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2.42KB ,
资源ID:35363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363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

1、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中国自古即有哲学,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辩证统一和对立转化思想,以后历经演变,直至明清,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些学者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其实,不仅中国古代有哲学,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哲学,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哲学是其中的典型。当然,中国古代与西方缺乏交流,缺少对话,中国传统哲学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下形成的,因而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独特内涵和思维特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一、形神论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一样,很早就

2、重视对鬼神的研究,形成了形神论。形,肉体;神,鬼魂,精神,死后即鬼神。我国先人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1相信有鬼神。例如,墨子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理论。他在明鬼一书中列举古代的传闻、古代圣王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古籍的有关记述,以证明鬼神的存在和灵验。(2不信有鬼神。战国时的荀子、东汉时的王充、南朝时的范缜等都不相信有鬼神存在。荀子说:凡人们认为有鬼,必定是在精神恍惚、心智不清的时候留下的印象。王充否认人死后可以变鬼的观念:“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鬼?”范缜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命题,说明形神是一体的,不可分的

3、,形是神的主体,神是形的功能和作用。(3怀疑有鬼神。例如,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鬼神迷信盛行,他不敢触动众怒,所以当他的学生子路问他怎样事俸鬼时,他只好圆滑地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孔子“不语怪力乱神”。马克思主义认为,鬼神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错误的、虚幻的反映,其实根本不存在鬼神。马克思说:“古代各民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1。古人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对自然界的一些毁灭性力量产生恐惧感,于是臆想出一些自然神和人格神来保护人类,最原始的神就是这样产生的。不仅是古代,就是在当今世界的某些落后民族中,出于对自然力的恐惧,仍然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神来。恩格斯

4、在自然辩证法中从生理学角度对鬼神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古人由于不了解人体的构造,又受梦中景象的影响,才产生了灵魂不死的鬼神观念,其实根本不存在鬼神。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希望长寿,惧怕死亡,于是把人的死亡看成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将以另一种方式即鬼神的方式活着,人并未真正彻底死亡,生命并未彻底消失,这实际上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一种思考。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人类希望光明,惧怕黑暗,如果把人置于极端黑暗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幻视,产生鬼神等虚幻影像。例如,心理学上着名的黑箱实验。二、人性论人性问题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共同话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层面,讨论人性的善恶和高下问题。归纳起

5、来主要有四种观点:(1性善收稿日期:2010-04-28作者简介:花跃奎(1963-,男,江苏沭阳人,副教授,从事哲学、文化学与伦理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花跃奎(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江苏淮安223003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属于不同的哲学范式,具有不同的哲学内涵,不能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西方哲学比较关注语言和逻辑思维,中国传统哲学比较关注政治和人生。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内容庞杂,这里只着重介绍其中六个特色论点:形神论、人性论、义利观、心力论、知行观和历史观。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

6、内容精要;人性论中图分类号:B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3012503Z h e X u e Y a n j i u哲学研究125学论理Theor y Resear ch论。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性人物,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个“善端”是人求得仁、义、礼、智这四个“善性”的潜在素质。(2性恶论。荀子力主性恶说。荀子所谓的“性”是指人的自然天性,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欲望。他认为,如果人毫无节制地追求这种自然天性的满足,必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而主张人性恶。(3人性无善无恶论。这种人性观主要体现在

7、告子和道家的思想中。告子说:“食色,性也”。他认为,人的食欲、性欲等行为是人的生理本能,不应有善恶之分(是正当要求。道家认为,“性”是自然的、朴素的,既不包含仁义道德,也不包含情欲,当然也就无所谓善恶了。(4人性有善有恶论。从两汉开始,先哲们大体上已不再从善恶两极这个角度来争论人性,而是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善性受命于天,是蕴涵着最高道德准则的“天性”、“理性”;恶性源于人的情欲、物欲,是人欲不断膨胀所日渐形成的“习性”。绝大多数人既有善的天性,也有恶的习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人刚生下来时,其头脑如同一块“白板”(英国哲学家洛克用语,一张白纸,没有善恶观念,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以及人的自

8、主选择使得人类产生了善恶观念,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先验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因此具有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利已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因为人有生理需要,要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必须利已。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物质利益,不一定都是崇高的,但可以肯定是正当的。这个“利已”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利己不损人”,就是正当的,谈不上善恶。如果漠视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不遵守“游戏规则”,一味利已,自私自利,就是恶。如果大公无私或多公少私,那就是善。利他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遵守社会规则,心存利他,就是善。如果不遵

9、守社会规则去利他,就有可能导致恶。例如帮助吸毒的人购买毒品,古代的义盗,就属于此类。在实现善恶的路径中,后天环境与教育起着引导性作用,而人的自主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三、义利观“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是构成古代伦理思想最基本的一对范畴。“义”,道义,正义;“利”,功利,物质利益。先秦到西汉初,似乎只讲重义轻利,未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时也承认:“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在义利关系上,孔子的总体态度是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孟子肯定人皆有物利需求,但同时又认识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

10、禽兽。”强调人的经济性与道德性的统一。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论点,他把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这个观点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宋代将“义利之辩”深化和发展成“理欲之辩”,把义利、理欲、公私推到了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有所改变。清代颜元将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改成“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意思是说,义与利都要,不可或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有两种基本需求:物质和精神,义养性,

11、利养生,义与利都是必须的,要见利思义,以义取利,而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要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旦出现偏颇,就会产生不良后果。1996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在新时期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也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12、,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发指的短期经济行为,甚至出现许多荒诞、怪异、浅薄、粗陋的文化现象,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作出正确的取舍扬抑,保证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四、心力论心力问题也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问题,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自始至终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孔子已经朦胧地意识到社会分工问题,他认为种菜耕地是小人干的事,君子只要做到信义礼,“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孟子最早明确地提出社会分工观点,他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本来是孟子针对“神农之学者许行”的“君臣并耕”而言的,孟子认

13、为,“君臣并耕”是不可能的,君子要做治理天下的大事,没有时间去耕地,天下必然要有分工,所以起初并没有贬低体力劳动、抬高脑力劳动的意思。战国时的惠施对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也有论述。惠施以筑城为例,筑城需要三方面工作紧密配合,一是在下面运土的,二是在上面筑城的,三是拿着标竿在那里观望的,三者缺一不可。但是自汉代以后,由于统治者把儒家的经典定为“经书”,并以经取士,许多人通过读经走上仕途,因此劳心被认为是重要的、光荣的职业,劳力者受到鄙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委任官职,读书仍然是出仕当官的捷径。因此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流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与劳心结合起来,成为高

14、尚的职业。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有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126生产效率显着提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用大量篇幅专门论述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并充分肯定了这三次社会分工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人们智力、体力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分工将走向消亡。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形

15、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消失,“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3目前,我们人类还不具备消灭社会分工的条件,孟子的社会分工论仍有一定的道理。五、知行观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被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主要观点有:(1行先于知,由行致知。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

16、之不若行之。”(2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3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三表法”,即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4知行并进,相资为用。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明确和深刻。他既反对在知先和行后之间划一条截然界限,又反对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次序的“知行合一”说。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由

17、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古代的知行观难免有不全面之处。但是,学者们提出的许多见解,今天对于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古代知行观为现代人提供了一套知与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这一原则既是道德践履的基本原则,又是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还是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杰出人物倡导并且力行知行哲学,反对知而不行;强调学以致用,反对盲目蛮干,只行不知;强调真知致行,反对一知半解,重视知的内化与行的实践。可以说现代人在知的方面远远超越了古代人,在行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古代人。但是,在行的方面却无法断言现代人实现了对古代人的绝对超越。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诸如环境问题、暴力犯

18、罪、经济犯罪、信仰缺失等问题,都是知行脱节和只知不行的具体表现。当然,在现代人面前仍然存在知难行易的情形。对于未知领域、未知事物探索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知,而后才是行。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此因是也,然知之亦自艰。”近代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提出“知难行易”,他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六、历史观怎样看待社会历史问题,这是中西哲学都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抑或停滞的?春秋时的老子不满时局动乱,礼乐崩坏,希望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他称赞远古时代的

19、圣人,羡慕早已消亡的时代。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时代变了,风气变了,观念也应该跟着变化。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东汉时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说明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2历史是谁创造的,天命、圣人还是人民群众?有三种观点:一是天命史观。认为上天是万能的,它主宰着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墨子和孟子都持这种观点。二是圣人史观。先秦一些哲学家认为圣人有最高的道德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仓颉造字,容成造历,蚩尤作兵等。三是民生史观,认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战国时的孟子提出“民为贵”的思想,认为得到平民的拥护就可以当天子。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20、大大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孙中山吸收西方思想,结合古代民本思想,提出民生史观,认为人类求生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人类多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历史的神秘面纱才被彻底揭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历史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人们创造历史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不是随心所欲,所以说历史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同时历史又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甚至还会出现暂时的倒退。(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21、造者,但并不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所以,历史上的圣人史观、天命史观都不足取,那些民本思想值得称道。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责任编辑/郭伟Z h e X u e Y a n j i u哲学研究12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