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61.09KB ,
资源ID:34643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643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docx

1、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烽燧(su) (2)潦缩(lo)(3)翠蔓(mn) (4)营葺(q)(5)开霁(j) (6)葭苇(ji)(7)溯流(s) (8)迥异(jin)(9)渺弥(m)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上干云霄古义:插,冲。今义:担任。(2)不与江水乱古义:混杂,混淆。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3)凡江中独山古义:所有。今义:平凡,凡是。(4)虽无风,亦浪涌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一词多义(1)幸(2)临(3)以3.词类活用(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名词作动词,下雨。(

2、2)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岸土赤而壁立: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4.翻译句子(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译文: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用宝石镶嵌的屏风。(2)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译文: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3)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译文: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

3、,与水光山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译文:(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三、名言警句陆游诗歌名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

4、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10.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一、作者简介陆游,详见书愤。二、背景展示1170年,陆游46岁时,奉命到四川担任夔州通判。闰5月18日由绍兴启程,10月27日抵夔州,历时5个月零9天。其间,作者饱览祖国的壮丽山川,凭吊了屈原、杜甫等著名诗人的遗迹,把溯江而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写进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中。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文白对照脉络梳理过小孤山大孤山1.文中作者用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只寥寥几笔就描

5、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找出文中描绘景物的句子,填写在下面横线处。(1)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2)峭石: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3)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4)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5)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2.本文所写景点多,但不是孤立地写其特征,而是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结合文章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_答案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

6、“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的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长江山水图。作者在记述山川、名胜古迹的过程中,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作了简要介绍,还写出了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答:_答案这样写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也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衬,更引人入胜。1.课本素材点击素材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运用示例“位卑未敢忘

7、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2.课外素材赤赤爱国心,拳拳报国情这是一张1955年9月17日的美国船票,目的地是中国,持有者名叫钱学森。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未来这张船票会给中国带来什么。钱学森本该在五年前回国,正当他准备启程时,却突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扣留。美

8、国海军次长说:“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当时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主任,著名火箭专家,是美国国防部火箭研究四人小组核心成员之一。作为美国火箭研究的先驱人物,他的去留备受关注。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被关入监狱。经过加州理工学院的多方努力,15天后,钱学森以15 000美元被保释。那之后,钱学森每个月必须到移民局去登记,行动也受到多方面限制。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将会持续多久。1955年,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上,双方终于就两国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一项重要协议。随后,钱学森接到通知,对他的管制令撤销,他可以自由离境了。临行前,钱学森拿着自

9、己的新书工程控制论向老师冯卡门教授辞行。这位世界著名航空理论权威看完钱学森的新作,诚恳地说:“钱,在学术上你已经超过我了。”谁能想到,这部著作是钱学森在5年的软禁中完成的!点评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请你思考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古往今来,山与水总是同进同出,山高水长,山明水秀,可见这山这水还真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从古至今,大江南北,无论何时何地,水

10、总是包围着山,山总是陪伴着水。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山永远静止在那里,而水则永远奔腾不息;山总是那么色彩绚烂,四季有变,水却总是保持那永恒的蔚蓝。这就是山水,山有着他的沉稳,水有着她的灵动,(1)他们相互依偎着,于是就有了大自然的明丽。(2)文字亦是有着沉稳与灵动之分,有些文章适合在午后或是黄昏,在林间或是在灯下细细品味,深入体会,与作者共同沉思,共同理解,这是一种沉稳的文字。也有者,可以在春风轻拂的田野间阅读,也可以在任何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觉到作者的快乐与激动,就好像是在海边拾贝,或是在麦浪中奔跑,这是一种灵动的文字。无论是山之沉稳亦或是水之灵动,这都是文化的性格。既有山又有水

11、,既有沉稳,又有灵动,二者如鱼似水,恰合无间,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3)但是文化的魅力并不仅限于文字上,更是体现在字里行间。(3)用着沉稳或是灵动的笔触,游览于沉稳或是灵动的山水间,古代的大文豪们更是为我们留下了众多优秀的山水之作。陶渊明的游斜川,谢灵运的山居赋,阅读着这些文章,读者也仿佛是身临其境,跨越了地域与时间的阻隔,与作者一同游览这山明水秀。也有文章并不是单纯地写山写水,而是寄情于此,抒发情感,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赤壁赋,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作者将他们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寄情于山水,将自己的内心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与之一起感同身受。若是再到更深层次的话

12、,那便是借山水来阐明道理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4)等等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名言,无论是对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无不都是一种警示,一种教导,一种勉励。 (3)可以说,正是山水产生了文化。 山水,造就了大自然的美丽。 山水,成就了绵延千年的文化。 山水,更会伴我们继续走下去。 这就是山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5)思悟要点(1)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山的“沉稳”:有头有形,静止,绚烂,变化有规律。水的“灵动”:无形无尽,流动,蔚蓝。(2)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提示拟人。“依偎”形象

13、生动地写出了山水密不可分,呼应上文“不可分割”“包围” “陪伴”。(3)结合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拓展写作思路的。提示由山水到文字再到文化性格再到字里行间(优秀的山水之作),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4)文中引用这些古诗文名句有什么作用?提示论证了古人借山水来阐明道理的观念,增添了文章的文采。(5)体会作者运用短句结尾的妙处。提示短句态度明确,节奏感强,语气有力。先肯定了山水与文化的关系,再用排比段重申山水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回扣题目,首尾呼应,结构圆合。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秋深潦缩 潦:积水B.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幸:幸而C.信造化之尤物也

14、信:相信D.尝加营葺 葺:修补答案C解析信:诚然。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首尾才六日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答案C解析副词,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到,来到/靠近,接近。A项混淆。B项看,往远处看。C项经过。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倒影水中 B.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 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其余为省略句。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

15、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译文:_(2)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译文:_答案(1)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2)传说的人因此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

16、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

17、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B.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C.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D.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

18、/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答案D解析原文标点: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五岳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B.阴,山南水北为阴;阳,山北水南为阳。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C.乾隆,清高宗皇帝的年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

19、此意。答案B解析阴、阳判断相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姚鼐此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颍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雪雾、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幽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答案A解析“朱孝纯之子朱颍”错,应是“朱孝纯,字子颍”。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戊申晦

20、,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译文:_(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译文:_答案(1)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时,(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着看日出(等着太阳升起来)。(2)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参考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

21、,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其字子颍)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

22、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时,(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着看日出(等着太阳升起来)。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得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都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桐城姚鼐记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