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5.78KB ,
资源ID:349559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955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10.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10.docx

1、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10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10:“浙江人经济”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一:“最美”及其展开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二:“战略机遇期”及其展开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三:免费政策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四:反腐倡廉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五:基本公共服务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六:反对铺张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七:城镇化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八:官员财产 2013

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九:收入分配 2001至201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十二套word全版本.doc, 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重点20题之10:“浙江人经济”与反哺浙江经济第1部分:省统计部门权威分析“浙江人经济”与反哺浙江经济的思考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务工办企业,谋求异地发展。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发布的关于促进省外浙江人经济与浙江经济互动发展的调查报告显示,据全国29个省级浙江商会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浙江在省外经商办企业的人员约为600万,省外浙商共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多个,投资总规模超3万亿元,其

3、中从浙江输出的资本约1.3万亿元;向当地缴纳税收1200多亿元,解决1136万人的就业。“浙江人经济”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备受世人瞩目。浙江人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中,不仅延伸了浙江产业链,推动浙江产业的梯度转移,还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国家区域统筹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梳理了省外浙江人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了“浙江人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及对浙江经济的反哺,指出“浙商回归”所面临的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参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务工办企业,谋求异地发展,形成了“浙江人经济”这一特殊的经济现象。“浙江人经济”指的是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

4、在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家民营企业与228.6万个体商工商户;在国内,有超过640万浙江人投资创业,投资总额接近4万亿元,年产值几乎接近浙江浙江省的GDP;在海外,更有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也就是备受瞩目的“浙江人经济”现象。本文把研究视角放在全国各地(除浙江外,不包括港澳台)“浙江人经济”(以下简称“浙江人经济”),梳理“浙江人经济”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了“浙江人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及对浙江经济的反哺,指出“浙商回归”所面临的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参考。一、“浙江人经济”发展历程及特征过去30多年间,浙江人民敢为天下先,敢争天

5、下强,凭借与生俱来的市场意识,抢抓机遇、创业发展、创新图强,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书写了一幅“农民变居民、老乡变老板、晒场变市场、会场变工厂、集市变城市”的感人历史画卷,浙江人在全国各地为当地创造着GDP和财政收入以及传播市场经济理念,推动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GDP记到别人账上,税金缴到别人的口袋”, 浙江人在省外取得了不菲成绩。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发布的关于促进省外浙江人经济与浙江经济互动发展的调查报告显示,据全国29个省级浙江商会的不完全统计,2010年末,浙江在全国各地(除浙江外,不包括港澳台)经商办企业的人员超过600万,占浙江同期户籍人口4748万的12.6%;浙商省外投

6、资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其中从浙江输出的资本约1.3万亿元,由当地经营收益转为投资的资金达8000亿余元。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多个。其中,在省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浙江人达400余万,超过了省内个体工商户390万的从业人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在境外创造财富的浙江商人。(一)“浙江人经济”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外出创业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原始积累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阶段呈现出的特点是,浙籍资本在全国呈无序状扩散。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凭借其地理位置偏僻,旧体制和禁锢性等约束力相对较弱的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政策造就的社会经济发

7、展大环境,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生产小商品的家庭工业为主体、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千军万马闯市场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迅速发展了地方经济,并在短短十多年间就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该阶段,浙江人在外主要是“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如修鞋、弹棉花以及走街串巷、小商小贩等。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至1990年,浙江常年在省外务工经商人员达100万左右。第二阶段:资本向外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不少区域如温州、宁波、台州等地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资本开始出现向外扩张的需求。浙江人异地经商模式从个体商贩向商圈经营转换,开始在服装、轻纺、日用小商品等行业投资,浙江店逐渐扩

8、张成浙江村、温州村、温州街、温州商贸城,“工厂+专业市场”的浙江模式开始向外克隆。该阶段,浙江人在外主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浙商在外人员达207万左右。 第三阶段:大规模投资阶段(2000年至今)在外经商、投资和创业的浙商,创造了蔚为壮观的“浙江人经济”,突出表现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展,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完成资本积累的浙江企业开始相对集中地投资于中心大都市(尤其是上海),将部分职能机构如销售中心甚至总部迁至这些城市。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先后实施,以及浙江省委实施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决策,国家振兴东北、

9、西部大开发等政策鼓励,一大批浙江企业带着资本、品牌、理念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实现了从商贸流通、商品生产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新跨越。该阶段,浙江人在外主要是“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二)“浙江人经济”发展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凭借先发优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经济实现了赶超式、跨越式发展,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经济总量位次由1978年第12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5位;外贸出口总额由第14位上升到第3位;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三次产业构成由

10、1978年的38.1:43.3:18.6 转变为2011年的4.9:51.2:43.9,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此同时,在浙江省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浙江人已达400多万,超过省内个体工商户390万人的从业人数,并呈现出以下特征:1.投资以发达地区为主。省外浙江人的投资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多,截至2010年,在北京、天津、山东、上海、广东、江苏、福建、海南等8个省市,省外浙江人累计投资约1.1万亿元,占总额的52%。2012年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显示,浙商前100强中有14家在省外,包括北京建龙重工、上海复星、申通快递、美特斯邦威等,而前500强中则有73家在省外,其中,北京19家,江西

11、16家、重庆9家、江苏5家、山东4家、广东3家、湖南2家,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云南等中西部省份均只有1家。2.投资企业类型多样。在多年异地发展中,省外浙江人由初期的以经营加工贸易业为主,逐渐向多领域进军。目前较大规模从事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农业发展、汽车、机电电器、特殊材料等现代工业生产,以及涉足金融、传媒、物流和文化等新兴服务产业领域。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的调查显示,在省外浙江人创办的26万多家企业中,矿产资源企业有3851家、农业企业有4315家、电子电器企业有18856家、轻工机械企业有17606家、建筑企业有14707家、商贸企业有20230家。浙商投资的项目规模引人瞩目,目前省

12、外浙商在外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项目达到2561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达到454个。相当一批有实力的浙商企业,开始着眼于创新发展。他们创办研发中心,创建科研基地,兴办高等院校,广泛招揽培养人才,进军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高端领域。如阿里巴巴在成都投资1亿美元,建立公司的西部基地。吉利集团融资10多亿元,在北京兴办了有1万名学生规模的北京吉利大学。浙江正达集团拟投资80亿元打造武汉水乡旅游新城,将杭州西湖和威尼斯水城风景“移植”到武汉。这些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效延伸了省外浙江人经济的产业链,提升了省外浙江人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增强了省外浙江人经济的发展后劲。3.投资重点契合国家战略布局。嗅觉敏锐

13、的浙江人,紧紧抓住了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发展先机。近年来,省外浙江人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充分把握国家政策重点倾斜的机遇,顺势而为,借机发展,借力扩张,谋求浙江企业在全国的发展布局。他们取长补短,结合浙江资源短缺和中西部、东北部等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实际,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的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省外浙商在国家各战略实施区域投资创办各类园区373个,规划开发面积90.6万亩,投资总额达7226亿元。从事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项目占投资总量的近1/3。其中农业园区58个,规划开发面积37.4万亩,投资

14、总额141亿元;工业园区178个,规划开发面积41.7万亩,投资总额5933亿元;服务贸易园区137个,规划开发面积11.5万亩,投资总额1152亿元。目前,一批由浙商规划开发的园区,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如吉林浙商与松原市政府共同筹建松原浙江工业园,占地7平方公里,已经有10多户浙江企业入园发展。四川浙商投资10亿元,在内江兴建浙商工业园,首批已经有6个项目入驻。新疆浙商投资36亿元兴建了出口加工基地浙江小五金工业园,部分企业已经投产。大批开发园区的建立,让省外浙商又一次抓住了国家新一轮开发开放的发展大机遇,有效占领了当地发展高地。浙商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中,不仅延伸了浙江产业链,推动浙

15、江产业的梯度转移,还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国家区域统筹发展作出了贡献。4.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浙江人,视野更加广阔、创新更加自觉,更加讲求责任。随着创业发展的成功,许多省外浙江人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由创业致富开始转向回报社会,开展多种公益和慈善事业,改善当地发展条件,为当地社会发展作贡献。2007年5月,全国民营企业第一份正式的企业社会责任宣言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问世,让世人看到了浙商的另一个名字是“责商”。四川汶川大地震省外浙江人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过15 亿元。2008年,省外浙江人经济的销售规模达到17672亿元,向当地缴纳税收1243亿元。通过兴办各

16、类实业,解决了当地1136万多人的就业。浙商们的奉献和贡献,赢得了当地的认可和尊重,逐渐同流入地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融合。据调查,省外浙江人在当地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超过千人。由于对当地贡献突出,106 名省外浙江人荣获“五一”劳动奖章,772 人获当地优秀企业家称号。省外浙江人经济的发展,为创业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所形容:“一定程度讲,浙商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鲇鱼。浙商所到之处,带去了浙商市场化的理念和经验,带去了浙商的开拓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精神、爱国爱乡精神,激活了当地的民营机制,推动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

17、展”。二、“浙江人经济”的影响分析(一)“浙江人经济”对全国的影响分析浙江人走南闯北,挺进中原,征战西部,抢占上海滩,进军华尔街,“浙江村”、“温州街”、“台州路”、“义乌市场”等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2012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浙江占了142席,连续14年居全国之首。吉利、广厦、娃哈哈、海亮等四家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了670亿元。浙商的异军突起,为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动力、增加了特色、增添了亮点,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表1浙江民企历年进入中国民企500强比率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浙江民企(家)203188185180144144142占比(%)40.6

18、37.6373628.828.828.4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1.“浙江制造”遍布全国。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省外浙江人共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多个,投资总规模超3万亿元。在江苏,浙商开发的市场总面积已超过700万平方米,摊位数接近6万。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就有江苏华东五金城等10多个,其中浙江原产地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110亿元。如位于江苏姜堰的华东五金城,年交易额近80亿元,其中60%左右是浙江产品,是浙江在江苏挂牌的首批浙江产品营销中心。依托省外浙江人建立的市场这个天然的销售网络,截止2011年,浙江省已在全国20个省区设立

19、了20家拓展浙江产品市场办公室、204家浙江产品营销中心和534 家浙江产品重点经销户。营销的商品涵盖了浙江所有的主导产品和名特优新产品。2.“浙江投资”与投资地优势互补。作为资源小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日益增大,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素对浙江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资源匮乏的浙江省,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靠省外调入。一次能源资源贫乏与能源供应高度外向依赖并存的基本格局,不大可能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能源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的软肋,而宁夏、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则具有丰富的煤炭、电力资源。浙江省政府先后与这些省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产业换资源,实现双方合作共赢。2009年,山西煤炭资源整

20、合,重创了活跃在山西做煤矿投资的浙商。但浙商又抓住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这一机遇,迅速完成企业扩张。如今大批浙商在资源富集的省区投资兴业,与浙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仅在山西,浙商就有30多万人。3.“浙江企业”助推当地就业。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的调查显示,从总量上看,省外浙商在全国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通过举办各类企业,浙商累计为当地解决了1100万余人的就业。从各省浙江商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安徽,浙江企业从10年前130多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200多亿元,发展到现在拥有10000多家企业,总投资逾10000亿元,仅2011年投资的项目就有1379个,投资额为4808亿元。以合肥为例,1

21、0万浙商创造了近30万人次的就业机会。在四川,目前有浙商30余万,工商企业约10万户。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1500家,创办各类商城、市场150多个,每年吸纳100万人就业,每年纳税超100亿元,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资产总额超10000亿元。在云南,投资兴业的浙商超过30万人,累积在滇投资超过1000亿元,投资领域涉及IT、房地产、矿产、水电等众多行业。表2浙江人在全国投资规模分布省(市、自治区)投资企业总数(户)投资亿元以上企业(个)投资10亿元以上企业(个)四川1500020625广西10500重庆20005020贵州7500云南6000122陕西2000174甘肃5000203

22、宁夏50003012青海3600新疆100008020内蒙古223205江西1554130125山西3100082湖南35008521湖北400012637河南1500203安徽661415黑龙江5300吉林5000辽宁110005030北京1050012229天津600020050河北1830030020山东400033090江苏920038128上海303008920福建15000广东20000998海南3070全国总数2641482561454资料来源:创业中国2010浙商新版图,浙商,2011(11)。4.“浙江粮仓”保障粮食安全。七山一水二分地的浙江,耕地资源十分紧缺。据相关数据显示

23、,广东省是粮食的第一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不到40%,浙江仅次于广东,尤以杭州为最。据杭州市粮食局的统计显示,杭州每年的大米需求量在350万吨左右,几乎全部靠省外调运。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倡导支持下,浙江人先后在东北和中西部创办农业种植园区,面积达5000万亩,已超本省耕地。浙江省委、省政府鼓励种粮大户和农业企业跨省包田种粮,然后返销浙江。近些年,浙江人“跨省包田”涉及的省份包括黑龙江、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等10多个省份。据省粮食部门统计,浙江省2011年在省外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305万亩,其中东北为143万亩;每年外省可提供的商品粮源约114.7万吨,其中东北约为58

24、.6万吨,占据半壁江山。勤劳的浙江人在北大荒建起了“浙江粮仓”。同时,在省外的浙江种粮人,已“鸟枪换炮”数代:从当初的单枪匹马闯市场,到如今以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并且创立自己的品牌,就地建起粮仓、加工厂,创立自己的品牌,销往浙江、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这不仅让浙江人吃得饱、吃得好,保障了浙江粮食安全,同时也帮助粮产地的粮食顺利走上市场轨道,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目前,浙江省已与黑龙江、江西、山东等12个主产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销合作,在省外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305万亩(其中东北三省一区为143万亩,占47%左右),可提供的商品粮源约114.7万吨(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约为5

25、8.6万吨,占51%)。(二)“浙江人经济”对浙江本土的影响分析浙江既不像江苏和广东可以依靠大量引进外资,也无法像中西部那样借助中央政府补贴,浙江最大的优势还是浙商群体。如今,浙江政府正在强化为企业服务。为保证浙商唱好“走出去”发展这出大戏,浙江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发挥组织、引导、协调、服务作用。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坚持率浙商代表参加的党政代表团出访。每到一地学习考察出访,都要召开当地浙籍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了解关心他们在当地创业的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次出访,都刮起了一股股浙商投资合作交流的“浙江旋风”。浙江省还联合兄弟省、市、自治区频繁举办各种类型的展销会、洽谈会、

26、推介会;组织企业参加各种考察,开展友好城市交往,协调做好国外、兄弟省(市、自治区)来浙考察招商,举办浙商大会和评选“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等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推动各层次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此外,为了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落地率,浙江省积极建立了省际政府和政府部门间的联合协调会议制度和合作项目跟踪协调制度,力求通过政府部门间的协商对话,努力提高合作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合作项目“签约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在29个省(区、市)成立了在外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实现了在外浙江企业管理、联络、服务工作的网络化、规范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战略的实施。同时,浙江省还注重发挥政策的

27、激励作用,专门设立了实施“走出去”战略资金,对参与西部开发等国家战略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的政策扶持,极大地调动了浙商“走出去”、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三、“浙江人经济”反哺浙江经济富而思源,报效桑梓。当浙商意气风发寻觅机会之时,亦把目光投向故乡沃土,一股浙商“反哺热”迅速蔓延。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省外浙江人累计回浙投资办企业2470多家,投资总额900多亿元。在温州、台州和丽水等市,省外浙江人已成为外来投资的重要力量。许多回归浙商积极参与当地城市化建设,包括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等。这些项目实施加快了浙江省各地的城市化进程。2006 年以来,省外浙商在浙江省

28、欠发达地区实施产业回归项目近400个,投资总额超过100 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浙商回归项目中,有一大批是公益社会类。近年来,省外浙江人在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捐赠项目达到350个,捐赠资金越过1.4亿元,对于浙江省全面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补充作用。在今年1月30日浙江省民营经济大会期间举行的浙商回归工程项目签约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浙商纷纷表示愿意回乡投资,当日签署了33个投资项目,投资金额达到778.5亿元,其中浙商回归投资项目有9个。据省经合办统计,今年1至6月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已达到708.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在这些项目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总部经

29、济、重大产业等项目资金占比超过60%。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102亿元,新引进浙商回归项目1080个,初步形成了浙商回归发展的良好局面。千万浙商的回归工程正在带动浙江本土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提质。浙商回归不仅是数字上的经济回归与心理上的亲情回归,还是浙商精神的回归。逆境求生、重视实业的浙商精神,对于当前形势下的浙江省广大民营企业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一)面临的机遇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浙商回归。“浙商回归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浙江从2006年开始着手实施引进省外浙商回乡创业工作。2006年2月,浙江省政府首届浙商大会上,正式启动实施了“省外浙

30、商回归工程”。各地高度重视,建立了回归项目的政策激励机制。杭州提出把“省外浙商回归工程”作为杭州发展省会经济的重要契机,以项目合作为中心,加强与省外浙商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温州把“省外浙商回归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提出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商会协助”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党委政府开出政策、土地、税收优惠清单,浙商落叶归根之心渐浓。2007年,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创业创新,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成为两创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成为拓展浙江省创业创新空间的战略之举。2009年的经济工作会

31、议上,浙江省委提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互促共进,支持浙商在境外和省外创业创新。随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加强国内合作交流的若干意见。2011年年初,省人代会上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关心支持海外省外浙商发展,实施浙商回归工程,积极引导省外浙江人回乡兴办高层次产业,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今年,浙江省政府将吸引浙商回归定为 “头号工程”,成立了“回归引进”领导小组,由省领导挂帅;浙江省成立了29 个浙商回归“引进办”,并启动对省市领导以及省外浙江商会的目标责任制考核;除此之外,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还承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