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9.64KB ,
资源ID:34331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331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原版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原版分析.docx

1、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原版分析绪 论 对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因素: (1)他人的行动和特征。(2)认知过程。(3)环境变量.(4)文化背景。(5)生物因素。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对被试隐私的侵犯以及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三条原则:a. 知情同意。一个被试必须自愿地同意参加一项研究,不能有强迫,并且被试必须知道实验所包含的内容。b. 事后解释。即研究完成以后,详细告诉参与者研究的意图和整个研究实质、研究假设、研究步骤的一些细节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为什么必须

2、隐瞒一些信息。c. 风险最小。即诸如侵犯隐私权,在实验中感受到疲倦、焦虑、恐惧,有些研究会威胁到被试的自尊等潜在风险应降至最低。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实验者倾向性解决办法: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不仅被试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的主持者也同样一无所知,他只是按照实验程序发出指令。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化、规范化。被试的倾向性问题。克服方法:(1)不暴露被试的姓名。 (2伪装因变量的测量(3让被试觉得自己是实验者而不是被实验者。(4利用非强迫性测量方法收集被试的反应材料。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在最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自我认知,即

3、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 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即对自己的社会关系状况的认识)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2、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

4、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将来自我,即人们能够想象到的自我,为可能自我。可能自我描述了人们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害怕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多种想法。理想自我建立在一个人的的欲望和目标基础之上,是人们想要成为的自我;应该自我建立在人们应该对他人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和承诺,人们应该做什么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他人希望自己成为应该什么样的人的理解。 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理和心理能力 2、社会交往(或社会互动) 3、社会因素 (1)扮演的角色 (2)社会认同 (3)参照群体 (4)他人的评价 (5)社会文化环境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5、指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社会比较:与他人进行比较是了解自我的重要源泉。一旦我们想要知道在某项具体的品质或能力上我们处于什么位置,而客观的信息又不可利用时,我们就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自我估价: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当人们自尊的欲望大大超过准确评价自己的欲望时(特别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出现较大差距时,我们会经历失望、不满或悲伤,同时,自尊水平会有所下

6、降),自我美化过程就开始了。人们常用6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1)向下的社会比较(2)选择性遗忘(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4)缺陷补偿 (5)自我照顾归因(自我服务偏见)(6)自我设障 自我表现(印象管理):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他/她自己完成某项工作、达到某一目标或克服阻碍的能力或胜任度的评价。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所谓社会动机,就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a. 动机的强度在研究中可以使用两个指标来测定动机的强度。第一,能量。第二,持续性。B. 动机的清晰度两个指标。第一,选择行为的自觉性。第二,可以测查的语言行为。C. 动机的更替性D. 动机的活动性

7、。E. 动机的复杂性。社会动机类型:(1)成就动机(2)权力动机(3)亲和动机(4)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地说,就是指对成就的欲求。权力动机:所谓权力动机,顾名思义就是对权力的欲求。亲和动机:亲和动机即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但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但不是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8、:当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原因(例如奖励)所引起时,就会低估他们的行为源自于内在动机的程度。挫折: 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挫折产生的原因: 第一,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第二,判断发生偏差,使动机欲求得不到满足。第三,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受挫后的行为反应:(1)攻击(2)退化(3)补偿(4)抑制(5)合理化(6)升华退化: 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象孩子般未分化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就叫作退化。补偿: 当个体在某一领域或活动中失利而遭受挫折时,他会改变

9、方向,以其他可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由失败所丢失的内心平衡,这就叫作补偿。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者因素(1)原有经验(2)价值观念(3)情感状态(4)认知偏见2、认知对象因素(1)显著性(2)魅力(3)知名度(4)自我表演3、认知情境因素(1)空间距离(2)背景参考 A. 光环作用。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着的对象。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

10、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又称之为晕轮效应。B. 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C. 类化原则。在社会认知中,认知者并不是对显著刺激做出独立的反应,而是迅速地、自动地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D. 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E. 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一套关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

11、互适应的、未言明的人格理论假定,即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理论又称作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F.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方的“现在”表现使人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四、印象的

12、形成1、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1)一致性(2)评价的中心性(3)中心特性作用2、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1)平均模式(2)增加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归因偏差:1、基本归因错误2、行动者一观察者效应(当事人与旁观者效应)3、忽视一致性信息(4)自我防御性归因(自利归因偏差)社会态度态度: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信念、看法和想法。情感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行为倾向成分/行为: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

13、它具有准备性质。态度的特性。(1) 态度的社会性。 (2) 态度的主观经验性。(3)态度的动力性。1、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1)从个体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看,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a. 个体所持态度内部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矛盾的态度比不矛盾的态度对真实行为的预测会弱。B. 态度的来源。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如果是以个体自身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通过个体对这一事物的亲身体验和了解而形成的,那么,根据这种态度来预料和推测有关的行为表现就有较高的准确性。C. 态度的特异性。个体所持态度是比较一般的、笼统的,还是较为具体的、特定的,这一点与态度行

14、为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2)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影响其与态度一致关系的因素有如下两种: a. 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 B. 即时行为和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态度来预测即时行为则较为准确;而长久行为变化的可能较大,因而其与态度的一致程度较低,根据态度来预测长久行为则相当困难。(3)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两种:a. 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这一因素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既得利益态度与持这种态度的个体本身的相关程度,也即针对物体或者问题的态度对这个人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既得利益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15、。b. 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有些人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有些人则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其态度与行为之间变化较大。除了上面所分析的这些因素外,来自个体自身之外的环境压力因素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二)偏见的产生根源1、社会根源(1)社会不平等(2)社会化(3)社会制度的支持2、动机性根源(1)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3、认知性根源(1)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2)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3)归因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为他们的内

16、在倾向,忽视那些重要的情境因素。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行为时,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因此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这种现象被称为利群偏差。公正世界现象。勒纳指出,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这种认识的需要导致人们贬低不幸者。内群体偏见:即偏袒某个人自己的群体,表现为对内群体成员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有利的归因,给他们更多的奖励等。这种偏爱可以反映在:a. 喜欢内群体;b. 讨厌外群体;c. 两者兼而有之。外群体同质效应即认为他们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们”和“我们的

17、”群体,因而更容易从刻板印象出发来看待他们。偏见的后果1、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2、自我实现预言3、刻板印象威胁4、疏离偏见的消除1、社会化2、群体间的直接接触3、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4、削弱刻板印象5、社会影响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环境因素的影响(1)社会环境的影响(2)家庭的影响(3)同伴的影响(4)团体的影响 2、个体的学习(1)古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与联想学习(2)工具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强化学习(3)模仿与观察学习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一)劝说宣传法(说服)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1、传播者(说服者)的特性与劝说宣传有联系的这样一些个人特性主要有

18、:a. 专家身分。 B. 社会身分。C. 吸引性。D. 相似性。E. 可信赖性。2、信息的传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A. 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b. 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C. 信息传播的渠道。D. 信息内容与信息接收者的知识和目标之间的相合性。3、被劝说者因素A. 原有态度。B. 人格特点。C. 被说服者的心情也起一定的作用。d. 被劝说者的年龄。4、情境因素A. 信息繁多的情境。B. 令人分心的情境。C. 信息重复的情境。对说服的抵制:(1)对抗心理:保护我们的个人自由(2)预先警告:事先知道说服目的(3)选择性回避(4)对现有态度的积极防御:反驳相反观点(5)偏性同化与态度极化 (二

19、)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活动参与法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 :我们喜欢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能够帮助我们满足需要的人。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接近性 2、熟悉性 3、相似性 4、个人特性 (1)热情 :我们通常更喜欢热情的人。(2)竞争力(能力) (3)外表魅力 亲密关系: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包含三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不断地频繁接触。第二,亲密关系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活动或事件。第三,在亲密关系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很强的。亲密关系的促进因素 1、依恋2、公平

20、 (1)回报与成本:6种基本的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成本是发生在交往或关系中的消极结果。 (2)结果评价(3)结果协调(4)公平交换(5)超越交换3、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风险:a. 冷淡。B. 排斥。C. 控制感丧失。D. 出卖。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利他指的是自愿采取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且预期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回报。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亲社会行为

21、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二、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一)决策理论在任何具体的情境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 1、知觉到需要 任何亲社会行为的第一步,关键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有时需要很明确,但是在一些情境中,人们有时没能提供帮助,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线索判断紧急事件是否发生呢?心理学家确定了5种重要特征:a. 某件事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 B. 对受害者存在明显地伤害。 C. 如果没有他人干预,对受害者的伤害会随时间延续。D. 受害者很无助,需要外界的帮助。 E. 某种有效的干预是

22、可能的。 2、个人的责任决定助人的第二步是考虑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感觉到他们存在个人责任时,他们显然地更可能提供帮助。 另外一个影响责任知觉的因素是能力。如果我们有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就会感到更多的责任感。3、权衡成本与收益决策观点认为:人们会考虑到一种特定行为(包括帮助他人) 潜在的所得和损失。如果一个人帮助他人的收益(所得减去成本)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知觉到的成本越高,越少可能给予帮助。给予帮助的收益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得到的收益越多,就越可能给产帮助。被帮助者越值得帮助,助人者越有能力提供帮助,给予帮助后的感觉就越好。 催生帮助行为的报偿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帮助行

23、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助人行为与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者个人品质有关。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但痛苦并不是我们要减轻的惟一的消极情绪。内疚感也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以至于我们总是要设法避免内疚感的产生。没有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使你感到愧疚。将人们置于消极心境中有时候会增加帮助行为,但增加帮助行为的通常是成人。 坏心情一好行为现象的例外:有一种消极心境即愤怒,是不可能产生同情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好心情,好行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但某些利他行为迅速发生,甚至可能是冲动性的。这类行为可能是由基本情感、关于人类生命的价值观和个人勇

24、气所驱动的。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和采取行动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是决定给予什么类型的帮助并采取行动。决策分析理论强调为什么人们不提供帮助的原因。他们不是没有注意到问题存在,也不是认为问题微不足道。可能是他们认识到帮助的需要,但不认为自己有提供帮助的责任;他们可能认为给予帮助的成本太高;他们可能想要提供帮助但却缺乏相应的能力;也可能他们正在犹豫,优柔寡断。(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对于帮助的重要性。人们通过强化(对帮助行为奖赏或惩罚的效果)来学习帮助他人,人们还通过榜样(观察其他提供帮助的人)来进行学习。 (三)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基因驱使我们采用某些

25、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基因的自私性预示我们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人们对施与帮助的人的排序符合进 化心理学家的逻辑:先年轻人后老人,先家人后友人,先邻居后陌生人。 (四)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有三种社会规范与助人行为特别相关,它们是:社会责任、互惠和社会公平。第一,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依赖我们的人。第二,互惠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第三,社会公平规范是关于公正和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依据此原则,两个人对任务贡献相等的话,应该得到一样的报酬。如果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于另外一个,那么人们就会有压力,重新分配报酬

26、最后达到两个均等。得到报酬较多(超过公平分配的量)的人可能会给报酬较少的人一些钱;一个观察到这种不公平事件的旁观者,可能也会对受到不公平待遇者给予支持。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一些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其所受恩惠的人,社会公平规范就引发了我们的帮助行为。社会公平规范就是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然而,社会规范使他们有选择地只帮助那些有需要,但不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才产生这种需要的人。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情境因素1、旁观者数量其他旁观者的在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将此称之为旁观者效应。他人在场所产生的责任分散。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到了有人

27、处于危难之中,那么他就对需要帮助的人负有全部责任,并且如果不提供帮助的话,他就要接受所有的责备。但是如果当时有几个人都在,帮助可以来自于好几个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是由大家共同分担的。而且,如果一个人知道还有他人在场,但不能和他们谈话也不能看到他们的行为时,这个人可能会假设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 不仅现场他人的数目很重要,而且身处群体之中,个人责任感也会降低,但群体的领导者比其他成员更不易受到责任分散的影响。2、环境条件 物理环境会影响助人行为。大量研究揭示了环境特征,例如天气和城市规模,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的情况下,更愿意在白天,而不是夜晚帮助他人。 帮

28、助陌生人的数量和城市人口总量显著相关:城市越小,提供帮助的人越多。3、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亲社会的榜样能够促进利他行为。4、时间压力 在匆忙中,人们可能没有太留心周围的事情,没有空暇注意到有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者,人们觉得自己太匆忙了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帮助他人。(二)助人者的特征1、暂时性情绪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帮助陌生人。处于坏情绪中的人们会努力减轻他们的不适感。如果出现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而个体将这个机会知觉为提高自己情绪的一个途径,那么他可能就会提供帮助。 2、助人的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个人痛苦指我们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我们感到震惊、惊骇、恐慌、焦虑担心或无助。移情指体会他人

29、痛苦的感受或见解,分担他人的痛苦,对他人同情和关心的感觉。3、人格特征 在一些特定类型的情境中,助人者一些特殊的人格特质和能力使之愿意帮助他人。例如,有高度赞扬需要的人,当他们的良好行为可能受到别人的注意时,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另外,助人者比没有提供帮助的人更多地描述自己是强壮的、具有攻击性的、有原则的人。而且,他们经历了更多的生命救援、医学或警察的训练。4、宗教信仰 一些帮助行为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或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对他人的关心。 (三)受助者的特征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会受到求助者特征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他们喜欢的人或他们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四、接受帮助的体验 有时

30、我们对于帮助是开心和感激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子,人们在获得帮助时会给予消极反馈。这些与接受帮助的一些特殊体验有关。1、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依据归因理论,人们会想要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帮助,为什么他人会帮助他们。如果人们相信他们的问题是由困难的情境而不是个人能力不足引起的,他们更可能寻求帮助。关于对提供帮助动机的归因也很重要。如果我们知觉为,接受帮助意味着我们是无能的、失败的或依赖他人的,就可能威胁到我们的自尊。对自尊的威胁可能会妨碍人们寻求帮助,甚至当他们极端需要帮助时也是如此。2、社会交换理论:受人恩惠的成本 如果人们认为他们有能力以某种形式来回报这种帮助,人们才会愿意寻求帮助。不平衡的帮助

31、会威胁到关系的平等,还会造成权力的不平等。3、抗拒理论:自由的丧失 抗拒理论也对接受帮助的体验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依据此理论,人们希望最大化个人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知觉到我们的自由受到了威胁,我们通常会表现出烦恼和敌意的消极反应。对于隐私和个人自由的侵犯很容易导致对提供帮助者的敌意 攻击行为(侵犯行为)一、攻击行为的定义攻击行为即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区别反社会攻击和亲社会攻击这两个概念。这里的关键是攻击行为是违反了还是支持了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无正当理由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被描述为反社会行为。但是,有许多攻击行为实际上是受社会规范支配的,被称为亲社会攻击。有些攻击行为是介于反社会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许可的攻击。这类攻击包括那些不是社会规范所要求的,但是又不超出社会规范范围的行为,它们并不违反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