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4 ,大小:531.68KB ,
资源ID:35284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28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docx

1、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2012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湘教 必修 1、了解:天体系统及层次。 天体是运动的,天体之间由于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级别,互不包含,最高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宇宙) 2、了解: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太阳系的概况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2、、海王星; 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都自转(不是都自西向东自转) 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且轨道近似圆 均有一定的体积、质量、密度 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特殊性:有生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

3、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4、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况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叫太阳辐射。其中约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太阳波长范围0.154微米,主要能量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太阳常数为8.24焦/(平方厘米分)。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5、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6、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

4、气由里向外: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影响气候: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有关。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农业生产。 影响电离层:太阳辐射通过扰动电离层来影响无线电通讯。 影响地球磁场:带电粒子流生产磁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磁暴”现象。 产生极光:高能粒子与大气摩擦(高纬度地区)7、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

5、小时(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8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23.5)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自转:赤道平面 公转:黄道平面 9、综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不是产生昼夜现象),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产生偏移:在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如北半球向东流的水向右偏(即向南岸偏),向北流的水向右偏(即向东偏)。 产

6、生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刻也不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某地东边相差经度15处的地方时比该地地方时早1小时)。公式:T某=T已+(-)两地时区差1小时(东“+”西“”) 10、综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具体变化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

7、大值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之后,直射点向南移,秋分日,直射赤道;之后继续向南移,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之后,直射点向北移。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北半球夏至日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南向北,昼增长,夜变短,但赤道之南昼短夜长,之北昼长夜短;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由北向南,昼增

8、长(),夜变短,赤道之北昼短夜长,之南昼长夜短,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相等; 四季的形成:春季(3、4、5,此时南半球为秋季)、夏季(6、7、8)是一年中太阳最高、白天最长的季节,秋季(9、10、11) 冬季(12、1、2月,此时南半球为夏季);(1)四季更替的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2)空间分布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地球所获太阳能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形成五带;热带(23.5N23.5S之间)、北温带(23.5N66.5N之间)、北寒带(66.5N90N之间)。 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 根据地震波传

9、播速度,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约17千米厚,海拔越高则越厚,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厚 地幔: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主要含铁、镁,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及地壳为岩石圈,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内核为固态 12、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密度下降,气压降低,2000千米3000千米处为大气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氷组成,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生物圈:在约2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

10、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13、了解: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 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如(自然界最多的矿物)石英,在非金属矿中,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 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天然为气态矿,石油、天然汞为液态矿。 14、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按成因分类:岩浆岩(也叫火成岩) 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喷出岩)、花岗岩(侵入岩)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页岩。(具有层理构造、含化石) 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分类形成过程典型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

11、凝固而成。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砂岩变质为石英岩 15、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岩浆岩浆岩(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三类岩浆) 16、简单:地质作用的分类 内力作用:能量源泉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其次是原始地球重

12、力收缩产生的热能 表现:地震、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地壳运动(褶皱、断裂、断层)、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表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成岩。风力(流水、冰川)侵蚀、搬运、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17、简单: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互相挤压碰撞形成海沟、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落基山脉

13、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安第斯山脉、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阿尔卑斯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或彼此分离(红海、东非大裂谷)。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非洲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落基山脉太平洋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 18、简单: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由

14、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一般状况)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与人类生产关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成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气构造建隧道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成为谷地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储存地下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谷原因:内力作用使用岩层向下弯曲,形成两边高,中间

15、低的地形 向斜成岭原因: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反成山岭。 背斜成山原因:背斜是由于内力作用使用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形 地垒常形成山地,如: 华山 、 庐山 、泰山 、峨眉山等。 地堑常形成谷地,如 渭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 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2)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背斜顶部

16、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如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4)利用断层找水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在背斜部位建地下隧道难度较小,工程造价较低,而且符合力学原理,更为安全 19、简单: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流水侵蚀作用:沟谷、溶洞、喀斯特地貌等 流水堆积作

17、用: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山口冲积扇 风力侵蚀地貌: 风蚀沟谷、风蚀蘑菇。 风力堆积地貌:风沙堆积形成 沙丘 、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分布区外力作用形式侵蚀地貌沉积地貌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沟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干旱地区风力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U谷、冰斗、刃脊、角峰 20、简单: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国家有规定坡度大于25度的禁止开垦,一般来说坡度小于25的梯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 2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大气分层高度(KM)气温垂直变化(高度增加)空气运动特点与人类的关系高层大气平流

18、层-20003000密度小,气压低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对流层-5055递增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对流层低纬:17-18中纬: 10-12高纬:8-9递减对流运动强烈最密切,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本层 22、简单: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红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路程越长,被削弱的越多。只有波长较长的红、黄光相对不易被散射。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A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

19、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B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选择性散射)C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无选择性散射)D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23、综合: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

20、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中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又将所吸收的能量中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阻碍地面热量的散失。大气的这种作用就是大气保温作用。 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就是影响大气保温作用的强弱。 24、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从低纬到高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增长,导致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到高纬递减。同样的下垫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地面辐射也就强 下垫面因素: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不同的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也不同,其地面辐射也不同。 其它因

21、素: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如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就强。 25、简单: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由于冷、热不均,导致大气因热而上升,因冷而下沉,产生水平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冷高压流向热低压,促使大气产生环流运动。这就是热力环流原理。 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海洋形成“陆风”。(如右图)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

22、,导致暖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如图)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26、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且垂直于等压线,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一般,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的影响,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高空的风几乎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当风匀速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力平衡,风向与

23、等压线平行。27、简单: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由于冷、热不均及地球自转运动,导致地球上出现大气的三圈环流(高纬、低纬环流为热力环流,中纬环流为动力环流)。三圈环流在近地面有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纬度0、30、90处分别赤道低、副热带高、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4060之间是中纬西风带(也叫盛行西风) 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降水特征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

24、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雨型28、简单: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气温,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干扰了所在地区的气压带与风带。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海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洋上低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大陆上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7月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洋上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大陆上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

25、压)1月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海洋上典型的季风比较季节源地风向性质气候类型成因分布东亚季风冬季蒙古、西伯利亚西北寒冷干燥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夏季副热带太平洋东南温暖湿润南亚季风冬季蒙古、西伯利亚东北低温干燥热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夏季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温暖湿润 29、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水平方向大范围内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叫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叫暖气团。在单一气团影响下,天气较好,晴朗。 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运动,形成冷锋,冷锋锋后降水。 暖

26、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冷气团运动,形成暖锋,暖锋锋前降水。 暖锋过境时,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转晴 长江流域6、7月份的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综合运用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冷锋暖峰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上升状况被迫抬升徐徐爬升图示锋面图锋线符号天气图雨区主要位置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降水区域主要发生在锋后。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雨,降水区域主要发生在锋前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

27、气温、湿度骤降,天气转晴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转暖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爆发的寒潮、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一场春雨一场暖;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准静止锋与天气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贵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昆明冬季在暖气团一侧不冷,有“春城”之称。 30、综合: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

28、,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明朗。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多由冷锋所致。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天气,也是冷锋形成的。 暖锋过境时,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转晴 气旋(也叫低压系统):大气由四周向中心辐合,辐合后旋转上升,易成云致雨。受气旋影响时常出现阴雨天气。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台风中心风力很小)。 反气旋(也叫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然后向四周旋转扩散。不易成云致雨,在其控制下,常出现晴朗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的伏旱天气就是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而形成的 锋面气旋:多出现在中纬地区,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

29、云、雨、雪,甚至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一般,气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气旋(低压中心)反气旋(高压中心)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旋涡”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旋涡”中心气压低气压高气压气流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水平方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天气一般情 况上升空气容易凝云致雨,多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因升温不易冷凝,天气晴朗对我国的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就是强烈的热带气旋夏季:长江流域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