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7.52KB ,
资源ID:34263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263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1、完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新年一、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 理想和信念(1)理想:性质:带有时代的烙印、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特点:现实性和预见性(2)信仰:具有多样性,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3)关系:理想是信念的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相互依存,如影随形,很多情况下理想和信念是一致的。(4)作用:指导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措施: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党的性质、宗

2、旨、先进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如何实现理想)(1)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要坚定信仰和信念)(3)艰苦奋斗史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通过实践变为现实)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1)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个人理想要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但并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正确处理个人

3、与社会的关系。 (3)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体现着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能够指导我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冲突时,要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3、努力实现中国梦,放飞青春梦(1)要励志高原(2)要立志做大事(3)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实现(4)要从平凡做起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一、 中国精神1、作用(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3) 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4) 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 民族精神1、 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 爱

4、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 内涵:对国家、民族、文化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统一感。(2) 要求:爱祖国大好河山、爱自己得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3) 特点:历史性和具体性(4)时代价值(作用):A、维护做过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C、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要求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2)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两者具有一致性。(3)爱国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对大

5、陆进而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要求。(4) 做忠诚的爱国者A、推进祖国统一(一个中国原则,反对态度、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B、促进民族团结(学习少数民族的知识、相互了解,反对各种分裂主义)C、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时代精神 1、内容: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新时代条件下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2、时代精神的主要体现: (1)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2)体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体现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3、改革创新的意义: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3)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4、大学生应该怎么办?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敢于突破、探索的信心和勇气、树立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在改革创新中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积极投身实践)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和人生的关系)1、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即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2、人生观: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

7、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怎样对待)、人生价值 (人生意义)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道路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3)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对人和社会以及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要自觉把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民族民滚相联结,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和改革创新中展示个人价值)4、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得失观(不要惧怕失,不要满足一时的得,不要拘泥个人利益得失) (2)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注重德性和人格的

8、高尚) (3)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只有投入到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开发生命的潜能)5、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的标准和评价(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是:人生的社会价值,这是由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决定的。关系: A、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B、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2)人生价值的标准 根本尺度:A、看一个

9、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2 社会评价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具体化的标准)(3)人生价值的评价的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看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意味否认自我价值,人的自我完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4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2、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1)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要把自己得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上)(2) 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事实求实的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人生价值目标)(3) 要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0、(4) 要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以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三、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怎么样对待人生)1、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 掌握因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2、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1)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该坚持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2)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1)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2)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3)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4、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1)

11、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2)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3) 自觉真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一、 道德及其历史作用1、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1)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2)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2、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1) 功能:A、认识功能(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即B、规范功能(正确善恶观指引)C、调节功能(通过评价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来协调人际关系)

12、 (2)作用:A、道德为经济基础的行程、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精神力量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重大影响 C、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和稳定 D、道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E、在阶级社会,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3)道德和法律的关系:A、都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秩序,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B、道德需要法律的前提,法律是道德的归宿 3、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有时可能存在停滞或者倒退,但总体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曲折的。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道价值(1) 是社会主义现

13、代化建设的需要(2)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3)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拼品质)2、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2)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3、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对待中华传统道德)(1) 去取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发掘具有时代

14、价值的道德精神,进行转化创新(3)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住哟道德建设(4) 以开放的胸怀和事业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三、 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1、 形成与发展(1) 形成: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2) 发展: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2、 内容(1)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3、 作用(1)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15、义的理想和信念(2)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4)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四、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 四个全面的需要(1) 全面建成小康,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物质力量要和精神力量都改善)(2) 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风险和挑战更大,困难和阻力更多(需要社会道德的价值引领到协调各种利益(3)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4)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1) 核心:为人民服务(2) 原

16、则:集体主义A、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民行为选择的主导型原则(集体主义成为调节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最重要原则)B、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C、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3、 大学生怎么投身道德实践(1)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 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3)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4) 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5) 自觉学习道德模范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一、社会公德1、社会生活与公共秩序(1)社会生活的表现: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

17、的多样性(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A、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C、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的重要保障 D、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如何遵守:A、认真学习、自觉培养功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公的的能力二、职业道德1、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大学生怎么办?(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B、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2)树立正确的创业管 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B、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三、家庭美德1、恋

18、爱中的道德规范内容: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2、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3、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恋爱观,积极供养家庭美德。四、个人品德1、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2、作用:(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有重要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3、如何加强? (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采取有效地道德修养方法 (3)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自觉原理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5)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制体系

19、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1、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只调整一部分) (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三、我国的宪法与法律不恩1、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

20、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2)宪法确立的制度:A、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做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B、基本政治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巩固和发展,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知道集体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

21、监督和管理。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1)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各种政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2)民法商法:主要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秉承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法律。(3)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主要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4)经济法: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敢于和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出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主要包括:预算法、价格法、人民银行法,税收法律,

22、金融业监督法律,农业法律,重要产业法律(铁路、公路航空等),自然资源法律等(5)刑法:主要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诉讼法: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这回纠纷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刑事和民事诉讼法。(诉讼)诉讼法明确规定公民等组织认为自己得合法权益被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时,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立行驶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徐进子女更正机关依法行驶行政职权。 (2)非诉讼法: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节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仲裁法、人民调解法、引渡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等法律,健全了非诉讼法律制度。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23、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控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1)要坚持立法先行和立改废释并举(完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等)(2)要保证法律规范的质量(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程序正当化,提升立法技术、规范立法形式)(3)要畅通民意表达机制以及民意立法的对接机制(权利机关内部制约协调

24、机制,监督机制)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1)要增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可实施性 (2)完善法律实施体制以及法律设施 (3)要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1)科学配置权力(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制约) (2)规范权力的运行(为全力的运行设定条件、范围) (3)防止权力的滥用 (4)严格对权力的监督 (5)加强对违法用权的责任追究 (6)健全权益救济机制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2)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体

25、制) (3)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部门专门队伍和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的党内法规 (2)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3)要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6、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见书P317 (1)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为目标。 (2)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3)公正司法: (4)全民守法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26、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性。(3)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4)党依法执政,既要求党按照宪法治理国家,又要求党根据党内的法规来管党治党。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让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1)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强调任

27、何人都一律平等;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针对性的道德要求(2)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约束力,但约束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太相同,法治主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预防作用等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行为追究责任,而德治主要通过人们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对公民进行教化,并对违反行为进行谴责(3) 法治主要靠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形式来推进,而德治主要靠培育和弘扬道德途径累实现。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制国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的含义: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思

28、考和处理问题。 党自己得理想目标、思想感情和利益关系等于法律发生冲突时,能够按照法律指引自己得行为。2、 法治思维的内容(1) 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B、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C、法律的不可为抗性C、 权力制约D、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起点和发展平等)、规则公平、救济公平(司法救济、行政救济、社会救济公平)E、 人权保障:宪法保障(前提、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和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结合第八章的人权看人权:(1)人全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2)人权和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

29、的统一 (3)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F、 正当程序: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3、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1) 学习法律知识(2) 掌握法律方法(3) 参与法律实践(4) 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三、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基本要求: (1)要信仰法律(相信、信仰,崇尚法律,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2)遵守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四、大学生应当怎办?1、全面把握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内容,投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实践2、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培养

30、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3、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自觉在法律范围内活动。4、大学生要自爱创新创业中,树立法治意识,学习和掌握工商企业法律规范、知识产权法律规范,运用法律进行创新,转化成果,保护知识产权。第八章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一、法律的权利与义务1、法律权利的特征:(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的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的行使法律权利。2、法律权利的分类: (1)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和普通权利。 (2)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3)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4)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4、法律义务的形式:(1)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2)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的某种行为。5、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1)辩证统一的。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相互依存的,权利的实现必须已履行义务为前提。义务的设定和旅行必须以法律权利的形式为依据。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权利,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离开了义务,权利也形同虚设。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关系。同一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