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2.37KB ,
资源ID:35113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113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哲绪论习题及答案1629.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哲绪论习题及答案1629.docx

1、马哲绪论习题及答案1 629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

2、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单项选择题答案:1. C 2. A 7B 14A 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 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

3、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BCD 3BCD 4ABC 第一

4、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一、单项选择题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3、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5、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5、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

6、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1.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22.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22.2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2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7、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25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38规律是()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39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8、是()A.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 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 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 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4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4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46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47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

9、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48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唯物的辩证法5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B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5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5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5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

10、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59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0“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6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11、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65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6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67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

12、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72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否定之否定规律二、多项选择题哲学基本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

13、们认识的问题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运动观13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 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18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19.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E.偶然性20.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

14、能消灭客观规律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22实践的特点是()A客观性B有用性C创造性D社会历史性E主观性23下列属于基本实践形式的有()A渔民出海捕鱼B医生看病C农民进行农作物杂交试验D医生观察病毒对药物的反应E旅游总特征联系、发展24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E.辩证否定的观点25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7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

15、有()A. 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 利害同门,祸福同邻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E.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E.有无相生,难易相成31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E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E.

16、物极必反,相反相成3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34.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35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E、千里之堤

17、,溃于蚁穴质量互变规律37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38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8、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第4849页,新4950页)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旧第2930页,新第3031页)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

18、旧第3435页,新第3536页)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9页,新40页)四、论述题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旧第3839页,新第3940页)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C5、

19、C6、A7、B8、D9、D10、B11、A12、C13、D14、B15、C16、B17B18A19、D20、D21.1、A 21.2、A 22.1、B 22.2 B 23、D24、A25、D26、C27C28、C29、A30、B31、A32、C33、D34、B35、B36、B37、C38、A39、D40、A41、D42、C43、C44、B45、C46、A47、C48、C49、D50、A51、C52、D53、D54、A55、B56、D57、D58、B59、A60、B61、B62、D63、B64、B65、B66、C67、D68、A69、A70、C71、C72、D二、多项选择题1、ABE2、ABD3

20、、AE4、AD5、ACD6、BCD7、BCDE8、CDE9、ACD10、ABE11、CD12、ABCDE13、BCD14、ABDE15、ABDE16、BD17、ABCDE18、ACE19、ABCD20、AD21、ABCD22、ACD23、ACD24、AB25、ABD26、CDE27、ABDE28、CDE29、ABCDE30、ABE31、ABC32、ABCE33ABC34、ABCD35、ABD36、ABCE37、ABC38、ABCD39、BD三、简答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

21、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答: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概括。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哲学体系之中,任何哲学都必须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第三,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

22、意义。(参看教材第2526页,新第2627页)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最科学的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答:(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

23、对的,静止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犯错误。相对主义夸大运动,否认静止,抹煞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无条件地讲“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陷入诡辩论。绝对主义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往往表现为教条主义。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答:第一,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同感觉相似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第三阶

24、段,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第二,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意识的本质。(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答: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观念的东西都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其“原型”,意识的源泉不在人脑,而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主观特征。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是庸俗唯物主义。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第46页,新47页)答:规律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持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点是:第一,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

25、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第二,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第三,稳定性(重复有效性)。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了,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8、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旧第4849页,新4950页)答:(1)意识的能动性或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的创造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四,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2)实现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通过两

26、个途径:一是实践,二是必要的物质手段。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第2930页)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其特点是:第一,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构成的主体、客体(对象)、手段(工具)和结果等是客观的物质形态。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创造性活动,与一般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有本质区别。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第30页)答:第一,生产实践。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实践形式。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处

27、理社会关系最根本的实践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社会矛盾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大量的司法活动。第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实践形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第3435页)答:第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具体性)等特点。第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第3637页)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

28、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其他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

29、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第39页)答:第一,一般寓于个别之中,通过个别体现一般,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如:没有苹果、葡萄、香蕉等个别果实,就没有“水果”这个一般概念。)第二,任何个别都包含一般,表现一般,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如:张三是人,苹果是水果)。第三,任何一般都只能大致地包括一般,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第四,一般、普遍。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个别、特殊、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任何事物都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绝对与相对的统一。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答:(1)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