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63KB ,
资源ID:35299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299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发展规划.docx

1、三年发展规划工农中心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2016年我校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根据学校实际,制定20132016三年发展规划。一、校情分析:(一)基本情况:工农乡中心学校前身为工农乡教委,始建于1978年,原校址在工农乡新一村,辖区内共有新一、胜利、新华、兴隆、新民、五花、北星、兰河八所村级小学。2005年至2010年学校进行了教育资源整合,陆续撤并了七所村小学。 2007年胜利村小学在原校址重建,2008年胜利小学正式更名为工农乡中心学校,担负着辖区内7个村15个自然屯的小学义务教育任务。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 校园占地面积9900m2,校舍建筑面积1208

2、m2;共有8个教学班,在校生100多人;教职员工47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10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教师34人,中师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36人。几年来,学校抓住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有力契机,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硬件设施建设,如今,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办学宗旨。坚持“为学生一生成长铺好第一块基石”的办学理念;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校风,“正己、敬业、教会、会教”的教风,“自信、进取、学会、会学”的学风;形成了“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校训;铸就了 坚守、包

3、容、实干、创新 的工农中心学校精神。我校全体教师全力推行素质教育,造福百姓桑梓。(二)发展优势:1、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民风淳朴;有一支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形成了温馨、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学生朴实勤奋,求知欲强,已基本养成喜欢读书、乐于合作、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学校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办学模式,以 小学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引领,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引导下课堂教学初见成效。3、学校致力于读书氛围的营造,倡导师生快乐读书,健康成长,使读书贯穿于师生学习生活之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实施校园文化为师生创造了多纬度的成长空间。4、学校立足实际,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几

4、类特殊学生群体,创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三)主要问题:(1)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太便利。学校地处与铁力市区较近,多数村民在市里买房子。(2)校舍紧张,配套设施较落后。校舍紧张,目前仅能满足课堂教学使用,专用教室匮乏。由于受地理位置布局调整的限制1208平米平房,操场裸露的地面,学校建设、配套、规划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师生的工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3)生源问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随着经济发展,外出打工子女多,单亲家庭孩子增加。前已占学生总数的近10%,由于接受的教育以及现实的家庭教育与本地学生有较大差异,给学校办学带来了压力。二、办学理念:“为学生一生成长铺好

5、第一块基石”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无论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教研工作还是其它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为学生”这一理念。师生共同为学生成长努力,以办学理念实现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做到学、思、知、行统一,构建起适于学校发展的特色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三、发展目标:(一)办学目标:“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位教师持续发展铺路”办学目标。(二)培养目标:教师培养目标: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自主发展。学生培养目标:抓好衔接教育,培养学生“自信 进取 学

6、会 会学”的学风。四、发展项目:(一)重点发展项目:城乡结合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责任部门:少先大队部。2、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精神,遵循工农中心校德育系列活动实施细则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3、工作目标: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评价为手段,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生熟知行为规范内容,树立行为规范践行意识,做到“发现榜样、找出差距、言行有则、快乐成长”;探索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办法,实现

7、“一年有变化,两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目标。4、具体措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细致入微的服务管理意识,从细节做起,注重点滴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以下策略:(1)“早”抓住起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一年级新生很少接受学前教育,狠抓新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上的缺失,家校合作,抓好习惯培养。(2)“诵”导之以行: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我校的校风,以 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诵读为基础,抓好学习习惯、锻炼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注重“一点一滴”细节教育,使诵规范、知规范、执规范,逐渐拓展延伸至

8、家庭、社会。(3)“情”情感沟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特别对弱势学生,多鼓励,多赞赏,体现细致入微的服务,在师生共同交流中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纪律意识、学习意识逐渐树立。(4)“动”实践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争做“小帮手”、“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的“四小行动”,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品质。(5)“疏”科学疏导:遵循情感性、激励性、主体性等原则,疏堵结合、循序渐进,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建立“仲威平爱心工作站”,加强沟通交流,促使学生行为转化。(6)“奖”阶梯评价:针对学生流动性大

9、,起跑点参差不齐的现状,坚持“不比基础比进步”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档案的多元评价功能,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时时处处让学生发现、享受成功后的喜悦。5、年度目标:第一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1) 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不同年龄学生提出具体阶段目标,确保落到实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知率达85%左右。(2)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确立“细节工程”。从学生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活动表现等方面入手,在师生中渗透“成功在于细节”的德育品质教育。第二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1) 90%的学生树立起行为规范践行意识。让读书成为习惯。(2)注重学科德育

10、渗透,开拓养成教育渠道,将行为规范教育分解、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 (1) 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的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管理的模式。95%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卫生习惯。让行为规范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文明达理、言行有则。 (2)实现良好习惯的两个延伸:一是向家庭延伸,以家校联合互动为抓手落实家庭教育指导;二是向村屯延伸,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村屯,以文明的举止、良好的习惯影响村屯 。(二)基础发展项目:1、师资队伍:(1)责任部门:教导处(2)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眼于教师综合

11、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把发现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培养教师的发现能力,为使教师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3)工作目标: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促进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4)具体措施:以读书学习为根基,以校本培训为保证,以农村远程教育为助力,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为学校和老师的可持续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 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尊重教师专业发展权利:所有教师对照学校三年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

12、制定相应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规划。学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建立促进教师差异发展的运行机制。多方筹措资金,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留住现有“能”人。 完善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自我超越: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听专家讲座、看名师课堂、赛课比赛、网络教研、师徒结对、示范课活动、写教学反思日记等形式,把校本培训落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与教学、科研融为一体,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研修之路。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化素质:全校教师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提高备课的时效性;以网络教研为基础,全面提升教研内涵。优化组合师资结构,形成可发展梯队:经过教师自我剖析,学校根据教师的实

13、际情况,把教师分成三个层面,指导不同层面的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个人奋斗目标,以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为突破口,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教师梯队。青年教师梯队,由工作时间不足五年的教师组成,以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和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为培养重点,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优秀教师梯队,由校级骨干教师组成,以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为培养重点,要求每学期每人至少执教一节研讨课,不断提高优秀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名师梯队,由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组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名师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至少担任对一名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定期开展观摩

14、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 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定,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构建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5)年度目标:第一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指导教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30%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广泛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第二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 教师能根据自己的计划自主地进行研究发展。 通过成长阶梯的构建,多数教师能够达到自己计划的阶梯,二至三名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市内有一定的

15、名气。 50%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广泛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第三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 每位教师实现三年计划目标。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有一至二名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在市内有知名度,能引领更多教师的成长。 70%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广泛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形成有层次,有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教师梯队。2、德育工作:(1)责任部门:德育处(2)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小学德育纲要为行动指南,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3)工作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主

16、动发展,强化全员育人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的意识;培养学生“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爱社会”的“五爱”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自律意识,继续做好特殊群体学生工作,构建和谐校园。(4)具体措施:加强班主任培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每学期进行两次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管理艺术;利用“钟威平爱心工作室”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交流;使每个教师和学生得到心理健康。分年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以“五爱”为抓手,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开展自主性少先队活动,以争“三好”活动为抓手,充分

17、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作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队员的自觉行动。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德育合力。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和联系制度。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建立健全教师与“特殊群体”的谈心制度;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学生检查考核机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让“钟威平爱心工作室”发挥真正作用,解除学生心理障碍。任课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家校联合,进行家庭心理教育指导。(5)年度目标:第一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1 成立

18、“钟威平爱心工作室”,开展爱心活动2 80%的班主任能设计出适合自己班情的主题活动方案并实施。60%的学生具有“五爱”意识。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培养心理咨询师一名。第二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深化爱心工作室建设,让仲威平精神发扬光大。每学期开展班队主题活动不少于18次。学生的五爱意识进一步增强,80%的学生任何场合能讲礼貌、讲文明。特殊群体学生受到社会的帮助。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重视渗透德育教育,在学校的督导检查中达标率达90%。利用爱心工作室让80%同学受到爱心教育。第三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总结“钟威平爱心工作室”所起到的作用。让国家优秀教师钟威平发挥出潜能。总结“

19、五爱”教育成果,80 %的班级成为“优秀班级”。特殊群体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达95%,校园生活和谐。进一步开展好学生心理爱心咨询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我们特殊群体。3、教学工作:(1)责任部门:教导处(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思考课堂改进的思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师生生命成长。(3)工作目标:以教研活动为主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探索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为重心的城乡结合部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

20、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要质量。学校全力实施“打造优质课堂”工程,采取有效措施,生共同成长。(4)具体措施:在三年内,搭建校本研训、课堂研究、教学比武、信息分享等平台,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习交流,强化校本研修: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合作,通过反思交流、课堂教学研讨、教学录像品评、网络教研等活动,提升反思和评价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提高。 倡导“以静融教”,营造教学“静文化”:改变学生性情浮躁、学习习惯不好;教师终日忙碌、缺乏自主发展愿望的现状,营造教师静心教学、学生静心学习的教学文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营造“自信 进取 学会 会学”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静心倾听、静心阅读

21、、静心思考、静心书写的学习习惯,打造班级“静”文化。倡导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力求做到八静:静心备课、静心批改、静心对话、静心研究、静心读书、静心总结、静心反思、静心品味。以正己 敬业 教会 会教 为宗旨。 深入开展小学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研究。以“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完善和应用为抓手,从课堂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完善“学会 会学 学习型课堂”操作实践,努力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打造优质课堂,课堂上开展多种活动,让学校课堂教学在三年内有提高,有改变,教学质量有提升。 学名师、找差距。加强网络教研,观摩名师教学录像,推出名师优秀课例供大家学习,学名师、找差距、促反思。加强听课

22、指导,向常态课要效益。采取推门课、跟踪课的方式,及时了解常态的课堂,对优质课堂教学做经验总结和推荐,对有问题的课堂教学做深入剖析,提出改进意见,促使尽快提高;使课堂具有有效性。 加强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三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强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完善质量三级监控机制(自我监控、教研组监控、学校监控),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善教学行为。(5)年度目标:第一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 完善教学常规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与要求,过程管理规范。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交流、有总结,过程性材料齐全。 探索“自

23、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学模式,60%教师课堂满意度达标。 60%学生养成热爱学习、静心学习的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 研究“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尝试式和若干变式,80%教师课堂满意度达标。 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业务水平同步提高,语数英三科有2-3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优质课、公开课。 发挥教研组功能,形成教研、科研同步发展的格局。 80%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第三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 教学流程管理更趋科学,教师的业务考核进一步细化量化。 课堂教学改革有重大突破,成果显著,形成各学科教学模式。 20%的教师

24、教学个性化得以基本显现,初步形成其教学特色,有二到三名教师成为伊春市级骨干教师。 95%的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全面质量监控体系。4、教研工作:(1)责任部门:教导处。(2)指导思想: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宗旨,紧紧依照我校的办学理念,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自己得到提升,从而构建特色鲜明而又贴近教学实际的教研体系。(3)工作目标:三年内,使每位教师都炼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实现“人人善发现,人人搞科研”的目标;以“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

25、源开发”的实验研究和“小学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研究两个重点课题带动学校其他课题的全面开展,实现学校常规教研活动课题化;培养发现型、研究型教师,构建发现型、研究型教研氛围。(4)具体措施:加强培训,建设优良科研队伍。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发现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使教师在发现中学会研究,在研究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教学,把工作过程变成发现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摆脱单凭自己有限经验进行简单重复教学的状况,使发现、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 倡导开展行动研究:在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起来,努力开展问题发现、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日常性行动研

26、究活动,并将反思总结形成文字。突出专家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科研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还要通过邀请领导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课题沙龙等活动,加强对教师尤其是学校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加速其专业成长。 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以教研促科研。集中力量加强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将“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切入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上。做到三个“注重”:注重科研与教研活动的整合;注重课题主攻方向,增强教研实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努力开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27、。 深化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效。学校以“农村小学语文成资源开发”项目的实验研究和小学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性研究为课题实施的重点,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强调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扎实开展课题的日常研究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做到每次教学研讨都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使教学研讨成为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力争在“发现、研究”上有所突破;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档案管理工作,对课题立项等材料进行建档工作,逐步走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5)年度目标:第一年(2010年9月2011年8月):初步建立符

28、合学校实际的教科研制度。40%的教师至少参与一项市级级及地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第二年(2011年9月2012年8月):不断完善教科研制度:以教研组作为教育科研活动的主阵地,将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实现学校常规教研活动课题化。“以点带面”,以学校龙头课题研究带动其他课题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科研能力,保证85%的教师至少参与一项市级及地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第三年(2012年9月2013年8月):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进一步浓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氛围,教师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自身提升”实现自主化,至少有一项学校龙头课题能成为市立项课题;实现“人人善发现,人人搞科研”的目标;加强档案管理,建立专门的科研课题档案

29、柜。5、学校课程:(1)责任部门:教导处。(2)指导思想:坚持“为学生的成长奠基”的课程思想, 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立足学校实际,挖掘、利用学校资源优势,融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三年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3)工作目标: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挖掘学校资源优势,创建学校校本课程。以绿色实践教育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探究大自然的奥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具体措施: 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探究兴趣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爬藤植物、花卉栽植为切入点,实施“走进自然、体验生活”的绿色实践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30、,围绕问题组织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挖掘学生潜能,形成教育合力: 以爬藤植物和花卉栽植为载体,开发一系列的绿色实践校本课程,突出“和”与“合”,即“和谐”与“合力”。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植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平等、自然、融洽;合力是指家庭、社会、学校三方教育力量的统一,还包括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整合,拓宽学科知识层面,注重生态体验,资源共享,达到教育合力的统一。 利用优势资源,创新课程特色:将校本课程分为绿色文化和绿色实践两大部分,依据课程开发方案,设定课程的主题及教学目标,采用“授课人员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场地灵活化

31、”的策略,由教师和学生自主生成授课内容,完善校本课程,深化绿色实践教育的内涵。 建立绿色实践课程基地:为配合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把学校内的空地,开辟成爬藤栽植园,建立绿色实践基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分低、中、高年级进行教学。低年级主要是对植物的认识,中年级主要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高年级主要是对植物的一些常见病症的认识及预防。 开展与自然“零距离接触”小课题活动:以“小栽植、小研究、小实践、小创新”为主题,开展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绿色实践行动,让学生亲历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感受生命的可贵,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让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研究的热情。 积极开发家校技术资源:聘请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有种植特长的学生家长,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开展寻找校园的春天、给校园添绿色、给种植园的植物挂标签、“护绿小天使”、“种植小能手”评选等多种校内外、家庭综合实践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实践空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