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20KB ,
资源ID:34399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399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地整理现状图测绘技术方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地整理现状图测绘技术方案设计.docx

1、土地整理现状图测绘技术方案设计土地整理现状图测绘技术方案5、土地整理现状图测绘本标段均采用全数字野外采集成图。细部点平面坐标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细部点高程采集主要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方法,现场绘制草图。数据编辑采用采用南方CASS2008版测绘软件,自带入库检查工具,用该软件编辑完成的Dwg格式的文件。5.1图根控制测量本次图根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主要采用RTK进行测定。5.1.1图根点的密度及布设在本次布设D级、一级GPS点下加密布设图根控制。因图根点采用RTK测量,只需两两通视即可,但要保证足够的密度。图根点的密度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5.1.2图根控制

2、点埋设埋设图根控制点时,位于水泥路面、沥青地的图根点应刻“十”或用水泥钉、铆钉作其标志,周边用红漆绘出方框及点号,铺装路面打入铆钉并切有方框的可作为埋石图根点;位于土质路面、绿化带、农田等区域,打入木桩的作为临时图根点。5.1.3图根点编号图根控制点编号采用“字母”+“数字”表示,第一位用大写英文字母A、B、C、,代表作业组号,后用阿拉伯数字流水编号,允许缺号或跳号,但不允许重号。5.1.4图根点外业观测及数据处理使用RTK测量技术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中RTK图根控制点测量规定,现就GPS-RTK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技术要求规定以下: (

3、1)基准站的安置应满足的条件a.基准站应有正确的坐标(含1980西安坐标和WGS-84坐标)。b.基准站应选在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天空较为开阔,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5的障碍物,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发射的位置。c.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经效应的影响,周围无GPS 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无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站、微波站等干扰源。(2)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样间隔2s5s,各次测量的大地高较差应不大于4cm。RTK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点间平均边长(

4、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图根20051/600052二级及以上注: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最近基准站的误差;2.采用单基准站RTK测量一级控制点需至少更换一次基准站进行观测,每站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3.采用网络RTK测量各级平面控制点可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务范围内。4.相邻点间距离不宜小于该等级平均边长的1/2。(3)RTK高程测量时,应至少联测一个已知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较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RTK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cm)大地高差中误差(cm)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353四等及以上水准点注

5、:1.大地高中误差指控制点大地高相对于最近基准站的误差; 2.网络RTK高程控制测量可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务范围内。(4)RTK高程控制点测量设置高程收敛精度不应大于3cm。(5)详细填写观测记录手簿,装订成册与图根控制点成果表一并提交供检查验收,作为资料存档备查。5.2数学基础与成图软件(1)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2)中央子午线:采用114;(3)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4)成图比例尺:1500;(5)基本等高距:0.5米;(6)项目采用的测绘方法: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全野外数据采集);(7)成果取位:各类控制点数据取至毫米,测距值取至毫

6、米,测角取至秒,碎部点高程注记至厘米;(8)数字化成图软件:采用南方公司开发研制的CASS2008成图软件进行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5.3地形图的分幅、命名与编号(1)1:500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规格为5050。(2)1:500地形图图名采用图幅内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地理名称(中文)命名,后加一个测区图幅的流水编号。(3)当本图幅难于找到地理名称时,根据本图幅所在的位置,以相邻图幅名后加“东”“南”“西”“北”作为图幅号,再加上测区流水号。5.4地形图的精度要求(1)为了保证土地整土方量计算准确,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邻近地物点点间的距离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中的规定。当

7、测图单纯为土地整理规划或一般用途时可选用下表括号内的指标。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m)平地、丘陵地0.15(0.25)0.12(0.20)困难地区、隐蔽地区0.23(0.40)0.18(0.30) (2)对于平坦地区,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困难地区可放大到0.25m。 (3)其它地区的高程精度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满足下表:地区分类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m)HdHdHd1Hd5.5地形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主要技术要求(1)仪器对中误差不得大于3mm。每次定向后均需记录定向坐标并

8、进行检核,发现错误及时查找原因并改正。如需增加测站点,则必须使用对中杆,且应在细部点测量之前完成。在土壤地或碎石地工作时,仪器架设应把脚架踩实;在水泥路上工作时,仪器应尽量架设在同一水泥块上。(2)架设仪器时三脚架的三只脚撑开应适当,避免滑倒或摇晃。定向时应尽量瞄准棱镜杆底部,定向后应检测控制点坐标并保存。(3)镜站点一律采用小棱镜。采集数据时,小棱镜应置于地物正上方或正下方,如果小棱镜无法置于地物正上方或正下方时,应将其紧贴地物,在测出距离后瞄准地物中心,再保存坐标,提高测量精度。(4)地物点的采集应在不低于一级图根点精度的控制点上直接实测。少量隐蔽建筑物无法实测角点时,可采用交会法和几何作

9、图法,但应保证勘丈数据的几何强度和多余观测量。(5)地物点、地形点测距长度不应超过200m。高程点应实测,不允许在地物点(如房角)上带注高程,高程点的测注位置应能较好反映整体地形的变化情况。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测注高程点时,每天应在外界条件相对稳定时对全站仪进行指标差检验,确保测距三角高程指标差改正的准确性。对于不便于使用三角高程方法测量高程的,采用直接水准法。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河岸、水利工程设施、田块内、田坎及地面倾斜变换处等,高程注记取位至0.01m。(6)地形图测绘内容的综合取舍,必须保证着重显示与土地整理与规划有关的各项要素,准确表示地物的位置、形状、性质、结构特征以及表示地貌、土质的

10、形态、类别、分布特征。(7)地形图自由图边在保证规定测区边界内的地物地貌要素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应测出测区边界外适当的距离(大于20米)。(8)地形图整饰要求图面整洁,线条美观、曲线光滑,无变形;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各种地物地貌表示无矛盾;各要素符号相切、相接、相交、相离关系的处理符合要求。(9)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方法成图,测绘房角、电杆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地物点时,由于反光镜有一厚度及宽度,均应由操作全站仪的技术员现场直接在全站仪加一相应的改正数。5.6地形图要素表示与取舍原则根据外业踏勘情况,本项目中应重点注意对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垣栅、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植被、注记、

11、等高线等要素的表示。地形图要素的表示和取舍原则,主要执行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 T14912-2005)的相关要求,另根据本项目情况作如下规定。5.6.1要有详细的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明显或重要地物点。如:范围线、田埂、水域道路、排水渠、进水渠、水流方向等。5.6.2范围要用红色粗线条表示,范围线外应采集一部分明显标记地类点或现状特征,以便与现状图核对。5.6.3项目范围未整理的地块要计算各地类的面积,同时应在图件中标明各地块地类符号。如未整理道路、水塘、溪流、园地、林地、特殊用地、工矿用地、居民点等。5.6.4图面配置内容应包括:图名、图廊、方

12、位坐标、坐标系统、指北针、临区名称、界线、图签栏等。图签栏应包括图名、图号、核定人、审查人、校核人、测量人、制图单位、比例尺、制图时间等。5.6.5图右下角应注明项目区范围内的各地类面积,并加盖有测量资质单位公章。5.6.6测绘内容与表示方法(1)测绘内容a.埋设于地下的水利管道只需勾绘其大致走向,出露于地表的输水管线应测绘;b.水田田埂应根据田块高差及区域面积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取舍田埂,田埂及高程点密度适中;c.旱地土坎按比例施测,坎高1m(低于1m的不予测量),但离公路近且成片面积较大的旱地高程点打密点;d.在主要道路两侧的地形地物测绘应尽量准确仔细;e.项目区界址点疏密应根据其弯曲程度

13、决定,项目区内村与村之间的界线应准确测绘在地形图上,界址线及村与村之间的界线应由涉及该村的村干部指定;f.除上述6条需着重处理外,其余内容均按地形测绘技术规程执行。(2)表示方法a. 测区内所有田埂、道路、沟渠全部实测表示,1米以上绘双线。对于水泥沟渠的铺面材料进行了标注(水泥沟),沟渠和水塘均实测了沟底和塘底高程。b.公路与一般机耕道、一般机耕道与乡村小路应区分开,同时应标明其材质与宽度;沟渠需标明其断面尺寸(上、下宽,深度下宽可估计),测量范围包括项目区内所有能够上图的沟渠,宽度超过2.5m以上的河沟只需按照一般测绘方法进行;道路的铺面材料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了注记,水泥路绘双实线。c. 对

14、于测区内的抽水站都进行了实测,并且对于沟渠、道路都追测200米,沟渠追测到水源头。d每块田都实测了田面高程,田埂、沟渠、道路适当注记高程点。半米以上的陡坎必须表示,陡坎必须坎上坎下都要注记高程点。高程点注记间隔一般为图上3厘米。有名称的道路、沟渠应注记名称。e. 村庄一般测外围线,外围线以外围的房子或围墙边线为准,内用晕线表示。房前的水泥地归入村庄范围,房子或围墙边线与耕地边线之间不足10米的空地可归入村庄范围,大于10米以空地或实际地物表示。3幢房子以下的零星居民点,按正规地形图要求逐幢测量边线,不划晕线,注记结构、层次。镇政府、村庄、其他单位名称要注记。穿过村庄的重要道路、沟渠应完整表示。

15、f.高压线、低压线、通讯线全部表示,地下电缆线必须表示。g.地类符号仅表示在够测绘上图的地类界线内;h.地类界线应尽量封闭,同一个地类界线内不能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不同的地类符号;i.院落形式的居民点只需勾出其大体轮廓,外围竹林或小面积其他用地归并为居民点用地(外围竹林或其他用地面积过大应单独用地类界封闭);j.地类符号的选择参照附表中的土地分类进行。k.耕地中仅用水田与旱地两种地类(特殊情况:A.旱地中若存在大片的菜地且常年种菜的则用菜地;B.有的固定建筑、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田地则归为设施农业用地);l.耕地中作为田埂与乡村小路的要测绘出来;m.上述12条中没有涉及的按相关照规程执行

16、。5.6.7地形图各要素处理原则(1)注记、单元之间以及注记、单元与线状地物尽量不要压盖。(2)线状地物的线条要圆滑,且整幅图内保持连续,但不用拟合工具制作。(3)图面内容表示要准确。图面配置内容应包括:图名、图廊、方位坐标、坐标系统、指北针、临区名称、界线、图签栏等。图签栏应包括图名、图号、核定人、审查人、校核人、测量人、制图单位、比例尺、制图时间等。(4)地物要素的层、颜色、线型编码要正确。(5)线状要素接边要统一、正确,面状要素的接边要正确。(6)要保持悬挂点的处理、拓扑关系处理的正确性、逻辑一致性。成面要素必须有面边线。(7)除性质注记外,其它注记必须是一个组。(8)地形图要素分层、设

17、色,地形要素代码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 /T20257.1-2007)执行。(9)路边线与双线沟、坎边线与双线沟重合时应重合绘制;路边线与坎边线重合时路边线移位表示。5.7符号与绘制数字线划图的要素符号分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注记三类,并以单元名(块名)或线型名作为其唯一的特征值。要素符号绘制执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 /T20257.1-2007)。5.8面积数据统计(1)项目范围未整理的地块要计算各地类的面积,同时应在图件中标明各地块地类符号。如未整理道路、水塘、溪流、园地、林地、特殊用地、工矿用地、居民点等。(2)图右下角应

18、注明项目区范围内的各地类面积,并加盖有测量资质单位公章。5.9地形图要素的完整性检查地形要素的取舍符合要求,各种要素正确、完备,无错误和遗漏;地形要素的几何描述完整。5.10图形质量检查DLG数据的图形表示应符合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 /T14912-2005);线划应光滑、自然、清晰,无抖动、重复、遗漏和明显变形。5.11其它质量检查(1)数据文件的命名和存储格式是否符合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 /T17160-2008)。(2)元数据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数据的现势性以及各要素的图形是否能正确反映实地地物的形态特

19、征,无变形扭曲。5.12外业检查外业进行巡视检查、相对间距检查以及设站复测,检查是否遗漏、错误,以图幅为单位用丈量数据及实测坐标分别计算地物点相对间距中误差和绝对中误差,并评定质量等级。5.13其它资料检查包括对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平差计算资料等检查。6、提交资料6.1基础控制测量资料与成果A. D级GPS、一级GPS点观测与计算手簿、成果表;B. 水准观测与计算手簿、成果表;C. 图根点的RTK观测成果资料;D. D级GPS、一级GPS点展点图及点之记;E. 水准路线图。6.2地形图测量资料与成果A、项目区范围内1500数字地形图分幅接合图;B、项目区范围内1500分幅地形图;C、项目区范围内地形总图。6.3有关文书文件A、本技术设计书;B、测绘产品自检报告;C、技术总结报告;D、仪器鉴定报告。注:提供纸质及光盘数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