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62.43KB ,
资源ID:35284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284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合浦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合浦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docx

1、合浦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合浦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刘明贸曾有人散布“北海是文化沙漠”的怪论,其实是无知者的胡言,狂妄者的乱语。北海合浦不但不是文化沙漠,而且其文化源远流长,其古代异常辉煌。影响中国最早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百越文化三大文化摇篮中,百越文化极有影响的一部分就发生在古合浦。可以说古合浦文化是中国蓝色文化乃是世界蓝色文化的最早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持续了数千年至近万年。中国远古时期就有中央黄帝和南方炎帝言和结盟、帝尧派人“南抚交趾”和帝舜亲自到苍梧、南海“南抚交趾”的中原与南方三大交往。奠定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南北结合特色,也让合浦的珍珠名震中原,形成古合浦发展的历史动力,造就了史前的

2、“越人大迁徙”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必然。由于南北结合的特色形成了发展古合浦的历史动力,尤其是发现了珍珠的商业价值,促使这里成为繁荣的古代“海疆第一繁庶之地”。又由于“先有珠,引来丝,再通路”的强大内联力,又促进了该地区与海外的联系和交易,从而探索、开通和发展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古合浦一、古合浦的概念古合浦郡辖5县,包括今两广27个县市。地域达数万平方公里。古合浦县包括今北海、合浦、浦北、灵山、钦州、防城和陆川、博白、玉林、容县、北流、横县、邕宁一部分以及广东廉江共十四个县市。由于这数万平方公里的郡和14个县市的县的概念,当今琼州海峡至防城北仑河口乃至越南部份海域的整个北部湾绝

3、大部份岸线和海域都在古合浦的范围内,都是古合浦港区。也由于这个概念,古合浦拥有桂东南钦州、灵山、浦北、玉林、博白等地的发达古代稻耕文化区域。一句话,古合浦县就是当今的环北部湾地区。二、古合浦县靠近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发源地百色盆地。古合浦县内发现了距今约2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其遍布全县的数十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又出土了大量的品种齐全的石器和印纹陶器。众所周知,人类发展史记载的从猿到人经历了漫长的2600多万年的进化期和从古猿到“正在形成中的人”,再进到“完全形成的人”的三个阶段。最早发现的四足行走林栖动物“埃及古猿”距今约2800万年,而能够直立的“森林古猿”距今约2000万年,相距800万年

4、之遥。从“森林古猿”到“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和“智人”三阶段)中的“能人”又经历了1820万年之遥。“非洲能人,其生存年代距今约180万年”,而“直立人,是在距今大约150万年前出现的,在中国发现的蓝田人、 北京人,印尼的爪哇人就属于直立人阶段”,而“智人是在距今大约100万年前左右,中国有丁村人、长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古合浦县附近的百色盆地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更新世文化遗存,“大致与陕西公王岭蓝田人的时代相当,距今大约100万年73万年”,因此,“百色人”是“智人”乃至“直立人”阶段的人类祖先。“假若超越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框架假设,那就不排除人类早期起源于东亚的可能性。其

5、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地区,就包括出产早期旧石器的百色盆地”。百色盆地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不仅证明,远在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珠江水系、沿岸生息繁衍,而且百色旧石器还同华北的早期旧石器文化一并构成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要来源”,同时,“百色旧石器年代,据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国立自然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察队将科学采样的标本送到美国伯克利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测试,得出最权威的年代数据。为距今80万年前”更是权威的科研结论。与百色盆地同在广西又相距不远的古合浦地区当然受到百色人的影响,在古合浦县范围内,“据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大约在距今二、三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灵山县马鞍山东胜岩

6、,发现了距今1万至2万年前的灵山人古人类化石”。“灵山人”古人类化石“共发现15件”出自“灵山县马鞍山的东胜岩和葡地岩、石背山的洪窟洞”等3处洞穴,“时代属更新世晚期”这是确凿证实的古合浦旧石器时期的文化辉煌。由于“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桂南环北部湾地区是远古人类频繁活动的区域之一”,从旧石器时代转入距今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以后,古合浦县频繁活动的古人类留下大量的文化遗址传至今天,计有47处以上,专家统计,“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发现很多,几乎遍布环北部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共计178处。其中(古合浦县属)有邕宁8处,防城9处,钦州4处,北海1处,合浦2处,浦北7处,灵山7处,横县8处,容县1处”。

7、其实,据我所知,还不止这47处,因为各县市的统计数字均超出此数,其中“浦北发现属于新石器时期的山岗遗址18处”。古合浦县上述数十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较为著名的有西沙坡、牛屎环塘、顶狮山、杯较山、亚菩山、钟秀山、犀牛脚、马兰咀、芭蕉墩、亚陆江、杨义岭、西津、秋江、江口、大寺和那丽独料等处。其中“西沙坡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古合浦港区域目前所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遗址,遗物散布面积达9万平方米”。“在犀牛脚镇发现了距今8000年至1万年的贝丘遗址”,“顶狮山文化延续的时间,犬约为距今9000年至7000年”、“合浦县牛屎环塘遗址、防城港市亚菩山、马兰咀和杯较山遗址,钦州市芭蕉墩和亚陆江杨义岭遗址等,约距今900

8、0年至6000年前”。“在石塘镇钟秀山发现距今5000年至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在那丽镇和大寺镇,发现了距今4000年至5000年的原始居民点遗址”。有专家还明确指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至四千年前),越人就在合浦境内依山傍海,从事渔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上述专家列举的史实足以说明距今2万年到四千年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古合浦地区确是远古人类历代相传、频繁活动的区域。古合浦地区的远古人类不但活动频繁,而且留传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品种齐全、分期明确、遗物丰富。“北部湾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分为洞穴,岩厦、河傍台地、山坡、海滨遗址等几大类”。东胜岩、葡地岩和洪窟洞等是洞穴遗址;浦北有岩

9、厦遗址;“顶狮山遗址是河旁贝丘遗址”;“独料遗址属山坡遗址”;“亚菩山遗址、马兰咀山遗址属海滨贝丘遗址”,五种品种齐全。而古合浦县新石器时期的早、中、晚分期遗存明确又有特色,“早期文化遗存是以顶狮山遗址一期文化、杯较山和亚菩山贝丘遗址为代表”。“早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打制石器为主,但已出现了磨制石器和夹砂绳纹陶”;“中期文化遗存以顶狮山二三期文化、横县江口遗址为代表。中期文化遗存的主要特征是以磨制石器为主,仍有少量打制石器”;“晚期文化遗存以钦州独料遗址为代表。晚期文化遗存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已占绝大多数”。遗物丰富首推独料遗址。“钦州市那丽镇独料村大石铲遗址中出土了1100余件石器,包括斧、

10、锛、凿、铲、锄、犁、镰、镞、刀、锤、磨棒、磨盘和国内最早的橄榄核及男性生殖器崇拜物陶祖等”。其出土的磨制石器中,“石斧、锛、锄、铲、镰、刀等农具,分别用于砍伐开垦、清除杂草、疏松土壤、耕耘收割。同时还有磨盘、杵、磨棒等加工工具”。而且“独料遗址文化层发现了六个柱洞,其中三个柱洞底部发现了石质柱础,柱洞周围有火坑与灰坑遗存。原挖掘者认为这些柱洞可能为房屋建筑遗址。这可能为窝棚式建筑”。由于“百色旧石器还同华北的早期旧石器文化一并构成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要来源”,又由于古合浦郡内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异常频繁同时又是百越诸族的活动区域,为出现中国远古时期的中原与南方的三大交往,也为史前壮举“越人大迁徙

11、”奠定了基础。中原与南方的第一大交往是“黄帝和炎帝停战言和后组成的统一部落联盟,成为中华民族的鼻祖。所以,今天的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而且把南方炎帝摆在中央黄帝之前。炎帝代表的“南方”是哪里?当然可泛指江南或湖广大地,但代表南方丙丁火红色的红土地、红水河的广西尤其是百色盆地应当与此更有关系。中原与南方的第二大交往是帝尧派人与岭南交趾人的联系。墨子节用有载:“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覃乃昌等人的广西环北部湾文化考察与研究亦载道:“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包括环北部湾地区(注:古合浦地区)在内的岭南地区就和中原地区的居民有了交往”。中原与南方的第三大交往是帝舜亲自“南巡狩”,到了“南海苍梧”,并

12、且“崩于苍梧之野”。大戴礼记少间篇载道:“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史记五帝本纪亦明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还有名家杜甫、李纲、王佑的诗句:“为谒苍梧庙,看云哭九嶷”、“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南海苍梧万里遥,重华遗迹在山椒”、“常诵苍梧云起愁,那知理楫此间游,重华一去不复返,惟望九嶷空白头”均可作证。而在此基础而出现了史前的壮举“越人大迁徙”并从古合浦港区始发到东南亚就不奇怪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便有山东拔齿人及其他百越诸族,陆续向南方迁移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汤加群岛,再散布到太平洋诸岛”,说明合浦的先人参与这场“越人大迁徙”的

13、史前壮举并有“在无文字记载之前,在大迁移的过程中,早就开辟了我国东南沿海至东南亚各地的远洋航线”的古代辉煌。三、古合浦的先民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古代原始农业,又以合浦古越语最先与中原汉语各种方言进行了数千年的交流及渐进融合而创造了相关的粤语语系和廉州话。“那在壮语中即水田。冠那字的地名遍布华南和东南亚地区。那字地名是稻作文明起源的鲜明印记”,而“环北部湾地区古代居民是那文化即稻作文化的创造者之一”。冠“那”字地名遍布古合浦地区,著名的“三那”之一的那丽独料遗址出土的1100多件石器农具和加工工具就是古合浦创造稻作文化的铁证。古合浦的中部和东北部的博白,玉林、浦北、灵山一带,历代均是稻作基地,其“周

14、边地区都发现有史前稻谷实物”。“东边英德市云岭狮石山牛栏洞出土原始人工栽培水稻硅质体,其年代在12000年前”,“北部的道县寿雁镇玉蟾岩出土普通野生稻和人工栽培稻的谷壳,其年代距今约10000年”,“其西北部的资源具晓锦遗址也发现12000多粒人工栽培的粳稻和籼稻实物,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另外,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篇记载:“各国专家公认:云南是稻谷的发源和演化变异中心。最早种植稻谷的农民是居住在云南的百越民族。”并且找出稻谷由此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路线是:“沿澜沧江、怒江、红河向东向南传至珠江流域的闽粤、江浙的吴越和越南的雉越”。这就进一步证实作为与云南百越民族同是百越诸族的古合浦先民在创造

15、古代稻作文化的年代和传播稻作文化的途径等方面的亲密关系,也证实了古合浦地域是这条“稻谷之路”的必由之路段而起着重要作用,并因而繁荣的史实。因此,合浦要筹运稻谷种子经这条又叫“稻谷之路”的航线到世界各地去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从合浦始发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又因称为“稻谷之路”而成为古合浦地区是古代稻作文化的创造地域的反证。由于“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和“周王朝亦与合浦的骆越族保持着联系”,同时,“商周时期,中原人已经到达了南海的边缘”,而“自殷周以后,(合浦的)玳瑁、海贝和珍珠等一起,一直是吸引中原王朝统治者的土特产”及收运贡品的需要,中原汉语与古合浦的越语就发生相互译说、交流、使用的影响,此种

16、影响之初当然可以追溯到尧即位98年的公元前2357年至公元前2259年期间,这就是粤语语系从古越语开始演变的开始。然而,史籍及专家论述,“战国时期,楚国南侵岭南,兼并苍梧等地,楚语最早影响到古越语”。而“秦汉时期,大量中原人来到岭南地区,这是中原汉语影响越语之始”。“东汉至三国时期,徙民大量迁入岭南,是两广越族开始汉化的时期,是粤语孕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两广相对稳定,中原和东方汉人大批南下两广、加快了两广越人的汉化步伐。这时期两广越语与中原汉语,东方吴语、闽语发生全面融合”。“唐代时,粤语进入稳定阶段”。而合浦的廉州话就是东汉时马援班师途经合浦时留下十余名士兵,“操当时中原话

17、,以后成为合浦话,称为马留话”,因而是中原话的直接变种。四、先秦到秦汉时期,合浦的先民们继承和发扬了石器时代的古代辉煌,稳步进入青铜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继续发展,环北部湾地区先后进入青铜时代”。“合浦县清水江,曾发现大石铲与青铜器残片共存的情况”就是明证。而古合浦县内的今合浦、浦北、钦州、陆川、容县、北流、横县等地均发现有先秦时期即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或印纹硬陶传世至今,其中“在浦北、容县出土的羊角钮铜钟颇有特色。官垌大岭脚出土的四件下部都有一周菱形雷纹,应是战国时代遗物”。“属商到西周的有陆川乌石铜罍1件(春秋),横县那旭铜钟1件(西周),北流甬钟(西周)等”。另外,“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18、印纹硬陶在今合浦、浦北、钦州、北流、容县等地都有发现”。上述史实,印证了古合浦的先人们在先秦时期继承和发展了石器时代的古代辉煌,稳步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周代青铜器铭文中已有仓吾一词的记载”,而且“商周时期中原人已经到达了南海的边缘”。这里值得注意的“仓吾即是苍梧,苍梧是壮族先民在桂东南地区最早的族称”。从“仓吾大地”或“苍梧大地”到具体苍梧县的“苍梧”,从“仓吾”即“苍梧”到“苍梧”是壮族“族称”,说明叫“苍梧”的县名或区域名的地名是从壮族的“族称”转化而成的,即从族称到地名。然而,又有史书的不同论点值得我们注意:逸周书王会解有“仓吾裴翠”之载,亦有“仓吾,亦蛮也”之解。汉书音义载有“苍梧越中

19、王,自命为秦王”之说。这里明显可见,“仓吾”不但是地名和族称,而且应是人名,不然这“亦蛮也”,“越中王”作何解释?!从上可见,“仓吾”到“苍梧”应是“人名”(越中王。越人中最有影响之人)到“壮族族称”,再到“地名”的进化过程。然而,引起中原王朝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不但是人际交往,而且是合浦独特的珍珠以及海贝、大海龟、象牙等名贵土特产品(即贡品)。“中国历代都把合浦珍珠当作向朝廷进贡的稀世珍宝”。正因为合浦历代出产珍珠,所以,“先有珠”就能向中原“引来丝”,加上“越人大迁徙”拓通的太平洋航线及其后的延伸,造就了古合浦坚实的“先有珠,引来丝,再通路”的内在联系。五、“越俗以珠为宝”:合浦珍珠名贯中外

20、“史载明珠多出自合浦”。自古即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中国历代都把合浦珍珠当作向朝廷进贡的稀世珍宝”,因此,史家纷纷对合浦的“南珠”有所记载。早在汉书食货志上就有“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玑、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之载,而早在南北朝早期的南朝梁人任防的述异记更明确载道:“越俗以珠为宝,合浦有珠市”。搜神记也明说:“吴王夫差女名玉,陪葬有径寸明珠”。列仙传亦载道:“汉高祖吕后用五百金代价向会稽珠贩买三寸大珠,以为至宝,鲁元公主私下用七百金买下一颗使吕后想象而追求不到的四寸大珠。”幽明录写汉武帝,亦有“河渚得大珠径数寸,明耀绝世”之说。为何有“史载明珠多出自合浦”之公论

21、呢?而且连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与文明中明载:“中国珠必产雷廉二地”呢?又为何“南海珍珠产量居中国之冠,合浦珍珠产量又居南海之冠”呢?其原因之一是南珠七大古珠池均在古合浦境内;其原因之二是“越俗以珠为宝”,很早就发现了珍珠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原因之三是“会稽珠贩”和合浦古代“客民”发展了南珠购销业并造就了南珠文化,从而神化和拔高了合浦珍珠的绝对价值。南珠春秋载道:“南珠七大古珠池,除钦州与越南边界一个外,主产南珠的雷廉珠池含廉州五池,雷州一池共6池”。因为钦州与越南交界处古时也属合浦地界,因此,应该说南珠七大古珠池均在合浦。该书还进一步指出:“廉州杨梅、断网、青婴、平江、乌坭

22、五池,雷州乐民一池”。这就不明而喻的得出了合浦珍珠产量多的特殊优势。南越志说“珠有九品”。直径五分至一寸上下的为“大品”,“铛珠”亦属珍品。还有“走盘珠、“滑珠”、“精珠”、“八百子”、“正千”、“糙珠”、“药珠”。合浦珍珠不但珍品多,有“径寸明珠”,“三寸大珠”,“四寸大珠”,亦有“大而稍扁”的“明珰”、“以漆园盘掷下,连跳起不定者佳”更甚至“置之平地,终日不停”的走盘珠。而且普遍具备“光、重、圆、大”即光泽精洁晶莹,耀目半透,珠质坚实凝重,珠形圆整浑称又颗粒硕大的四大特色。七分以上为“珍”,八分以上为“宝”的“七珍八宝”又多产于此,故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这就造就了合浦南珠

23、质量好的特殊优势。越人,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合浦古港区的“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行若飘风,去则难从”的水上越人,很早就发现了珍珠、贝壳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2万年前的古合浦灵山人就会食用和玩弄“介壳”。“灵山县城郊马鞍山的东胜岩和葡地岩,石背山的洪窟洞等三处洞穴发现人类化石,还有蜗牛、螺蛳和蚌等软体动物介壳”,这里的“介壳”中就有“蚌”,蚌产珍珠,这就不排除古合浦人于2万年前即发现珍珠的可能性。到了距今9000年至6000年以前的古合浦邕宁顶蛳山遗址,“其文化遗物有骨器,蚌器”。而且进一步指明“有石饼、石环、蚌刀、蚌匕、蚌饰等”,而同时期的合浦牛屎环圹遗址,防城港市亚菩山、马兰咀和杯较山

24、遗址,还有钦州芭蕉墩遗址,“这些遗址出土有骨器,蚌器,骨器有骨锥,穿孔骨饼,蚌器有蚌环等”,同时期的遗址中“种类有乌蛳、田螺、丽蚌”、“种类包括牡蛎、文蛤和魁蛤等”,这些九千至六千年前的蚌饰、蚌环、丽蚌等蚌器已经是珍珠的副产品了。史家明载珍珠列为贡品的时间是“商周时期”,距今近4000年。“商周时期,环北部湾地区(即古合浦)出产的珍珠,大海龟和象牙被列为贡品”。逸周书王会解亦明载:“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其中的“珠玑”就是珍珠。而且“古人很早就知道珍珠有圆形和不规则形状两种,把圆的叫珠,不规则形状的叫玑”。这就证明古合浦越

25、人早在近4000年前的“商周时期”甚至远古时期的尧、舜、禹时代就已把珍珠列为贡品(这也许就是尧舜“南抚交趾”的目的之一)。当然,古越人发现珍珠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会是在此之前的蚌饰时代甚至发现蚌的旧石器时代了。由于发现早,早成名,形成品牌,就造就了合浦珍珠早成名,成名牌的特殊优势。“会稽”与“合浦珠市”结下不解之缘,珍珠造就的合浦富裕“客民”也是合浦南珠成名早,成品牌的因素之一。“汉高祖吕后用五百金代价向会稽珠贩买三寸大珠,以为至宝”,“有珠贾向宫廷兜售美珠”就是明证。“市列珠玑南北商贾荟萃的江吴都会”、“交州采访使石崇,用来买妾的明珠是从合浦珠市所得”,还有造就合浦盛世的东汉太守“会稽人孟尝

26、”亦都与此有关。“合浦最早的居民中有一种客民,列为四民之首,过着与中原商贾一样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的富裕生活,靠的是以斗量珠贸易致富”,“其中当然以珠玑为打入中原市场的拳头产品了”,除了从“合浦珠市”到“会稽珠贩”转运到“江吴都会”到“向宫廷兜售”以外,广州也是让合浦南珠出名的一个中间市场,广东新语就有“数万金珠,至五羊之市,一夕而售”的记载。由于“合浦珠市”、“五羊之市”、“江吴都会”、“向宫廷兜售”等一系列成熟而成行的珠市,造就了合浦南珠成商行、成品牌、销路广的特殊优势。至有“三寸大珠”、“四寸大珠”、“明耀绝世”的“河诸得大珠”,“以珠为襦”、“饰冠”、“车帘”、“

27、金玉珠玑比乎身”之荣,更甚者是慈禧太后的葬品珍珠,“陪葬的珍珠共用26400颗,其中凤冠上一颗重200克,大若鸡蛋;口含一颗光色熠熠的夜明珠,亦同是价值连城的国宝”。除了上述的产量多,质量好,发现早,早成名,成品牌,成商行和销路广的特殊优势以外,会炒作(会宣传)也是南珠出名的原因。商业的炒作造就了商业文化,珍珠的宣传和美化便创立了珍珠文化。由合浦越人的先民和古汉墓的主人们拓展的合浦珍珠购销业得以数千年历久不衰是因为同样得益于他们造就的珍珠文化。一颗“径数寸,明耀绝世”的大珍珠从珠民手中转到“客民”(珠贩)手里,珠民得到的是一定数量或大量的粮食、土布及陶瓷,这颗大珍珠在珠民眼中是可以活命和温饱很

28、长一段时间的“好货”。这件“好货”到了小商贩手里便属于“九品之首”的“大品”。可以从大商家手里换来大量中原上等丝绸而获利百倍。然而这颗难得的“大品”到了“识货”的大商家手里并经过“神化”后,就会变成“南海龙王的镇海之宝”、“南海龙王的三公主小白龙在千年古蚌精腹中炼成的有灵性的夜明珠”或“南海女神化成的夜光珠”,成了独一无二的“神物”。这样可居的“奇货”当然会在高官巨贾中引起争奇斗富的角逐并进而贡献给皇帝得以邀功取宠了。此珠亦理所当然的变得“价值连城”并达到“到了都城,一颗珍珠的价值贵到连富豪也买不起”的经济目的。此类珠的巨额利润的得来靠的就是“珍珠文化”。随着一颗颗各具特色的大珍珠在炒作中升值

29、,那神化它们的各种不同版本的传说和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去,越传越广。民间传说珠还合浦说的是“夜明珠传奇”、“孟太守盛世”和“梅岭飞珠”这三部份内容以及从天上斗到南海,从海底再斗到人间,又从人间返回天庭这三种斗争形式的“珍珠三还合浦”的故事。说的是王母娘娘的侍从“三仙女”与玉帝的小儿子子关王子在御花园幽会,被“蛤蟆仙”告密而贬下南海化为白龙又几乎被“蛤蟆仙”贬化的海怪喷墨毒死。但她勇敢地走通了一条生不如死、白龙化珠、仙岛学艺、魔窟探险、夜明护海、成为夜明珠的道路,掌握了杀怪必备的三件宝,与子关王子投胎转世成的珠民“双剑合一”杀死了海怪。不服气的海怪灵魂飞进皇宫借尸还魂成了太监,挑动贵妃索珠而让皇帝

30、下令采捕已成为南海女神的夜明珠,又引出一阵阵珠池血泪行动及夜明珠辅佐孟太守赢得“珠乡盛世”和“珠国回迁”的胜利,以及夜明珠被迫公开现身化珠又最终“梅岭飞珠”返回合浦,并天雷击毙海怪的美丽神话故事。珠还合浦展现了南珠“眼内走珠”的神奇药力。塑造了美好的人、仙群体,刻画了奇特的群丑形象。细腻地描述了“童子祭海”、“人仙共庆”、“梅岭相会”、“珠国迁徙”、“夜明护海”及“化珠献身”等柔情奇趣。又多浪头地推出“万里献珠”,“追捕海生”、“斗杀海怪”、“珠池血泪”、“梅岭飞珠”等险事惊情。反映了世上总是美好多于丑恶,正义始终战胜邪恶的真理以及忠贞爱情的魅力。珍珠的传说在民间越传越神,越传越完美,加之颗颗

31、神秘大珍珠与种种民间传说的对号入座和江湖寻觅而变得极神秘又更值钱,必然引发一代又一代豪富们的再争夺,至使南珠文化得以传播,珍珠购销业得以发展,中国的“珠还合浦”成语亦誉满全球。六、先有珠、引来丝,再通路,把合浦造就成“海疆第一繁庶之地”。由于合浦的珍珠长期名震中原,引发了一次又一次,一个时期又一个时期的南方与中原的交往,造就了南疆尤其是古合浦区域与中原的商品流通和商路畅通。其中,中原换珠之物又以丝绸为首。中国大百科全书明载:“我国自从黄帝时代开始养蚕,至今约有5000年”。史记亦明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发明养蚕和纺织丝绸的正是这位伟大的中国妇女,故神

32、州处处誉称嫘祖为“先蚕娘娘”。“累病的嫘祖身边几位女子上山为她采摘野果,在一片桑树林中带回一批雪白的小果,结果根本咬不动也没啥味道。用水煮沸还是咬不动,却有不少细丝缠在不经意搅动的细木捧上。此事引起极其聪明的嫘祖的注意,她细细察看后又带病到桑树林中考究,终于弄清这种白色果子是一条条口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非树上结的果子。嫘祖把此事向黄帝作了详述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所有的桑树林。从此,人们在嫘祖的带领下进行栽桑养蚕”(21),中国丝绸这种誉满全球尤为欧洲贵族向往的贵重商品就在神州大地上发明和完善推广了。由于“山东是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供货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22),而“长安是货物的集聚地”(22)这种中原换取合浦珍珠的主要产品丝绸才得以南运合浦,再从合浦运向西洋,到印度再转运到欧非各国去。至使“古埃及女王姑娄巴、罗马统治者凯撒及其宫廷能够得到中国丝锦袍服,而中国也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