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41KB ,
资源ID:35307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307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期教学考核要点精简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期教学考核要点精简版.docx

1、上期教学考核要点精简版2016年上期“概论”教学考核要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早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的标志。(识记)提出:1983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标志:延安整风运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识记)p5第一次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6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实践基础。(识记)p61)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战争与革命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思想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阶级和物质基础: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主观条件:毛泽东的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主观努力。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P6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

3、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识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识记)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识记)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识记)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四个全面的相互关系)。12.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哲学)理论论证的文献、提出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文献(识记)。哲学论证文献、1930年论本本主义、1937

4、实践论矛盾论实事求是、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实事求是,1941年5,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事实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1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识记)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第一,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最先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第二,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论、矛盾论;第三,新解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做了重要的贡献;第四,坚持不懈,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大部分时间里坚持了这条思想路线。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第一, 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第二, 提出了解放思想;第三, 科学阐述

5、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第一, 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二, 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三, 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第一, 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第二, 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三,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1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P33基本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联系:(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

6、2),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1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各部分的关系)。P3416.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35。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

7、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所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国情)p40、主要矛盾p41及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任务(识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表述的文献及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

8、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中国革命的对象。(识记)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4.中国革命各时期的主要革命对象。(识记)p47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的内容及各个部分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识记)p47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6.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及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

9、。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革命性: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妥协性: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识记)。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旧,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是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旧,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三是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

10、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四是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是建立社会主义。8.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是当时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无产阶级有先进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表现何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10.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两步走”:第一步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

11、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1.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识记)。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53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13.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如何理解)。P53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毁

12、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解决大资产阶级与官僚资本问题,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14.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识记)531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同于无产阶级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6.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必然性: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第二,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

13、的土地问题。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薄弱的环节。因此,无产阶级为了避免在力量不足时与敌人决战,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把农村建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可能性: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17.“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识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18.“三大法宝”的提出

14、文献(识记),三大法宝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文献:共产党人发刊词内容: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其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19.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0.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识记)。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15、;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21.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识记)。根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军思想的核心: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性质:无产阶级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2.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23.三大作风与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识记)。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主体、特点(识记)

16、。主要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体: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和步骤(识记)。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步骤: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及形式(识记)。方法: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7、;过渡形式: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识记)2.论十大关系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识记)十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5.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识记)6.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

18、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7.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识记)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最大实际(识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者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

19、区别。(1)社会性质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成,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在社会各个方面存在不同:A、经济基础: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渡时期存在五种主要经济成分,其中个体经济比重最大。B、主要矛盾不同: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渡时期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C、根本任务不同: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过渡时期巩固新生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5.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20、(1)人民需要:是各阶层人民群众的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包括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全面性2)落后的社会生产(矛盾的主要方面):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既指落后于社会主义制度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也指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3)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和构成环节。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我们要坚持党的

21、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构成环节: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中心任务:经济建设这是根本和关键主要途径:改革开放强国之路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条件、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8.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识记)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及科学内涵。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内涵:、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

22、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突破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2.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相继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识记)3.当前,提高社会生产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优先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识记)4.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

23、关键。(识记)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识记)6.如何坚持科学发展。7.“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识记)8.中国梦的思想内涵。9.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涵及三者的关系。10.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11.何谓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识记)第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

24、进程的大胆探索,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第四、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识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当然,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基本制度下对某些具体体制如经济体制的改变。改革开放极大地

25、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识记)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识记)5.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6.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7.怎样全面深化改革。8.怎样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

26、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第一,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第二,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

27、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10.怎样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1.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5912.“一带一路”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识记)16313. 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识记)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

28、.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识记)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识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7.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识记)。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8.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

29、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9.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识记)非公有制经济,指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识记)11.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识记)。1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识记)1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识记)14.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几个特点。15.经济发展新常态给中

30、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6.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途径。17.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识记)18.我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识记)。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识记)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识记)21.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识记)2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识记)2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识记)24.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2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

31、环境友好型社会。(识记)26.怎样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识记)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核心、前提和基础。(识记)3.台湾问题的实质(识记)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当今时代主题。(识记)主题是和平与发展。2.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识记)党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包含四个基本点: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识记)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识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