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1 ,大小:154.37KB ,
资源ID:349416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94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1、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题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课时3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

2、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2、学生自学。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识字“蒌蒿”、“崇”、“轼” 指多名学生读

3、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二)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

4、春的的信息)。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 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5、。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三)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背诵古诗。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五、课堂训练1、辩字组词:崇( ) 芦( ) 豚( ) 蒿( )崇( ) 庐( ) 逐( ) 篙( )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 诗,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这首诗描写了 时节 的

6、景象,体现了诗人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六、总结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

7、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 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

8、课时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2.强调曾是多音字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4.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5.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

9、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2燕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

10、。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重难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教法与学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搜集燕子的相关资料。课时1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二次修改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首先听一首儿歌,看谁能猜出歌里唱的是什么?播放儿歌小燕子。(学生回答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燕子,看看它有多么可爱。板书课题燕子。二、检查自学,展示成果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燕子的资料。燕子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

11、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害虫,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燕子最愿意接近人类,人类最爱护这种益鸟。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21cnjy2、展示作者的介绍。

12、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三、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按要求自学生字、新词,比一比看谁学的最快。(1)在读课文中,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2)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3)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提示: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声旁,根据形近字的不同偏旁,根

13、据字的结构深记忆。2、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燕子yn zi 聚拢j lng 增添zng tin 掠过l gu稻田do tin 尾尖wi jin 偶尔u r 沾zhn了 一圈 y qun荡漾dngyng 倦jun了 音符yn f 演奏ynzu 赞歌zn g3、生字组词大挑战。燕( ) 聚( ) 增( ) 掠( ) 稻( )尖( ) 偶( ) 沾( ) 圈( ) 漾( )倦( ) 符( ) 演( ) 赞( )三、自主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多种形式大声朗读课文,可以个人读、小组齐读、接力读,逐渐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自主探究以下问题:2-1-c-n-j-y1、你知道文章表达了作者怎

14、样的感情吗?点拨:对燕子的喜爱的赞美之情。2、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燕子,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点拨:描写的是春天的燕子,从“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看出来。四、深入探究燕子的美丽外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探究下面的问题:1、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点拨: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2、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燕子外形有什么特点呢?点拨:外形非常美丽。3、小燕子还有什么特点?点拨:活泼机灵。五、感情朗读,欣赏

15、春天美景组织学生齐读第二段,然后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看谁先回答。1、春天到来了,景色是怎样的?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点拨:是光彩夺目的春天,描写了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2、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分别是什么样的?点拨: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3、“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怎样的景象?点拨:各种树木、花儿、草儿,长的非常茂盛,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就像赶集似的,热闹极了。4、小燕子从哪里赶来的?它给春光增添了什么?点拨: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5、发挥想像,你认为小燕子会为春天增添什么生机呢?

16、点拨:带来美丽的身影,带来悦耳的歌声,带来精美的舞蹈等。六、合作探究,理解空中飞燕的美姿以小组为单位朗读第三段,看那个组读的整齐、有感情,然后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1、燕子是如何中天空中飞行的?点拨: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2、课文写了燕子几种情况的飞行?两种,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3、你能描述一下“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的情形吗?点拨:小燕子飞快的飞到清澈的湖面上,轻轻的贴近了水面,俊俏的尾巴轻快的沾了一下水面。湖面上产生了一圈又一圈的美丽波纹,慢慢向四周荡漾开去。4、这一段你感受到燕子飞翔时怎样的特点?

17、点拨: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巧和优美的姿态。七、细细品读,体会静止燕子的优美仔细品读第四段,反复体会语句意思,然后探究下面的问题:1、小燕子为什么要落在电线?点拨:几对燕子飞倦了,所以落在电线上。2、我会找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点拨:“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第一句把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比作五线谱,第二句是把电线和停着的燕子比作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3、发挥想像,说说燕子“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会赞美什么呢?点拨:会赞美春天的美丽、燕子的可爱美丽、大自然的生机活力

18、、人们的勤劳。八、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提高指导学生仿写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点拨:远处的丛山,连绵起伏,多么像一个大屏障啊!天上轻盈的白云,飘来飘去,多么像美丽的仙女啊!九、当堂练习、及时巩固1、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j ln dn yn yn f zng tin zn g( ) ( ) ( ) ( ) ( )ww2、我会在( )里填上恰当的量词。一( )羽毛 一( )翅膀 一( )鸣叫一( )春雨 一( )柳丝 一( )燕子3、我会照样子,打比方。例: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会写: 4、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燕子是我国著名作家( )

19、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 )在天空中掠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春天和( )的喜爱之情。十、课堂总结同学们,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美,写到燕子的飞行美,又写到它静态的美。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和活力;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可爱。希望我们热爱小燕子、保护可爱的小燕子,让生活更加美好。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3.荷花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课件、挂图。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交流诗句,激趣导入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荷花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导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赞美荷花的诗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象征。今天,让我们跟着叶圣

21、陶爷爷一起去公园看荷花!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荷花的美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公园里的荷花怎么样?学生交流看后对荷花的感受。教师: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检查反馈。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三、品读课文,具体感知荷花的美默读课文,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理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的过程)四、指导书写“蜓”“蹈”“佛”等。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轻声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提示: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从“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可以看出。)为什么他

22、要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未见荷花先闻其香!)(板书:闻清香)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叶爷爷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呢?先自己试试。(指名学生读,评议,全班齐读。)2相机引入学习后面的自然段。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浓郁的清香,把人都给深深陶醉了!怪不得,叶爷爷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初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师: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

23、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请大家带着赞美之情

24、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教师讲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此处

25、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对照插图,想一想,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师: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姿态外,还有别的姿态吗?(歪着脑袋的样子,翘着嘴巴的样子,挨挨挤挤靠在一起的样子;还有的荷花的花瓣都张开了,就像一张花瓣床;小莲蓬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出示句子)“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26、()教师:眼前的荷花有多美?你怎样感受到的?为什么称它为“一大幅活的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花,用眼去欣赏;优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同学们,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 提示: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例如: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27、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出示句子:“不光好梦”,齐读。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蜻蜓、小鱼都是“我”的伙伴,他们会跟“我”说些什么呢?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与“我”交谈,会对“我”说些什么?指名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配乐齐读)多热闹的荷塘呀!大自然不用笔、纸就能画出这么美的荷花,那我们又应该怎样画荷花,赞美荷花呢?学生自由说:如果你是歌唱家,你怎样?如果是诗人呢?如果是舞蹈家呢?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师:我们沉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哎,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

28、我们都是在看荷花。一齐读第五节。六、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是那么洁白,那么清纯,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荷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一起融入书中,用我们的声音把这一池荷花留下来!七、课外延伸让学生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提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描写荷花的诗句及文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整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深入地进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2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

29、比较注重让他们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3抓住想象点,培养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1)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2)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3)第自然段小鱼、蜻蜓与“我”的对话。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整篇课文中我贯穿一个“读”字。通过多样的诵读,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中领悟感受荷花的美丽,进而升华到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教学目标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难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 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二次修改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