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5.32KB ,
资源ID:345398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539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乡村士绅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乡村士绅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docx

1、乡村士绅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乡村士绅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 摘要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经世派人物,他们在向国人介绍西方知识的同时也开始迈入近代的门槛,但更多的传统士人究竟是否走向了近代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而言之,那些没有走入“近代”或仍在“近代”边缘徘徊的士人,是如何因应世变以及其实际生活世界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这是更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浙江海宁乡村士绅管庭芬,为此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士绅,管庭芬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或许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管庭芬这样拒绝转型的普通士人与民众,故

2、而使转型的道路显得颇为艰难曲折,甚至因为不得不被迫转型而变得扭曲畸形。至于这究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阻力还是生命力,却非常值得引人深思。职是之故,所谓“近代”与“近代”化的意义或许当予以重估。 关键词管庭芬;浙江海宁;乡村士绅;“近代”边缘;地方社会 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被学界大体公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基本含义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之下,被迫纳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此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在这个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时期,经常被论及的有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梁廷等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经世派人物,他们在向国人介绍西方知识的同时也开始迈入近代的门槛,但更多的传统士人

3、究竟是否走向了近代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而言之,那些没有走入“近代”或仍在“近代”边缘徘徊的士人,又是如何因应世变以及其实际生活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这是更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浙江海宁乡村士绅管庭芬,可为此提供一个典型的个案。学界既往关于管庭芬的研究比较欠缺,只是对其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成就有所涉猎,并在相关学人研究中稍有提及。随着管庭芬日记的刊布,管庭芬研究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主要利用新刊管庭芬日记等资料,具体探讨管庭芬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以期为鸦片战争前后近代转型期传统乡村士绅的生活状况勾勒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 一、管庭芬行迹与“近代”边缘的海宁 管庭芬,原名怀许,字培兰、子

4、佩,号芷湘,晚号笠翁、芷翁、淳溪老渔、淳溪病叟、芷湘居土等,嘉庆二年(1797)生于浙江海宁路仲里,诸生出身,能诗善画,精鉴赏,尤熟谙乡邦文献,勤于校勘,“生平露钞星纂,日以书卷为生活”,为清代浙江著名的民间藏书家和校勘学家,光绪六年(1880)卒于乡里,享年84岁。 管庭芬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他长达50余年的日记至今存世并被刊布。中华书局在选刊淳溪日记专题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部刊布系统整理过的管庭芬日记,为研究管庭芬及其同时代的乡村士绅与地方社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文献资料。管庭芬自称其日记始于乙亥年即嘉庆二十年(1815),此前18年的事迹也于道光十二年(1832)做了概要的追记;而嘉庆二

5、十二至二十四年(1817-1819)的日记因故被毁,也同样做了简要补记;惟嘉庆二十一年(1816)九月十二日至年底日记缺失,无从补佚;嘉庆二十五年(1820)以后一直到同治四年(1865),全部日记几乎无日缺漏地被保存并刊布于世。如此长时间且完整的日记,在清代与近代人物中都非常罕见,因而弥足珍贵。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刊管庭芬日记最后一天是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一年终了,戛然而止,也没有特别说明。此后15年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六年(1866-1880),管庭芬是否还有日记,非常值得期待进一步的新发现。当然,此为可遇而不可求,现在只能根据已刊日记考察管庭芬此前近70年(1797-

6、1865)的生命历程了。 管庭芬一生最主要的生活地是以路仲里为中心的海宁。根据新刊管庭芬日记,未见嘉庆十九年(1814)以前管庭芬离开海宁的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管庭芬第一次参加府试、院试,两次到杭州;进学后,又因多次参加岁试、科试、乡试等各种科举考试临时进省城,并与方外友人六舟上人等密切交往而在杭州南屏、天竺山等处短期住留。嘉庆二十二年(1817),管庭芬开始设馆授徒,“馆于晏城沈氏,离家仅四里,已人桐乡县境矣。”这次越境开馆属例外,其实管庭芬此后主要在家授徒,或设馆于郭溪酆墅镇王家与郭家等处,并长期在硖石蒋氏别下斋校勘古籍,主要活动范围在海宁境内。 道光三年(1823)、五年(18

7、25),管庭芬曾两次到嘉兴走亲访友。道光九年(1829)九月初二至十一日,管庭芬与友人柳湖“作越中之游”,到过萧山县。这是有据可查的几次短暂的出境活动。 管庭芬外游最远、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是所谓“都门之游”。道光十年(1830)九月二十一日,管庭芬辞别老母弱妻幼子,走出家门,沿京杭大运河北上,途经嘉兴、苏州、常州府武进县、丹阳县、京口(镇江)、扬州、高邮州、宝应县、淮安府山阳县、清江浦、宿迁、峄县、滕县、兖州府嵫阳县、东平州、茌平县、高唐州、德州、东光县、沧州、静海县、天津关,于十月二十四日抵达通州?t县,投奔时任通州州判的堂兄管蓼吟(嗣许),寄宿其官署之中。道光十一年(1831)四月初一至初

8、六日、八月二十一至二十四日,管庭芬两次短暂到京师活动。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管庭芬告别兄嫂,离开?t县第三次进京,十二月初四日离京南归,基本上按照原路,于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二十五日返回海宁家中。此次北上进京远游,途经江苏、山东、直隶三省,历时一年零四个月。 还有一次在海宁县与杭州府境外远游,是管庭芬与好友六舟上人的“越东之游”。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十五日,管庭芬与六舟上人从杭州南屏出发,途经萧山、上虞、姚江等县,十八日到达宁波府城,十二月初四日从宁波按原路返回,途中受友人之邀,特游兰亭,过绍兴府城,十二日回到杭州南屏。 除了多次到省城杭州及京师、宁波两次远游之外,管庭芬主要生活

9、在海宁。海宁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海盐,西接余杭,北连桐乡,南濒钱塘江。乾隆三十八年(1773),海宁由县升州,隶属于杭州府。海宁又名海昌,是浙江省城杭州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乾隆海宁州志称:“海昌西联省会,东接大洋,其地政繁而赋重,矧海塘系七郡之安危。升县为州,奉旨准行,盖实为全省之望焉。” 不知何故,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乡试,管庭芬并没有应试。其当年岁末感怀诗之四有云:“韶光一掷疾如梭,总忆春回腊又过。淅沥寒声销病骨,寂寥灯影动帘波。无才敢望青纱脱,有志当须铁砚磨。收拾残书作归计,何年方听鹿鸣歌。”仍对科举充满殷切期望,而且有立志苦读势必拿下之意。 为全力以赴参加道光五年(1825

10、)乙酉科乡试,管庭芬甚至毅然辞却学馆,专力温书备考。友人也寄予厚望,许为“夺标巨手”,并作诗“预贺元禧”,其诗有句云:“梯云定是抡元手,转瞬芙蓉镜里仙。”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就在乡试即将开考之际,管庭芬的父亲突然去世,“忽罹大故,方寸俱裂”,其“抡元”之梦一时被击得粉碎。 此后一段时期内,管庭芬与任职“都中”的堂兄管蓼吟函札往返密切。他动了进京的念头,希望管蓼吟代为推荐,有谓:“弟年来坐食艰虞,一片青毡,又未肯捐弃,虽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而争名利者不得不趋人海,如同寅中有可荐袁之处,恳力为推毂,则是所祷切。”并赋诗展望进京情景:“何时聚首问京华,看遍长安陌上花。风雨灯残联短榻,关山秋老听边笳。思

11、求骏骨金台路,望接蟾宫碧汉槎。吟罢新诗帘幕卷,寥天雁字一行斜。”管蓼吟一边留意代觅教馆,一边仍勉励其努力科考,回函有谓:“承委觅馆地,兄岂不留意。然明月岁场期,正宜努力,高摘榜花,后年即可由兄处人礼闱,伫望伫望。”当然,管庭芬也希望能通过科考摆脱困境,有云:“明岁又届乡闱,如弟能徼幸一第,不独略振衰宗,亦不负大兄锦注耳。”但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乡试,管庭芬仍名落孙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庭芬道光十年(1830)九月至十二年(1832)正月“都门之游”主要目的不是寻觅教馆,而是希望“移民”科考,即设法“援例”“占籍”参加顺天乡试,用管蓼吟与管庭芬在?t阴志略序、跋中的话说就是“拟应京兆之

12、试”。管庭芬这段时间的日记没有明说,但其所记师友信函则透露了此种信息。周竹泉夫子来书有云:“足下以风雅之才,入莲花之幕,定能到处逢迎。且长安为争名之地,今年人闱之说,恐不能。明岁能援例,更妙。否则占籍小试,姑耐守之以俟机会,幸勿以是为戚戚也。”许春苹来函云:“以阁下绣虎雕龙之俊,怜才者自当出一头地,援例之举,务宜善为筹划,藉此振翮云霄,庶不虚此一行也。”许函附诗:“半载离怀郁不开,春风吹梦到金台。守株我已穷愁剧,伏枥君休壮志灰。早羡凤楼夸妙手,岂无狗监识真才。伫看蟾窟分香后,定卜簪花得意回。”遗憾的是,师友的期许并没有成为现实。管庭芬也曾两次到京师活动,但都没有实质性收获。道光十一年(1831

13、)辛卯恩科,管庭芬不但没能参加顺天乡试,而且错过了浙江乡试。在是科乡试之后,管庭芬作秋怀诗有云:“书卷飘零未遇时,佯狂燕市少人知。无踪鸿雁仍追月,有用文章不在诗。远岫接连寒翠湿,平沙辽阔暖烟迟。此身悔踏金台路,闲却囊中笔一枝。”“未能捧檄慰高堂,辜负三秋桂子香。牛斗终难藏宝气,轮蹄何必逐名场。难求骏骨愁文士,不碎瑶琴学酒狂。听到催归归也得,万重云树枉思乡。”一个“悔”字,一个“闲”字,点破了“都门之游”的失意和无奈。日后在追忆这段往事时,管庭芬仍颇感不堪回首:“我昔郁悒不得志,惘惘出门非快意。轮蹄历碌壮怀消,满眼黄尘着人腻。名缰利锁两无就,始信长安居不易。黄金渐尽金台高,买得穷途一掬泪。” 据

14、管庭芬日记及法式善等撰清秘述闻三种(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从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到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21年间管庭芬连续参加12科浙江乡试,均名落孙山。管庭芬已经56岁,此后其日记未见有乡试应试记录。 管庭芬对于科举的心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起初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企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管庭芬确实是海宁一个难得的读书种子,潘德音(琴史)为其诗集作序有谓:“芷湘子天才卓荦,好读书,承其家学,惟以汲古为务,每见秘笈,靡不借抄,藏之箧衍,集中所云供我岂无万卷书,其素志也。”如前所述,师友的奖掖与期许正是管庭芬不断参加科考的动力。事实上,管庭芬也不时做着“何日名成,桂花

15、仙榜”的梦。他在“都门之游”第一次进京时,即到前门外关圣庙拈香“兼祈功名”;从京师南返时,又到前门外关圣庙“敬问回南功名”。可见其对科举功名的渴望。 然而事实是无情的。屡试屡败后,管庭芬体察到科考的种种弊病,转而痛斥科举。在管庭芬日记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乡试以前,作为生员的管庭芬尚在为举人拼搏,但他却非常关注每科会试考题、浙江会试中式题名录及会试鼎甲单,此后其日记则极少涉及此类信息。或许可以说,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乡试,正是管庭芬对科举心态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时年38岁的管庭芬在此前7科乡试中4次应试不中,已开始失去信心,其心态也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是科落榜后,其日记

16、载: 门斗以落卷来归,评云“于题义未能切实 发挥”,而誊录首场字迹恶劣,且脱误十余字。 二三场皆任意草书,不能句读。阅之痛心。 吁!钱神当道,寒士不可言功名矣。 管庭芬把自己落榜的原因,归咎于因为没有钱买通誊录者,使他们任意胡乱誊录,以至于影响考官阅卷。此后还多次如此抱怨,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二十七日记载: 门斗来还落卷,誊录脱误漏略,不忍阅视。 房官评云:“首艺明晰,次三有不可解句。诗 妥。”吁!不可解之处,咎在此乎,咎在彼乎。 誊录持权,寒士吃亏。甚矣,在房官尚梦 梦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月二十七日记载: 门斗寄落卷来,潦草纵横,脱误不能句读, 家贫不克以贿博誊录之欢,其阱

17、人一至于此。 欲邀功名者,宜富家大吉矣。因题长歌于后 云:“秀才不利市,到处受磨折。眼落数寸光, 心空一斗血。文章无灵俗子笑,举世何从判优 劣。频年秋风吹棘闱,虚度中秋好明月。昨朝 落卷至,挑灯试批阅。字迹乱蚓蛇,句法误秦 越。涝草蓝笔点几行,疵累何尝细摘挟。钱神 不来誊录怒,此辈直可?i豪杰。我闻科场本大 典,监司于此励风节。何意横行任魑魅,竞使 居奇作金埒。寒士虚费半载粮,三年攻苦望提 契。甫闻木樨香,旋报菊花发。一朝铩羽亦丧 气,怪事书空频咄咄。不知主司未抹红,陷阱 早从帘外设。昨日关少年,顿挫发成雪。呼天 欲诉天亦醉,火则太寒冰太热。平心而论聊自 解,富居五福早分别。吾侪沦落亦其分,孔

18、圣 孔方难并列。呼儿持去覆酒瓮,何必逢人说蹉 跌。”余卷在第一房,其评语云“圆警”。 管庭芬的抱怨也许有一定道理,但这并非他屡试不中的关键,其实他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平心而论,管庭芬的考试技巧确实有问题。早在管庭芬“都门之游”时,已是举人并在京师课馆的潘仲方看了他的制义文后,特别指出了这一点,有谓:“佳制六篇,细读之下,才气迥不犹人,惟好用词采,于近时风气不合,尚须讲求细切为主。八铭初集及张太史塾课虽系初学读本,然近来北闱考试者俱以此为摩本,无庸过求其高也。至墨卷须择其清晰者读之,极重华旺者断不宜看。八铭中如君子易事一句,欲修其身二句,此为近时花样,类而推之,可隅反也。”管庭芬后来致书也是

19、举人的好友许春苹,也承认了这一点,有云:“弟之制义实与近时花样不同,兼之狂生落魄,事事不合时宜,以奇字为怪诞,以佳话为笑柄,此中苦海汩没英雄,惟阁下每为首肯者,岂公道在人,抑或有过情之誉,真令人疑愧并集矣。”但实际上,管庭芬并没有下功夫在考试技巧上有实质性的改进。 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后,从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到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管庭芬又一连参加10次乡试,有考必试,每试必败,直到56岁仍然落榜后,最终不得不自动放弃。管庭芬如此屡败屡试,似乎有点碰运气的意味,实际上他并没有充分准备应试,平日主要忙于课馆和校书,每次都是匆忙应试,故不免屡试屡败。或许因为心态的变化,所

20、以他看到的科考阴暗面较多,每每记入日记,发点牢骚。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乡试,“候点头场名。雨骤风狂,水涌厂漏,兼之人数至一万二千有零之多,势甚拥挤,至有伤而不能就试者。余至迫暮方入,衣履皆湿透,不得更易,生平困苦,惟此为最。然后来者有中宵未克归号者,其窘更有甚于余矣。至四更三点方得封门,五更三点方能对号,亦二百年来所未有也。”道光二十八年(1848)科试,“出一等案,余不招覆,盖宗师所取者仅势利两途,惟以外貌相士,余年已苍老,自不合台阁,其见摈宜也。后知贱名抑置三等十名之外,毋乃过甚乎?”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乡试,“时近号闻有桐庐诸生孙君名字潼者,扶病人闱,即殁于号舍,始真

21、功名有重于性命,亦大可悲矣。”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乡试,管庭芬最后一次应试落第,在日记中对此科结果的评论颇有意味:“是日揭晓,海昌中式者日周士清,其才品无所取,至朱雪篁学博元佑文行俱优,以拔萃科而入副榜,士论皆惜之。”明显有对科考录取公平性的怀疑。同治四年(1865)在太平军战乱之后补行庚申科试、壬戌岁试、癸亥科试,管庭芬认为“此回试事之变局,则开国以来所未有”,在日记中记其乱象颇多,谨录其二则如下: 是时学使者性本慈爱,待士子以概从宽,奈 过信掌案积蠹之吏所言,不遵学政全书旧 规,庚中例为辛酉科举,壬戌例为恩科科举,盖 数百年来不易之典也,今皆不遵,而以癸亥一场 所取方准两科入闱,若未

22、赴癸亥科考者,虽前已 名列一二等,一概皆使录遗,此蠹之弊,非例也。 于是寒唆考费甚为拮据,颇不洽于士心。 仁和、钱塘、富阳人才几罄,此时宁、绍两 郡有力者过江冒籍,几十之二三,皆藉案吏之 力,庶无烦言。海宁童生赴试者)几及二百,而 拨府每案仅二人,仁、钱、富考者不满百,每案 皆拨至十人。吁,钱神之力如此其广,而学使 者岂不知之。 历来对科举颇有非议者,多为科考不顺之人。管庭芬在科举的理想幻灭之后,对科举的不满,每每形诸笔端,正是其屡试屡败不平心声的反映。 纵观管庭芬的科举生涯,充满了酸甜苦辣,有进学成功的喜悦,更有屡试失败的忧伤。他24岁中生员,取得了下层士绅的身份,但56岁还没有中举人,最终

23、没有进入上层士绅行列。据有人对科举考试中榜时平均年龄的研究,生员约24岁,举人约30岁,进士约35岁。应该说,管庭芬的开局还可以,但此后竟然参加14科乡试而不中,就不能简单归咎于制度的问题,而更需要其反躬自省,至少应对其应试能力做恰当的评估。其实,中生员取得下层士绅的身份也并不容易。据统计,清代太平天国以前由生员取得下层士绅身份的人数约73.9万,而当时中国总人口约4.3亿。就是说,当时中国人中生员的比例是0.17%,可见也是凤毛麟角。这个生员与下层士绅身份对管庭芬非常重要。民国海宁州志稿中仅188字的管庭芬小传,不忘点出其“诸生”的身份和“重游泮官宫”的荣耀,无疑这是其84岁生命历程中重要的

24、闪光点。事实上,也正是这个生员学衔与下层士绅身份的获得,使管庭芬具有与一般布衣百姓不一样的生活世界。 三、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 作为生员出身的下层士绅,管庭芬本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读书应试,争取通过乡试、会试,挤进上层士绅社会。但是,由于家庭并不富裕,管庭芬不得不以教馆维持生计,如其所自述“受室后碌碌为衣食计,闲则习举子业”,而个人又特别偏爱古书金石,耗费了他的主要精力,以至于科考并不顺利,未能更进一步,终生仅得“诸生”身份,只能在下层士绅社会活动,最终成为一个学者型的乡村士绅。 偶阅严嵩钤山堂集首序,甘泉湛若水 笔也。若水谈性命之学,著述盈二百卷,而序 中卑鄙处,阅之使人失笑,直朱万拜一流人物

25、耳。即书三绝于后,其一:“盥首焚香礼数全, 门生百拜展瑶编。纵然心学能千古,难掩钤山 序一篇。”其二:“往昔南园一记成,放翁从此 损高名。君无讽劝徒工媚,只学篱边犬吠 声。”其三:“前贤语录任评删,可食豚蹄两庑 间。想是身先恩相死,不曾天水序冰山。” 理学蹈空,便有“假道学”之嫌。上述张履祥、湛若水的例子,表明管庭芬对理学/心学家虚伪卑劣一面的极端鄙视。 管庭芬虽然身处海宁乡村,但其眼光并不局限于荒野僻壤,而是自觉地投向全国学术前沿,能及时追踪学术主流乾嘉汉学。可以说,管庭芬崇尚汉学的学术取向及其编校古籍的学术事业,正是深受乾嘉汉学流风的直接影响。 在管庭芬的学术交游中,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具有全

26、国性影响的学者何绍基与邵懿辰。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人,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为诗人、书画家,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文钞东洲草堂金石跋等。道光三十年(1850),管庭芬在杭州与何绍基有直接交往。其六月二十九日记载:“时何子贞太史绍基寓居万峰山房,抵晚过访。太史人颇敦厚,无仕宦习气,工书,求笔墨者绢素山积。”七月初三、初六、十二日,均有“子贞太史过谈”的记载,十二日“并以去秋于粤东试时闱墨见惠”。管庭芬回到海宁后,八月十一日“子贞太史自省垣寄联为赠。”邵懿辰(1810-1861),字位西、蕙西,浙江仁和人,

27、举人出身,久官于京师,为今文经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著有礼经通论孝经通论尚书传授同异考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咸丰七年(1857),邵懿辰到海宁硖石,管庭芬有机会与之聚谈。其十月初八日记载:“至硖晤邵位西主政懿辰,位翁向任刑部,入军机,以议琦善罪,忤堂官,借他事镌级,以六品致仕。博学工文,为吾杭所推重。把晤如旧相识,谈叙甚欢。夜同饮东湖草堂,月上而散。”咸丰十年(1860),邵懿辰再到海宁硖石避难,管庭芬与之多次晤谈。其三月初五日记载:“适邵蕙西部郎懿辰避乱至硖,住寅防家,谈次,幸其眷属俱无恙。”初十日,“蕙西过谈。”二十八日,“寅防邀深庐夫子及蕙西丈、沈君二溪、陈君湘葵及予登沈山,并携樽饮酒于

28、碧云寺之喝石山房,抵暮下山。”三十日,“蕙西、湘葵、寅?P过谈。”闰三月初二日,“蕙西过谈,夜同饮五饮斋。”初三日,“蕙西返杭,来别。”与何绍基、邵懿辰这样一流学者的相见或出于偶然,相谈也比较匆促,但对于久处乡间的管庭芬开阔视野则不无裨益。 在海宁当地乡村士绅社会中,对管庭芬学术事业帮助最大的有两位,一是表侄胡蕉窗(尔荥),一是表弟蒋光煦(生沐)。胡蕉窗家里藏书丰富,是管庭芬早年交往密切的朋友。管庭芬不仅为胡蕉窗购书做参谋,而且经常到胡处借书。管庭芬好读书,但家里并不富裕,少有余钱买书。其嘉庆二十二年(1817)日记载: 送春后,有书估朱姓来,富有册籍,余欲购 经解及考据书二三种,正值囊空,苦

29、无以应。 因检得夹衣数件付长生库质钱,书方为我有。 戏作典衣买书歌曰:“天涯有客芷湘子,青 山懒隐隐村市。贫居陋巷无所求,愿与史籍同 生死。既耕还读甑层虚,仰天狂啸心不舒。天 生我才必有用,供我奈岂乏今古。叩门喜接西 吴客,一笑相逢皆秘册。绕床真奈阿堵无,欲 舍仍留费筹画。?A袍挂体春衣闲,呼童且质钱 刀还。奇文换得自欣赏,绝胜梦游娜嫖间。芸 香谨贮留耕室(余家书室名),雠校亦可销永 日。丹黄涂乙复咿唔,两手晨昏少停笔。吁嗟 乎!富儿插架为斗奇,开卷茫然何所知。深房 空锁少人迹,蠹鱼作粮蛛牵丝。寒士寥寥稀卷 轴,个中欲想寻清福。苦心积得几残编,也要 后人能善读。” 管庭芬自述“家贫无书,平日俱

30、借读于人”,其早年主要就是从胡蕉窗处借,正如蕉窗在其诗稿上题辞:“我书借君读,君诗吟我听。奇文异册撑住腹,觅句欲夺江峰青。”在破铁网序中,管庭芬记下了与胡蕉窗书缘的一面,有谓: 人生乐事,惟读书藏书,评金石器具,舍此 外无所求焉。但吾辈寒素所缚,不能作平地神 仙,每阅古人书谱画记及考古博古诸书,不觉 神跃跃欲动,故目有所遇,中心藏之。乡居惟 胡子蕉窗为密迩。蕉窗缥囊锦轴及钟鼎文字, 济美一楼,犹以未能埒云林清秘为恨。然性情 疏放,家遂中落,年来书估骨董到门,有所悦而 力不从心者辄攒眉相告,大有琅娠福地张茂先 不能再窥之思。余每聆其语,尝一一志之册, 并以余向所心赏者共为一编,颜日“破铁网”。

31、盖因古人有铁网珊瑚及珊瑚网诸目,反 而称之也。后之阅是册者,作烟云过眼录观 也可。 道光六年(1826),胡蕉窗英年早逝,管庭芬颇为悲痛,作挽蕉窗十律,其四有云:“与我贫交十五年,每劳鸿影递吟笺。一灯论史同听雨,三月看花屡泛船。妙画追摹求鉴品,奇书互校亦因缘。从今再踏黄垆土,惨淡墙坳发杜鹃。” 蒋光煦是海宁硖石有名的藏书家,也是管庭芬中年时交往较多的朋友。管庭芬颇欣赏蒋光煦,认为:“生沐性耽翰墨,砺志诗书,为富室中绝无仅有之人。”道光十八年(1838),管庭芬与费晓楼、许心如等人受聘为蒋光煦校刻别下斋丛书。管庭芬乐此不疲,但校书其实是个苦差事,以下一例可见一斑: 是日命梓匠修陆冰修先生诗集版。案 是书刻于辛卯、壬辰间,错误极多且行款俱不 如式,不堪翻撷。生沐属予及心如从原稿及别 本互为刊正,凡搜误字五百余,改错字千余,补 字二千余,又削去重出绝句一首,每卷仍改刻 先生同学参订,与手稿同,版心“遗稿”改作 “诗稿”,庶几可以印行,然终非善本也。匠人 云需工三十余,于此日为剞劂之始。 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