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6.81KB ,
资源ID:34365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365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习题.docx

1、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习题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习题【专题四】近代中西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考情分析】 一考试重点 1、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历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独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政体的确立;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 (1)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4)国共政权的对峙: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5)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6)解放战争: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命题趋向 (1)近代西方代

3、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各国颁布的宪法以及政体类型考查次数最多。各种题型都有所涉及、其中图文型的试题占有相当比重。从2009年高考题型上看,多数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010年新课标地区广东卷考查了英国权利法案和德国1871年宪法。 (2)从2009、2008年高考看,本专题各种题型均有涉及,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区域。注意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按照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言,外国的侵华战争都是近代殖民主义在中国的体现,其内在原因应当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理解,其对中国的危害应是世界历史变化的体现。辛亥革命、太平天国反封建斗争的异同点分析;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以南京为中心,分析其发生

4、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以中国同盟会、中国共产党为例,分析不同阶级政党的特征国民大革命: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明确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政权建设、军事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史实,归纳出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基本线索和依据。以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为主线,整合相关内容,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分析中共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中国民主革命中呈现出的革命精神,包括五四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内涵。联系日本历史上两次对华战争暴行,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嘴脸;联系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抗日的主要史实,分析抗日战争民族抗战的特点;分析甲午战争

5、、抗日战争一败一成的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及其历史地位。拓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共历史上重大历史阶段的重大会议的划时代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及其取得胜利的原因、经验。2010年高考本单元属于重点考查范围。【知识交汇】 一、知识体系二、复习重点 考点1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权利法案的制定: 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的胜利; 2.制定: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3.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 4影响:它使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

6、责任内阁的形成: 1.英国是世界最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18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2.责任内阁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3.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的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内阁”。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立宪、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真正掌握政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

7、”,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他仅是国家元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象征。 专题纵横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其特点: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与封建专制制度下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宪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新教徒),天主教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8、真正归宿,其根本属性是资产阶级的。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的。 例1、(2009扬州模拟)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 解答 A 点拨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类型,其特点是保留了君主,但其权力要受到宪法的限制。 考点2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历史背景 1、必要性: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严峻形势 (1)松散的 邦联国家 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却很大;(2)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不安;(

9、3)国家没有统一的 关税 ,在欧洲各国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可能性:(1)民族独立: 1776 年英属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启蒙思想的影响: 华盛顿 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到,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3)华盛顿个人的智慧与才能。 (二)过程 1、颁布1787年宪法 (1)宪法的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在 费城 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联邦宪法。 (2)宪法的理论来源: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3)宪法的内容:规定美国为 联邦 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

10、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在不违宪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 自治 权。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宪法把国家权力一分为三,国会由 参、众两院 组成,掌握 立法 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 司法 权。 (4)宪法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5)对宪法的评价 进步性: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资产阶级 成文宪法。它强调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 民主 精神;它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仍存在许多不足,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如允许

11、奴隶 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权利等等。 2、宪法的实施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的正式建立 1789 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制开始确立起来。 (三)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机构 1.美国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相对独立部门; 2.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国会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及州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后方可生效; 3.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总统既是国家

12、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4.宪法规定,美国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经参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除非犯罪,任职终身。它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后来还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权力; 5.为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专权出现,政府各部门权力又是彼此制约和平衡的。 专题纵横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立法权属于两院制国会(参议院、众议院)。国会拥有税收、发行货币、

13、宣战等权力。国会的决议须总统批准。如未获批准,经国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即可直接生效。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身兼海陆军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政府官员、缔结对外条约等,但须经参议院同意。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掌握。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的法官是终身任职的。国会还可根据需要设立下级院,其法官也为终身职。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专题纵横3: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 都属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国家性质决定并为之服务;议会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地位相同;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都体

14、现分权与制衡原则;都是司法独立。 2.不同点: 国家元首的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不同: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总揽军政大权;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英国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美国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 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下院议员民主选举产生。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考点3 、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主要内容 1.制

15、定: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 2.内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可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3.影响:该宪法制订使共制正体在法兰西得到最终确立。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确立的前提:德意志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德国还处于 四分五裂 状态,严重阻碍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16、发展。 (2)统一的核心力量: 普鲁士 邦国实力强大。 (3)核心人物:铁血宰相 俾斯麦 。 (4)统一方式:通过 三次王朝 战争。 (5)统一时间: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德意志帝国。 2、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内容 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政体。皇帝权力:皇帝掌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宰相权力:宰相主持 内阁 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 皇帝 负责。议会权力:议会是 立法 机构,由 联邦议会 和 帝国议会 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掌握实权。帝国议由会成年男子组成,实力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

17、联邦议会 和 皇帝 的批准才能生效;国家体制结构:是一个 联邦制 国家。 (2)宪法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3)宪法的影响:进步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 资本主义 的迅速发展,使德国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性: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保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 专制主义 和 军国主义 的封建传统残余。 专题纵横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不同点:(1)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英国的元首国王,只是虚位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帝国的元首是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

18、2)议会的地位不同:英国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限制王权,监督内阁,首相及其内阁须向议会负责;而德意志帝国议会由皇帝主宰,仅有立法权,且任何法案必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和地位不同: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其权力很大,握有行政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德意志帝国政府首脑虽是宰相,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总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一种不彻底的、不完善的代议制。 专题纵横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

19、: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专题纵横6: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20、 1、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异:(1)英国议会:从结构上看:由英王、上议院、下议院三部分组成。从职权上看:英国上议院有两种职权:立法权和司法权;英国下议院的职权主要有三种: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从内部组织上看:上院设议长一人,由大法官兼任;下院设四种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议会党团和服务性的行政机构。下院由组成内阁的本党议员构成。 (2)美国议会:从结构看: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从职权上看:美国国会两院地位是平等的,两院平等行使立法权

21、:两院共有的权力主要有:立法权、财政权、调查权和弹劾权。参议院有批准条约权、对总统任命的高级官员的批准权。众议院有财政案、弹劾案的提案权,以及当总统候选人没有任何一位获得绝大多数票时,在得票最多的3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1人为总统的权力。 项目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民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专题纵横7: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异同点 项 目 相同(似)点 不同点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是国家的

22、最高立法机关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政府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君主是世袭的终身制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 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权力受议会的制约 政府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组阁或选举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专题纵横8: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即议会制和二元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

23、、“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就实行的是这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专题纵横9: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从表面上看: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 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德国:德国

24、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因此,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专题纵横10:近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比较一览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18751940 德国 18711918 日本1889-1945 国体 (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政体 (政权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议会制 君主立宪 总统制 共和制 共和制 二元制 君主立宪 二元制 君主立宪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度 联邦制 联邦制 政府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分权与制衡 政党政治 一

25、党执政 多党合作 自由党、保守党、工党等 民主党 共和党 立法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君主 议会 议会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 世袭君主 总统 总统 世袭君主 世袭君主 政府首脑 国务院总理 首相 总统 总统 君主、相 首相考点4、太平天国运动 1 定都天京: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 (1)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2)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

26、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3)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1)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2)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3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提出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3)评价:

27、1)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实施条件,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失败原因:A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考点5、辛亥革命 (一)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和中国民国成立 1.

28、同盟会成立 1905年在日本东京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同盟会成立大会在东京召开。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机关刊物为民报,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 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与同盟会保持联系,策划发动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领起义士兵鸣枪冲出营房,占领楚望台军械所,武昌起义爆发。12日,武汉

29、三镇光复,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他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直接目的: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统治,根本目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于1912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民有人身等自由;民国实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为防止总统独裁,约法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

30、理由议会中多数党产生。 3.评价:性质: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历史意义: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E、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

31、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结论: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 局限性: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专题纵横11: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异同 中国近代爆发的两次革命斗争,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清政府,但是由于时代特征、阶级特点、政治局势等因素的差异,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1.相同点: 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都制定了革命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都采取了

32、武装斗争、暴力等革命的斗争方式;都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不同点: 领导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发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旧式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斗争的结果: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打击了封建王朝,但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则消灭了君主专制制度。 例:(2008青岛市调研)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解答 B【解析】题干中的材料用形象的文学语言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地方阶级(林则徐)、农民阶级(洪秀全)、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三个阶级四个派别的杰出代表的活动;而A项过于绝对;C项中的地方阶级(林则徐)、农民阶级(洪秀全)没有起到这一作用;而D项中四者的共同的斗争对象是外国侵略者,而其中的洪秀全与孙中山又明确把矛头指向封建的清政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