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167.55KB ,
资源ID:34573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57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docx

1、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1课时【教法】启发、总结、讨论【教学过程】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

2、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分三种情况:乙汽车没动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乙汽车向西运动。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

3、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二、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4、 分类:

4、(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变形 ,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 变速运动: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

5、、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三、长度的测量:1、长

6、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m 1m=106m 1m=109nm 1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

7、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

8、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

9、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

10、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7、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四、时间的测

11、量: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小结(略)布置作业:1熟记并理解基本概念 2总复习P【板书设计】机械运动知识结构复习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1课时【教法】启发、总结、讨论【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总结)二知识要点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

12、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是。单位是:米/秒,千米/时 (1米/秒3.6千米/时)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来表示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是: 2、时间和跑程的计算:, s=vt三课堂练习【例1】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什么?【分析】竹排在江中移动,显然是对江岸即地球而言;青山在走,是由于竹排在运动时,竹排上的人感觉到的,是以自己即竹排为参照物。【解答】前句竹排运动的

13、参照物是地球。后句青山运动的参照物是竹排。【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驾机飞行时,在脸旁抓到一颗德国子弹。据你判断,这颗子弹是从法国飞机的哪个方向射来的?(当时飞机的速度约为几十米/秒,子弹出膛速度约为几百米/秒。) A前方 B后方C侧方 D下方【分析】本题考察相对运动的知识。子弹能被用手“抓到”,应大致与法国飞行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同向同速。【解答】A、C、D都不能使射出的子弹与法国飞机同向同速;而B虽同向,却不同速(子弹速度飞机速度),但考虑到下述情况:(1)追及速度为两速度之差;(2)飞机做匀速运动,子弹受空气阻力做减速运动,所以,从飞机后方较远处射出

14、的子弹,到达飞行员脸旁时,有可能与飞行员同向同速,因此,正确答案是“B”。【例3】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A20m/s B10m/sC8m/s D都不对【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即【解答】C【例4】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15、答 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例5】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在1分钟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72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分析】对于公式v=s/t,v,s和t应该是“对应”的,即在同一公式中的各量应指的是“同一段路程”。本题可取“1分钟内”的路程,“听到撞击声72次”就是通过了72根钢轨。答:火车的速度是108千米/时。【例6】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解答】v=54千米/时=15米/秒,t1分20秒=80秒,l桥=110

16、0米,求:l车根据题意 s=l桥+l车则 l车=vt-l=15米/秒80秒-1100米=100米答: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米。【例】关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是s1=s2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是s=s1+s2,t1=t2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1熟记并理解基本概念 2总复习P【板书设计】机械运动知识结构 复习第三章声现象复习重点和难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的特征:响度 音调 音色 3能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响度和振幅、音调和频率的关系4噪声的防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主要复习回顾: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3声音的速度4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怎样。教师

17、引导:声音从产生到传播的过程,我们知道哪些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学生总结:1发声体在振动 举例 各种昆虫动物的发声和风水等自然界的一些声音。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的问题需要和原声间隔0.1s才能区别本节内容为识记1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各种声音的发声体。2了解声音的传播实际是传播了振动传播了能量巩固练习1家家把耳朵贴在一根长为200m的充满水的钢管一端,另一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钢管,家家能听到几次响声。有水的钢管理论上能听到3声,分别是钢管、水、空气传声。由于人的听觉分辨率是0.1s所以要计算三次的声音是否相差0.1s以

18、上。本题可以听到3声。有的同学会错误的认为有回声。回声是在原地听到,而本题的条件是在另一端。2生活中的乐器复习第四章 光彩的光知识总结复习知识点4.1、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不同种介质,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如果光直射,那么光还是沿直线传播,如果是斜射,那么光的传播满足光的折射定律,传播方向发生偏折3、光线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光线实际上是用来表示光的,并不是光本身,作图是要带箭头4、光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光速为,水中是真空中的,玻璃中是真空中的5、日食和月食发生日食是月亮

19、的影子落到地球上, 发生月食是地球的影子落到月亮上。6、小孔成像注意是成的是物的像,而不是孔的形状4.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情况。当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会沿同一方向平行射出,这就是镜面反射,比如黑板反光。而发生漫反射时,因其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当平行光射到这种粗糙表面时,其反射光线会朝向各个方向射出,看似很乱,但是每条光线仍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漫反射不是“乱反射”。3、平面镜成像特点:1、所成像为虚像2、像与物大小相

20、等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4、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4.3、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这里面要注意是斜射入,如果直射,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是02、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4.4四、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2、有三种色光,将这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是_3、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

21、是无色透明的。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反射光决定的,如当白光照射到红苹果上是,苹果只能反射红光,其他色光都被吸收,当绿色光照到红苹果上时,绿色光全部被吸收,所以呈现黑色。4.5、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1)分类 平凸、双凸、凹凸(2)定义 中间较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3)特点 1、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所以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又称会聚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做发散透镜。注:如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1)、用手摸透镜,中间较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2)、让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能在光屏上会聚一点的为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3

22、)、用透镜看报纸,如果字放大则说明是凸透镜,字变小为凹透镜。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几个基本概念(1)、主光轴(2)、光心(3)、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称为焦点(用F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英文为 focal length)注: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1)利用太阳光: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找到一个最亮、最小的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用刻度尺量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2)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高度,移动蜡烛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再量出光屏到光心的距离除以2,就得到凸透镜的焦距。3、凸透

23、镜成像规律(1)两个分界点 f和2ff 为像的正倒和虚实的分界点2f 为像的大小的分界点(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uffu2fu=2fv=2f等大倒立实像u2f4、实像虚像(1)实像:由实际光线(直射光线、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也可用眼睛看到实像都是倒立的(如小孔成像、投影仪和照相机成的像)(2)虚像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成虚像的位置并不存在实际光线,因此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观察虚像都是正立的,并且像与物的左右相反(如用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平面镜和球面镜里所成的像)5、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1)过光心的光

24、线(2) 过焦点的光线,(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6、实验做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是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4.6 眼睛1、眼睛的构造主要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2、人眼可以简化为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屏幕,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从物体射入人眼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3、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的镜片的眼镜4、远视眼

25、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这是因为老年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因此,来自近处的物体光还没会聚成像就到达了视网膜。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的镜片的眼镜。4.7神奇的眼睛1、神奇的眼睛指的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性质,制成的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2、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性质中u2f的情况,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4、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个透镜,每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着眼睛的叫目镜,对着物体的叫物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与一个放大镜,用目镜来观察载物台上的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

26、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5、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是通过它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同时还有一个平面镜,它的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6、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对着物体的叫物镜,对着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物镜的焦点附近,因此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成的像放大,因此物镜成的像位置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复习第五章力复习知识点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

27、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

28、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 三次实

29、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

30、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