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7.44KB ,
资源ID:35109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510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7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7 Word版含答案.docx

1、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7 Word版含答案语文模拟试题精编(七)【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倡言道德重建,首先是缘于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的担忧。那么,为治理现实道德问题而提出的道德重建,需要利益驱使吗?应该看到,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恰恰是一些人对物质财富的迷恋和贪婪。治理败德行为,需要社会管理意义上的“惩恶”,而不是道德建设领域的“扬善”。道德底线的坚守不是一种值得嘉奖、应当给予利益允诺或回报的善行。一方

2、面,单纯依靠物质利益的允诺或回报是不可靠的,没有道德之外的监管和惩治,败德行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另一方面,以利益驱使一个人遵守起码的道德义务,是一种道德矮化,无助于个人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建设。因此,我们不应该以物质利益驱使道德重建,治理道德失范问题。现实道德生活中,我们真正应当张扬并且应当给予利益允诺或回报的仁善之举,往往不是追求自我利益驱动的行为。因而,如果道德重建不仅是治理道德问题,也包括肯定和宣传正面典范的话,利益的考量不仅不应该,也是不需要的。道德理论与经验告诉我们,人们践履道德要求的动机并非个人利益的获取,至少不是为了那种确定无疑、当下可见的利益回馈。道德具有超功利的一面。孟子

3、说,人人皆有恻隐之心。所以,见到孺子落井的危险时,我们伸出援手不是为了结交他的父母,也不是为了享誉乡邻,而是出于固有的同情心。更让我们钦敬的是,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人,能够超越、甚至牺牲自我利益而自觉选择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最美司机”吴斌以牺牲生命的代价选择职业操守和道德践履,绝不是任何形式的物质利益可以造成的,也绝不是任何数量的物质利益可以回报的。这也许是吴斌的家人选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的一个原因吧。自觉超越个人功利和物质利益的计较,品德高尚而不居功自傲,是道德的可贵之处和崇高所在, 也是道德建设的应有目标。就治理当前道德问题和提升社会道德水准而言,以物质利益激励德行即便能够产生

4、一定的效果,那也是暂时的、表面的、不可持续的,长远来看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具有理想性、导向性的实践品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观念得以强化,追求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因。就道德重建的方式而言,道德建设应当更加务实,承认人们在道德觉悟和道德境界方面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同时,应当防止等价交换、物质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市场经济法则侵袭道德领域。以物质利益驱动道德建设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即便有可能,也必须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为前提,使利益追求转换为道德责任。(有删改)1下列关于“道德重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社会道

5、德失范,其状况令人忧虑,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心理引燃了社会有识之士对道德重建的倡言。B虽然利益驱使是社会道德失范的重要诱因,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道德底线的坚守应当给予利益允诺或回报。C对物质财富贪婪即使属于社会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我们也不能用社会管理意义上的“惩恶”来解决它。D道德重建如果借力利益驱使,那么它让败德行为得到更多的回报,且无助于个人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建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德重建和治理败德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除了要治理败德行为之外,还要追求道德建设的应有目标。B现实中道德正面典范往往都不以追求自我私利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重建不应该也不需要考

6、量利益。C见到孺子落井,我们伸出援手是出于固有的同情心,作者举出这样的事实最终是要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D“最美司机”吴斌以牺牲生命的代价选择职业操守和道德践履,可见他是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将道德重建简单理解为就是治理败德行为,那么就很容易陷进用物质利益的力量去进行道德重建的泥淖。B吴斌家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道德正面典范的行为不是物质利益可以回报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强化了人们的利益观念,从而使追求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因。D等价交换、物质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都是市场经济法则,但是它们极易侵

7、袭道德领域,使道德重建面临挑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脩武令。零陵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蕃曰:“更选清贤之人,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时封赏逾制,蕃乃上疏曰:“高祖之约,非

8、功臣不侯。诚欲陛下从是而止。”帝颇纳其言。延熹八年,时小黄门赵津、南阳张汜等犯法,二郡太守刘、成瑨考案其罪,虽经赦令,而并竟考杀之。宦官怨恚,有司承旨,遂奏、瑨罪当弃市。蕃上疏曰:“原其诚心,在乎去恶。”宦官由此疾蕃弥甚。九年,李膺等下狱。蕃因上疏极谏曰:“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永康元年,帝崩。诸尚书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封蕃高阳乡侯,蕃固让,竟不受封。初,桓帝欲立田贵人为皇后。蕃以窦族良家,争之甚固,乃立窦后。及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征用名贤,共参政事。中常侍曹节等谄事太后,蕃常疾之,上疏曰:“曹节等并乱天下,附

9、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因与窦武谋之。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遂令收蕃,即日害之。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以遯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絜:通“洁”,纯洁,廉洁。脩:通“修”。遯:“遁”的本字。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阕阕:完毕B考案其罪案:审问C原其诚心原:推究 D竟不受封竟:竟然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陈蕃耿直敢言的一组是(3分)()有所请托,不得通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诚欲陛下从是而止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宦官由此疾蕃弥甚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A 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A陈蕃正直廉洁。做别驾从事时直言进谏,与周景意见不合弃官而去;别的官员畏惧李膺治政严明而辞官,陈蕃却以清廉留任。B陈蕃礼贤下士。周璆品行高洁,拒绝为官,陈蕃把他请来,以礼相待,特意为他设置一榻,周璆走后就收起,终于感动了周璆。C陈蕃嫉恶如仇。他为受宦官忌恨的刘、成瑨辩解,上书指责中常侍曹节,与大将军窦武密议除奸,最后被宦官杀害。D陈蕃勇于任事。桓帝想立田贵人为皇后,他坚持反对;桓帝驾崩,尚书们称病不朝,他写信责问后,尚书们都到职做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脩武令。译文:_(2)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译文:_(二)古

11、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海上吊吴野人墓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8诗歌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一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6分)答:_9诗歌后两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5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我决起而飞,_,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_?(庄子逍遥游)(2)连峰去天不盈尺,_。飞湍瀑流争喧豗,_。(李白

12、蜀道难)(3)_,秋天漠漠向昏黑。_,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雾中的村庄苏作成我一直觉得,雾中的村庄是有灵魂的,我好想到城市近郊去看看这种状态下的村庄。尽管天气微寒,但天空的那一枚太阳,还是给了我温暖。吃过早点,我就开始了我的“短程旅行”。然而,还没有从城东走出城市,太阳就淡成了一片圆形的白纸。继而闪一下,便和天空融成了一块。从而,我就确定了这边起了浓雾。走入郊外的

13、村庄,雾还真的来得气派。在一处废墟附近,我停了下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产生了一种恐惧。骤然像进入了童年,甚至有了一种回到了母亲子宫的那种感觉。我是在梦中吗?我蹲了下来,路边的几棵狗尾草却站在陌生的季节静悄悄地摇动它们的身子。几声虫鸣和移动的影子似的鸟啼,显然也无力撑开这种来得奇异的浓雾。一棵树挂了些枯叶,面对压抑,脱去了生动,只留下梦一样的剪影。我知道,如果不是城里的汽车声穿透了村庄,我真不会相信不是在梦中。然而,整个城外的村庄,乃至整个世界,只剩下了孤独的我。附近的田野,只有几畦白菜,在尽力地往我的目光和感知中伸出它们的存在,我脚边的一种野草,静静地匍匐,仿佛领了上级的潜伏命令,一种粉红的米粒大

14、小的花,成了它们警惕的耳朵。在野草的附近,一些开着黄花的菜,全身披挂从深夜走来的露水,也安静着,计划着。一种植物已枯掉了叶子和身子,却依然开出一种像细丝棉似的花球,带着寒冬的眼泪,为丢失的时光伤感。就在左边附近,一个台阶举起的小小寺庙,淡成了一帧历史照片,也在静听尘世的声响。紧挨着它的一棵棕榈树,执拗地让干渴的绿色在暗色中坚守。在东边的雾中突然有了一枚银币闪动,就像某个官吏蛮横的眼神,那是太阳,瞬息它又被雾推开和融化了。雾不让我看到太阳的挣扎,我也不愿意听到太阳挣扎的声音。然而,我很快喜欢了这雾。雾淹没了城市,淹没了村庄,淹没了我,淹没了无数的思绪、野心和贪婪。雾真是一个高明的艺术家,雾精简了

15、这个世界,雾精简了这个村庄。这个世界,这个村庄在此时此刻成了精品:脚下的一段道路,近旁一些忘记了季节仍然开着花的无名野草;不远处一些菜园,一些废墟,一个寺庙,几个被季节抹黑的菜棚的木架,两三个农家院子的轮廓,还有几个交流的人的声音,几声顽皮孩童的哭叫,几个脚步的声响和孤独的我的躯壳和思考。那一个白纸的圆在村庄的一处又闪了一下。我疑心它是另一个世界不怀好意的使者,它更像是我所在世界的一个威力无比的漏洞。我开始喜欢的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力量来堵塞这个漏洞? 我感到我的躯体开始变热。我返身朝东边看了一下,那圆的白纸,在雾中已然光亮起来了。很快,越发亮起来的太阳光线,让城市这一面的雾开始后退,那雾竟然

16、闪出一种好看的蓝光。有一座楼房的几排窗口,光鲜地露出了脸。我知道城市很急切地想将雾中的村庄纳入它的视野和地盘。鞭炮声、车子的喇叭声、街道的嗡嗡声,成了城市的帮手。我明白我很快又会被城市逮住,成为一个城市人。河边的一棵树,挺立着,似乎做好了面对现实的准备。然而村庄仍然懒在雾中,没有完全起身,我知道村庄的心事,我也同情村庄的心事。_不久,城市露出了贴近村庄的更多的建筑,在散开了的雾中,清瘦着,精神着。有了几个农民在田野走动,一个还扬起了锄头,然而我明白,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将那渐行渐远的世界留下,挖一锄,挖两锄,挖三锄,乃至挖一千锄,也只是枉然。然而,我真心祈祷,雾中村庄的灵魂,能够变成城市的音符。

17、 (选自2013年第4期散文百家,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雾中的村庄的认识:雾中的村庄是有灵魂的。这既奠定了整篇散文的情感基调,也照应了结尾。B在第段中,作者写雾中的村庄,通过村庄中的狗尾草、虫鸣、鸟啼等在浓雾中给人的感觉,表现出了乡村环境的恍若梦境的特点。C第段画线语句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太阳和雾的斗争,表明了作者对太阳的敌视,对真实世界的躲避的心态。D第段画线句子中,树、村庄和作者的态度不一样,树在坚守自己的底线,村庄却已然向现实妥协,而作者是一个旁观者。E文章第段运用细节描写,雾渐渐散去,农民开始在田野劳动

18、,写农民挖地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表达了作者对渐渐远去的村庄的灵魂的深思。(2)文章不仅写了雾、村庄,还写了城市,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_(3)文章第段画线部分写了雾中的村庄的景象,请赏析其写作特色。(6分)答:_(4)作者最后说“我真心祈祷,雾中村庄的灵魂,能够变成城市的音符”,请你结合文本,探究其含义和原因。(8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悼夏丏尊先生丰子恺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

19、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他也是博学多能,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

20、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都懂得。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他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喑呜叱咤地骂一顿;但如果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

21、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

22、然的事。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

23、、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他和李先生一样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眼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

24、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E文章名为“悼夏丏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3)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答:_(4)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

25、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这一点突出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曾几何时,中国是陶瓷大国!B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出现了,而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C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成功入遗,天山申遗的成功,使天山巧夺天工的景物成为今年出游的亮点。D虽然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

26、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敬谢不敏。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历时12年建成的京广高铁,纵贯全国6省28城,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高铁,它将成为对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交通动脉。B近期,“货币战”成为国际舆论的高频词汇,尽管人们看法不一,但这一词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日益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C运20大型运输机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它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国防建设意义重大。D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城堡的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取决于其公民的文明素养的高低。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

27、恰当的一组是(3分)()庐山三叠泉下的水潭清澈见底,最深的地方也只有齐腰深。_,_,_,_,_,_。似烟似雾,晶莹缥缈溅起朵朵美丽而洁白的水花那山崖上许多凸起的石头把泉水分成许多小瀑布呈现出“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的壮景而急剧飞奔的泉水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微风时时吹来,飘起一些细细的水珠A BC D16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全国上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下面是某中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歌曲大合唱比赛”。请你为“歌咏毛泽东歌曲大合唱比赛”的主持人写一段50100字的开场白。(6分)答:_1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人生

28、是一个容器,可它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担忧和恐惧多了,无畏和勇气就少了;_,_;_,_。让一些不需要的东西随风而逝吧,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语文模拟试题精编(七)1解析:选C。C项,“我们也不能用解决它”错,原文为“应该看到需社会管理意义上的惩恶”。2解析:选C。C项,由文意可知,不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