加强智能的教育。高等教育应

18、当成为一个智慧充盈的场所,成为一个塑造人的精神生活的领地,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富有吸引力的地方。理智的卓越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普遍追求。大学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实而饱满的智慧训练,这是保障他们提高生活的力量的主要源泉。高等教育是造就完整人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成长与整体素养的全面教育。3、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就业取向的目的观,树立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过度职业化,会使高等教育丧失应有的人文精神、超越精神,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淖,从而使高等教育由以存在的价值和理想渐渐衰退。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为适应经济社会站需要急速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另一方面,社会又难以提供足够的岗位和

19、畅通的就业途径,求学与就业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高等教育是给人全面智慧援助与精神支持的教育,而非单纯的就业准备教育。狭隘的专业学习或就业准备的习惯性思维必须扭转。 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人作为自身的最高目的,立足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第五章 高等教育的功能(一)考点汇总1、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能的能力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回答高等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2、目前教育民主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这

20、一趋势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3、高等学校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4、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5、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无论从观点还是实践首先在美国产生。(二)论述题一、莫里尔法案的意义1、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大学也向工农子女、中产阶级子女打开了大门,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联系,高效为社会服务成为第三个职能。2、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农学院、工程学院成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向更加综合化、多科化方向发展。3、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

21、例,同时使州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推动了州立大学的发展。二、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大学职能体系的认识。1、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这一职能和高等学校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需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不断努力。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主要源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

22、学生的能力。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态势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所独有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也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总之,现代高效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会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技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23、,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第六章 高等教育的基本取向1所谓通才教育,通常指培养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的教育,而从人才学、教育学业的角度,则是培养横向型人才,即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人才的教育;所谓专才教育,则指培养对某一专业甚至一个小专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面较窄的人才的教育。2判断: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3 1862年,颁发莫雷尔法案,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4英才教育与大众

24、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则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5美国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教育阶段。6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都具有区别于英才教育的共同本质特点: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判断: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教育广。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一种。7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

25、展。8科学教育是指通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演示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辨认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认识和改选世界的能力的教育。包括四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9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10判断: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11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方法、精神。12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都是人文教育或者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源头,主要表现为人文教育。13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

26、“有教无类”柏拉图“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14教育平等的主要表现是:1),就学权利平等2),教育条件平等3),教育过程平等4),教育结果平等。15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论述制约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因素:答:从历代关于人才培养的通与专、博与精的发展演变中可以看到有五大因素在发挥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与人文思想环境因素决定着教与学的知识源和知识面。先秦时期,重视博与专的结合,汉代以及明清注重于学问的专精,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自由教育”极力反对中世纪的专业化教育,主张实行非专业性的广博的学术教育。2.人才选拔制度对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先秦隋唐时期,掌

27、握丰富广博的知识,才能得到诸侯的赏识;明清以后,科考内容的偏窄促使教与学走上极其偏狭细窄、空洞无用的歧途,处于两种经济体制转轨中的非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当今社会,人们注重文凭而轻视实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人才培养的片面应试性。3.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和人才规格提出不同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人才培养非常专精;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层次、类型、规格出现了多样化要求,即: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既需要通晓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通才,也需要“万金油”式的低层次通才。4.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既大大开拓了知识领域,同时又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古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学科粗糙,有不少横跨多个学科

28、的通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些发展变化都对未来人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未来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个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5.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决定着不同层次阶段的高等教育对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选择。二战以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相当迅速,发达国家专业性教育已上升到研究生教育层次,本科高等教育可以从容地实施通识教育。像中国高等教育仍然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本科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还应该继续保持。以上诸多因素,都在共同影响着高等教育智育目标对于通与专、博与精的选择,有时往往是其中某一因素在发挥着主要作用。对于当今高等教育,不必探讨

29、究竟需要或更需要哪一种的问题,而是在承认同等需要乃至重要的前提下,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寻求二者的均衡点与结合点。现在逐渐认为:高等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独擅,通识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同是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必要工程。随着人们对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渴望日益增强,大学本科教育可能呈现“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改革趋势”。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一、考点汇总1.高等学校的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它是一个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2.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3.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1)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社会的

30、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4.各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综观世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5.1951年国庆节,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6.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或专门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三个基本层次。7.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根据新人文主义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倡学术自由、实行教学和科研的统一。8.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建立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9

31、.目前世界各国的招生制度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即证书制和高考制。10.证书制: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瑞典、西班牙等。11.高考制:实行这种考试模式的有日本、美国、俄罗斯。二、论述题1.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趋势(1)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保证办学质量,不降低办学条件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将被允许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自行调整招生规模,自主决定增加录取学生的数量。国家宏观调控高等学校招生的手段要与高等学校自行调整招生规模、自主决定增加录取学生的数量办法相结合。在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成熟以后,高等学校调整招生规模将主要依赖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自主决定。(2)高考制度的改革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渐建立更加灵活的为考生、家长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 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在总体上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察,高考命题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推进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改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