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10.32KB ,
资源ID:34441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44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自己总结的.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自己总结的.docx

1、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自己总结的第一章1、交通安全工程学科的内容: 交通安全理论 交通安全技术 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 交通安全管理2、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这种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4、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机-环境系统。5、“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如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如

2、飞机、生产过程等;“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的工作条件,如温度、有害气体等。6、系统界面包括:人-机:人与机器(硬件和软件)相互匹配;人-环境:人与环境相互匹配;人-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配合。7、系统界面的SHEL模型软件(Software) 、硬件(Hardware) 、环境(Environment)以及生命件 (Live ware)8、安全保障系统:以“管理”为中枢、“人”为核心、“机”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系统安全为目的的人-机-环境系统。作用:保证系统内人员和设备的 安全性,保证系统不会对其外部环境构成威胁。9、在“人-机-环境”系统中需要把握的重点:v 人处于

3、主导的地位,重点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安全: 个人(心理生理、社会生活); 人机界面 管理(计划、组织、控制)。v “机”的工具性,重点把握以下内容: 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大系统的安全系数; 采用安全设备,监控、检测等。v “人-机”协调: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人机之间的分工,分工基础上的配合。 高技术的设备与高素质的人员。10、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亦即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风险: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客

4、观量:一是把风险看成是一个系统内有害事件或非正常事件出现可能性的量度;二是把风险定义为发生一次事故的后果大小与该事故出现概率的乘积。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而未有效控制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隐患: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一些行为)或一种状态(一些状态)或二者的结合。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v 安全性从系统的安全性能讲,安全性为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v 危险性

5、也叫风险,是与安全性对立的概念,是描述系统危险程度的指标;v 可靠性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性与危险性的关系:安全性为S,危险性为R,则S1-R。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既区别又联系。可靠性故障(失效) 安全性事故安全与危险:安全与危险是一对矛盾:一方面双方互相反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另一方面两者互相依存,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安全与事故: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但事故并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 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并不一定不发生事故,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也未必完全是由事故引起。

6、危险与事故:危险不仅包含了作为潜在事故条件的各种隐患,同时还包含了安全与不安全的矛盾激化后表现出来的事故结果。 事故发生,系统不一定处于危险状态,事故不发生,也不能否认系统不处于危险状态,事故不能作为判别系统危险与安全状态的唯一标准。事故与隐患:事故总是发生在操作的现场,总是伴随隐患的发展而发生在生产过程之中。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而隐患则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危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来决定事故后果的严

7、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来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11、行车事故:凡在行车工作中,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或技术设备不良及其它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行车及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12、行车事故考核指标:行车事故件数、行车安全天数行车事故率(每百万机车走行公里)、职工死亡事故率13、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绝对指标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

8、损失相对指标交通事故率(1)人口事故率;(2)车辆事故率;(3)运行事故率。“水上交通事故”:船舶、设施和排筏在海上或内河水域中航行、停泊或作业时发生的事故。14、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安全的系统性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依附性安全的间接效益性安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第二章1、可靠性的经典定义:产品或系统(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可靠性”:一个设备或系统本身不出故障的概率;“性能可靠性”:满足精度要求的概率。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有效性:反映产品的有效工作能力,即可以维修的产品在某

9、时刻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给定某使用时间t,维修所容许的时间(远小于t),设某产品的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分别为R(t)、M(t)和A(t,),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用时间计量的可靠度、维修度和有效度: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产品的系统可靠度是建立在系统中各个零(元)部件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这些零(元)部件本身可靠度的基础上的;人的可靠性定义:人在系统工作的任何阶段,在规定的最小时间限度内(假定时间要求是给定的)成功地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概率;人的应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基于可靠性的系统分类: 2、事故致因理论:从大量典型事故中概括出

10、来的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规律性的抽象阐述。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在人群中并非随机地分布,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事故发生与作业条件有关。当从事规则的、重复性作业时,事故频发倾向较为明显。阐述了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3、事故因果连锁论:集中型、连锁型、复合型。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发生在某个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

11、态事故的发生人员伤亡的发生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管理失误论:在企业中,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管理的控制机能,则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 的不安全状态。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事故预防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 北川彻三:管理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或历史原因。4、能量意外释放论:不希望或异常

12、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5、心理动力理论:与海因里希模型等理论一样,心理动力理论也存在着只关注人的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的片面性的问题。6、系统理论:通过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接受控制论负反馈概念而发展起来的。瑟利模型:一个典型的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安德森模型:安德森等人对瑟利模型的修正: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及环境状况

13、的不稳定性),以及控制或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形成了安德森模型。7、撒利模型:执行任务时,操作者掌握的信息可分为两部分:与生产任务有关的主要任务的信息、使可能的危险在控制下所需的安全信息。由于两种信息重要度的差别,势必会造成对安全信息处理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事故就容易发生。当主要任务不规则而且复杂,使信息量过大时,最易超过人所能关注的信息量。8、事故预防原则:1)技术原则消除潜在危险原则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闭锁原则能量屏蔽原则距离保护原则个体保护原则警告、禁止信息原则2)组织管理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责任制原则9、海因里

14、希提出了工业事故预防的十项原则,称为海因里希工业安全公理。具体内容如下:(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的发生,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末端的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机械、物质(统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3)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受到了伤害的人,他已经重复了几乎300次以上的这种不安全的行为,只是没有造成伤害。换言之,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危险。(4)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大多数情况下,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免遭伤害。(5)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不正确的态度或行为习惯;缺乏知识或操作不

15、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的物理环境。(6)防止工业事故的四种有效的方法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人员调整;惩戒。(7)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8)企业领导者有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能力,并且能把握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时机,因而应该承担预防事故工作的责任。(9)专业安全人员及车间干部、班组长是预防事故的关键,他们工作的好坏对能否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有很大影响。(10)除了人道主义动机之外,下面两种强有力的经济因素也是促进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动力:安全的企业,其生产效率也高;不安全的企业,其生产效率也低;事故后用于赔偿及医疗费用的直接经

16、济损失,只不过占事故总经济损失的五分之一。10、事故预防的3E准则:工程技术(Engineering):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教育(Education):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强制(Enforcement):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11、事故预防工作的五个阶段:1)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工作组织,建立事故预防工作体系,并切实发挥其效能。2)通过对事故原始记录的反复研究,实地调查、检查、观察及对有关人员的询问、判断、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3)分析事故及

17、不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针对原因,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包括工程技术的改进、对人员说服教育、人员调整、制定及执行规章制度等。5)实施改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监督。12、预防事故应当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包括: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的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2)降低事故严重程度(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13、人机匹配法: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充分考虑人和机的特点,防止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

18、、物的不安全状态、人和机的不匹配第三章1、统计图表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对系统发生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找出事故发生规律。比重图、趋势图、直方图、圆图法、排列图法。2、因果分析图:将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分层(枝)加以分析,分层(枝)的多少取决于安全分析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分析结果可供编制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用。方法简单,用途广泛,但难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因果分析图也称鱼刺图或特性因素图。运输过程安全与否是交通参与者、运载工具、运行线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分析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时,可以将各种可能的事故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用简明的文字和线条表现出来。3、安全检查表:按照一定

19、方式(检查表)检查设计、系统和工艺过程,查出危险性所在。方法简单,用途广泛,没有任何限制。4、预先危险性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性,尽量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的物质、工艺和设备。其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一种定性分析系统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可用于交通线路、港、站、枢纽等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选线阶段。在人们还没有掌握该系统详细资料的时候,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型、来源、出现条件、事故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并尽可能在系统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纠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5、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以硬件为对象,对

20、系统中的元件进行逐个研究,查明每个元件的故障模式,然后再进一步查明每个故障模式对子系统以至系统的影响。该方法易于理解,广泛采用的标准化方法。但不能考虑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等因素。主要用于设计阶段的安全分析。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是对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它是由可靠性工程发展起来的。主要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元件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模式,查明各种类型故障对邻近子系统或元件的影响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提出可能采取的预防改进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6、致命度分析:确定系统中每个元件发生故障后造成多大程度的严重性,按其严重度定出等级,以便改进系统性能。本法用于各类系统、工艺过

21、程、操作程序和系统中的元件,是较完善的标准方法,易于理解。但需要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之后进行,与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一样,不能包含人和环境及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7、事件树分析:由初始(希望或不希望)的事件出发,按照逻辑推理推论其发展过程及结果,即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链。本法广泛用于各种系统,能够分析出各种事件发展的可能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宏观分析方法,但不能分析平行产生的后果,不适用于详细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以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

22、事件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8、事故树分析:不希望事件(顶事件)开始,找出引起顶事件的各种失效的事件及其组合。最适用于找出各种失效事件之间的关系,即寻找系统失效的可能方式。本法可包含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作业等因素,加上简明、形象化的特点,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法;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可作定性与定量分析。9、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研究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以及操作控制中偏差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原因。其特点是由中间的状态参数的偏差开始,分别向下找原因,向上判明其后

23、果,因此,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引伸,具有二者的优点,适用于流体或能量的流动情况分析,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10、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因对检查项目处理方法的区别,可划分为:(一)逐项赋值法(二)加权平均法(三)单项定性加权计分法(四)单项否定计分法1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12、概率安全评价法:先求出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在求出事故发生概率的基础上,结合事故后果严重度的估计进一步计算风险,以风险大小确定系统的安全程度,以此

24、衡量系统的危险程度是否超过可接受的安全标准,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使其达到社会所公认的安全水平。13、安全综合评价法:是对指标体系的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安全综合评价法具有多指标、多层次特性,能较好地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第四章1、预防事故的交通安全设计技术:从交通系统的设计上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是事故预防的最佳手段。主要的安全设计方法有以下7种:危险最小化设计闭锁、锁定和联锁隔离故障-安全设计故障最小化告警控制能量。2、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

25、设计技术:在技术上包括:隔离;个体防护;能量缓冲装置;薄弱环节;逃逸、避难与营救。3、交通事故救援技术:一、铁路行车事故救援 1、事故救援组织事故救援列车 事故救援班 事故救援队2、事故救援设备二、道路交通事故救援1、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组织以及步骤事故救援组织 交通事故救援电话2、道路交通事故救援设备 3、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4、交通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设计技术,从设计入手根本上保证安全。交通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检测技术,加强对交通运行的过程中的移动设备、固定设备、环境等状态以及运输对象的实时监控。基于维护和维修的安全检测与诊断技术,为提高维护和维修水平,对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的安全检测

26、与诊断。紧急救援技术。5、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向交通领域的渗透:特别是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交通安全控制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实时化、信息化、智能化6、交通安全设计基本原则:1)防止人的失误能力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7、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手段:1)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2)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3)消除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基本原则第五章1、安全管理的含义: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方针政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控制事故或消除此类事故。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3、事故调查基本步骤包括:(一)事故现场处理(二)事故现场勘查(三)人证的保护与问询(四)物证的收集与保护(五)事故现场照相(六)事故现场图与表格4、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5、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保险行为。保险则是一种合同行为。保险源于风险的存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