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43KB ,
资源ID:34781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781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学年高一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学年高一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docx

1、新疆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学年高一月考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北大附中新疆分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十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A. 夏、王位世袭制B. 周、分封制C. 周、宗法制D. 唐、科举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这些词可理解到,它们都与“祖”有关系,即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代中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是西周的宗法制,故C项正确;A项是政治制

2、度;B项是地方行政制度;D项是选官制度。2.“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是在近代以后 才传入中国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一名篇封建论,他“论”的可能是( )A. 内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封建论中的封建是分封建邦的意思,属于前秦时期的分封制,故D项正确。内阁制是明朝时期实行,唐朝文家柳宗元不可能论述,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度分别属于秦朝和唐朝中枢机构,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和C项错误。3. 某位历史学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的答题要点

3、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B.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制度D. 形成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以西周的分封与宗法制为代表的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的诸侯国具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性,所以答案选择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统治特点4.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B.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C.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D. 宗法制

4、与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至于万世”说明是皇帝制度中皇位世袭的特点,体现出皇帝制度和世袭制,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举措,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秦朝以前实行,故C项错误。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5.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有一

5、定的任期,不得世袭,故正确,错误。所以答案选C。6.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别是( )A.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B. 郡县制、设置中朝C. 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 D. 郡县制、设刺史【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由于诸侯权力过大导致对抗中央“七国之乱”事件,汉武帝时期采用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的封地和权力,解决了王国问题,故A项正确。郡县制不是西汉初期实行地方制度,中朝是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

6、子,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是实行削藩令,而不是设立“封异姓王”,故C项错误。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监察地方高官机构,故D项错误。【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7.“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 明朝的内阁制度C. 元朝的行省制度 D.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郡国并行制度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了

7、丞相个人专断”信息,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制度创立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故B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点睛】三省六部制度下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8.从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由郡县制发展到行省制。这反映了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 地方权力日益扩大C. 中央集权日趋强化 D. 中

8、央机构逐渐民主化【答案】C【解析】郡县制、行省制均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所以由郡县制发展到行省制反映了中央集权日趋强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权力是日益缩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秦朝至元朝是君主化而非民主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郡县到行省是中央集权在强化。9.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

9、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政务全部由皇帝一人处理。然而真正设立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他将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本题要求选择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秦始皇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B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0.我国古人曾绘制的举子看榜图。它所反映的选官用人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之一是( )A. 强化了任

10、人唯亲的现象 B. 巩固了门第选官的制度C. 迟滞了官僚体制的成熟 D.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举子看榜图是科举制下放榜的情景,这种选官制度促使不同层次的人均可参加选官考试,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从而统治的社会基础得以扩大,故D项正确。科举制是依靠考试选官,打击了了任人唯亲的现象,故A项错误;门第选官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加速官僚体制的成熟,故C项错误。11.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终明之世,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内阁领导他们

11、,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A. 内阁职务虚设,没有任何特权 B. 内阁等同宰相,可以统领六部C. 内阁、六部平行,实现权力制约 D. 内阁权大位显,却无法理依据【答案】D【解析】【详解】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六部以前是只属于丞相,内阁虽然权力较大,但是六部不属于内阁,致使矛盾出现,可见内阁虽然权大位显,却无法理依据,故D项正确。内阁参与决策有一定的实权,故A项错误。内阁不是宰相,不能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中枢机构,六部是执行机构,二者并不是平行部门,故C项错误。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

12、,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的名称有违背历史真实的地方,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 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答案】B【解析】【详解】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故B项正确。刘墉不是驼背和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不符合历史史实,故A和C项错误。哗众取宠也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13.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当时,雅典事实上的国家

13、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元老院 B. 五百人会议 C. 陪审法庭 D. 公民大会【答案】D【解析】【详解】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民主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故选D。A项是罗马的贵族议事机构。B项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项是审判机构,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陪审法庭审议;排除。14.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 妇女B. 外邦人C. 成年男性公民D. 奴隶【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实行民主政治,但享有公民权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

14、民权,所以A、B、D都可排除,故选C。15.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A. 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B. 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C. 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 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答案】D【解析】【详解】“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说明雅典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体现

15、出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是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故A项错误。小国寡民的形态不是材料论述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雅典爱国主义,不是尚武精神,故C项错误。16.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之所以说它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 条文内容更加广泛 B. 条文明确维护平民C. 条文明晰有法可依 D. 条约限制贵族特权【答案】D【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他的出现明确规定了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这对贵族随意解释法律进行了限制,故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并没

16、有对原有的成文法进行增加,故A项错误;法律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编纂的,不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条文明晰有法可依不符合材料中成文法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点睛】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17.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 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B. 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

17、部分C. 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力D.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强调的是皇帝的意志至高无上,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体现,A正确;“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符合罗马的特点,故B项正确。古代罗马和中国皇帝权力都是至高无上的,故C项正确;在古代人治社会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皇权至上并不妨碍重视法律,罗马就是典型的例子,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8.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 )A. 公民在法律面前

18、人人平等的观念 B. 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C. 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 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答案】A【解析】据材料“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公民是人人平等的,故A项正确;“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谁手中,故C项错误;“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故选A。19.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 )A. 埃及习惯法

19、 B. 雅典自然法 C. 罗马万民法 D. 罗马公民法【答案】C【解析】【详解】罗马万民法是专门适用罗马市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所有权及债权方面的规范。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法开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公元183年当然应该是万民法,故C项正确。此时埃及是罗马帝国一部分,材料中是外来人与罗马市民产生的矛盾,应该依据的罗马法裁决,故A项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不是具体法律条文,故B项错误。D项是公元前3世纪以前适用的罗马法,故排除。【点睛】广义的罗马法指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20.某中学进行“3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

20、有误的是A. 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 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 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 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已经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A、B、D场景均有可能出现。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压迫,奴隶没有公民权,不能成为原告或者被告,C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

21、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1.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A.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 德意志帝国宪法C. 1787年宪法 D. 权利法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是指“光荣革命”过程中荷兰执政威廉接受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而成为英国的国王的史实,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光荣革命”无关。考点:“光荣革命”点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光

22、荣革命”后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只是起点,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责任内阁”的确立,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政治仍在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议会本身的改革和首相权力的扩大,该题即反映这一史实。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议会与内阁之间,议会与国王之间以及内阁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议会为国家权力的中心。22.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 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 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C. 英国国王的态度 D. 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内阁形式上对国

23、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B项正确。民意支持率不能决定首相是否下台,故A项错误。英国国王只是形式上任命首相,没有权力决定首相是否下台,故C项错误。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也不能决定首相下台问题,故D项错误。23.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 )A. 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 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 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 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法国在这一

24、过程中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此消彼长,说明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故C项正确。启蒙思想是在17、18世纪进入到繁盛阶段,故A项错误。封建残余的复辟和外国势力的干涉仅是宪法更换的其中一个原因,故和项错误。【点睛】法国走向共和艰难的社会根源在于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而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24.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

25、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A. 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B.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 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 D.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美国宪法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实行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故项正确。BCD三个选项都只说了一个方面,具有片面性,排除。25.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

26、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 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B. 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 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D. 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代议制是指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驶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驶立法职能,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的议员由皇帝任命,皇帝有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权力。所以,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行政

27、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所以答案选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名师点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高考主要从两个方面考查:(1)进步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方面巩固了德国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这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2)局限性: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很强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认识德国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的表现及其影响。二主观题(共50分)26.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

28、某班同学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的。方法一 史料研习 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欧阳修新唐书职官志材料二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

29、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啸亭杂录(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如何?根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方法二 规律认识(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方法三 观点探讨材料三 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地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

30、与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3)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答案】(1)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他们对军国大政有直接处置权。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明显被削弱;乾隆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 (3)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该制度

31、下,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专制,并且滋生腐败,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多角度分析。作答时要注意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通过一定的认识角度建立起联系,组织答案。题干围绕皇帝制度的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展开设问。第(1)问,通过隋唐宰相制度与清朝议政王大臣的比较,分析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变化情况。第一小问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宰相的权利达到皇帝集权的目的。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第二小问通过“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可以看出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他们对军国大政有直接处置权。第三小问通过“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可以看出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便明显被削弱,后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第(2)问从中国古代中央权力中枢的演变情况,来分析古代皇权专制的基本规律。第一小问两种方式指的是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机构,如汉代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