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历史近代中国的改革中考冲刺专题近代中国的改革一、复习策略(一)考纲解读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中一些重要概念,如康梁维新思想、百日维新、公车上书等。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3、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5、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6、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7、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二)策略设计本专题复习一要注意联系19世纪末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维
2、新变法运动开展的必然性。二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比较有关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及有关概念。如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等。三是紧扣民族危机加深维新运动开展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这一主干脉络掌握基础知识。四要注意用阶级的观点分析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条件及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五要运用列表法记忆有关基础知识。如戊戌变法的内容、新旧势力交锋等。六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特别是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分析。七要运用归纳法归纳百日维新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重点把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情况及已取得的成就。邓小平理论在实践
3、中成熟发展并指导了实践,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二、复习要点阐述(一)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2)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经济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表现:争做中国的债主。清政府借款的概况:为了缴付对日巨额赔款,清政府先后举借了“俄法借款”“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三次大借款。特点:附有苛刻的
4、政治条件。影响: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特权。概况:几年间,英、法、俄、比等国通过铁路借款,获得了长达近万公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开工厂。依据: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与日本共享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结果: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内地。设银行。影响: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获取极大的利益。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概况:从德国强占胶州湾开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沿海不少重要港湾成为列强的租借地,几乎全部国土被划分为列强的“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国:美国
5、。目的:以“利益均沾”为借口,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利益。(4)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影响: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从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偿还巨额借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各地连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清政府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
6、灾,又减免了灾区田赋,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危机。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自设工厂,抵制洋商洋厂的主张。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a原因:当时,洋务派已经无法再垄断近代工业,财政困乏的清政府也无力再投资新式企业;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设厂的刺激。b影响: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表现: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些
7、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如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等。(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困难: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当薄弱,不但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表现在:一方面,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随时都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另一方面,民族工业还要承受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19世纪末,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经
8、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并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些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19世纪90年代以来,康有为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维新变法理论。(3)社会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
9、战争的惨痛失败后,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道路。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挺身而出,四处奔走,呼吁通过变法谋求国家的富强,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联合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1)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和自由平等学说为武器,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
10、业。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各界反应强烈。康、粱等进行“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为了争取更多支持,维新派还在京、沪、湘、津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1895年8月,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康有为是发起人之一。受到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以及一些西方传教士、外交官的关注。不久康有为又成立上海强学会,东南地区的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4)1896年初,由于守旧官僚的攻击: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不久,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4、梁启超与时务报(1)强学会解
11、散后不久,梁启超等人以时务报为中心,在上海掀起声势更浩大的变法宣传运动。时务报于1896年8月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他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明确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以变法图强的主张。(2)在湖南,1897年初,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他参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的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谭嗣同还和唐才常等人在长沙创立学会、创办湘报,进一步宣传维新变法。由于得到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湖南的维新运动蓬勃开展,成为当时全国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3)在天津,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等政论文章,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
12、,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1897年,他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4)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逐步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5、百日维新的实施百日维新的背景(1)1897年,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中国人民展开了反侵略、反瓜分的斗争。(2)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阶段,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和进呈的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得到
13、光绪皇帝的赞赏和支持;1898年康有为发起成立保国会,使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百日维新的内容及其特点(1)内容:类别颁布新法(布新)改革旧制(除旧)影响或作用政治方面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打击了守旧势力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资本主义
14、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方面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裁撤旧式军队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打击了守旧势力(2)特点: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从推行者来看,是没有实
15、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推行过程来看,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从性质上来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来看,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从作用上来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原因史实启示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政治上不成熟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采用“和平”“合法”方式依靠光绪帝。竭力游说外国公使和传教士。光绪帝接见伊藤博文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慈禧太后掌握实权,光绪帝无权。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反对新政7、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
16、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
17、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8、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历程探索阶级原因实践结果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受鸦片战争的强烈刺激,一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御敌的方法,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走出国门看世界在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统治集团为挽救统治,进行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清政府陆
18、续派官吏常驻外国,并派遣留学生。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仿西改制看世界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耻辱感。先进的中国人把认识世界与变法维新结合起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原因:一是粉碎“四人帮”后,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过程中,国家某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得不到及时
19、平反,许多老干部的工作问题也被拖延。二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意义:这次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内容:政治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经济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的划时代的决定;思想上,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20、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经济领域的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实质:原因: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随着生产发展,弊端越来越明显,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实质:改革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点:中国的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
21、”,实行“政经分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84年,改革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表现为:一是乡镇企业大量涌现,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二是合同定购制与市场收购制代替了原来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取消生猪、蛋品派购,实行市场价格,改变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税费改革:a原因: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目的:通过对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的改革,理顺国家、集体
22、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c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即取消屠宰税,取消乡镇统筹款,取消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用三年时间逐步减少直至全部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征收办法,规定新农业税税率上限为7%;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以农业税额的20%为上限征收农业附加税,替代原来的村提留。税费改革新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明确规定:“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始并逐
23、步全面展开的。它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后来以“放权让利”为主线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4)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主张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以城市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全面展开。(5)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4、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全国财政收入达到较高水平。(7)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也迈开了步伐。开放区逐渐向内地和边境城市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改革(1)反腐倡廉:原因: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过
25、程中,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极大的腐蚀作用。反腐败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反腐倡廉是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党和国家机关的少数干部受到腐蚀。方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惩治腐败要“从政治上着眼,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方向: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为加强党风建设指明了方向。(2)政治体制改革:开展: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整顿党风之时,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开展起来。1987年,政治体制改革作为独立而紧迫的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含义: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坚持和
26、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过程:第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初期,主要从制度上解决“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如废除人民公社制,建立乡镇体制,建立过渡性质的中央顾问委员会,重新设立了中央书记处和总书记职务,实行党政分开等。第二阶段: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村委会组织法,正式确立了村民自治的原则及其框架,以直接选举村委会为标志的村民自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村民自治这种新的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政治体制改革战略上对原有体制优势部分进行强化与完
27、善,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法治国等。结果: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国政治体制开始从传统的集权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模式过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策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体制、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改革,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4、团结一心奔
28、小康(1)“小康”的提出及意义: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之际,邓小平用“小康”一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意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较长时期内明确具体的定量化发展战略目标。(2)“小康”的定量表述:党的“十二大”对“小康”做了定量表述:“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三步走”战略:内容: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29、,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小康”的关系:“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二步目标。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5、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还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职工离退休、失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四)规律总结1、改革的基
30、本要素:(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2、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3、改革的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2)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
31、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4)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5)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6)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和谐发展等。三、典例剖析例1、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线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答案:C例2、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BC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