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3KB ,
资源ID:35295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295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docx

1、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实现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根据筹建处、总监办关于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具体要求,从2010年6月起,项目部在继续开展创优质工程和创精品工程活动的基础上,开展预防和消除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活动。要在2010年内解决在产品质量、施工工艺和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通病,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再上新的台阶。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通报治理实施方案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本标段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组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

2、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和技术工法,并通过会议、座谈会及组织参观等形式推广典型示范工程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形成长效机制。组 长:张国良副组长:胡东明 陈二永 陈士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 任:刘国良 成 员:董海洋 杨秉华 尹立宪 闫洪茂 张 雷 各桥涵工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技术部,项目部将把该项活动作为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质量技术部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并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同时项目部将不定期组织召开各施工队伍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推广成熟工艺和工法。2、强化体系,执行到位项目部统一协调,形

3、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联动机制,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及时组织完成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调查、分析等各项工作,科学制度和部署专项质量措施。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单位加强信息沟通,整合管理、技术资料、群策群力,保证项目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3、科学组织,精细管理一是层层落实责任人,每个单位、分部、分项工程都明确了责任人。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二是严格采用集中拌和、所有施工班组都建立了拌和场,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三是组织项目部及施工班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施

4、工技术规范的学习。进行三级技术交底,提高具体施工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四是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五是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六是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筑现场的规范化管理。4、精益求精,重在落实(1)确保原材料质量原材料是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项目部切实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等进行检验。所有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检验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不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

5、现不合格的原材料项目部立即对其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2)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雨天施工适当增加对骨料含水量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施工班组。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拌和均匀,防止离析。(3)确保施工工艺规范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须牢固,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撑、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钢筋加工与安装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振捣按规范要求,合理控制浇筑厚度,避免过振和漏振;加强混凝土保湿养护,养护时间按照规范要

6、求控制。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垫块的材料和形状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主筋布置适当加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不发生较大变位。(4)重点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和冬季、高温、雨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周密安排,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冬季、高温、雨季混凝土现场施工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环境条件下的养护,检查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5)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在每一混凝土构件达到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尤其注重对现浇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查,发现异常认真核查处理到位,并

7、做好相应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6)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深入落实层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同时,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使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务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每个月对各施工班组进行综合评定,实行奖惩制度,组织各施工班组负责人及技术员对优秀班组参观,学习其施工经验,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

8、使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二、 质量通病治理成果序号内容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1规范试验检测工作完成实验室资质的备案,加强试验人员考核培训,收集并学习各种试验规范各项实验检测、备案程序均符合要求2混凝土施工管里工作加强原材料和工序管理,总结学习混凝土施工经验,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管理到位,各项混凝土施工进展顺利,质量良好3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和使用审批力度,严把原材质量关各项原材料均经试验检测合格,符合规范要求4钢筋绑扎及定位调选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按规范要求设计垫块,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加强检测频率钢筋保护层厚度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5施工配合比计量控制建

9、立配合比管理台账,配备现场试验技术人员严控施工配合比计量,每天的施工配合比由项目部试验室书面通知各拌和点对配合比计量进行科学管理,未出现因配合比控制不当导致的混凝土质量事故6规范浇筑顺序和振捣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振捣方案、及时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振捣顺序施工中未出现混凝土浇筑、振捣顺序不当导致的混凝土质量事故7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控制加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搅拌控制,确保搅拌均匀,提高混凝土均质性从多次实验结果来看,多离散性的控制取得一定的成效,试件强度离散性越来越小8保护层厚度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施工,并采用保护层厚度检测仪进行抽检经检查钢筋工程保护层符

10、合设计及规范要求9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加强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振捣控制,总结相应施工经验,制定预防与补救措施混凝土总体施工质量良好(一)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按其产生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一是由于混凝土浇铺振捣工艺不妥产生的外观质量问题;另一种是由于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1、蜂窝:(1)现象: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2)产生的原因: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

11、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d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f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3)防治的措施:a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b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

12、进行水泥压浆处理,2、麻面:(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2)产生的原因:a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b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c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d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e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防治的措施:a低温施工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b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隙,应用海绵条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13、;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出气泡为止;c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的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二)空洞1、现象:混凝土结构物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2、产生的原因:(1)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2)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空洞;(3) 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防治的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空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

14、应及时清除干净;(2)将空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三)露筋1、现象:主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物表面。2、产生的原因:(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3、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

15、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2)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四)缝隙、夹层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2、产生的原因:(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

16、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3、防治的措施:(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的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

17、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五)缺棱掉角1、现象:结构物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3、防治措施(1)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洒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

18、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六)外形偏差(胀模、跑模)、表面不平整1、现象:(1)混凝土结构物存在外形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2)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凹凸不平,甚至有凹陷、脚印等。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4)配合比不准确、搅拌不透彻,造成水泥砂浆分布不匀,砂浆集中处收缩后出现凹陷不平;(5) 模板没有足够

19、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造成混凝土施工时在混凝土侧压力或者过振等因素影响下产生变形。3、防治措施:(1)混凝土搅拌必须达到3个基本要求:计量准确、搅拌透彻、坍落度稳定。(2)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洒水养护;(3)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物上走动。(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1、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实行全程控制(1)事前控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前,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

20、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项目部采用了两种保护层控制措施:a、混凝土基础模板的支设加固采用对拉螺栓,其对拉螺栓稍加处理,便可代替塑料卡或其他方式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使用范围为D型护岸基础保护层厚度控制及涵洞保护层厚度控制。b、钢筋保护层用垫块使用前应根据垫块的类型、规格、布设间距及布设允许偏差等要求,制定较为详细的计算布设方案,计算方案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2)事中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要素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荷载的增加以及施工人员的连续作业,容易形成脚踏钢筋变形、模板松动、上部受力筋保护层变

21、大等一系列问题。要做好保护层的事中控制,重点就要做到规范操作,特别是在浇筑与振捣过程中,更要重视规范操作。钢筋绑扎时位置一般没有问题,但在浇筑时易因人踩和工器具重压而变形,导致支撑钢筋的支架被踩倒,混凝土上层钢筋弯曲变形或下沉,保护层的厚度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并设专人经常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3)事后控制们做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在混凝土初凝后不久,采用局部钻孔检查及开剥的办法来检查钢筋保护层,这个时候的费用较低且对下道工序没有影响。对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验收,按照对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的规定,及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判

22、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大于或等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数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仍判为合格。否则,检验不合格。2、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管理层认识,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能够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1) 建立和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保护层的管理制度。(2) 各工序开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规范操作、检查、验收。(3) 认真、及时的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重点是现场技术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保护层的检查,并坚持复验制度。(4) 加强

23、对一线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培养教育和对一线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三、 总结通过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我标段查出了很多问题,都一一进行了整改,如原材料的控制:从进料开始优化料源,选用正规厂家,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现场试验检测: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合格的一律废弃。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通过对保护层制定合理方案,制定保护层质量控制及现场管理制度,加强检测频率保证了保护层的合格点率达到规范要求。人员培训、技术交底:对所有施工人员做了统一培训,普及了多种施工工艺,避免在交叉作业中出现的搭配不当,施工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我标混凝土工程质量无论是从实体还是到外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常见的质量通病基本得到克服。但现场施工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的问题反复出现,如:使用整体式钢模板浇筑的混凝土T梁马蹄处仍出现局部气泡、色差现象。我们将在今后的施工中进一步细化措施吗,抓好精细管理,不断完善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整治工作常抓不懈。荣乌高速公路LJSG-1项目经理部2011年5月26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