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2 ,大小:1.20MB ,
资源ID:34625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625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研究盲审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研究盲审论文.docx

1、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研究盲审论文 吉首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研究粟应人二00八年四月分类号 密 级 公 开 U D C 单位代码 吉首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研究Research on the 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研究生姓名 粟 应 人指 导 教 师 罗 康 隆 教 授副指导教师 陆 群 教 授学 科 专 业 民 族 学研 究 方 向 宗教与社会安定问题研究提交论文日期 2008年4月10日 文答辩日期 2008年6月2日答辩委员会主席 贾 仲 益 教授 论文评阅人 杨 成 胜 教授二00八年四月独 创 性 声 明笔者声明

2、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笔者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

3、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 导 言 1第二章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田野调查 4第一节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基本事实 4第二节 北部侗族迁葬的基本程序及其含义 10第三章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23第一节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展现出先民们的思想和认识观念 24第二节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折射出汉、侗族文化的融合 27第三节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折射出先民们对和谐不断认识和探索的历程 31第四节 迁葬习俗折射出先民们对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不断探索的精神 32第四章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成因分析 36第一

4、节 社会历史因素 37第二节 侗族对“生命”的理解因素 39第三节 侗族对“生命”的追求因素 41第五章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44第一节 传承功能 44第二节 一般性社会功能 54第三节 建构天、地、人、骸、魂、神、鬼的“大同和谐”观念体系 56结 束 语 59致 谢 61参考文献 62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4附录 二个村的田野调查个案 65附录A 木杉村田野调查 65附录B 兴隆村田野调查 66附录C 相关田野调查图片资料 68 摘 要北部侗族主要聚居在黔、湘交界地区,鄂西地区亦有少量分布。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文化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渊源。笔

5、者对黔、湘、鄂的北部侗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发现迁葬习俗是普遍存在的,个别地区的村寨近几十年来的迁葬事件仍然很多。虽然迁葬的原因各异,但是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念追求 那就是为了先人的骸骨及灵魂与自然和谐,先人骸骨才能得天地山川灵气所钟,先人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安息和乐,从而福荫后人。侗族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适应的活动中,总结出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生存智慧,认为人只有与自然和谐,才能增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这种认识经世代传承和积累,于是先民们总结出和谐就是吉祥的认识。先民们信仰“灵魂不死”,先人“虽死犹生”。出于孝道和“灵魂能祸福于人”的原因,人们必须如其生前一

6、样尽孝道,尽责任,关心先人骸骨及灵魂的“生存”状况,希望先人的骸骨及灵魂亦能与自然和谐。每当家庭、家族不兴或不幸时,人们就会认为是因为先人的骸骨未能与自然和谐,其灵魂未得到安宁所致。于是人们会为先人找个良好的环境,选择“吉日良辰”,迁葬先人骸骨,使其骸骨及灵魂与自然和谐。对于北部侗族迁葬习俗形成的原因,笔者经过田野调查后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与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领悟到的和谐理念有关,同时还有社会历史、思想观念因素,也有先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因素。为了先人骸骨及灵魂能与自然和谐,有的要进行一次迁葬,有的要进行多次迁葬。因为在迁葬事件的行为过程中传承了一些积极的文化,而且有加强

7、后人的凝聚力、调整生者人际关系和情绪、教育后人等社会功能,因而迁葬事件得以世代承袭,于是形成习俗。和谐理念是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思想根源,灵魂不灭观、三才一体观、风水观、孝道观、和谐观、血亲感应观等是迁葬习俗形成的思想基础。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是古代先民们头脑意识深处和谐观念的反映。让先人骸骨及灵魂与自然和谐,先人灵魂安息,后人兴旺和乐,“阴安阳乐”,通过迁葬先人骸骨而达到天、地、人、骸、魂、神、鬼的和谐,这些都是迁葬的目的和追求。以上这些是本文需要描述的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全貌。 主题词: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文化内涵,和谐ABSTRACTThe Northern Dong mainly lives

8、at the junction areas of Guizhou and Hunan Provinces with a smal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western Hubei Province. The 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 is a long-standing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developed from a profou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origins. The author conducted extensive field

9、investigation in the Northern Dong areas of Guizhou, Hunan and Hubei Provinces, and found that the Reburial Custom is widespread and many reburial events still occur in recent decades in some Dong villages. Although the reasons for reburial vary, they exist for a common and shared belief system, fai

10、th, culture, and ideology: that the ancestral remains and soul are to b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ancestral remains will be taken care of by mountains and nimbus, and the soul will experience well-being and feel good in another world, thus bringing luckiness and happiness to their descendants and

11、 future generations.The ancestors of the Dong sum up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is a living-wisdom in the long-term activities of adaptation to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ong ancestors believe that only by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humans can enhance their adaptive capacity to the

12、 natural world. This kind of understanding was inherited and accumulated by ancestors intergenerationally since ancient times. So the ancestors summed up the awareness that harmony is auspiciousness. The ancient Dong belief is that of the immortal soul thus their ancestors are alive. Because of fili

13、al piety, the soul can be malevolent or bring good fortune to people. However the posterities must demonstrate filial piety, responsibility and concern for the survival situation of their ancestors remains and soul as the ancestors were alive, with the hope that the ancestral remains and soul can be

14、 in harmony with nature. Whenever a family experiences misfortune, the posterities believe that is because their ancestors remains fail to b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 soul does not feel good. Therefore posterities will find a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select an appropriate time for the reburial

15、 of the ancestors skeleton to ensure that the ancestors soul can be in harmony with nature.After conducting field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formative reasons for the 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 ar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harmony within the learned knowled

16、ge system of the ancestors and their long-term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nature. It is also related to Dong social history, factors of ideas and the ancestors understanding of life”. In order for the ancestral remains and soul to b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some reburials are performed once, twice or

17、multiple times. A number of positive cultures were inherited to the future generations in the course of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reburial events. The Dong reburial custom serves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hesion and adjustment posterities emotion, educating posterities, and other social functions.

18、 The reburial events may be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develop as a traditional custom.The harmony concept is at the ideological roots of the 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 The Immortality Soul Concept, the Three Factors Integration Concept, the Geomancy Concept, the Filial Piety, t

19、he Harmony Concept and the Genetic Induction Concept are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the 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 The 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 is a refle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ense from ancient ancestors mind. For the ancestral remains and soul to be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for the soul

20、 to experience well-being and happiness, for posterities to being in prosperity happy situation, and for “time, geography environment, humankind, ancestral remains, souls, the gods and ghosts” to being in harmony situation, which is the purpose and pursuit to the reburied. These are all described in

21、 this paper.Key Words:Northern Dong ,Reburial Custom,cultural connotation,harmony第一章 导 言在民族文化中,“宗教与科学并存,是根植于具体民族文化中的正常现象1”。在迄今为止的一切民族文化中,宗教与科学都是民族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与科学并存,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对我国各民族影响都很深的儒学也认为“敬鬼神而远之”,应当“祭神如神在”,也将宗教与科学视为两个相互独立存在、相互处于互动关系的客观社会现象。2爱因斯坦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也都对宗教与科学的互补性作了充分的说明。3而且, 宗教在民族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价

22、值,北部侗族迁葬习俗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其内涵中也有宗教与科学并存现象,要研究其文化,就必然要了解该民族的宗教、习俗。侗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地区,在北纬25度至31度,东经108度至110度之间,湖北省的恩施地区亦有少量分布,人口290万。侗族源于古骆越人的一支,自称“gaemI”或“gemI”或“jemI” 。侗族大约在宋代已形成单一的民族。宋代以后被称为“仡伶”、“洞蛮”等。清代一般称为“洞苗”、“洞民”、“洞家”等。解放后统一称为“侗族”。 鼓楼、风雨桥、侗款、侗族大歌、侗语、芦笙等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民风纯朴、热心公益事业、泛灵信仰等是侗族文化的特点。侗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根据

23、语言声调以及与其他民族融合演化差异,侗族分为南部侗族和北部侗族两大支系。北部侗族文化在与汉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磨合、融合的过程中,受到汉文化的很大影响,特别是受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影响,与汉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贵州省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锦屏县的启蒙镇一带、镇远县的报京与广西的三江县、龙胜县、融水县及湖南省的通道县等侗族分布的地区为南部方言区,这些地区属于南部侗族地区。贵州省的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三穗县、镇远县大部分地区、玉屏县和湖南省的会同县、靖县、新晃县、芷江县等以及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等侗族分布的地区为北部方言区,这些地区属于北部侗族地区。也就是说,北部侗

24、族分布在黔、湘交界的地区及湖北省的恩施地区。北部侗族先民在该地区长期繁衍生息,在漫长的与自然适应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思想理念及思想观念,当先民们认为安葬先人骸骨的地方不吉祥,先人骸骨不能与自然和谐,先人的灵魂不安宁时,就会把先人的骸骨从坟墓里取出,择吉地重新安葬。这种事件传承的时间年代久了,于是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迁葬先人骸骨的习俗。北部侗族分布跨贵州、湖南、湖北三省,为了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作出详尽的文化分析,笔者走访了三省的很多北部侗族地区,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村作为田野调查重点,归纳三省的北部侗族在迁葬理念、迁葬原因及目的的异同。通过实地调查,三省北部侗族分布的各县(市)的迁葬理念及迁葬观

25、念相同,迁葬原因和迁葬目的各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和谐理念是迁葬习俗最深层的思想基础,但是作为和谐观念具体表现形式的风水观念、孝道观念、社会责任感等对整个民族的思想影响很深,它们对迁葬事件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经历了世代传承,其与客家和壮族的“二次葬”及小花苗的“翻骨葬”、“洗骨葬”等在形式、内涵及社会文化动因等方面均不同,其与现代因兴工动土工程和城市扩建所造成的旧坟迁徙在原因、目的、文化内涵上也有本质的区别。客家“二次葬”习俗及壮族“二次葬”习俗是约定俗成的二次葬,所有自然正常去世的先人都要进行“二次葬”,这两种“二次葬”都具有一定的规约性,它们不仅是一种习俗,而且

26、是一种伦理规范。但北部侗族迁葬习俗不像其他民族的“二次葬”一样具有规约性,它不是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于一个北部侗族家庭、家族来说,迁葬事件发生与否,这主要取决于这个家庭、家族的主导成员对风水(术)的崇拜程度,对孝道的认知程度,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程度,对功利的追求程度。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世界观及人生观也对迁葬事件的发生与否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灵魂不灭观”、“风水观”、“血亲感应观”是否相信,这直接影响到该家庭、家族是否会发生迁葬事件。为了对孝道或功利(尤其是对功利)的追求,有的会进行一次迁葬,有的可能会进行多次迁葬。也就是说,北部侗族的家庭、家族是否迁葬其先人骸骨,主要取决于他们

27、的信仰,取决于后世生者对先人骸骨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态度,而不是取决于伦理道德规范。当然,如果后人认为先人骸骨已与自然和谐,他们就不会迁葬自己先人骸骨。在北部侗族的众多居民当中,亦有不相信灵魂观念及风水(术)者。一般而言,不相信灵魂和风水的家庭、家族不会发生迁葬事件。对侗族丧葬文化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陈甜的硕士论文占里侗族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该文以教育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从教育结构上阐述占里侗族丧葬仪式的隐性功能。卢敏飞的追求群体的永生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丧葬文化透视阐述了滚贝侗族丧葬仪式蕴含着古老的鱼图腾崇拜和萨神信仰,重视自然环境,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和追求群体永生的强烈愿望。秦秀强的侗族丧葬

28、文化及其在当代的矛盾性从人生礼俗的方面出发,阐明了透过侗族丧葬习俗可以窥视出民族特有的丧葬礼俗、生死观念、宗教思想、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等的一个侧面。莫百海的贡溪侗族的丧葬习俗从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死亡的人的不同丧葬礼俗来分析,阐述了侗族的宗教文化等。以上这些成果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侗族普通丧葬的教育功能、宗教信仰、礼俗观念等,对丧葬文化的传承、形成的社会文化动因等尚缺乏进一步的探讨。目前还没有人涉足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进行研究,本研究尚属首次。北部侗族迁葬习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显著,它是我国丧葬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侗族传统文化内涵,储存大量侗族文化信息。从迁

29、葬习俗中可以看到北部侗族的宗教观念、思想理念意识及汉、侗族文化融合的影像。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研究,可以了解北部侗族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思想理念,解读迁葬习俗的文化内涵,明了北部侗族先民们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还可以洞察北部侗族迁葬的历史背景,阐释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深层思想意识及和谐理念,揭示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社会功能和迁葬的文化内涵。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进行研究,是侗族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此前尚无人对该课题进行过研究,该研究可望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进行全面的文化阐释,为我国的丧葬文化研究提供一个范例。率先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进行系统研究,在国内外为首次,具有原创性。从该习俗的形成文化动因

30、来解读文化内涵,具有新的角度;从迁葬理念和迁葬结果来解读文化内涵,具有新的方法;从文化的传承来解读该习俗的文化内涵,具有新的观点。一般来说,宗教学界认为最早的宗教迹象是墓葬及其有关的仪式。4所以,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研究对了解侗族的宗教文化有重要意义。北部侗族迁葬文化深层的价值观念、民众心理、审美意识、宗教信仰等,可从迁葬习俗中更直接、更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构成北部侗族迁葬文化不同于其他异质文化的标志特征,而了解迁葬习俗与认识北部侗族迁葬文化的内涵,也可从迁葬仪轨与迁葬观念的缘起、传承和演进中,寻得一个深入的观察点。为了便于人们解读北部侗族迁葬习俗,尽显其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和宗教人类学

31、的角度出发,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之后,笔者尝试性地从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基本事实入手,然后对迁葬的基本程序及其含义、迁葬习俗的成因、迁葬习俗的社会功能及先民们建构的“大同和谐”观念体系等方面作为重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第一章是导言;第二章为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田野调查;第三章为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对北部侗族迁葬习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迁葬习俗的社会功能;在结束语部分笔者阐明了对该习俗的态度,最后附有北部侗族二个具有代表性田野调查点的调查个案,用来支撑本文观点。第二章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法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了解民风、民俗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北部

32、侗族迁葬习俗的研究,田野调查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尽管和谐理念是迁葬习俗形成的最深层的理念基础,但真正支撑迁葬习俗形成的是灵魂不灭观念。本章主要论述通过调查发现迁葬习俗是北部侗族普遍存在的习俗,并对该习俗的仪轨及含义进行了初步分析。第一节 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基本事实(一)北部侗族迁葬习俗的概述在北部侗族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习俗:有的家庭、家族把先人的骸骨从坟内掘出,找一个比较理想的环境,选择“吉日良辰”进行重新安葬,这种事件在该地区称为迁葬或迁坟。同一个先人的骸骨,有的迁葬一次,有的迁葬多次,直到后世生者认为先人的骸骨已与自然和谐为止。这种迁葬先人骸骨的事件并非每一个家庭、家族都进行,有的家庭、家族并没有发生过迁葬事件。在一个村寨中,这种迁葬事件有些年份有数起,有时数年内才有一起。尽管迁葬事件在全村寨的家庭数目中占极少数,但是这种迁葬事件历经世代传承,就形成了习俗。经笔者不完全统计,有些北部侗族村寨,近40年来这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