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成都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实验目的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现象A检验CO2气体中混有SO2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的洗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B检验黑色固体Fe3O4中含有+3价铁元素将少量黑色固体加入盛有KSCN溶液的烧杯中固体溶解,溶液呈血红色C验证氧化性:Fe3+Cu2+将一定量铜粉加到盛有一定体积的1.0molL1Fe2(SO4)3溶液的试管中铜粉溶解,溶液
2、变蓝色D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将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应该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选项A错误;B、四氧化三铁不溶于水,不能生成铁离子,选项B错误;C、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如果铜溶解且溶液变蓝色,说明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则Cu作还原剂,铁离子作氧化剂,铜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验证氧化性:Fe3+Cu2+,选项C正确;D、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对应的非金属性强弱,D错误。答案选C。2. 设NA为阿
3、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98K、101kPa时,22.4L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3NAB. 0.5mol 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中所含原子总数为2NAC. 2L 1mol/L的盐酸中所含HCl分子数约为2NAD. 1mol 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D【解析】A、标准状况是273K、101kPa,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而在298K 101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所以该条件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不等于1mol,所含的原子数不等于3NA,选项A错误;B、0.5mol C2H2和C6H6的气态混合物
4、中所含原子总数大于2NA,选项B错误;C、盐酸中没有HCl分子,选项C错误;D、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Cl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则1mol Cl2与足量的Fe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选项D正确。答案选B。3.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4Ag + 2H2S + O2 2X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AgS 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 每生成1mo1X,反应转移2mo1 电子 D. 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答案】C【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X的化学式是Ag2S,选项A
5、错误;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分子得到电子,化合价从反应前的0价变为反应后的H2O中氧为-2价,化合价降低,选项B错误;C、在反应方程式中,产生 2molAg2S,转移电子4mol,所以生成1mo1Ag2S,反应转移2mo1 电子,选项C正确;D、在反应中Ag的化合价从单质Ag的0价变为反应后Ag2S中的+1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H2S中的H、S两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故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选项D错误。答案选C。4. HCl、Na2O2、Al2O3 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
6、可能为( )A. 3:2:1 B. 2:3:1 C. 4:2:1 D. 2:4:1【答案】D【解析】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所以中性溶液的溶质为NaCl,由反应2Na2O2+2H2O=4NaOH+O2,4NaOH+4HCl=4NaCl+4H2O,可看成Al2O3不反应,只要Na2O2、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即符合题意,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为2:4:n,n可以是任意值,答案选D。点睛:本题是考查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根据Na2O2、HCl、Al2O3 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的可能情况来回答。5. 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
7、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小,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为防止倒吸,从a通入氨气;为防止氨气污染空气,用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吸收氨气,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6.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易记的效果。用数轴表示的下列知识正确的是( )A.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
8、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B. 分散系的分类:C. 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D. 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2价S只具有还原性,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错误;B、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为的分散系为胶体,100nm的分散系为悬浊液,故错误;C、Al33OH=Al(OH)3,当n(OH)/n(Al3)3,只生成Al(OH)3,Al34OH=AlO22H2O,当n(OH)/n(Al3)4,Al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两者之间既有氢氧化铝又有AlO2,故正确;D、CO22NaOH=Na2C
9、O3H2O,当n(OH)/n(CO2) 2,只生成Na2CO3,CO2NaOH=NaHCO3,当n(OH)/n(CO2) 1,只生成NaHCO3,两者之间为既有Na2CO3又有NaHCO3,故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B.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C. 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 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B【解析】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Cl2,凡是能把
10、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的气体均可,选项A错误;B、液溴易挥发,因此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防止液溴挥发,选项B正确;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单质碘,选项C错误;D、向溶液中含有SO32-、SO42-时,加入酸化的Ba(NO3)2也会出现白色沉淀,选项D错误;答案选B。8. 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方法:称取3 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成灰,停止加热,冷却;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 min,使可溶物溶解,过滤;向滤液
11、中滴入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 mL H2O2溶液,观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步骤中也可以用水洗涤除去海带表面的附着物B. 步骤过滤操作需要两种玻璃仪器C.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得到纯度高的I2D. 步骤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可看到溶液变为蓝色【答案】D【解析】A、因为海带中的I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海带不能用水洗涤,选项A错误;B、过滤需要玻璃棒、烧杯、漏斗三种玻璃仪器,选项B错误;C、通过步骤所得的溶液中含有I2、K2SO4等,常用CCl4等萃取剂进行萃取,然后经过蒸馏等操作除去萃取剂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I2,选项C错误;D、步骤发生的反应为:2KIH2O2H2SO4=I2K2SO42H2O,生成的
12、I2遇淀粉变蓝,选项D正确。9.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W XZ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答案】C【解析】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为钠元素,ZX形成的化合物为中性,说明为氯化钠,则Y为硫元素,W为氧元素。A、钠离子和氧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钠离子半径小于氧离子半径,选项A错误;B、水和硫化氢比较,水稳定性强,选项B错误;C、氧和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或
13、过氧化钠,其水溶液都为氢氧化钠,显碱性,选项C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高氯酸是最强酸,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试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选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住(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中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如是不是最高价等。10. 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B. HClO的结构式为HOClC.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B【解析】A、模型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并不是比例模型,选项A错误;B
14、、HClO中O形成两条共价键,H、Cl均形成一条共价键,故其结构式为HOCl,选项B正确;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选项C错误;D、Cl为17号元素,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选项D错误。答案选B。11. 化学反应原理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程度以及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等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中,遵循能量守恒,所谓吸热反应可看作把环境中的能量储存到了物质中B. 化学变化中,各种原子的数目是恒定的,所谓资源匮乏只是元素的分布发生了变化C. 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变化中,遵循
15、能量守恒,所谓吸热反应可看作把环境中的能量储存到了物质中,使得生成物的能量增大,故A正确;B化学变化中,遵循质量守恒,各种原子的数目是恒定的,所谓资源匮乏只是元素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C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D反应的活化能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故D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12. 关于下列图象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 图:图: 图 :A. 据图可判断:2O3(g)=3O2(g);H= - 44.8KJ/molB. 据图可
16、判断:某反应在使用催化剂时比无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大,且面积SacoSbdoC. 据图可判断: 2O2(g)O3(g)+O(g)H0D. 据图可判断:2NO2(g)+O3(g) N2O5(g)+O2(g),03s内,反应速率为V(N2O5)=0.2molL-1S-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则根据图无法判断:2O3(g)=3O2(g)的焓变,故A错误;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所以面积Saco=Sbdo,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故H0,其逆反应的H0,故C正确;D由图可知,0-3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
17、量=1mol/L-0.4mol/L=0.6mol/L,故v(NO2)=0.2mol/(Ls),V(N2O5)=v(NO2)=0.1mol/(Ls),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即为有效碰撞B. 增大压强不能降低活化能,但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C.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反应能否自发进行D.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D【解析】A、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发生化学反应时为有效碰撞,否则不是,选项A错误;B、增大压强不能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原因是活化
18、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选项B错误;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活化能的大小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答案选D。14. 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B. 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C. 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D. 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答案】D【解析】A、H2S的酸性比H2SO3弱,选项A错误;B、依据反应2H2SSO2=3S2H2O
19、,可算出c(H2S)为0.1 molL1,选项B错误;C、H2S和H2SO3均为二元酸且d点溶液酸性比a点强,故d点溶液导电性强,选项C错误;D、b点溶液为中性,水的电离不受影响,而c点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选项D正确。答案选D。15. 醋酸钡(CH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下列是有关0.1 mol/L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 2c(Ba2)c(CH3COO)c(CH3COOH)B. c(H)2c(Ba2)c(CH3COO)c(OH)C. c(Ba2)c(CH3COO)c(OH)c(H)D. c(H)c(OH)c(C
20、H3CO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在0.1molL-1醋酸钡溶液中,2c(Ba2+)=c(CH3COO-)+c(CH3COOH),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醋酸钡溶液中,c(H+)+2c(Ba2+)=c(CH3COO-)+c(OH-),正确;C1醋酸钡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H3COO-发生水解反应:CH3COO-+H2OCH3COOH + OH-,当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溶液显碱性;但是盐水解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Ba2+)c(OH-),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CH3COO-)c(Ba2+)c(O
21、H-)c(H+),错误;D根据质子守恒可得c(H+)=c(OH-)c(CH3COOH),正确。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知识。16.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B. 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C. 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D. 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有铜析出【答案】D【解析】A、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首先被氧化,因此不能起到被保护的作用,选项A错误;B、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构成了原电池,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
22、应,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SO42移向正电荷较多的Zn棒,选项B错误;C、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构成原电池,活动性强的Fe棒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选项C错误;D、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阳极Cu是活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变为Cu2+进入溶液,在阴极铁棒上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变为Cu单质附着,因此可以实现Fe棒上镀铜,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原理及应用的知识,正确判断原电池正负极以及两极得失电子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 已知乙醇、石墨和氢气的燃烧热分别为a、b、c(均为正值,单位均为kJmol1)。则反
23、应2C(s,石墨)2H2(g)H2O(l)=C2H5OH(l)的焓变为( )A. (2b2ca) kJmol1 B. (bca) kJmol1C. (a2b2c) kJmol1 D. (a2bc) kJmol1【答案】C【解析】已知乙醇、石墨和氢气的燃烧热分别为a、b、c,则有反应C2H5OH(l)3O2(g)2CO2(g)3H2O(l) Ha,C(石墨,s)O2(g)CO2(g) Hb,H2(g)O2(g)H2O(l)Hc,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2即可得到2C(石墨,s)2H2(g)H2O(l)C2H5OH(l)的H(a2b2c) kJmol1,答案选C。18. 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C
24、O2(g)+3H2(g)CH3OH(g)+H2O(g) H 0。500 时,在体积为1 L 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3mol H2,测得CO2浓度与CH3OH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或H2O(g)的浓度变化B. 从反应开始到10min时,H2的反应速率(H2)=0.225 mol/(Lmin)C. 5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D. 平衡时H2 的转化率为75%【答案】C【解析】A、随反应进行X的浓度增大,X表示生成物,由方程式可知CH3OH(g)、H2O(g)的浓度变化相等,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
25、) 或H2O(g) 的浓度变化,选项A正确;B、Y的起始浓度为1mol/L,故Y表示二氧化碳,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25mol/L,故v(CO2)=0.07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3v(CO2)=30.075mol/(Lmin)=0.225mol/(Lmin),选项B正确;C、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25mol/L,则: CO2(g)+3H2(g) CH3OH(g)+H2O(g),开始(mol/L): 1 3 0 0变化(mol/L): 0.75 2.25 0.75 0.75 平衡(mol/L): 0.25 0.75 0.75 0.75故平衡常数
26、k=5.33,选项C错误;D、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25mol/L,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量为1mol/L-0.25mol/L=0.75mol/L,由方程式可知氢气的浓度变化为30.75mol/L=2.25mol/L,氢气的转化率=100%=75%,选项D正确。答案选D。19. 25时,0.1 mol/L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序号溶液NaClCH3COONH4NaClONaHCO3Na2CO3pH7.07.010.38.3 11.6A. 酸性的相对强弱:HClOHCO3B. 在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0.1 mol/LC
27、.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D. 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c(ClO)c(HCO3)【答案】B【解析】A、酸性越弱,生成的钠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因为pH:Na2CO3NaClO,因此酸性的相对强弱:HClOHCO3,选项A错误;B、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HCO3-)+c(CO32)+c(H2CO3)=0.1 mol/L,选项B正确;C、CH3COONH4属于弱酸弱碱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由水电离产生的c(H+):,选项C错误;D、根据数据可知,NaClO水解程度NaHCO3溶液,酸根离子浓度:c(ClO)c(HCO3),选项D错误。答案选B。20. 下列热化
28、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B. 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C.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 500、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29、)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 kJmol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因燃烧热是指25、101KPa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一般HH2O(l),CCO2(g),SSO2(g),由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知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错误;B、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lkJ热量,则4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所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
30、O(1)H=-571.6 kJmol-1,正确; C、因在稀溶液中,稀的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水,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所以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应为H=-57.3kJmol-1,错误;D、因N2+3H22NH3是可逆反应,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不能完全反应,若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19.3 kJ,错误。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二、非选择题(共2道大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将HI(g)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变化:2HI(g) H2(g)+I2(g)H0(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则H2(g)+I2(g) 2HI(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1=_(用K表示)。(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I2)=0.5mol/L,c(HI)=4mol/L,则c(H2)为_,HI的分解率为_。(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A容器中压强不变 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